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晶體的極限參數

2020-12-04 電子發燒友

電晶體的極限參數

佚名 發表於 2010-01-26 08:54:03

電晶體的極限參數

以下介紹電晶體的主要極限參數。電晶體所能承受的電壓、功率耗散以及所通過的電流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其超過額定值時,輕則影響電晶體的工作性能,嚴重時將使其損壞。

1.集電極最大允許耗散功率Pcm
Pcm是指電晶體因溫度升高引起參數的變化不超過規定值時,集電極所消耗的最大功率。 電晶體在正常工作時,集電結加的是反向偏置電壓,集電結的反向電阻很高,這樣,集電極電流流過集電結時就要產生大量的熱量,結溫就會升高,若溫度過高,將導致電晶體不可逆轉的損壞。人們根據電晶體最高允許結溫定出最大允許耗散功率。為了降低結溫,對於大功率電晶體,人們往往要另設散熱片,散熱片表面積越大,散熱效果越好,電晶體的Pcm就可以適當提高。

2.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Icm
集電極電流增大,會導致電晶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下降,當β降至低頻電流放大倍數βo的額定倍數(通常規定為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時,此時的集電極電流稱為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Icm。因此,當電晶體的集電極電流達到Icm時,電晶體雖不致損壞,但電流放大倍數已大幅度下降。

3.集電極--發射極擊穿電壓BVCEO
BVCEO是指電晶體基極開路時,加在電晶體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最大允許電壓。對於NPN型電晶體而言,集電極接電源的正極,發射極接電源的負極;對於PNP型電晶體而言,集電極接電源的負極,發射極接電源的正極。

當加在電晶體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大於BVCEO的值時,流過電晶體的電流會突然增大,導致電晶體永久性損壞,這種現象稱為擊穿。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晶體的主要參數與電晶體的開關特效
    這些都是為了保證電晶體具有較好的電流放大作用。   由於電晶體在結構上有這些特點,所以不能用兩個二極體背向連接來說明電晶體的作用,在使用時發射極和集電極一般不能互換。   電晶體的主要參數:   電晶體的主要參數有電流放大係數、耗散功率、頻率特性、集電極最大電流、最大反向電壓、反向電流等。
  •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原理、特點及參數
    打開APP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原理、特點及參數 佚名 發表於 2009-10-06 22:56:59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原理、特點及參數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又叫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
  • 1nm電晶體誕生 驚嘆「突破物理極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現代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子晶片,而晶片上的電晶體體積越小,處理器的性能提升得越多。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教授阿里·加維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近日利用新型材料研製出全球最小電晶體,其電晶體製程僅有1納米,被媒體驚嘆為「突破物理極限」。
  • 7nm物理極限!1nm電晶體又是什麼鬼?
    從晶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不過據外媒報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採用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將現有最精尖的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那麼,為何說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面對美國的技術突破,中國應該怎麼做呢?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
  • 功率場效應電晶體(MOSFET)原理
    電力場效應電晶體大多採用垂直導電結構,提高了器件的耐電壓和耐電流的能力。按垂直導電結構的不同,又可分為2種:V形槽VVMOSFET和雙擴散VDMOSFET。  電力場效應電晶體採用多單元集成結構,一個器件由成千上萬個小的MOSFET組成。N溝道增強型雙擴散電力場效應電晶體一個單元的部面圖,如圖1(a)所示。電氣符號,如圖1(b)所示。
  • 「重磅」電晶體達極限 胡正明「預言」摩爾定律變慢、IC增長放緩
    胡正明10日在中國國際半導體技術大會(CSTIC)上持「謹慎樂觀」觀點指出,半導體電晶體將會持續微縮,但接下來,摩爾定律將會變慢,IC產業仍將保持增長勢頭,但增長幅度也會放緩。胡正明在10日CSTIC2018開幕式上,發表題為《Will Scaling End?What Then?》(電晶體微縮將走到極限? 而接下來呢? )演講,指出未來半導體可能的技術發展與延續方向。
  • 電晶體中間參數測試臺的圓形匯流排
    圖所示為1G2電晶體中間參數測試臺的圓形匯流排,用於將電源和信號通過管坐和刷形接觸器加到被測電晶體上。導電環6用螺釘5緊固在絕緣環4上。各段導電環間用絕緣塊3絕緣,並緊固在絕緣環4.上。絕緣塊3的外表面刻有凹槽,以便容納因磨損而產生的金屬粉同。絕緣環4緊固在圓環坐1上。各類電源和測試信號經導線焊片7連接到相應的導電環上。
  • 場效應管分類作用參數和管腳識別
    文章主要講解場效應管分類作用參數和管腳識別的方法。   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  Idss — 飽和漏源電流.是指結型或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中,柵極電壓UGS=0時的漏源電流.  gM — 跨導.是表示柵源電壓UGS — 對漏極電流ID的控制能力,即漏極電流ID變化量與柵源電壓UGS變化量的比值.gM 是衡量場效應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參數.  BVDS — 漏源擊穿電壓.是指柵源電壓UGS一定時,場效應管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最大漏源電壓.這是一項極限參數,加在場效應管上的工作電壓必須小於BVDS.
  • 高壓大電流達林頓電晶體陣列系列產品及其應用
    ULN2003A電路是美國Texas Instruments公司和Sprague公司開發的高壓大電流達林頓電晶體陣列電路,文中介紹了它的電路構成、特徵參數及典型應用。美國Texas Instruments公司、美國Sprague公司生產的ULN2003A由7組達林頓電晶體陣列和相應的電阻網絡以及鉗位二極體網絡構成,具有同時驅動7組負載的能力,為單片雙極型大功率高速集成電路。以下介紹該電路的構成、性能特徵、電參數以及典型應用。2000、2800高壓大電流達林頓電晶體陣列系列中的其它產品的性能特性與應用可參考ULN2003A。
  • 二極體參數說明
    發光二極體極限電流。IH---恆定電流、維持電流。在特定線路中規定頻率和規定電壓條件下所通過的工作電流IF(ov)---正向過載電流 IL---光電流或穩流二極體極限電流ID---暗電流IB2---單結電晶體中的基極調製電流
  • 電晶體圖示儀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
    什麼是電晶體圖示儀  電晶體特性圖示儀是一種能對電晶體的特性參數進行測試的儀器。螢光屏的刻度可以直接觀測半導體管的共集電極,共基板和共發射極的輸入特性,輸出特徵,轉換特徵,β參數以及α參數等,並可根據需要,測量半導體管的其他各項極限特性與擊穿特性參數。
  • 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基礎知識解析
    導體場效應電晶體是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也稱為單極型電晶體。它屬於電壓控制型半導體器件。根據三極體的原理開發出的新一代放大元件,有3個極性,柵極,漏極,源極,它的特點是柵極的內阻極高,採用二氧化矽材料的可以達到幾百兆歐,屬於電壓控制型器件。
  • 電晶體的替換原則
    電晶體的替換原則如果掌握了電晶體的代換原則,往往能使維修工作事半功倍,提高維修效率。電晶體的主要參數近20個,要求所有這些參數都相近,不但困難,而且沒有必要。一般來說,只要下述主要參數相近,即可滿足置換要求。 1.集電板最大直流耗散功率(Pcm)  一般要求用Pcm與原管相等或較大的電晶體進行置換。但經過計算或測試,如果原電晶體在整機電路中實際直流耗散功率遠小於其Pcm,則可以用Pcm,較小的電晶體置換。
  • 電晶體PC參數測量儀DIY詳解
    推薦閱讀 英特爾這個堆疊技術可能讓未來IC電晶體密度翻倍 當今幾乎每個數字設備背後的邏輯電路都依賴於兩種電晶體的配對-NMOS和PMOS。
  • Intel 公布 10nm 製程參數:電晶體密度為友商 2 倍
    可以看到Intel的10nm工藝製程在鰭片間距以及柵極間距均低於三星和臺積電,而最小金屬間距更是大幅領先於友商,從而在最終的邏輯電晶體密度參數上面,Intel的10nm工藝製程能夠達到每平方毫米1億電晶體,而臺積電為4800萬,三星為5160萬,也就是說Intel的10nm工藝製程電晶體密度是臺積電的2倍還多。Intel同時稱未來還會有10nm+以及10nm++工藝。
  • 負電容環柵納米線電晶體-電路仿真研究
    摩爾定律推動了持續50年的集成電路的發展,然而,時至今日,由於物理極限的限制,電晶體的進一步微縮已經舉步維艱。
  • 晶片七納米製程,是指電晶體之間的間距是七納米,還是電晶體的尺寸
    這個長度並不是電晶體的間距,而是電晶體內部電流從起點流向終點要經過一道閘門,而這個閘門的寬度就是晶片中所說的納米單位。電晶體的閘門是整個電路的開關,控制著電晶體的電流。工作都要靠它來完成。當在斷開的狀態下就是0,連接的時候就是1,而矽中的電荷是分為兩種,在N極時就是負電子在活動,在P極時就是正電子在活動。
  • 所謂7nm工藝製程,是電晶體之間的間距,還是電晶體的尺寸呢?
    以及為什麼有一段時間,大家都說7nm工藝是極限呢?我們先看一張圖:(圖源來自於:《 5nm就到極限了嗎?談晶片工藝發展路向》)這張圖其實已經很明顯的解釋了,什麼是nm工藝?那麼,我們所謂的7nm指的就是柵極的大小,也可以成為柵長,它的距離越短,比如28nm——14nm——7nm,這個尺寸越來越小,那麼我們如果實在同一片矽片,在上面可以放更多的電晶體(所以,7nm工藝是電晶體中的柵極的大小)。為什麼要不斷的縮小工藝製程呢?
  • 臺積電2024年量產突破性的2nm MBCFET電晶體
    通俗地講,「節點」指的是電晶體「鰭」的尺寸測量。當今的處理器由數十億個這樣的鰭組成,這些鰭使計算能夠達到無與倫比的複雜性,降低成本和性能。與「 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相反,該術語用來描述由臺積電和韓國Chaebol三星電子的三星代工部門製造的產品上的電晶體設計,而臺積電的2nm工藝將採用差分電晶體設計。
  • 功率場效應管與雙極型功率電晶體之間的特性比較
    管子工作在接近極限狀態。一般直接驅動負載,帶載能力要強。 功率MOSFET是較常使用的一類功率器件。「MOSFET」是英文MetalOxideSemico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的縮寫,譯成中文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它是由金屬、氧化物(SiO2或SiN)及半導體三種材料製成的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