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隨處可見科技工作者們奔波在廠房、陣地之間的身影。他們既是航天人,又是追夢者。下面,讓我們認識三位一線參試人員,一起從平凡中感悟非凡、從時光裡領悟榮光。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有一名航天人,在12年的時間裡,圓滿完成54次航天發射任務。他,就是來自發射場的塔架平臺專業負責人王輝。
昨日,某型號任務剛剛取得圓滿成功,可今日的發射塔架上卻依然一片忙碌,平臺操作手正對平臺外側、百葉窗等部位挨個檢查。塔架上的平臺主要為火箭測試人員及設備提供必要場所,保證產品溫溼度和潔淨度,這也是王輝工作了12年的崗位。
&34;王輝表示,&34;
塔架包括活動和固定兩種平臺,最高的平臺距離地面相當於二十層樓高。數十次的射後恢復改造中,王輝每天爬上爬下,早已做到攀爬自如。然而工作之初,他卻有著嚴重的恐高。
&34;從新人到技師,王輝始終保持著操作零失誤的業績,他也見證了航天事業飛速發展。
&34; 在採訪中,王輝感觸頗深。
緊固螺絲,只是高空作業中的一項。從火箭吊裝完成,到最後的發射,平臺只打開一次,這也是為了避免天氣和外界因素對星箭性能造成不利影響。
王輝告訴記者,擔任平臺操作手,不僅要膽大,還要心細。高空作業過程中要做到操作前細想、操作時細心、操作後細查,每一顆螺絲釘、每一組元器件都要檢查到位,確保不留一絲隱患。
王輝是發射場上的老同志了,他對工作的執著、對塔架的熱愛也隨著年齡與日俱增。如今,34歲的王輝在高空作業時,嫻熟自如。儘管他帶出了不少徒弟,但很多活堅持自己幹。多年來,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清楚。
&34;王輝由衷地說。
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有這樣一位科技工作者,他20歲便來到發射場,在推進劑化驗的崗位上,一幹就是27年,確保了100餘次火箭的成功發射,他就是中心發射場推進劑化驗技師韋樹峰。
據了解,航天發射對推進劑有特別高的要求,如果火箭推進劑雜質超標沒有檢測出來,很有可能導致火箭發射後,發動機推力下降或噴管堵塞等故障,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34;20多年來,韋樹峰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2015年,長徵六號火箭三級推進劑轉注時,韋樹峰發現原本化驗合格的推進劑有一絲渾濁。重新取量標讀、平視觀察……結果推進劑還是達不到理想狀態,多年的經驗讓他當即斷定:推進劑出現問題。
&34;最終,韋樹峰帶領崗位人員進行了多方鑑別化驗,發現推進劑在轉注過程中,導致推進劑雜質含量超標。
正是韋樹峰對這種標準的堅持,從未出現過不合格的推進劑注入火箭。近年來,隨著航天發射任務用到的推進劑種類越來越多,這也給韋樹峰帶來很大壓力。
&34;為了解決推進劑間接汙染問題,韋樹峰和他的同事們反覆計算燃料氣化比,並進行了上百次壓力仿真分析。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他們研究設計了某定量汽化裝置,減少了採樣環節對推進劑造成的汙染,確保了推進劑質量分析的準確性。
韋樹峰告訴記者,火箭推進劑需要化驗的指標至少有7項,各項指標檢測工作至少需要3個小時。也就是說,化驗1遍就需要近1周時間。
多年來,韋樹峰檢測推進劑達1200多次、總量超過2800噸,確保了資源、氣象、風雲、海洋等10餘種、100多顆衛星的成功發射。
據化驗室主任魏海博介紹,火箭推進劑種類繁多,特點複雜,有的易燃易爆,有的有強腐蝕性,就是這個原因,很少有人像韋樹峰這樣一直堅守著這份事業。
&34;面對記者的採訪,47歲的韋樹峰發自肺腑地說道。
&34;&34; 7月25日,某型號火箭在中心發射場蓄勢待發,通信調度技師趙建林帶著操作手們提早來到發射場,調試調度設備,檢測運行狀態。
今年是趙建林在發射場工作的第11個年頭,他先後從事過程控交換、調度終端等多個崗位,不僅圓滿完成近百次發射任務的通信保障工作,還帶出了一批專業骨幹,編寫了十多萬字的崗位操作規範,為發射場通信系統建設發展做出了貢獻。
據了解,任務發射期間,所有的指令都將通過調度進行傳輸。這些年來,趙建林練就了屬於自己的硬本領。他不僅能在交織的口令中,準確判斷哪臺設備有故障,還能快速定位故障源。
2009年,趙建林大學畢業後來到發射場,從事調度交換機崗位,要求操作手必須將線路分布、技術狀態、任務流程熟記於心。為儘早適應崗位,他對自己約法三章:不能有不懂的設備、不能有不熟悉的點位、不能有解決不了的故障。
為達到這一要求,每次任務前夕,趙建林都要跑到陣地了解線路情況,自主繪製線路接口分布圖。每逢廠家過來安裝調試設備,他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不解疑惑絕不罷休。正是憑著這股拼勁,趙建林僅用了三年時間,便從一名專業小白到技術大拿。
&34;這是趙建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一次設備巡檢中,趙建林敏銳地發現調度音頻信號燈異常跳動,隨即恢復正常,並沒有影響任何口令傳輸。
操作手們逐一檢測線路後,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但趙建林不敢放鬆警惕,繼續對其他部位進行排查,最終發現信號源接口處有損傷,幹擾了信號源,導致信號燈異常跳動。
之前,針對調度崗位力量薄弱問題,趙建林主抓人員學習訓練,想方設法把所學所獲傾囊相授。他還在單位擔任考官,堅持任務需要什麼就考什麼,從嚴從難檢驗人員專業水平。
趙建林工作的這些年,不僅自學考取了國家通信初級工程師,參與完成了發射場通信設備升級改造工作,還編寫了多份通信調度建設方案,並被中心採納使用。
&34;這是趙建林的座右銘,更是他的小目標。
來源: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姚磊磊 李 劍 呂志剛 李辰昊
編輯:麻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