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統的當前模式

2020-08-17 慕測科技


引用

Toral, S. L., Torres, M. R. M., Barrero, F. J., & Arahal, M. R. (2010). Current paradigm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4(3), 201. doi:10.1049/iet-its.2009.0102

智能交通系統(ITS)是當今的一個涉及眾多不同研究方向的、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它結合了許多不同技術部門的研究內容,並且需要不同研究領域之間進行知識轉移和合作,這種多學科的性質增加了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其主要問題之一是很難將其作為一個發展和研究領域來處理。由於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科技對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傳統的智能交通主題在不斷變化,新的主題也在不斷出現,這導致在現實中很難對其有一個有結構性的看法,但這恰恰又是統一和指導智能交通未來發展所必須的條件。

本文提出了一種定量和系統的研究方法,確定了在 ITS 領域中被廣泛使用的主要範式。作者通過數據統計來處理結果,得到 13 個範式。並對這些範式的範圍和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最後提供了一個以地圖形式綜合的結構化視圖。

ITS 的應用

  • 先進的交通管理系統(ATMS)——用來改善交通設備的品質從而減少交通擁堵現象。
  • 先進的旅客信息系統(ATIS)——用來給旅客提供實時性的交通信息。
  • 商業的車輛操作(CVP) ——使用不同的 ITS 技術來提高商用車輛與車隊的安全性與效率。
  • 先進的公共運輸系統(APTS) ——使用電子技術來提高像大巴、火車這類高佔據率交通工具的運作與效率。
  • 先進的車輛控制系統(AVCS) ——聯合了傳感器、計算機以及控制系統的駕駛輔助等解決方案進行控制。
  • 先進的鄉村交通系統(ARTS) ——用來解決鄉村地區出現的問題(如:陡坡、死角、彎道、少見的導航標誌,不同的用戶組合、缺乏替代路線等)。

文獻選擇方法

從 ISI 資料庫提取文件,進行文獻計量研究。以文獻的摘要和關鍵字或索引詞作為所選論文的代表性總結,使用文獻計量研究的方法來進行定量研究,其中,共引方法是使用最多的,常被用來分析許多學科的知識結構。除此之外,作者重點講述了一些傳統的聚類算法,特別對潛語義索引法(LSI)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提出基於 LDA 方法的四步過程:

  • 提取信息 :提取過程包括進入 ISI 資料庫,對涉及「智能交通系統」主題的論文的摘要和關鍵字進行注釋。
  • 實體選擇 :選擇實體組成主題相關詞彙表的基本術語和關係,選擇的依據是在被提取的總的文本的詞彙庫中單詞的出現頻率。
  • 構造與加工信息 :在統計自然語言的過程,常用的計算主題對文檔貢獻率的建模方法是將每個主題視為詞彙中的概率分布,並將這些文檔視為主題進行混合。
  • 分類 :每個摘要及其相關的關鍵詞都被視為一個文檔。

ITS 中的範例

對當前研究主題進行分析 (13 個範式)

  1. ITS 的有效性和效益評估:本主題涉及 ITS 的影響和潛在用途分析,包括新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在設計新的 ITS 技術過程中對用戶行為的預期。
  2. 支持決策和交通規劃的系統和工具研究:包括開發出行需求決策模型和交通規劃建模工具、技術集成和支持存檔數據用戶服務的資料庫。
  3. 自動車輛檢測系統:車輛檢測似乎是交通監控中最有前途的領域之一。這一概念需要檢測車輛,並從俯瞰交通場景的攝像機生成的圖像中實時提取交通參數。
  4. 事件管理:事件管理包括緊急響應部署和繞開受影響區域的軌道、高速公路車道關閉的影響以及事件檢測算法。
  5. 智能交通系統中的移動和無線通信:本主題涵蓋車間通信網絡、車內通信、路程通信、無線協議、GPRS 和第三代系統。
  6. 應用的處理算法:本主題致力於解決問題的高級處理算法,如動態網絡中的路徑問題、起點-終點估計和預測以及圖像和視頻處理算法。
  7. 先進交通管理系統(ATMS):專注於發展智能交通系統,以提高安全性和服務質量,並以此提高現有道路的利用效率。
  8. 交通模擬:交通模擬系統由交通流模擬代碼組成,能夠模擬高速公路網絡上的交通。它通常考慮微觀表現(每一輛車都被代表)或宏觀模型捕捉交通動態。這些系統的目的包括進行交通流模擬,用於實時交通狀況預測、交通控制和駕駛員引導、路段行程時間計算和信號控制策略。本主題還包括在外部因素影響下模擬駕駛員行為等問題。
  9. 商用車運營(CVO):本課題主要研究智能交通系統(ITS)對商用車和車隊的影響,以提高運輸安全和效率。
  10. 先進車輛控制系統(AVCS):AVCS 是基於通過改善駕駛環境信息或積極協助駕駛員完成駕駛任務,為駕駛員提供更高安全性和或具有更高控制能力的系統。它們包括車載自主智能巡航控制系統、ABS 和牽引力控制系統、主動懸架系統、車輛穩定性系統、車內碰撞報警系統等。
  11. 動態路徑選擇算法:動態路徑選擇問題是一個搜索問題,在一個時間限制內從一個起始點到一個目的地的最優路徑。由於穿越一條鏈路的時間將取決於該鏈路上遇到的流量,因此鏈路時間是動態的。
  12. 交通需求預測模型:交通擁擠是智能交通系統的主要運營問題。減少交通擁擠的影響需要開發能夠準確預測交通需求的模型。
  13. 高級旅客信息系統(ATIS):ATIS 的功能是幫助旅客進行計劃、感知、分析和決策,以提高旅行的便利性和效率。

總結

本文的主要貢獻是提供了對 ITS 的一個全局性的觀點,它可以作為一種方法、技術和應用領域的內容給新加入的研究者使用。本文的分析旨在提供新的視角,讓人們了解哪些研究是重要的,哪些是 ITS 領域的發展方向。提出生成全局視圖的方法是基於對 ISI 索引的論文的關鍵字和摘要的語義分析。與期刊共引的方法不同,語義分析側重於論文內容,因此結果不會因引用而偏向於無關文獻或經常被引用的論文。其中,本文共分析了 1147 篇論文,涉及與 ITS 相關的各種主題,包括最新的問題和新興技術。通過分析,得到了 13 個範式,並使用多維標度,把它們表示在二維地圖上,說明並解釋了其中最相關的範例以及它們之間的橋梁。

此外,這項研究也為其他旨在更好地理解該領域持續分析方法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個起點。這種持續的分析是必要的,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受技術變化的影響,不斷變化的服務內容都將保持對最終用戶的使用支持。

致謝

本文由南京大學軟體學院 2020 級碩士何家偉翻譯轉述

本論文轉述項目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項目號:61932012,61832009)支持。

相關焦點

  • 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的組成及應用方案分析
    智能交通監控系統全面應對交通管理的核心挑戰: 城市交通道路監控主要包括4個方面:主幹道路與分支道路宏觀監控、公交車監控、電子警察違法行為監控、區域乃至城域車流監控及車輛留痕。 城市道路受城市發展、道路規劃、機動車保有量、駕車行為、行人行為等諸多因素影響,交通安全、通行效率、管理成本成為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的核心挑戰。
  • 高清智能交通系統展望與應用案例分析
    第1頁:高清智能交通展望  近年來,「高畫質化」成為安防監控領域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現在已成為這個行業的熱門話題。各大廠商盡顯其能,相繼推出自己的「高清」產品。對於視頻監控而言,圖像清晰度無疑是高清監控中最關鍵的意義。圖像越清晰,細節越明顯,觀看體驗越好,智能等應用業務的準確度也越高。
  • 進一步形成放大效應 最大化發揮智能交通系統功能
    葛紅林調研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工作本報訊(成都日報記者 黃穎)截至6月30日,我市智能交通各外場子系統已基本完成建設並全面投入使用,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任務,這標誌著我市智能交通系統基本建成。
  • 國內首個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揭牌
    近日,中國通號旗下通號工程局集團與湖南視覺偉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籤約,共同為國內首家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揭牌,為推進我國智能軌道交通建設貢獻力量。 智能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由通號工程局集團、湖南視覺偉業、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商大學聯合成立,旨在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更多人工智慧前瞻技術應用到鐵路安防建設中,致力於打造「鐵路視頻監控雲平臺系統」及「周界報警系統」,逐步實現鐵路安防系統由之前的「人工完成工作」轉變為由「智能化系統替代完成」的智慧升級宏偉目標,為智慧鐵路建設提供更多技術保障。
  • 百度地圖秀智能交通生態朋友圈,亮相2020中國智能交通年會
    從「網際網路+交通」、到交通強國、再到交通新基建,智能交通領域熱點的輪動,反映著交通行業數位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的趨勢。2020年11月4日至7日,由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主辦的「2020第十五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在深圳召開。
  • EI會議:圖像、視覺與智能系統國際會議( ICIVIS2021)
    圖像、視覺與智能系統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Vision and Intelligent Systems)(ICIVIS)現已啟動徵稿。我們將共同討論圖像、視覺和智能系統及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趨勢和發展趨勢,討論當前的熱點問題,分享研究成果,促進相關研究和應用的發展和進展,促進學科發展,促進人才培養。會議完全開放註冊,提交的內容將根據原創性,與會議的相關性進行同行評審,演示。ICIVIS會議論文集將由IOP出版,並將提交EI,Scopus等核心索引。
  • 再造城市縱橫線:華為雲Stack的交通智能生長邏輯
    大國大交通,強國強交通世界上所有大城市毫無例外都經歷過交通擁堵。交通空間由簡單到複雜,現代城市交通已不是各個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系統。面對城市日益嚴峻的交通問題,過去的思維模式和解決方案已經捉襟見肘,城市現代化進程加速,交通行業的問題反而加重。
  • 「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百度Apollo全面落實智能交通戰略部署
    會上,新華社瞭望智庫省部長訪談欄目主持人龐清輝與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智能交通首席科學家聶小建博士,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王曉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發展研究中心虞明遠,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曉峰等嘉賓就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關鍵領域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 數據系統可以成為城市交通的空中交通管制塔
    現在想像一下世界上任何一個主要城市的街道交通。僵局,擁堵,過境過度擁擠和汙染導致了激烈的通勤體驗。為什麼空中交通控制存在而地面交通不存在?顯然,這是安全因素。相反,機場擁有一個智能數據管理系統,該系統圍繞最大可能的跑道利用率而建立。此外,美國機場向最高價值用戶拍賣登陸位置,並努力管理起飛時間和飛行軌跡,以確保飛機以正確的順序和正確的時間到達。大多數人認為起飛或降落隊列是一種煩惱而不是效率。但是當你想到它時,每兩分鐘起飛或降落的飛機只是對有限空間和時間的智能管理。
  • 「2019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智能運維專題研討...
    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總工程師 張華英:《上海地鐵供電智能運維系統的應用》  張華英主要介紹了上海軌道交通供電系統智能運維平臺建設背景需求、實現功能及效益提升。張華英介紹,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供電系統智能運維平臺四個體系功能定位即設備狀態實時感知預警系統、設備全壽命管理系統、生產業務流程管控系統、專家分析系統。此外,她還詳細介紹了17號線試點的智能運維系統的功能和初步效果,藉助於試點示範,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運維的管理和生產組織體系。
  • 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十大事件
    ,快速這個維度,沒有一件,作為一個依附於交通本身的存在的行業,怎樣讓交通出行更快速,不在智能交通的範疇之內,但是怎樣使的交通工具在更快速的同時更為安全、便捷,卻是智能交通必須要做的事情;在便捷的維度,有事件一、二、三、六、八、九、十;在安全的維度,有事件四、事件七。
  • 以軌道交通「TOD+」模式 引領長沙城北商業體系建設
    以軌道交通「TOD+」模式引領長沙城北商業體系建設史海威 陳泰安作為長沙發揮省會引領功能、帶動環洞庭湖經濟圈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城北的戰略地位今非昔比。目前金霞組團用地已基本完成物流產業布局,沙坪智能製造、消費類電子產業集聚區已啟動,青竹湖別墅區、鵝秀居住區基本建成,高嶺大部分為未開發區域。城北未來主要城市功能必由鵝秀、高嶺組團承載,其中居住功能成熟的鵝秀組團作為核心區、開發空間較大的高嶺組團將成為發展區。目前核心區「大勢已成」,而發展區「為時尚早」,因此如何系統完善核心區的商業體系、提升引領作用為第一要務。
  • 邁爾斯:低碳的智能交通 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
    近日,在通用汽車館舉行的「直達2030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奧雅納集團董事會主席約翰•邁爾斯(John Miles)如此描述自己的暢想:新一代超低碳排放的汽車和智能交通系統將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的關鍵要素。
  • 智能交通:車牌識別工作原理與四大應用
    1車牌識別工作原理  車牌識別是利用車輛的動態視頻或靜態圖像進行車牌號碼、車牌顏色自動識別的模式識別技術。技術的核心包括車牌定位算法、車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學字符識別算法等。
  • Comet Labs智能交通研究報告:自動駕駛產業鏈完全梳理
    5月25日,在聯想之星未來之旅之「人工智慧」暨Comet Labs智能交通實驗室中國推介會上,Comet Labs資深分析師王子威在現場發布Comet Labs智能交通研究報告,對自動駕駛的歷史
  • 西安打造智能交通信號燈系統 保持一定車速便可一路通行
    目前,西安交警正著力打造智能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8月底前,全市226個信號燈將實現「綠波」控制。(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馮曉瑞)近日,在已實行「綠波」控制的明光路上,記者乘車從鳳城一路向北行駛,一路均是綠燈,用時7分19秒就到達了鳳城十二路,由北向南返回時也僅遇兩個紅燈。
  • 高精度定位雷達在智能交通的應用
    隨著在智能交通領域,窄波測速雷達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採用。雷達以其安裝維護簡單方便、測速精度高、抗幹擾性強,以及不受惡劣氣候影響等特點,在各種公路違章抓拍系統和治安卡口系統中有著良好的表現,得到了業主和工程商的認可與好評,逐步成為卡口系統中測速設備的首選方案。但是,隨著雷達產品的廣泛應用,雷達產品的某些不足也顯現出來。
  • 視頻智能分析在軌道交通的運用
    摘要: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視頻智能分析在安防視頻監控領域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視頻智能分析在軌道交通的應用主要包括視頻質量診斷、視頻智能檢索、人臉識別和比對、智能行為分析等。在此重點介紹下人臉識別和對比技術。
  • 解讀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說到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你肯定想知道它是什麼?簡單的說,它囊括了比亞迪最新的DiDAS駕駛輔助技術以及DiTrainer教練模式兩大模塊。這些也是當下比較流行的科技化搭配,雖然同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但DiDAS駕駛輔助技術好在後期擁有升級的方式實現ICC智能領航系統、ICA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TJA交通擁堵輔助系統、RCTA後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統、RCW後向碰撞預警系統等更高級別的功能
  • 首屆中國智慧交通大會在京舉行
    一方面,通過推動新一代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等試點,加快先進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應用。另外,按照「以高精度應用為核心、以地基增強為支撐、以運輸工具為重點」深化北鬥系統行業應用,並開展交通旅遊服務大數據應用試點,探索開展跨行業、跨地區數據融合應用。明確以企業為主體進行技術、服務、商業模式創新,政府側重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和治理模式創新的政企定位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