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2018年國內外PD1/PDL1單抗獲批情況

2020-11-29 儀器信息網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Immunology Oncology Therapy, I-O)已成為晚期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腫瘤免疫治療並不直接攻擊癌細胞,而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抗擊腫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PD-1/L1 抗體藥物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代表藥物,在晚期惡性腫瘤治療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雖然患者用藥後初始應答相對較慢,但是一旦從 PD-1/L1 抗體的治療中產生應答,可以明顯提升一部分患者的長期生存率。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T細胞可以監測並清除腫瘤細胞。然而,腫瘤細胞非常狡猾,其表面的PD-L1/PD-L2可以與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影響T細胞功能,使癌細胞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PD-L1配體除了與PD-1結合外,還能以受體形式與CD80配體結合,抑制T細胞活性。

  從2014年,全球首款PD-1抑制劑Opdivo問世開始,到2018年年底,FDA批准了6款 PD-1/L1 單抗藥物,三款PD-1抑制劑:默沙東的 Keytruda 、 BMS 的 Opdivo、賽諾菲(Sanofi)和再生元(Regeneron)聯合開發的Libtayo;三款PD-L1抑制劑:羅氏的 Tecentriq、輝瑞和默克聯合推出的Bavencio 以及阿斯利康的 Imfinzi。在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CDE批准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和信達生物/禮來製藥聯手開發的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

  2014年7月4日,BMS的Opdivo在日本獲批,成為全球首個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PD-1抑制劑。截止到2018年12月25日,Opdivo在FDA和中國的獲批歷史如下。

  FDA獲批歷史

  2014年12月22日

  經治轉移性黑色素瘤

  2015年3月4日

  經治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2015年10月1日

  與Yervoy®聯合用於BRAF野生型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療。

  2015年10月9日

  經治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2015年11月23日

  抗血管生成治療進展的晚期腎細胞癌

  2015年11月23日

  BRAF野生型轉移性黑色素瘤一線治療

  2016年1月23日

  轉移性黑色素瘤(不限BRAF突變狀態)

  2016年1月23日

  與Yervoy®聯合用於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療(不限BRAF突變狀態)。

  2016年5月17日

  晚期經典霍奇金淋巴瘤

  2016年11月10日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二線)

  2017年2月2日

  經治轉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種膀胱癌)

  2017年8月1日

  單藥用於既往接受化療(氟尿嘧啶、奧沙利鉑、伊立替康)後疾病進展的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 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轉移性結直腸癌兒童(12歲及以上)和成人患者

  2017年9月22日

  索拉菲尼治療進展的肝細胞癌

  2017年12月20日

  累及淋巴結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完全切除後的輔助治療

  2018年4月16日

  與Yervoy®聯合用於中高危晚期腎細胞癌的治療(一線)

  2018年7月10日

  與Yervoy®聯合用於既往接受化療(氟尿嘧啶、奧沙利鉑、伊立替康)後疾病進展的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 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轉移性結直腸癌兒童(12歲及以上)和成人患者。

  2018年8月16日

  既往接受過鉑類化療和至少一種其它療法後疾病進展的轉移性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

中國獲批詳情

  6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Opdivo在中國上市,用於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後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這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在中國獲批用於肺癌治療的PD-1抑制劑。目前國內售價:100mg 約9260;40mg 約4591.

  2014年9月4日,美國FDA批准默沙東的Keytruda用於黑色素瘤的治療,成為FDA首個批准上市的PD-1抑制劑。截止到2018年12月25日,Opdivo在FDA和中國的獲批歷史如下。

  2014.09.04

  用於已經接受過Ipilimumab(伊匹單抗)治療但仍有進展,或對Ipilimumab和BRAF抑制劑雙重耐藥的BRAF V600基因變異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Keytruda成為FDA首個批准上市的PD-1抑制劑。

  2015.10.02

  腫瘤表達PD-L1(TPS≥1%)、含鉑化療期間或之後疾病進展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

  2015.12.18

  一線治療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2016.08.05

  用於含鉑化療後疾病進展的復發性/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患者。

  2016.10.24

  一線治療PD-L1表達強陽性(≥50%腫瘤細胞表達PD-L1),EGFR和ALK突變均為陰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2017.03.15

  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cHL),或者三次以上主要療法治療後疾病復發的成人與兒童患者。

  2017.05.10

  聯合培美曲塞+卡鉑一線治療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不受PD-L1表達的限制。

  2017.05.18

  (1)一線治療:不適合含順鉑(cisplatin)化療方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該適應症是基於腫瘤緩解率和緩解持續時間加速批准;

  (2)二線治療: 接受含鉑化療期間或化療後病情進展、或接受含鉑化療新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12 個月內病情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2017.05.23

  裡程碑式的批准:治療成人及兒童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high,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dMMR)的實體瘤患者。

  2017.09.22

  復發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且腫瘤表達PD-L1的患者(經FDA批准的檢測試劑檢測)。

  2018.06.12

  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宮頸癌患者,病情在化療中或化療後出現進展,腫瘤表達PD-L1(CPS≥1)。

  2018.06.13

  用於治療難治性原發性縱隔大B細胞淋巴瘤(PMBCL)的成人和兒科患者,至少使用兩線治療後仍舊復發。

  2018.08.20

  聯合培美曲塞和卡鉑一線治療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qNSCLC),EGFR和ALK突變均陰性。

  2018.10.30

  與卡鉑和紫杉醇或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Abraxane)聯合應用成為轉移性鱗狀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

  2018.11.09

  用於治療先前接受過索拉非尼(Nexavar)治療的肝細胞癌(HCC)患者。

  2018.12.19

  FDA加速批准K藥用於治療復發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Merkel細胞癌(MCC)。

  2018年12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首個國產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這是我國企業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製品創新藥品,也是國內批准的首款國產PD1單抗。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可以通過雙重作用機制抑制腫瘤。目前價格尚未公布,傳言價格會明顯下調,值得期待。

  2018年12月2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信達生物和禮來製藥聯手開發的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上市,針對的適應症是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這是國內批准的第二款國產PD1單抗。價格依然讓人期待。

  阿特珠單抗是羅氏製藥PD-L1藥物,2016年5月18日成為FDA批准的首個PD-L1抑制劑。

  2016年5月18日

  Tecentriq(atezolizumab)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成為FDA批准的首個PD-L1抑制劑。

  2016年10月18日

  FDA批准Tecentriq用於治療鉑類化療後疾病進展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2017年4月17日

  FDA批准Tecentriq用於無法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2018年8月16號,FDA對其中的細節進行了修改。

  2018年12月6日

  FDA批准 Tecentriq與bevacizumab (Avastin)、卡鉑和紫杉醇(ABCP)聯合使用,作為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排除EGFR/ALK突變的患者。

  Bavencio(avelumab)為全人源化的PD-L1單抗,由輝瑞和默克聯合推出。2017年3月23日成為FDA批准的第二個PD-L1抑制劑。

  2017年3月23日

  FDA批准Bavencio用於12歲及以上患有轉移性Merkel細胞癌(MCC)的成人和兒科患者,這是第一個用於MCC的PD-1藥物。

  2017年5月9日

  FDA批准Bavencio用於治療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患者之前接受過鉑類化療,或者接受鉑類化療作為新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後12個月內疾病進展。

  Imfinzi(通用名durvalumab)是阿斯利康的PD-L1抗體,2017年5月1日成為FDA批准的第三個PD-L1抑制劑。

  2017年5月1日

  FDA批准Imfinzi用於以含鉑類藥物化療或化療後疾病進展的患者,或術前術後以含鉑類藥物化療的12個月內疾病進展的患者。

  2018年2月16日

  FDA批准Imfinzi用於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在接受標準含鉑的同步放化療(CRT)後,未發生疾病進展的患者,

  PD-1與PD-L1藥物各有優劣,PD-1抑制劑無法阻斷PD-L1與CD80的結合,而PD-L1抑制劑無法阻斷PD-1與PD-L2的結合。隨著科學家和醫務工作者們對於腫瘤機理和藥物治療的不斷改進和創新,新的PD-1/PD-L1也將會陸續誕生。為了使患者獲得更高的生存獲益,研究人員也在積極探索PD-1/L1單抗與化療、放療、抗血管靶向治療和其他免疫治療的聯合治療方案。

相關焦點

  • 華蘭生物:伊匹單抗、德尼單抗陸續獲批臨床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華蘭生物(002007)投資要點:伊匹單抗獲批臨床,諾獎明星分子CTLA-4布局處於第一梯隊。CTLA-4是腫瘤免疫反應的負調節明星分子,是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JamesP.Allison獲獎主要成就。
  • PD1單抗市場競爭加劇 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搶得先機?
    目前美國已先後有6款PD1/PDL1單抗獲批,中國的君實生物和信達生物分別研發的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和「信迪利單抗」也均在年前上市。但考慮到潛在的創新性,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或更勝一籌。  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估算,2015年中國430萬腫瘤發病患者中,有近300萬屬於十大PD1/PDL1應答腫瘤。據其預測,2030年全球PD1/PDL1藥物市場規模可以達到789億美元,其中中國可以達到131億美元。這個數據有些樂觀,但考慮到巨大的市場基礎和相對較高的定價,PD1單抗成為下一代藥王是大概率事件。
  • 2017單抗藥大豐收 2018藥企尋差異化發展
    在此新舊年交替之際,筆者嘗試梳理單克隆抗體藥物在2017年裡的市場狀況和研發情況,並對已經開始的新的一年做一個展望。二十餘年大數據:全球獲批數量累計73個筆者對全球主流市場獲批單克隆抗體新藥進行了匯總(見圖1)。可以看到,獲批的單克隆抗體藥物數目總計已達73個。一年內獲批抗體數目從2014年開始有了一個較大的增加,後面3年穩中有升。
  • 基石藥業自主研發的CTLA-4單抗CS1002在中國獲批臨床
    蘇州2018年8月28日電 /美通社/ --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石藥業」)今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抗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 (CTLA-4) 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CS1002 的臨床試驗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批准。
  • 五款PD-1/L1單抗:免疫治療國內外肺癌適應症盤點!—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以及CTLA-4單抗自面世以來,對癌症患者交出了許多高分答卷。針對肺癌,為您盤點以下五款上市藥物,分別在國內外獲批的肺癌相關適應症、藥物用法及不良反應,敬請查收。
  • 第四個適應症獲批 信達生物阿達木單抗再添利器
    在競爭頗為激烈的阿達木單抗市場,信達生物再添利器。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IA)是指16歲或16歲以下不明原因的、病程6周或6周以上的關節炎。關節炎分為少關節炎(<5個關節)和多關節炎。多關節炎又可分為兩個亞型,即類風溼因子(RF)陰性多關節型JIA和RF陽性多關節型JIA。據估計,RF陰性多關節型JIA每年影響1-4/100000例兒童。
  • 九月免疫爆發月,8大PD1/PDL免疫藥物最新重磅數據一覽!
    無論是1年或2年生存率,O藥都優於索拉(60% vs 55%,37% vs 33%)。在一線對比索拉中,O藥的生存獲益趨勢其實比侖伐替尼更大(O藥HR=0.85,侖伐HR=0.92),當然這也只是間接對比。無論PDL1表達如何,O藥都能延長中位OS,PDL1陰性(<1%)的OS對比為16.7 vs 15.2個月,PDL1陽性(≥1%)為16.1 vs 8.6個月。
  • PD1/PDL1竟然可以引起糖尿病?怎麼預防!
    PD-L1表達>1%。 治療過程: 1.患者每3周進行1200毫克的阿替利珠單抗靜脈輸液,共5個周期。在治療12周後,達到了部分緩解,在治療18周後由於疾病進展停止用藥。服用阿替利珠單抗前空腹血糖為4.7 mmol/L。
  • 首個國產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 價格低原研藥兩三成
    業內估算,羅氏原研藥安維汀2019年在中國的銷售額接近30億元,隨著齊魯製藥生物類似藥的獲批,以及未來更多企業的在研藥品獲批,這一市場將迎來更多競爭者。對此,田勇表示,未來的價格戰是一定的,不僅是和原研廠商競爭,還有生物類似藥的各家企業。
  • 國產PD-1單抗市場競爭激烈,誰能成為大贏家
    【製藥網 市場分析】自2018年6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Opdivo(歐狄沃,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研發生產,下稱「O藥」)在中國上市以來,截至2020年3月,中國已有4款進口PD-1/PD-L1單抗,4款國產PD-1單抗獲批上市。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在等待獲批。
  • 研發日報丨復宏漢霖「阿達木單抗」獲批上市
    羅氏A型血友病新藥Hemlibra 3期臨床結果積極在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年上,羅氏公布了來自4項關鍵HAVEN研究中401例A型血友病患者的匯總三年隨訪數據的新分析結果。會上公布的新數據,建立在先前觀察到的結果,強化了A型血友病藥物Hemlibra(emicizumab)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 羅氏貝伐珠單抗膠質母細胞瘤適應症獲批, 為中國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
    9月21日羅氏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維汀®;英文商品名:Avastin)用於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的治療。目前,貝伐珠單抗已先後在國內獲批聯合化療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以及不可切除的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
  • 醫藥行業:國內PD-1單抗商業化開局第一梯隊鑄就護城河
    PD-1/PD-L1單抗市場從2015年的15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154億美元,但Keytruda和Opdivo始終佔據90%以上的銷售額佔比;Keytruda和Opdivo分別獲批了13個適應症(9個一線治療)和9個適應症(2個一線治療);Tecentriq獲批了4個適應症(4個一線治療);後續的Bavencio是3個適應症(2個一線治療);Imfinzi是2個適應症;Libtayo是1個適應症
  • 羅氏PDL1+貝伐珠單抗pk索拉非尼治療肝癌中國數據公布!
    2月7日,羅氏公布了Tecentriq+貝伐珠單抗 VS 索拉非尼一線治療肝細胞癌(HCC)患者的IMbrave 150研究的中國隊列數據。 IMbrave 150研究採用全球多中心、開放標籤設計,501例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的HCC患者按照2:1分組。
  • 醫藥行業:首款國產PD1單抗上市 國內免疫療法步入收穫期
    PD1單抗屬於廣譜抗癌藥,療效顯著:PD1單抗屬於免疫療法,通過阻斷PD1和PDL1蛋白的相互作用來防止腫瘤的免疫逃逸,從而使病人自身的T淋巴細胞能重新識別並殺死腫瘤細胞,實現腫瘤治療的目的,已在臨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華蘭生物:單抗獲批臨床&疫苗盈利超預期 買入評級
    事件:近日子公司華蘭基因「重組抗CTLA-4全人源單克隆抗體」、「重組抗RANKL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獲批臨床,大生物布局持續推進;四價流感疫苗盈利超預期,預計18年有望貢獻3.7億權益淨利潤(原預測2.6億元),上調18-19年淨利潤至13.1億、16.0億(原預測12億、14.9億),上調
  • (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獲批新適應症,治療成人...
    2020年6月17日達攸同首次獲得NMPA上市批准,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和轉移性結直腸癌。近年來我國癌症負擔持續增長,根據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全球腫瘤調研機構Cancer Today的報告,2018年中國新增腫瘤病例數428.5萬例、死亡病例為286.5萬例。
  • 百濟神州PD-1獲批實體瘤適應症 年治療費用10.69萬元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百濟神州PD-1獲批實體瘤適應症 年治療費用10.69萬元起繼恆瑞醫藥PD-1卡瑞利珠單抗拿下第二個肝癌適應症。除了外資的K藥和O藥拿下了更多適應症,百濟神州成為國內第二家拿到PD-1第二個的適應症的本土企業。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2020年,美國FDA共批准了53款新藥,歐洲EMA共批准了42款新藥,中國NMPA共批准了48款新藥。本文將3個主要監管機構的新藥批准情況作一匯總統計。2020年,有20家企業收穫2項以上的創新藥批准。諾華是最大贏家,共收穫了9項批准。
  • 中國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李亞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9日發布消息稱,齊魯製藥有限公司研製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可達)上市註冊申請近日獲批。該藥是中國獲批的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主要用於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