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首款國產PD1單抗上市 國內免疫療法步入收穫期

2020-11-29 中投顧問

   投資要點

  事件:12月17日,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接受全身系統治療失敗後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這是首個上市的國產PD1單抗藥物。

  PD1單抗屬於廣譜抗癌藥,療效顯著:PD1單抗屬於免疫療法,通過阻斷PD1和PDL1蛋白的相互作用來防止腫瘤的免疫逃逸,從而使病人自身的T淋巴細胞能重新識別並殺死腫瘤細胞,實現腫瘤治療的目的,已在臨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雖然特瑞普利單抗獲批的適應症是黑色素瘤,但由於其與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小分子靶向藥物不同的作用機制,PD1單抗屬於廣譜抗癌藥,可用於多種癌症的治療,包括君實生物在內的PD1單抗生產企業均有多個適應症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根據特瑞普利單抗的一項II期臨床試驗(NCT03013101)數據,特瑞普利單抗單藥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客觀反應率(ORR)達到20.7%,疾病控制率(DCR)60.3%。另外一項小型I期研究(NCT03086174)顯示,特瑞普利單抗與阿昔替尼聯用,在轉移性黏膜黑色素瘤中的有效率可以達到50%。

  國內PD1單抗市場或由6家刮分:基於(1)快速增長的腫瘤治療需求(2)PD1單抗優異的臨床表現(3)國外同類產品上市後的銷售數據(如BMS的OPDIVO2017年全球銷售額達到49.5億美元),我們認為國內PD1單抗藥物的市場空間至少是百億級別。目前國內已上市的PD1單抗藥物包括默沙東的KEYTRUDA(K藥)和BMS的OPDIVO(O藥),均為進口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是國內第3個上市的PD1單抗藥物,也是首個國產PD1單抗,在行業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的意義。PD1單抗領域進展較快的公司還有恆瑞醫藥、信達生物和百濟神州,均處於臨床…期/上市申報階段。這幾家公司臨床試驗的適應症有所差異,且沒有做頭對頭的臨床試驗對比,直接對比幾個產品臨床數據的意義並沒有那麼大。正式上市以後PD1單抗不可避免會出現超適應症使用的情況,再加上第一梯隊公司研發進度差距不大,因此未來國內PD1單抗領域的競爭大概率會由這6家公司主導,目前進度較慢的其他公司與這6家公司競爭的難度會較大。除了療效以外,治療費用亦會成為左右醫生和患者選擇藥物的重要因素。考慮贈藥的情況,目前O藥和K藥的治療費用均為20萬/年左右,我們認為特瑞普利單抗正式上市後的價格亦不會高於這個水平。同時,PD1單抗將來進入醫保目錄是大概率事件,疊加醫保談判的因素,最終的藥品價格將進一步降低。在目前帶量採購的背景下,新藥對銷售推廣的要求比仿製藥更高,從這個角度看,大體量、有成熟腫瘤科銷售渠道的恆瑞醫藥則更佔優勢。

相關焦點

  • 研發日報丨恆瑞醫藥PD-1單抗新藥又一項上市申請獲受理
    首款全身性給藥體內CRISPR療法進入臨床試驗Intellia日前宣布,其在研基因編輯療法NTLA-2001已完成全球性1期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NTLA-2001是一款基於CRISPR/Cas9技術的基因編輯療法,具有一次治療,潛在治癒ATTR的潛力。這是首款進入臨床試驗的通過靜脈注射,全身性給藥的CRISPR基因編輯療法。
  • 首款外資抗癌PD-1藥物自降身價 國內定價為日本一半
    醫藥行業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如此定價可能考慮的是市場佔有率、能否進醫保等因素。畢竟,國產的PD-1產品也即將上市,這也會對獲批的PD-1產品定價及市場構成影響。不過,工銀國際研究部醫藥行業高級分析師張佳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依據以往慣例,國內藥企產品上市大概率會依據此(外資藥)進行折讓定價。國內新藥不會立即對外資藥物價格產生巨大影響,上市初期價格相對穩定,而後續價格情況除受國內藥企競爭外,很大程度還要取決是否為進醫保進行價格談判。
  • 醫藥行業:國內PD-1單抗商業化開局第一梯隊鑄就護城河
    NMPA先後批准上市了5款PD-1單抗,其中2款為進口(納武利尤單抗(Opdivo,BMS)、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默沙東)),3款為國產(特瑞普利單抗(君實生物)、信迪利單抗(信達生物)、卡瑞利珠單抗(恆瑞醫藥));另外3款PD-1/PD-L1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百濟神州)、度伐魯單抗(Imfinzi,阿斯利康)、阿替利珠單抗(Tecentriq,羅氏))也已提交上市申請。
  • 中國首款原研創新抗HER2單抗上市,三生國健入局數十億抗HER2單抗...
    國內乳腺癌領域眾多著名專家及三生製藥董事長婁競博士等出席會議,共同見證了由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民族創新抗HER2單抗——伊尼妥單抗(賽普汀)的成功面世。伊尼妥單抗的上市,標誌著中國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正式迎來了首個中國原研創新藥。賽普汀(伊尼妥單抗)是由三生國健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Fc段修飾,生產工藝優化,具有更強ADCC效應的創新抗HER2單抗。
  • 醫藥生物單抗行業深度研究:靶點篇
    國內 PD-1 空間巨大,競爭格局良好目前,中國市場共有 5 款 PD-1 藥物獲批,除了進口的 Keytruda 和 Opdivo,還有三 款本土產品,分別是恆瑞醫藥的艾立妥、君實的拓益和信達的達伯舒,後續還有百 濟神州特雷普利單抗等待上市批准。
  • 專訪復宏漢霖創始人兼CEO劉世高:曲妥珠單抗上市在即,回A因對生物...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陳俊傑上市不到一年,因巨額研發投入造成業績大幅虧損的復宏漢霖-B(02696,HK),似乎逐漸迎來了收穫期。去年第四季度,公司首款商業化產品漢利康(首個國產生物類似藥)上市,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今年,曲妥珠單抗中歐上市在即,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得歐盟批准的單抗生物類似藥。同時,復宏漢霖目前正籌劃科創板上市事宜。
  • 行業進入收穫期 細胞治療概念股「異軍突起」
    機構認為,指導原則正式稿發布,細胞治療步入收穫期,也為國內細胞治療的商業化掃清了障礙。  細胞治療指導原則發布  免疫治療概念股昨日逆市走強,板塊漲幅1.80%,位居各大板塊漲幅榜第一位。  川財證券研究員楊歐雯分析,「CFDA再發布重磅相關政策,標誌著國內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及上市標準逐步明晰,產業化路徑快速打通,我們判斷,國內CAR-T細胞治療的元年正式確立,相關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 施貴寶 CTLA-4 單抗國內申報上市
    原創: winter12 月 26 日,百時美施貴寶(BMS)遞交的「伊匹木單抗注射液」(YERVOY)上市申請獲藥審中心承辦(受理號:JXSS1900071)。YERVOY 是全球首款獲得美國 FDA 批准上市用於治療黑色素瘤的 CTLA-4 單抗。
  • 國內首款 CAR-T 即將獲批,復星醫藥發力新藍海市場
    ——復星CART產品即將上市——1月12日,NMPA 官網顯示,復星醫藥旗下復星凱特CAR-T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受理號:CXSS2000006)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預計將在近日獲批。這意味著國內首款 CAR-T 療法產品即將獲批上市。
  • 信達生物「抗癌殺手鐧」創新PD-1單抗上市
    國產PD-1單抗市場迎來新入局者 2月22日,信達生物宣布,PD-1單抗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正式上市,該藥註冊申請於2018年12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中國本土創新藥上市提速 與進口藥同臺PK不示弱
    日前,A股創新藥公司恆瑞醫藥公告稱,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關於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臨床試驗通知書》。這也意味著,繼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和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之後,卡瑞利珠單抗將成為第三個上市的國產單抗藥,為更多腫瘤病人帶來生的希望,並與進口的Keytruda(K藥)Opdivo(O藥)在同一起跑線上爭奪市場份額。
  • PD1單抗市場競爭加劇 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搶得先機?
    目前美國已先後有6款PD1/PDL1單抗獲批,中國的君實生物和信達生物分別研發的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和「信迪利單抗」也均在年前上市。但考慮到潛在的創新性,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或更勝一籌。但如果用PD1單抗先把T細胞上的PD1蛋白分子通道提前封閉,腫瘤細胞則無法下調T細胞活性,大概率會被T細胞識別和殺滅。  這種「腫瘤免疫療法」是在生物技術興起後才誕生的新事物。與此同時,隨著不斷地研究,PD1單抗的優勢也被逐漸挖掘。  其一,PD1單抗是新機制,開闢了抗癌新路徑。
  • 華蘭生物:伊匹單抗、德尼單抗陸續獲批臨床
    伊匹單抗(Ipilimumab)2017年全球銷售規模約12.44億美元,在治療腎細胞癌、黑色素瘤等多種腫瘤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在晚期腎細胞癌中,與PD-1聯用的總生存期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均顯著高於原一線用藥舒尼替尼。國內市場目前原研尚未上市,國產獲批臨床僅8家,時間基本不足一年,僅2家開展單抗類似藥一期臨床試驗(其餘均為較難開發的雙抗和融合蛋白),公司布局時機恰當有望搶佔前三家市場地位。
  • 亞盛醫藥:國產三代格列衛上市在即 細胞凋亡管線研發持續推進
    這是公司創立以來的首個新藥上市申請,HQP1351也有望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正式進行上市申請前,HQP1351 I期研究初步結果便曾在2018年ASH年會入選口頭報告,2019年其更新臨床數據則再次入選ASH年會口頭報告;此外,在今年5月,HQP1351相繼獲得了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和快速通道資格(FTD)。
  • 亞盛醫藥-B(06855)中報觀:「國產三代格列衛上市倒計時+細胞凋亡...
    這是公司創立以來的首個新藥上市申請,HQP1351也有望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正式進行上市申請前,HQP1351 I期研究初步結果便曾在2018年ASH年會入選口頭報告,2019年其更新臨床數據則再次入選ASH年會口頭報告;此外,在今年5月,HQP1351相繼獲得了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和快速通道資格(FTD)。
  • 連年虧損生物醫藥「獨角獸」,復宏漢霖能否撐起267億港元市值?
    國產生物醫藥「獨角獸」赴港上市一事,終於要落地了。據新浪財經消息顯示,復宏漢霖將於9月25日去港交所敲鐘。事實上,對於港股上市的計劃復宏漢霖早在去年12月便遞交了申請資料,但根據之後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其已處於失效狀態。今年7月,更新了上市申請,再過幾天復宏漢霖的上市夢便真的可以實現了。
  • 恆瑞醫藥:創新藥龍頭的下一站|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
    在全球產業鏈變革和經濟增速調整的大背景下,國內醫藥生物產業迎來新一輪結構性變局:疫情尚未結束、醫療衛生需求多元化、醫改深入、科研提速、資本追捧等特點交織,而重要企業的引領和承載作用凸顯。秉承「與好行業、好公司一起成長」的長期價值,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推出「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深刻變革 專業發展」主題策劃,一起探索「重要」背後的力量與堅持,責任與挑戰。
  • 8個值得關注的單抗藥物上市
    隨著2018年特瑞普利單抗、信迪利單抗的上市,國產PD-1單抗實現了零的突破。2019以來,一批境內外單抗類新藥、好藥接連上市,國產生物類似藥實現零的突破,有效提升臨床用藥可及性,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生物治療藥品的需求。
  • 腎癌首創、首仿藥誰將搶先上市?
    2017年BMS聯合免疫療法Opdivo(納武利尤單抗,o藥)+Yervoy(伊匹木單抗)獲得美國FDA批准,成為首款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的聯合免疫療法。而且,相對於標準療法舒尼替尼,其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總體存活率,降低37%的死亡率。成為晚期腎癌治療的又一個裡程碑。今年,免疫療法領域又傳來了突破性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