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海口——本報訊(通訊員:鄒麗、魯瑪麗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鄭偉是海航大家庭裡的一名普通地服商務員,今年是她加入海南航空的23個年頭。從退伍軍人轉型地服商務員,鄭偉始終保留著當兵時積極進取、超越自我的精神,從工作、學業等多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當別人問起鄭偉,為什麼堅持在海航一線崗位這麼多年,她感慨地說:「海航除了給予我生活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以己度人——多想一點、多說一句、多問一下、多做一點、多走一步」。
初入海航 陌生環境下快速成長
1997年6月剛退伍回來的鄭偉,加入海航大家庭,成為一名為特服旅客提供引導服務的商務員,這是她初次接觸航空業,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進入這塊陌生的領域後,除努力跟帶班師父學習相關工作流程外,還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背下和吃透幾百條的航空基礎知識,如:飛機號前面的『B』是指中國民用航空器的國籍代碼,如B-1928等。
陌生的環境、繁重的業務學習曾令鄭偉感覺難以完成、舉步維艱,但不服輸的性格又讓她堅持了下來,「別人能行我也沒問題,我不允許自己沒有經過努力就認輸。」鄭偉說道。 經過帶班師父的細緻指導,鄭偉很快適應了工作節奏,但她發現她還可以做得更好。
當年的美蘭機場建在海口大英山,機場面積很小,日常工作除了接送特服旅客登機外,平時還需要在出港大廳巡視,尋找晚到旅客等。在巡視工作中,她學著主動與旅客打招呼,詢問旅客現在需要辦理什麼業務,對行動不便的旅客更是重視,主動詢問是否需要輪椅服務,並提供幫助。
在問及鄭偉這樣做的原因時,鄭偉說道:「身體不方便的旅客出行時不免有各種擔心和顧慮,我們雖然做的是服務工作,將心比心,主動為需要幫扶的旅客提供更多幫助,消除他們內心的忐忑,確保他們能順利出行,這會讓我更多獲得這份工作的成就感。」
言傳身教 工作就是一種修行
工作的23年裡,因業務能力過硬及主動服務意識好,通常有新員工進公司都會被部門安排負責帶新員工,在傳幫帶工作中,鄭偉除認真講解業務流程、規章制度以外,還注重以小故事來引導和加強新員工對工作的理解,並經常強調要把小事做細,用放大鏡看待問題。「我們平時生活中漠視或者認為是小事的事,就是我們的工作,就是旅客需要的服務。」鄭偉說完,回憶起了一段曾經的工作經歷。
一次,鄭偉在在登機口附近看到一名孕婦,身旁的家屬是快截載時由鄭偉協助辦理的值機,當時孕婦沒有同時抵達,家屬也未告知有孕婦,對座位也沒有提出需求。細心的鄭偉記得他們的座位稍有偏後,便主動上前溝通,與配載協調是否可將其座位往前調一下,最終在不影響配載平衡的情況下,為小兩口調到了前艙座位就座。
後來旅客很真心的表示感謝,還寫了一封表揚信投到當時問詢臺旁邊的意見箱裡。注意細節,習慣去留意,將服務旅客的平凡工作做細、做好、做透,從平凡的工作中發掘工作的意義,是幹好工作的關鍵」,鄭偉說道。
恪盡職守 用實際行動詮釋工匠精神
對於工作,鄭偉注重實幹,從不誇誇其談。在她的眼中,問題沒有大小之分,哪怕發現的就是個小小的問題,也有可能發展為最大的問題,必須一視同仁,儘快解決。
2014年7月18日超強颱風「威馬遜」登錄海南,早上到下午,受特大颱風影響,美蘭機場大面積斷電,僅部分區域靠發電提供照明,所有未取消航班停止辦理乘機手續,大量旅客聚集在航站樓內各個區域。在這樣的環境下,鄭偉仍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為旅客提供值機問詢服務。
下午五點左右,鄭偉泡了碗方便麵,正準備吃的時候,突然接到未取消的航班可以辦理值機的通知,鄭偉立即放下泡麵,整理儀容返回崗位。這一回,就被旅客包圍到了第二天早上的五點。當為最後一名旅客辦理完手續,抽空看了看周圍的環境,發現值機櫃檯就剩我一個工作人員了,而鄭偉也近一天沒有進食、沒上洗手間,更沒空想有沒有人來與她換崗。「為了確保旅客出行,我就這麼堅持下來了,到現在都感到不可思議」。鄭偉說。
工作到現在,特服引導、登機口、值機到現在的服務調度崗位等一線崗位,鄭偉都能勝任。她也用長期一線的工作經驗編輯制定了登機口崗位的操作培訓手冊。 「機會要學著去把握,才會發現不同的自己」。鄭偉一直如是勉勵自己。作為海南航空地面一線生產崗位中一名普通的商務員,多年來鄭偉一直堅守在平凡崗位上,沒有豪言壯語,卻始終用一顆赤誠之心,真心實意為旅客服務,用一腔熱血,默默奉獻,不曾動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海航一線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附圖1:鄭偉(左)細心地對新同事作工作指導 (攝影:魯瑪麗)
附圖2:鄭偉在崗位上認真工作(攝影:魯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