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脊椎動物基因測序拉開序幕

2020-11-26 科學網

 科學家打算對1萬種脊椎動物展開DNA測序研究。(圖片提供:SCIENCE)

拜基因組測序成本持續且迅速減少所賜,一個由基因組和博物館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破譯1萬種脊椎動物的基因組。但是這項在11月4日正式發布並於5日刊載於《遺傳雜誌》網絡版上的「基因組10K」計劃,卻依然有一些相關細節尚未透露,包括其研究經費來源於哪裡?將使用何種測序手段?以及如何處理和使用其所得到的相關數據?

 

但是這項計劃的支持者如今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開始行動,旨在搜集最終用來提供海量基因組數據從而與人類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對比的DNA數據。這種對比將有助於查明人類基因組中的重要區域,以及提供人類進化的信息。迄今為止,大約有60種脊椎動物的基因組得到了測定,或正在測序的過程中。如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David Haussler、美國馬裡蘭州弗雷德裡克市國家癌症研究所的Stephen O』Brien、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的Oliver Ryder,以及其他來自全球的50餘位科學家,彙編了一份由16000個物種構成的名單,將由43個研究機構分別負責採集測序所需的DNA。

 

對於脊椎動物的基因組計劃來說,獲得好的DNA樣本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問題。有些DNA樣本並不適合用現有的技術進行測序,因為對其進行測序往往過於耗費時間且花費高昂。O』Brien、Haussler和Ryder希望每個物種的基因組測序成本能夠下降到2500美元——這大約相當於現有成本的1/100,甚至更低。經過幾年對更好測序技術的等待,研究人員期望整個計劃的開銷能夠控制在5000萬美元以內。儘管現在依然不清楚這項計劃的經費來自哪裡,以及對基因組數據的彙編和解釋能否跟上預想中的高通量測序技術,但Haussler依然對此充滿信心。他說:「我們現在真的有了動力。」(來源:科學時報 群芳)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大生物學研究項目公布:10年內,測定150萬種真核生物基因組序列
    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正式公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arth BioGenome Project)的細節。這標誌著這項史上規模最大、最具雄心的生命科學項目即將拉開帷幕。該項目計劃耗資47億美元,在接下來的十年間,測出所有已知的150萬種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並為我們找到尚未發現的全新物種。
  • 他們要給萬種原生生物畫基因圖譜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LOGO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30日訊(通訊員熊杰 孫慧)30日,全球首個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簡稱P10K)正式對外發布
  • 水生所聯合發布「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水生所聯合發布「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2020-01-03 水生生物研究所 【字體: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是國際上首次針對原生生物界的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是在水生所已先期完成的500餘種原生生物基因組測序的基礎上提出的,後續將依託各發起單位保藏的3000多種株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的種質資源,通過持續的樣品採集和宏基因組數據挖掘,以極端環境和汙染環境為重點研究區域,以纖毛蟲、金藻、小球藻、球蟲為重點研究類群,計劃在未來3年(2020年—2022年)完成約一萬種原生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和分析
  • 深圳科興藥業拉開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產業化序幕
    基因工程藥物的本質是蛋白質,是指根據預先設計的基因,在體外剪切組合,並和載體DNA連接,然後將載體導入靶細胞(微生物、哺乳動物細胞或人體組織靶細胞),使目的基因在靶細胞中得到表達,再將表達的目的蛋白純化及做成製劑,從而成為蛋白類藥物或疫苗。
  • 基因測序技術的未來在哪裡?
    1977年,Sanger提出了雙脫氧核苷酸末端終止法,同年A.M.Maxam和W.Gilber也提出了化學酶解法,第一代測序技術誕生。  1998年,毛細管測序技術問世,基因測序速度提速10倍,原計劃15年才能完成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進度大幅加快。
  • 科研院所和高校發起「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 馬芙蓉 攝中新網武漢12月30日電 (馬芙蓉 熊杰 孫慧)「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30日在武漢啟動。其分布廣泛,存在於任何水環境,已描述的物種數逾6萬種,未知種類難以估量。據介紹,目前,國內外針對生物五大界中的四界(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均啟動了大型基因組測序計劃,原生生物界成為唯一沒有啟動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生物類群。中國原生生物學研究始於上世紀20年代。
  • 我國科學家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熊奇12月30日,全球首個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發布 吳言攝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已描述的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難以估量。
  • 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有水的地方,就有原生生物 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漢啟動12月30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繆煒介紹,目前已描述的原生生物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更難以估量。然而,目前已公開發表基因組數據的原生生物僅400餘種。原生生物中的藻類貢獻了地球上近50%的光合行為,它們也是水產動物和人類的優良餌料和營養品;同時,原生生物中的部分甲藻和硅藻「瘋長」會造成河流和海洋的有毒藻華,帶來嚴重環境問題。
  •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
    (EBP),準備在10年內對地球上所有150萬種已知真核生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編目和分類,預計耗資47億美元。  迄今為止,人類只完成了不到3500個(僅佔0.2%)複雜生命物種的基因組測序,而測序結果中只有不到100個達到了可供查閱和學習的「參考質量」水平。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有望增加上百萬個達到「參考質量」的基因組測序結果。科學家說,這將徹底改變人類對生物學和進化的認識,推動自然保護工作。
  • 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30日,全球首個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在漢對外發布。      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之一,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已描述的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更難以估量。      原生生物是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分,其中的藻類貢獻了地球上近50%的光合行為;部分甲藻和硅藻的「瘋長」會造成河流和海洋的有毒藻華,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
  • 【科技日報】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近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簡稱P10K)正式發布,旨在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
  • 科學網—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本報訊(記者魯偉)12月30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對外發布。
  •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近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簡稱P10K)正式發布,旨在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
  • 華大智造在漢首發基因組學最新解決方案,可滿足百萬級規模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
    武漢晚報10月28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麥絲綺)28日,華大智造在漢首發「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解決方案」,能滿足百萬級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需求。未來人類將進入「人人基因」的時代,這是很多產業內人士抱有的願景。10月26日,為期一周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首次來到武漢,海內外院士共讀這本「天書」。
  • 我國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這一計劃有何意義?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六家科研單位30日在武漢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這一計劃將在3年時間內,完成約一萬種原生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和分析。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長、研究員繆煒在啟動儀式上介紹說,目前已描述的原生生物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更難以估量。然而,目前已公開發表了基因組數據的原生生物僅400餘種。繆煒說,「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由中科院水生所聯合西藏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共同啟動。
  • 科學家揭示巨型章魚基因測序結果
    巨型章魚屬於巨烏賊屬(Architeuthis), 通常棲息於深海地區,是世界第一大軟體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體長可達十幾米,僅觸手就有10米甚至更長。這麼大的章魚,讓人想起來都害怕。它們為什麼會長到這麼大?科學家也許很快就有答案了。
  • 動物基因組印跡起源於最低等脊椎動物
    其主要從事脊椎動物胚胎早期發育的基因表達調控研究。採用金魚和斑馬魚人工雌核發育單倍體系統,通過對表達活性不同的單等位基因的分析,研究脊椎動物發育過程中組織特異性和等位基因特異性甲基化式樣如何在基因組上建立,以及單等位基因表達和二倍體依賴型發育模式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以回答發育過程中基因組整體水平上的基因選擇性表達表達時空秩序這一發育生物學的核心問題。曾作為主要研究人員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諸神之戰|拉開宇宙之門的序幕
    展覽總策劃、學術主持 胡天遙諸神之戰序開幕式8月18日正式開啟引言序:秩序,序幕無序中孕育有序,有序中暗藏著無序,在悄無聲跡中拉開宇宙之門的序幕。機緣巧合,胡天遙先生強力介入了原本並不起眼的藝術作品展。在館長洪曉蘭女士的全心全力配合下,在超短時間內完成了場館改造、參展藝術家篩選、展覽主題的確立等一系列策劃、設計、招展、布展工作。
  • 梭子魚百強合作夥伴招募拉開序幕
    中國 北京,2017年3月20日——雲融合安全與存儲解決方案領導廠商梭子魚網絡(NYSE:CUDA)於3月8日與北京卓優雲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州攜手拉開梭子魚百強合作夥伴招募序幕。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梭子魚百強合作夥伴招募拉開序幕
  • 基因測序與精準用藥產業化標準將建立 關注相關概念股
    基因測序概念股漲幅  涉及領域廣泛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原副所長於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