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進入收穫期 細胞治療概念股「異軍突起」

2020-12-01 中投顧問

  近日,《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下稱「指導原則」)正式發布。受到此消息影響,免疫治療概念股昨日走勢活躍,整個板塊逆勢上漲1.80%。機構認為,指導原則正式稿發布,細胞治療步入收穫期,也為國內細胞治療的商業化掃清了障礙。

  細胞治療指導原則發布

  免疫治療概念股昨日逆市走強,板塊漲幅1.80%,位居各大板塊漲幅榜第一位。其中,佐力藥業以漲停價報收,其他個股的表現同樣不俗,北陸藥業、冠昊生物、南華生物、普萊柯、仟源醫藥、基蛋生物、上海萊士、健友股份、魯抗醫藥分別上漲5.85%、3.35%、2.55%、2.43%、2.20%、1.32%、1.12%、1.10%、1.08%。

  12月22日,《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正式發布。該指導原則的發布,旨在進一步規範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水平,從而推動和促進我國細胞治療領域健康發展。另外,從細胞治療最新動態來看,南京傳奇生物近日提交的國內首個CAR-T療法臨床申請獲受理,並獲得優先審評。

  中信證券分析師田加強認為:「指導原則的落地將大幅提升細胞治療的研發門檻,能否在批量生產時依然保證工藝質量和穩定性將成為細胞治療產品上市的關鍵。」

  川財證券研究員楊歐雯分析,「CFDA再發布重磅相關政策,標誌著國內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及上市標準逐步明晰,產業化路徑快速打通,我們判斷,國內CAR-T細胞治療的元年正式確立,相關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細胞治療步入商業化

  個股方面,12月5日,復星醫藥旗下合資公司復星凱特在上海張江舉行細胞治療基地啟動儀式暨CAR-T科學研討會。就在今年年初,復星醫藥與KitePharma在中國合資成立復星凱特,復星醫藥由此獲得Kite的CAR-T療法KTE-C19在中國的商業化權利以及後續產品的優先授權。

  華海藥業參股韓國領先生物公司,進入細胞治療和免疫抗體領域。公司以貨幣出資3000萬美元,認購韓國Eutile新發行股份,投資完成後取得Eutilex18.75%的股權。Eutilex生物科技公司由在美國和韓國學術界有40年免疫學研究經歷的Dr.By-oungS.Kwon創建,主要致力於T細胞治療和免疫相關抗體的研究和商業化開發。

  「進入年末,基於業績持續的穩定增長,以及不貴的估值前提下,2017年25倍以下,少數優質公司估值體系可以更高,有望收穫穩定的估值切換收益。推薦關注康美藥業、華潤三九、康弘藥業、片仔癀。」中銀國際分析稱。

  同時,中銀國際提醒,要關注優質中小創成長股:具有自身優勢並能抓住行業整合機遇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具有較高增速。推薦關注:信邦製藥(稀缺的醫療服務龍頭,床位擴張帶動持續增長)、海王生物(增長翻倍,業績預計超預期,未得到充分關注)、迪安診斷(醫學檢驗細分龍頭,平臺化公司)、嘉事堂(專注高值耗材,全國化流通布局)、翰宇藥業(多肽龍頭、享受重磅炸彈專利到期盛宴)、兄弟科技(維生素龍頭,主營Vb1、Vk3、Vb3,泛酸鈣即將投產)。

  另外,中信證券認為,「指導原則的發布為國內細胞治療的商業化掃清了障礙,細胞治療行業強於大市。考慮到同一款產品已在FDA上市,生產工藝已經足夠成熟且國內臨床實驗有望憑藉海外數據得以簡化,重點推薦KITE在中國的合作方復星醫藥,建議關注安科生物。」

 

相關焦點

  • 細胞免疫治療概念股龍頭竟然是它?
    7月10日9時30分,北京經開區永泰生物上市儀式現場與港交所主會場同時敲響公司開市的鐘聲,標誌著「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永泰生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這是港股中第一隻專注於細胞免疫治療的生物科技股,其募集資金主要為科技研發和產品商業化提供支持。成立14年,永泰生物是如何成為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的?
  • CAR-T等細胞產品研發原則發布 免疫治療概念股大漲
    12月25日早盤,免疫治療概念股走勢活躍,佐力藥業漲停。  消息面上,國家食藥監局網站22日顯示,《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正式發布。本指導原則的發布,旨在進一步規範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水平,從而推動和促進我國細胞治療領域健康發展。
  • 細胞治療領域將迎來大發展 細胞治療概念股有哪些?
    意見稿同時明確,當細胞治療產品屬於以下情況時,建議開展更多的臨床前研究:幹細胞及多潛能細胞,包括誘導多能幹細胞(iPS);基因修飾的細胞,關注導入基因的功能實現及安全性風險;生產工藝複雜、處方組成複雜的產品;長期、全身用藥的細胞產品或長期存留於人體的細胞。用於目前有治療手段、非致死性疾病的治療產品。
  • 基因測序概念股走強
    平安觀點:  與CAR-T 細胞治療領軍企業博生吉強強聯手,佔領學術至高點,致力於CAR-T 實體腫瘤臨床取得重大突破,並積極探索細胞免疫治療的產業化。,並且沒有發生如免疫因子風暴等副作用,預計有望選擇權威雜誌發表臨床數據,2)博生吉已於10 月25 日在ClinicalTrials.gov 上註冊了MUC1 臨床I/II 期的臨床試驗,在武警浙江總院招募肝癌、非小細胞肺癌、胰腺癌、三陰乳腺癌等患者;3、安科與博生吉強強聯手,1)有望選擇更多的醫院作為CAR-T實體腫瘤臨床合作單位,加快臨床病人的招募進度,例如武警安徽總院等,2)並積極探索細胞免疫治療的產業化
  • 細胞免疫治療的春天來了?-虎嗅網
    此外,這個月初,擁有中國首款IND批件且為目前唯一獲準進入實體瘤治療Ⅱ期臨床試驗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永泰生物擬赴港上市,更是讓身在其中的企業和投資機構看到了希望。投資人士認為,隨著國外兩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和國內政策監管逐步規範化,細胞免疫治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寒冬過後,細胞免疫治療就會迎來春天嗎?
  • 幹細胞治療重啟 哪些相關概念股或將受益?
    幹細胞正受到越來越多大型集團的關注。7月18日,天士力公告,與全球領先幹細胞研發公司MesoblastLimited籤署《投資協議》、《產品開發商業化協議》等相關協議,天士力認購其2000萬美元的普通股,並引進其兩款分別處於三期和二期臨床試驗的幹細胞產品。這兩款產品分別用於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
  • 細胞治療板塊
    細胞治療是指將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過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患者體內,新輸入的細胞可以替代受損細胞、或者具有更強的免疫殺傷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 生物科技讓自身細胞戰癌,主要包括四大類。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是一種新興的腫瘤治療模式,它從病人體內採集免疫細胞,然後進行體外培養和擴增,再回輸到病人體內來激發以及增強機體的自身免疫功能以治療腫瘤。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方法。
  • 賽萊拉董事長陳海佳:幹細胞產業化步入業務收穫期
    賽萊拉董事長陳海佳在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公司幹細胞全產業鏈布局完成,今年公司幹細胞產業化將步入業績回報期,公司健康管理業務的佔比也將會逐步提升。  幹細胞全產業鏈平臺搭建完成  自2014年8月登陸新三板,賽萊拉通過資本市場兩次融資,並快速發展布局。
  • 股價過山車 抗病毒概念股回歸基本面
    以四環生物為例,自1月20日以來,該公司股票曾收穫8次漲停,股價一度到達8.83元/股的近三年來的高位。魯抗醫藥自1月20日以來獲得8個漲停板,一度到達18.35元/股的近四年最高位。聯環藥業更是在1月17日~2月7日收穫十連板。儘管相關企業接連發布風險提示,卻仍未能阻擋投資者的熱情。
  • 醫藥行業:首款國產PD1單抗上市 國內免疫療法步入收穫期
    PD1單抗屬於廣譜抗癌藥,療效顯著:PD1單抗屬於免疫療法,通過阻斷PD1和PDL1蛋白的相互作用來防止腫瘤的免疫逃逸,從而使病人自身的T淋巴細胞能重新識別並殺死腫瘤細胞,實現腫瘤治療的目的,已在臨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賽萊拉幹細胞產業化將步入收穫期
    摘要 【賽萊拉幹細胞產業化將步入收穫期】「2015年業績大幅預增,完成募資4000萬元,成功構建廣東幹細胞」產學研醫「生態圈」,掛牌新三板的幹細胞企業賽萊拉的董事長陳海佳,日前在接受上報記者專訪時細數公司去年亮點。
  • 26家A股公司涉足精準醫療 三條主線挖掘概念股(股)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動下,精準醫療成為目前醫藥行業最大的熱點,相關概念股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精準醫療迎政策東風  新華社引用的世界癌症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癌症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佔全球發病人數的1/5;癌症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1/4。
  • 首個CAR-T療法獲受理 免疫治療概念股表現搶眼
    首個CAR-T療法獲受理 免疫治療概念股表現搶眼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2 10:30:24
  • 大參考:青蒿素衍生物紅斑狼瘡候選新藥進入II期臨床 概念股受關注
    考慮到人口老齡化、精神壓力和醫保等原因,醫療行業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國內醫療設施和醫護人員配備都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為滿足不斷增長的行業需求,必須增加醫療服務行業投資。「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醫療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萬億元提升到8萬億元,也就是說每年要增長20%以上,行業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公司方面,澳洋健康(002172)主營醫療、康養相關服務。
  • 一份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幹細胞|產業鏈|疾病|治療|...
    多項研究表明,把骨髓MSCs植入體內,可向多種造血以外的組織如肺、骨、軟骨、皮膚等處定位並分化為相應的組織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體外培養時呈成纖維樣集落形成單位,並貼壁生長,進一步分析細胞周期發現培養的MSCs中約10%處於活躍的複製期(S+G2+M期),其餘絕大部分細胞停滯在G0/G1期,儘管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確定細胞周期中每一期的檢測點和長短,但高比例的G0/G1期說明細胞具有高度分化潛能。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完成C輪融資
    作為「十三五」期內嘉定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四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產業是未來推動嘉定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和全新動力。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發揮安亭地區智能製造技術、人才集聚及科研機構相對富集的優勢,搭建醫學人工智慧研發平臺,吸引相關企業研發總部和科研機構來安亭落地發展。
  • 產業界眼中細胞治療概念:中國剛剛起步 政策技術待突破
    今夏,「細胞治療」突然成為醫藥行業中的最in話題。不過,在本周舉行的「幹細胞、免疫細胞、基因測序專題」投資研討會上,產業界對細胞治療的看法非常冷靜,他們普遍認為,在技術、政策、接受程度都是剛起步的階段,細胞概念有過度炒作之嫌。
  • 體細胞治療的春天!衛健委允許人體體細胞治療進入臨床應用!
    近年來,隨著衛生健康科技快速發展,細胞治療為惡性腫瘤、某些傳染病和遺傳病等難治性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並在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以多種方式開始進入臨床應用,我國醫療機構也開展了大量臨床研究,患者希望接受高質量細胞治療的呼聲日益增高。
  • 速覽 | 2018,細胞治療進入「超跑模式」
    2018年剛過去20多天,細胞/基因治療行業已是風起雲湧,提速態勢堪稱「超跑」,相關新聞已多次「霸佔」FierceBiotech頭條。
  • 從存儲、增殖、新藥研發到治療,這份報告釐清了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體外培養時呈成纖維樣集落形成單位,並貼壁生長,進一步分析細胞周期發現培養的MSCs中約10%處於活躍的複製期(S+G2+M期),其餘絕大部分細胞停滯在G0/G1期,儘管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確定細胞周期中每一期的檢測點和長短,但高比例的G0/G1期說明細胞具有高度分化潛能。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來源的MSCs具有相同的核心屬性,但亦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