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奠基者流淚見證奇蹟 霍金稱應授其諾獎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上帝粒子奠基者流淚見證奇蹟 霍金稱應授其諾獎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學家4日宣布發現很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的一種全新亞原子粒子,這被看作是宇宙形成的關鍵。在世界科學界歡呼發現了「上帝粒子」時,也有媒體提醒,「飲水不忘挖井人」,作為希格斯玻色子的奠基者,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不該被人遺忘。

  英國《泰晤士報》5日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這次發現的新型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理論所描述的粒子一致。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帝粒子」是一種亞原子粒子,理論上認為它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組成部件之一,是物質的質量之源。根據這一理論,在宇宙大爆炸之後,一種看不見的力,這就是希格斯場和與之相對應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同時形成的。

  當全世界的讚許都給予把物理研究帶入新時代、位於法國瑞士邊界的巨大地下實驗室時,英國媒體5日提醒外界,不要忘記今天的人類科學收穫,關鍵還是來自於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1964年,希格斯同其他5位物理學同事共同提出了「全新亞原子粒子存在」的可能性,這也成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學家之後群策群力尋找宇宙起源奧秘的重要理論基礎。

  希格斯於1929年出生在英國紐卡斯爾,父親是英國廣播公司的一名聲效工程師。上學時,希格斯就以聰明才智而聞名,1960年畢業於倫敦國王學院,專業是理論物理,後來進入愛丁堡大學任教,2006年退休。英國物理學界人士5日紛紛為希格斯叫屈,稱他身為英國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不僅沒能獲封「女王騎士」勳章,更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無緣,有欠公平。

  劍橋大學教授安迪·帕克對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希格斯是一位真正的紳士,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理應獲得女王授予的騎士勳章」。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引述英國薩裡大學物理學教授吉姆·阿爾卡裡裡的話說,「不認為之前獲得女王騎士勳章的人,哪一位有希格斯的貢獻大」。

  曼徹斯特大學教授施洛德·雷蒙伯德也說,希格斯甚至可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不知道為什麼學界將這位老人遺忘了多年。

  但英國《每日郵報》5日報導稱,儘管希格斯玻色子非常出名,希格斯本人對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個「謎」。因為他多年來一直婉拒媒體採訪。他堅持認為,應該把焦點對準那些證明了「上帝粒子」的科學家。不過83歲高齡的希格斯4日當天還是獲邀出席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發布會。英國廣播公司說,這位退休教授抵達觀眾席時獲得了在場人士起立鼓掌。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發現結果時,希格斯流下了熱淚,並表示,「這真的是我生命中最不可思議的奇蹟」。

  基於希格斯和眾多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人類最終尋找到「上帝粒子」的希望越來越大。英國《衛報》5日說,尋找到「上帝粒子」,就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黑洞形成的過程,發現宇宙如何形成。之前,連重量級的科學家都覺得解開這些難題是「不可思議」的。早在3年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接受採訪時堅稱,大型強子對撞機不會證實「上帝粒子」的存在。他甚至願意為此賭上100美元。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說,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發現結果之後,霍金表示,希格斯應就此理論獲得諾貝爾獎,並說自己100美元輸得心服口服。(記者 紀雙城)

相關焦點

  • 疑似"上帝粒子"被發現 霍金要輸了
    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霍金要輸了!4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起源。  而昨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尋找「上帝粒子」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型亞原子粒子,該粒子符合上帝粒子的屬性——它可能真的就是科學家多年來翹首以盼的「上帝粒子」!
  • 科學家稱確認上帝粒子至少需1年 霍金斷言找不到
    綜合外媒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7月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亞原子粒子,而這很有可能就是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界長期以來試圖發現的一種粒子,它對科學家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非常關鍵。
  • 霍金:「上帝粒子」害我輸了100美元
    ——歐洲核研究組織物理學家伊夫斯·西羅伊斯昨天,對於全球物理界來說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一天,但鼎鼎大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可有點「悶悶不樂」,他輸掉了四年前給出的100美元賭注。他曾自信地用這筆錢打賭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不可能被找到。
  • 霍金新書稱宇宙非上帝創造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新書中稱,上帝並沒有創造宇宙,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物理定律的必然結果。在《泰晤士報》周四刊登的《大設計》的摘選片段中,霍金稱新創立的一套理論認為宇宙造物主是多餘的。《大設計》是霍金和美國物理學家裡奧納德•曼羅迪諾共同撰寫的。
  • 科學家希格斯系上帝粒子奠基者 低調與固執並存
    48年前,當彼得·希格斯提出,宇宙間有一種粒子是萬物質量之源時,學界一片驚疑;2012年7月4日,當歐洲核研究組織宣布發現一種與「上帝粒子」「一致」的亞原子粒子時,希格斯說,「難以置信」。英國科學家希格斯今年已83歲,4日應邀出現在歐洲核研究組織位於日內瓦的總部。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沒有上帝粒子就沒有人類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比利時的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的彼得·希格斯,表彰他們在預測希格斯粒子(即「上帝粒子」)所做出的貢獻。上帝粒子對物質和生命形成有深遠影響,沒有上帝粒子就沒有人類。然而作為物理學一個晦澀的概念,上帝粒子一些事件也許並不為人所知。
  • ...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霍金聲稱「上帝粒子」是宇宙毀滅的種子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對於希格斯玻色子,霍金認為宇宙中不可能存在這種粒子
  • 霍金究竟是人間奇蹟,還是精心布局?
    在全世界病人被全力搶救都活不過5年的時代,霍金一路流暢地又活過了55年,比多數健康男子還長命。你有沒有想過——這並非一個生命的奇蹟而是個精心設計的局?不僅如此,他竟然頻繁地寫書、做講座、接受採訪、公眾演講、做電視節目,還到夜總會和脫衣舞娘玩遊戲。
  • 霍金獲最奢侈物理學獎 獎金為諾貝爾獎的5倍
    比如建樹豐富的黑洞理論提出者霍金始終與諾獎無緣。有人說這是霍金學術水平的「含金量」不夠,也有人說那是因為諾獎裡面也有「水貨」。而今霍金終於獲得了被譽為「世界上最奢侈的物理學獎」的尤裡物理學獎,獎金300萬美元,是諾獎的2.5倍。
  • 「上帝粒子」帶來眾生狂歡
    其實,成功預言該粒子的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並不喜歡「上帝粒子」(GodParticle)這個流行的暱稱,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物理學家萊德曼的編輯,它可能被叫做「該死的粒子」(GoddamnParticle),但它的確讓「希格斯玻色子」這個對外行人高深莫測的名詞更加「親民」。
  • 發現「上帝粒子」 中科大也有功勞(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江淮晨報報導,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花落「希格斯玻色子」 (Higgs)的發現者——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這種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也是解釋物質質量之謎的最重要粒子。
  • 「上帝粒子」獲諾貝爾物理獎 臺灣團隊有功
    「上帝粒子」獲諾貝爾物理獎 臺灣團隊有功   中新網10月9日電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研究團隊去年利用大強子對撞機(LHC)實驗觀測,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證據,成為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和比利時學者恩格勒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關鍵
  • 霍金再發警告:上帝粒子力量巨大 可摧毀整個宇宙
    3月8日消息,霍金再發預言:上帝粒子力量巨大。量子波動在空間中形成一個真空的"泡泡",這代表宇宙有可能會遭遇一個災難性的真空衰退。處於真空狀態中的泡泡會以光速四散。這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而我們無法預知。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它並不是以光速來移動的,因此現在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 科學網—上帝粒子:最謙卑的人贏了
    這張支票價值100美元,是霍金輸掉的賭注,而他所押注的,正是希格斯在1964年提出的理論。在過去近半個世紀,學界一直爭論,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否真正存在? 答案已經揭曉。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發現與希格斯玻色子特性一致的新粒子。
  • 探索上帝粒子與質量起源
    )的粒子,這大概就是物理學家們等待近半個世紀的「上帝粒子」 (God Particle)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與眾不同,特別引人注目,因為這個上帝粒子無比關鍵,它是宇宙中一切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7月 4日新聞發布會現場, 83歲高齡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 •希格斯 (Peter Higgs)禁不住老淚縱橫,在長達 45年的耐心等待之後感嘆道,「這真是我生命中最不可思議的奇蹟」。
  • 【光明日報】科學家找到 「上帝粒子」了嗎
    「上帝粒子」究竟是虛無,還是真實地存在?陳國明說,彼得·希格斯的方法彌補了標準模型的不足,也留下了多年來不見蹤影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用碰撞的方法尋找「上帝粒子」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去轟擊氮、氟、鉀等元素的原子核,結果都發現有一種微粒產生,這就是質子。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眾望所歸的「上帝粒子」
    原標題:眾望所歸的「上帝粒子」 從去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試驗宣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到頒發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僅僅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而從1964年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等多名科學家提出該粒子的相關機制和理論至今,已過去近50年的時光。 10月8日,201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塵埃落定。恩格勒和希格斯因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而獲獎。這個曾經「撲朔迷離」,讓眾多物理學家傾注多年心血尋找的「上帝粒子」,終於實至名歸。
  •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揭曉 「上帝粒子」預測者獲獎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劉仲華  李玫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等待,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在當地時間12時45分公布。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 · 希格斯獲此殊榮——他們發現了「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恩格勒1932年生於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