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量子力學三大巨頭之一

2020-12-03 笑一笑家常事

20世紀20年代初,一所貌不驚人的理論物理研究所,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拔地而起,一個全新的學派,在這裡被悄然孕育出來,他們主攻量子理論,尤其是量子力學方面的科學研究,提出的相關解釋被稱為是,量子力學的,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代表了,量子力學方面的世界頂級水平,這一學派就是享譽世界的,'哥本哈根學派',其創始人正是,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他是哥本哈根學派的精神領袖,是量子力學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更是理論物理前行的引路人,走近科學巨擎玻爾。

了解頂級天才是如何改變世界的,1885年10月7日,丹麥大名鼎鼎的玻爾家族,迎來了一名可愛的新生兒,他的降臨為這個顯赫的家族,平添了幾分朝氣與新鮮感,家族的成員都很寵愛這個小傢伙,父母更是對他關懷備至,竭力給予最好的教育和培養,玻爾就是在這樣一個溫情舒適的環境中,迅速成長起來的,1903年,18歲的玻爾憑藉自己的勤勉,進入了哥本哈根大學,攻讀物理專業,古老的大學,用它的博大寬厚擁抱了,朝氣蓬勃的年輕學子,玻爾在這裡,像一個饑渴的孩童一樣。

瘋狂汲取著知識的甘露,通往物理殿堂的道路,隨之漸漸明朗起來,玻爾通過一篇關於液體表面張力的論文,斬獲了丹麥科學院頒發的金質獎章,在丹麥科學界留下了,一個深刻長遠的印記,而這篇論文的影響力更是源遠流長,玻爾也不曾預料到就是,這篇不起眼的論文,在以後竟成為了研究原子結構,至關重要的線索,1911年,順利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玻爾在父親的建議下,決定前往劍橋大學再次深造,踏上那片籠罩著濃厚學術氣息的土地,他不禁心潮澎湃,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站上金字塔的頂端。

成為一名卓越的物理研究者,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結識了仰慕已久的物理學家盧瑟福,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隨後更是轉赴曼徹斯特,參加了以盧瑟福為首的科學集體,盧瑟福關於原子核的一些理論成果,打開了玻爾思維的大門,他對其進行了深入探索,並於兩年後撰寫出了,《論原子構造和分子構造》的論文,在多次徵求了盧瑟福的意見後,這一長篇巨著被分為三個部分,刊登在了英國知名期刊《哲學雜誌》上,被譽為原子物理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三部曲',1920年,玻爾宣告了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

他在宣講會上說道,在科學研究上,一個人是不能確保,自己一定能有所建樹的,可能會出現某些阻礙,只有新的觀點才能克服它們,他在警醒著自己,一定要時刻保持思考的頭腦,也在激勵著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他的寄語讓這所研究所,在後來的日子裡,吸引了大批新鮮的血液,由一個9人的小組合,迅速成長為63人的完備團隊,其中更是囊括了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玻爾的名字也逐漸成為了,年輕物理學家心中的精神標杆,他象徵著智慧的頂端,散發著科學的光芒,1921年10月18日。

玻爾在哥本哈根的物理,與化學的聯席會議上,發表了題為,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及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主題演講,在演講稿中關於第72號元素的說明,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這一預言在不久之後,便被盧瑟福的弟子,亥威西驗證了其正確性,之前所有的質疑聲,在強有力的論證前一消而散,玻爾也因此被推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寶座,1927年9月,玻爾應邀參加了,國際物理學會議,並宣讀了關於,'量子假設及原子理論的新發展',的相關論文。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三大巨頭之一波爾
    第一次公開發表了著名的『互補原理',雖然當時玻爾的言論並未被認可,甚至遭到了頗為嚴重的抵制,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反對者卻不得不在長期的實踐中,承認它的正確性與價值性,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惠勒,甚至稱讚它為,本世紀最有革命性的科學概念,然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關於量子力學的解釋上
  • 為什麼有人說愛因斯坦不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在人們認識微觀世界和原子結構的過程中,新的思想和理論不斷產生,量子力學就是在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德布羅意,海森堡,薛丁格,波恩,泡利,狄拉克這些物理學家們共同建立起來的。量子力學建立在早期量子論的基礎上,量子論的三巨頭就是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玻爾的原子內部能級量子化。
  • 網友問:愛因斯坦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最後為何又反對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當初並不反對量子力學,而是反對量子力學的根本哈根詮釋中,那種模稜兩可的詮釋。愛因斯坦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他解釋光電效應的論文還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力學本是一個泛概念,在量子力學誕生之初,波爾等人建立起來的量子力學系統稱為根本哈根詮釋。
  • 科普:讓普通人了解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量子力學都有什麼用?量子力學到底有什麼用,比如我們身邊的電腦和手機中的晶片,晶片主要由集成電路組成,而集成電路裡面用到的是二極體、三極體就是量子力學的效果,二極體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發明的,然後40年代發明了三極體。從巨大的電子管收音機到可放兜裡的半導體收音機,從電視機到手機,再到量子計算等等,這些科學的發明與進步,都是建立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
  • 量子力學簡史
    經典力學、經典電動力學、經典熱力學和統計力學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它們緊緊地結合在一塊兒,構築起了一座華麗而雄偉的殿堂。        人們也許終於可以相信,上帝造物的奧秘被他們所完全掌握了,再沒有遺漏的地方。
  • 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的奠基者為何卻又反對波爾等人的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對於量子力學的態度一直沒有變,只是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發展到後期幾乎變成的玄學,他認為波爾、海登堡等人提出的哥本哈根式量子力學釋義是不完備的,只是接近真理而已,還不是真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雖然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但其實愛因斯坦等人對於量子力學的認識仍舊局限於經典的物理學
  • 量子力學中所謂的不確定性是由於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造成的
    愛因斯坦和波爾他們爭議的焦點之一,就在於「量子」所表現出來的隨機性,到底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隨機的,還是因為人類還不夠了解「量子」沒有發現事情的真相。愛因斯坦其實也算得上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了,但他卻終生反對「量子力學」,他希望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量子力學」中所謂的不確定性是由於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造成的,「量子」只是表面性地隨機,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掌握所有的信息。
  • 量子糾纏原理:守恆性、定域性必須2選1時,量子放棄了定域性
    他們共同創造了一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之一,也是現代物理學的三大支柱之一,這就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從它誕生以來,不管是做出的預言,還是對世界的理解,都和我們對常規和宏觀事件的觀察和思考不一樣。其中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量子運動的準確軌跡是無法測量的,只能用波函數描述量子在空間中的分布概率。量子的世界,遠觀是一團霧,近看是個點。
  • 科學網—波爾與愛因斯坦之爭的由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近日在「量子力學『二次革命』論壇」上如是說,量子力學發展至今,這場爭論仍沒有分出勝負。 波、愛兩人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對量子理論的發展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二人分別因為解決光電效應問題和量子化原子模型而獲得1921年、19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這兩位劃時代的科學家竟在量子論問題上爭論了半個世紀。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與非常小的物理學分支。它產生了一些關於物質世界的非常奇怪的結論。在原子和電子的尺度上,許多經典力學方程,描述事物在日常大小和速度下移動的方式,不再有用。在經典力學中,對象存在於特定時間的特定位置。然而,在量子力學中,物體卻存在於概率的陰霾中;它們有一定的機會在A(愛麗絲)點,另一個機會是在B(鮑勃)點等等。
  • 確定性的喪失: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丨上帝確實是在擲骰子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於量子世界的不確定性是極度抵制的,因為這與他內心深處的宇宙決定論思想格格不入。然而,量子力學的發展軌跡,並沒有因為愛因斯坦的反對而改變方向,而是在不確定性的道路上徑直地走了下去……作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之一,量子力學對現代科學、生活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 它和量子力學有什麼關係?
    量子力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梗」?一直以來都有民間都有一種說法:「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其實是讓一般人誤解最深的一個科學理論。關於量子力學其實還有很多「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上帝不擲骰子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關於量子力學會有這麼多的「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
  • 巨頭爭相押注量子計算機,三大行業值得關注
    未來,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幫助下,或許量子計算技術有望幫助摩爾定律走出瓶頸期,給整個行業帶來全新變革。最可能受益於量子計算技術的三大行業當下,各家公司都希望藉助量子計算技術來解決複雜難題。如下三大行業,最是躍躍欲試:金融說到底,銀行和投資兩大塊最重要的就是管理風險。
  • 令人吃驚的事實:我們的量子力學理論竟然「不完備」?
    而波爾則認為一個微觀粒子在被觀察前處於不確定狀態,觀察「創造」了位置,「觀察」和「粒子處於某個位置」是有內在因果關係的。這兩派爭論的焦點我們可以用圖畫出來,如下圖所示。但是波爾則不同,認為觀察前粒子的「位置概率圖」很胖,正是「觀察」這個行為讓粒子「位置概率圖」變廋的,觀察會影響到微觀粒子的狀態。
  • 世紀辯論—玻爾與愛因斯坦,一場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
    波爾和愛因斯坦在歷史上因為量子力學上的一個知識點,進行了一場世紀辯論,這就是量子糾纏。在上一篇文章中說過。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在研究光的幹涉現象時,提出了概率波這個概念。光子最後出現的位置是隨機的。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一、什麼是量子力學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都會感覺太科幻了,簡直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其實,量子力學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知道,物理學分為兩大部分。以牛頓、伽利略為代表的,我們已經研究透徹的經典物理。
  • 量子力學為何如此詭異?
    哥本哈根學派的補刀「嫁接」,造成確定性的薛丁格方程「樹杈上」,開出概率性質的波函數「奇葩」,致使量子力學陷入無法自洽的困境。量子迷霧量子力學是繼相對論之後,20世紀物理學取得的重大的成果,也是被眾多的實驗所證實,描述微觀領域現象最精確的理論。
  • 如果量子力學理論是對的,是否意味著人生真的是毫無意義?
    埃弗雷特針對量子力學怪異的疊加態提出了平行宇宙,先不說這個理論有點東方夜譚,但最起碼錶達了微觀世界是有多種可能的。你有可能發揮失常名落山,也有可能在另外一個宇宙超常發揮金榜題名。而在愛因斯坦與波爾的量子觀中並不贊同平行宇宙,當然大部分人都不贊同。那麼在這個獨一無二的宇宙中事態該如何發展?
  • 為什麼量子力學被科學家封神?
    維也納大學的aslav 布魯克納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假設下, 魏格納的想法可以用來正式證明:量子力學中的測量是取決於觀測者主觀的。教科書上的量子力學讓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一個可以被製造成幾個原子那麼小的探測器,不應該被描述成一個像光子一樣的量子物體。
  • 溫伯格:量子力學的困境
    溫伯格因統一弱相互作用與電磁作用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對量子力學本質的思考和掙扎,尤其發人深省。顯然,對於愛因斯坦和薛丁格來說,逃避使用量子力學是一個令人扼腕的失誤,這將他們自己與其他人取得的那些令人激動的進展徹底隔絕。二即便如此,我也不像以前那樣確信量子力學的未來。一個不好的信號是即使那些最適應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們也無法就它的意義達成共識。這種分歧主要產生於量子力學中測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