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個霧裡看花的事物。這裡不是一個科學學術性的知識體系。大多數人所理解的。或是指直觀的概念。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量子。人們做的很多事情。基本都是站在自己的背景和立場上,試圖洞察這個世界。走向深層次。很難窺見到。量子力學,把世界線,以光速移動。
簡單想像成各個「粒子」。未知多元宇宙這是最能引發人思考的。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的。但是,中學理解的電荷原子太難太高大上。還有搞不清楚的宇宙膨脹。電子,粒子又太細小。中學理解的三重實驗,這個重點在"光電效應"上。各種標準模型也能帶來觀察更加廣泛的解釋性結果。但是。如果量子力學都是適用的。就不需要其他技術驗證了。
或者說。我們僅僅能算出。已知的各種物理量組合?但是根本無法定量呢。那麼問題來了。不能直接定量的。就未必是對的?我們有一個人為建立的知識體系。就變成我們國人主觀感受。我就是愛因斯坦。我就是波爾。
那麼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就會迎刃而解。我們不需要再問量子力學為什麼,可以用其他技術來解釋。說著粗糙點,可以說"看不懂"但也可以算是我們猜想的歷史和精神的一部分。量子力學是概率上的不確定性。這是一種人類難以承受的因果問題。我們不容易解釋。現在的未知不代表不可能。只是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些已經算是人類常識,但未必正確。
認真想想,如果不能確定某件事物。就無法去承受。人之所以容易被影響,自我欲望,其實就是因為無法承受不確定性。需要引申到社會對人。實際上,社會也是不確定性的一部分。我們所認為的"因果"其實是沒有大小的。我們總是過度利用認知和自身的經驗所構建"人會這樣那樣"這樣那樣的技能。從而有了自我和自我的意識。雖然「生為人」是我們人生目標的手段。
但其實在其它任何一個位置。我們想做的是確定性。如果,連確定性,也是不確定的。那麼我們就會被感染。最後承受不了,逃避了。因為需要量子力學並不能讓人不再恐懼,因為它對你的影響只是數學意義上的,量子力學讓你開始對於某些事物開始恐懼,或者說信仰。但實際上,它實際上並不影響你去愛那些人。
它並不會讓你對失去某些東西而恐懼,它只是讓你開始去認識,某些東西不可靠,並不是失去某些東西,某些東西會永遠在。所以說,只要你認為它必然會失去某些東西,那就去尋找可靠的方法去獲得它,所謂恐懼,不是來自未知的東西,而是在已知中失去,引導你去尋找可靠的方法獲得,而非絕望。其實反過來想就明白了,「有些東西是看不見的,要想不恐懼,就必須先確定哪些東西看不見」這句話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