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醫療系統為何不崩潰?——一位高華用生命做出回答

2021-01-08 超級學爸

全文4700字,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一)病毒變異,歐美面臨新老病毒夾擊

(二)疫情泛濫,英美醫療系統井然有序

(三)一位高華,用生命為我們做出解答

(一)病毒變異,歐美面臨新老病毒夾擊

新冠病毒在英國發生重大變異之後,傳播力增加了70%,連群體免疫政策的發明人——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都坐不住了,英國首相鮑裡斯也宣布倫敦封城。

現在不確定的是,變異病毒的致死率以及對疫苗的影響。但我認為對中國人來說影響不大,只要我們做好防護即可,疫苗起到了雙保險的作用。

但是我對全世界的疫情非常不樂觀。他們的應對措施,最多也就是象徵性的哄哄屁民,假裝在抗疫,因為不徹底的封鎖,等於徹底不封鎖。

比如英國的第四級防疫措施——嚴格封城,還可以上學,還可以接送,還刻意出門購買必需品,還可以出門鍛鍊身體,其他居民如有必要也可以進入。

比如法國,一貫的傳統——抵抗快投降也快。昨天宣布對英國封鎖邊境,今天又跟英國達成了重新開放邊境的協議。

加拿大雖然停掉了英國的航班,但是美國認為沒有必要。所以很多人可以通過美國轉機前往加拿大,病毒依然可以在五眼家亂竄。

總之,歐美面臨新老病毒的雙重夾擊,疫情不容樂觀。歐美都這樣了,亞非拉國家只會更加糟糕,世界疫情將迎來更高的高潮。

縱然美國和歐洲要註定被夾了,但畢竟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疾大國,家底還是殷實,統治手段還是有一套的,指望疫情打垮他們,很不現實。

拿美國舉例子吧,累計確診直奔2000萬了,意味著每16個人裡就有一個人確診過,每天新增十幾萬或幾十萬。

累計死亡突破了33萬人,每天死亡人數都堪比一個九一一,最次也相當於一個珍珠港(2400人死亡),比如昨天新增死亡4052人。

此前有公知給美帝洗地,洗地姿勢獨特刁鑽新奇,說是雖然新冠死亡人數增加了,但是總死亡人比前五年都少。

還振振有詞,給出了所謂合理的解釋,說是美國鼓勵將病因往新冠上靠,這樣死者家屬、醫院、保險公司將利益最大化。

然而打臉很快就來了。12月22日,美聯社報導,2020年將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將超過300萬人。

美國疾控預防中心指出,2020年美國死亡人數將超過320萬人,與2019年的數據相比,至少增加40萬,將超過1918年成為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也因此,2020年美國人口的預期壽命,可能會下降三歲。其中死亡人數的激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冠疫情大流行造成的。

所以我就心疼這些舔狗,總是變著花樣替美國洗地。然而舔狗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總是被自己的主人無情打臉。

(二)疫情泛濫,英美醫療系統井然有序

很多朋友都很納悶,美國疫情那麼嚴重,美國的醫療體系為什麼沒有崩潰?美國的老百姓為什麼沒有怨言?

這個原因很多,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醫療體系崩潰。簡單來說就是醫療資源供不應求,醫院人滿為患,醫護人員短缺,醫療物資匱乏,很多人得不到救治。

醫護人員短缺可能是因為醫生因感染而減員,或者就醫患者太多忙不過來。比如武漢封城初期,醫院人滿為患,檢測能力嚴重不足,有一種醫療體系被擊穿的感覺。

歐美這些國家,雖然確診了那麼多,但是似乎始終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並非是因為醫療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是有一套獨特的分配體制。

因為歐美國家,都實行預約制。比如在英國,如果有人成功預約上床位的話,那待遇簡直是六星級的,一日三餐專人伺候,護士小姐姐全程微笑式服務,關鍵還免費。

所以一旦預約上,跟免費入宮差不多,注意,這次是入宮是當皇上,而且不是漢獻帝那種。但關鍵是,入不了宮怎麼辦。

一旦沒預約上,那就沒辦法了,只能在家等著,要麼等自愈,要麼等死。等多久,不同的病症、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排期。

比如有的疾病,病人只能等40周,但是醫療系統可能會排在80周以後做手術。有時候要看醫生的檔期,有時候要看病房的檔期。

在英國,公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嚴重缺乏。據BBC報導,英國僅僅英格蘭地區共有3萬5千個護士職位和1萬個醫生職位空缺。因為公立醫院的醫生工資太低了。

你覺得自己的病情刻不容緩,對不起,免費的公費醫療就是這樣。要想活命,只能去昂貴的私立醫院,當然私立醫院也要預約。越貴的醫院,預約的時間就越短。

實在扛不住了,又不捨得看私立醫院,那就得叫急診。其實說是急診,去了之後也得排隊,問題是真需要急救的沒幾個,大多也都是普通病症。

在英國和美國的公立醫院,急診患者死在急診室的候診室是家常便飯。為什麼?因為公立醫院和醫生的接診能力有限啊。

在英國還好一點,急診前兩天是免費,在美國就更不敢叫救護車了,起步價至少1000美元,如果路途遙遠,或者用了救護車上的其他器材,那就得兩三千美元了。

在美國留學生圈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幾名留學生一起在上學的路上,其中一位突然覺得眼前一黑(低血糖),失去意識之前,最後一句話是——別叫救護車……

如果暈倒的剛好是你的仇人,恭喜你,你報仇的機會來了,不但不用擔法律責任,說不定還可以得見義勇為獎,那就是幫他(她)喊救護直升機(4~5萬美元)。

預約制,是歐美醫療資源沒有發生擠兌的主要原因。人家的醫院無論公立和私立,都沒有黨委和黨支部,不用背負為人民服務的重任,完全履行自己本職,額外責任絕不承擔。

他們有個高大上的邏輯:入宮的病人,一定要給予100%滿意的服務,但是絕對不會降低服務標準,去收治更多的病人。

所以問題來了,入宮且活下來的人,病癒之後可以告訴別人,這醫院的醫療服務有多好;沒能入宮的人,可能在痛苦中死去,不過死去的人是不會說醫院的壞話的。

總之,英美的醫療體系已經彩票化了。要想看病,要麼有錢,要麼有運氣。登上諾亞方舟,就能活下來;登不上,就要聽天由命。

今年三月底,英國確診突破13萬、死亡人數超過1.7萬時,英國也抄起了武漢的作業,建起了英國版的火神山醫院——南丁格爾醫院,有4000張床位,專門收治危重症患者。

南丁格爾,那可是現代護士的祖師爺,是人類現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也是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小時候看南丁格爾的事跡能把人看哭。

南丁格爾醫院的建設,只用了九天時間,對英國來說已經是一個奇蹟了,成為西方世界應對疫情少有的鼓舞人心的亮點。為此,查爾斯王子親自發視頻祝賀,衛生大臣親自到場剪彩。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隨著疫情在英國的泛濫,這家以南丁格爾命名的醫院建成之後的兩個多星期,只收治了41人,與此同時還拒絕了其他醫院50多名危在旦夕的重症患者。

醫院的理由是護士不足。英國的醫院,嚴格遵守勞動法,尊重醫護人員的人權,動不動就可以要求漲薪,不然就罷工。疫情來了,還有辭職回家照顧孩子的權利。

相反中國的醫院承擔了太多的社會責任,雖然沒有做到免費,但是真正做到了以「救死扶傷」為天職。只要有醫保,現在費用基本都能承擔得起。

最關鍵是中國看病相對還是很便捷的,所以中國人看病很少有預約的習慣,想看病直接就去了。

現在國內逐漸也有了預約,一般提前幾天即可,大部分的三甲醫院都能看上,除了個別全國頂級的醫院頂級科室頂級醫生,號比較難拿。

所以流行病高發期,經常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景,這種情況下,醫生壓力大,患者情緒差,雙方的體驗都不是很好,各有各的委屈。

武漢疫情初期也是如此,很多人有症狀沒症狀、感染沒感染都往醫院跑。患者集中,醫院無法收治,甚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叉感染。

但是中國有黨的領導,有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迅速抽調全國醫護精英,把武漢初期的困難給瓦解了。

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醫護人員在關鍵時刻可以成為戰士,踴躍報名要求逆行上前線。組織不讓去,反而覺得組織不信任自己,會因此而沮喪,甚至哭鼻子抹眼淚。

但人家歐美國家,雖然無法全國統籌分配醫療資源,但由於預約制,縱然大部分人得不到救治,但可以做到醫院內部「秩序井然」,醫護人員也跟平常一樣,可以微笑服務。

所以英國確診幾十萬人,但是擁有先進設備的南丁格爾醫院,可以因沒有護士而空著幾千張床位。這家醫院簡直是英國抵禦疫情的馬其諾防線(看似堅不可摧,卻寸功未立)。

因此,我們找到了歐美雖然泛濫,但醫療體系始終沒有崩潰的原因——只要我醫院接診不超過接診能力,就永遠不會崩潰。

(三)一位高華,用生命為我們做出解答

接下來,一位高華用生命給我們換來了答案。這位高華叫做丁建強,推特名叫河山碩,是一位逢中必反、逢美必舔的反華反共狂熱分子,長期居住在洛杉磯。

昨天我在超級學媽介紹了他的斑斑劣跡,參見《洗完地之後,他被活活拋棄在太平間》,他在臨死前最後一推,還在用生命給自己的美爹洗地,最後被美爹扔進了太平間死去。

他在最後一推中說去了洛杉磯最大的醫院看急診,立刻被送入了隔離區,深入到抗疫第一線,看到了次序井然,隔離區病房有空餘,他納悶兒那麼多病人在哪兒。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他對另外一則推特的反駁,其實就是給美國疫情洗地。那則推特上顯示,世界死亡153萬,美國死亡28.8萬。

現在他終於用生命找到了答案,原來那麼多病人(33萬人),都跟他一樣去找耶穌去了。但是他的就診經歷,也給我們解釋了美國醫療體系為什麼沒有崩潰。

他11月21日其實就發病了,上腹疼痛(新冠的常見症狀之一),吃不下飯,給家庭醫生打電話,但是對方拿不準,說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讓他去急診。

11月22日,他去了急診,抽了血、做了CT,排除了胰腺炎,但是發現左下肺有感染。更可怕的是,醫生根本沒有考慮是新冠肺炎,開了點抗生素,就打發他回家了。

11月25日,核酸結果顯示是陰性,他很高興發推慶祝。結果吃了五天抗生素之後,肚子不痛了,開始發熱,他一邊胡思亂想一邊自我安慰,說是抗生素輔助用藥啥的。

結果又過了兩天,他開始咳嗽,扛不住了又去急診,醫生說他是細菌性肺炎,又把他打發回家了。所以他也很鬱悶,為什麼一個普通肺炎,十幾天都不好。

又過了一周,他病情加重,去了洛杉磯最大、全美一流的醫院,作為高度疑似病例,分到了沒有什麼人管的隔離區。

在這裡他讚嘆醫院「井然有序」,床位有很多空位,他更加相信美國疫情根本不嚴重。結果沒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發推,幾天後就死了。

他的就診經歷細思極恐。

第一,在每天新增確診二十多萬的情況下,美國的醫生多次給他診斷是普通肺炎,然後把他打發回家。

想想我們中國在一季度的時候,哪怕是在家裡咳嗽,可能都會被鄰居舉報到居委會。發燒咳嗽,都要作為重點懷疑對象,接受隔離和治療。

美國醫生的這種做法極為反常。這只能說明要麼美國的醫生水平很次,要麼美國的試劑盒很不準確,要麼就是故意誤診,我認為很可能是最後一種情況。

這就是美國醫生的高明之處,不確診就不是新冠肺炎,那麼就不用治療了,更不用住院治療了,直接回家吃藥,醫療體系自然也就不會崩潰。

第二,在丁建強住院的時候,洛杉磯這家高級醫院,ICU已經瀕臨耗竭。12月8日,《洛杉磯時報》報導了加州的醫院面臨著對新冠病人的艱難抉擇。

什麼艱難的選擇?其實也就是收治不過來,只能讓病人轉移到有床位、但沒有救治能力的地方,其實就是臨時太平間了。

很不幸,丁建強成為了第一批被拋棄的患者。所以他去的地方,次序井然,有很多空餘床位,其實也就是臨時太平間。就這他還忙著幫美爹洗地。

但實際上這時候是有ICU病床的,但是沒有給他上,因為要留給更加重要的客戶。醫院ICU真正滿員是在12月18日,而他十天前就被拋棄了。

這就是美國醫療系統沒有崩潰的另外一個原因,用假的診斷把患者騙回家,還能榨取醫療費,而且美國還可以少一個確診數據甚至死亡數據。

患者病情加重拖不下去,醫院看病人是否值得自己救治。要是有權有勢就上ICU,要是沒權沒勢的舔狗,就推入臨時太平間,讓上帝來做決定,讓自然來做選擇。

這就是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雖然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但是大方向是美好的,而且一直在進步。這次疫情處置就能看出來,只有中國徹底做到了「生命至上,以人為本」。

所以珍惜生活在中國,也要珍惜身邊的醫護朋友。和諧的醫護關係,需要雙方的努力,醫患之間要互相監督,更要互相尊重,也要互相鼓勵,還要互相感恩。

【 您的讚賞,就是鼓勵 】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公立醫院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近日,作客長江日報策劃推出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院長訪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就疫後心理幹預問題提出一系列見解。 「公立醫院姓『公』,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
  • 老鼠食人廢血、母嬰死亡率陡增,疫情下南非醫療系統瀕臨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南非東開普省的一家醫院的醫療系統幾乎崩潰:疲憊不堪的醫護人員紛紛辭職、還有人被患者感染、護士被迫充當清潔工、醫療資源緊張、甚至還出現老鼠食人廢血的場景。一位資深醫師將這種情況描述為「嚴重腐敗的醫療系統遭遇史詩級的失敗」,醫生們在此環境下感覺自己「長期被剝削」,直言衛生部門正處於崩潰狀態。
  • 義大利醫療系統幾近崩潰有些患者只能自生自滅 醫生:我們只能選擇...
    義大利的醫療系統幾近崩潰,一些醫院擠滿人,醫生數量遠遠不夠。 綜合外媒3月9日報導,義大利倫巴第大區因新冠病毒而被封城,這裡的醫生薩拉羅利表示必須像在戰爭中一樣,根據年齡和健康狀況選擇治療對象。
  • 美國多州醫療系統崩潰,洛杉磯記者拍下駭人一幕
    多州醫療系統崩潰隨著美國經濟確診人數的增長,住院率也在大幅度激增。據海外網報導,美國權威媒體《洛杉磯時報》數據指出,在過去兩個月內,加州新冠肺炎患者住院率增長8倍,洛杉磯增長10倍。這導致美國多州醫院處於人滿為患的狀態,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的邊緣。有多家醫院開始拒絕接收患者,患者們在醫院外排隊等待,就連救護車進入醫院都需要7到8小時的等待時間。
  • 英美印病毒又生變故!鍾老緊急通知……
    英美印病毒又生變故!鍾南山緊急通知……2020年對世界各個國家都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年,新冠病毒突如其來的大爆發,不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重創,更重要的是讓各國民眾的生命安全長期受到病毒威脅,原本以為在這一年時間內,新冠病毒形勢會有所好轉,但往往世事無常,即使一些國家已經在這段時間內,對病毒的控制確實不錯,但是又在一夕之間被反彈而來的病毒毀滅,這場新冠病毒可以說是對全人類的一場考驗,只有各國團結起來,共同對抗新冠病毒,才能戰勝這場全球大危機
  • 專家稱生態系統萬一崩潰人類將無法生存
    生態系統可持續是生命延續的前提  恐慌  起先,是物種滅絕的速度越來越快,造成了生態系統逐步惡化;後來,是生態系統的惡化導致了更多物種的滅絕,由此形成惡性循環。終於有一天,全球生態系統大崩潰,動植物相繼死亡,環境再也無法給予人類食物、資源……  啟示  人類對於自然的索取,不應是無止境的,而且要給予自然足夠的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當下,物種滅絕、生態赤字,或局部生態系統的崩潰,都是自然向人類鳴響的一次次警鐘。令人欣慰的是,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並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付諸實施。因為愛環境,就是愛人類自己。
  • 美醫學專家:加州洛杉磯病例激增高峰「尚未到來」 醫療系統恐崩潰
    當地時間1月9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首席醫師阿尼什·馬哈詹(Anish Mahajan)博士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洛杉磯地區的重症監護室已經超負荷,但由於假期出行引起的新冠肺炎病例激增高峰「尚未到來」。馬哈詹表示,南加州現階段疫情令人擔憂,甚至早在傳統節假日之前,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就已經完全飽和。
  • 讀《崩潰》:書籍能夠啟迪智慧、陶冶情操,這本書卻能拯救生命
    小錯誤引發系統性崩潰,其根源就在於複雜性和緊密耦合。災難學大師查爾斯培洛認為,複雜性和緊密耦合是促使系統容易發生崩潰的兩大要素,它們將一個系統組合成一個精密的網絡,各部分以錯綜複雜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很少有鬆動或者緩衝,某個部分的失誤,就會影響到其它部分。比如赤壁之戰中,曹操用鐵索將戰船連在一起,這構成的便是一個含有複雜性和緊密耦合的系統,孫劉大軍只需引燃一艘船,就會殃及整支船隊。
  • MIT 最新 AI 醫療系統公布:「重症監護室幹預」 與」電子醫療檔案...
    在最新的一組論文中,MIT 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CSAIL 的研究員,提出了兩套幫助醫生更好做治療方案決策的系統。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8/363356.htm  一支團隊開發了一套名為 「ICU Intervene」 ,即「重症監護室幹預」的機器學習系統。大量重症監護室(ICU)的數據,從病人關鍵生命體徵、之前醫生的治療備註,到人口統計學信息,都會被整合到一起,以幫助醫生做出決策——哪些治療方案最適合當前病人的症狀。
  • 中國吉林網世界愛滋病日特別報導:一位女愛滋病患者的自述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中國吉林網記者面對面專訪了我省一位HIV(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傾聽了她的抗艾故事。  第二天,「溫暖」在醫院拿到確診的檢測報告時,她徹底崩潰了,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愛滋病這個詞原本對她來說遙不可及,為何會被感染,她無法理解。  醫生一邊安慰她,一邊用電話通知了她的女兒,女兒趕到醫院後,把她帶回了家。  為何會得上這個病?究竟還能活多久?
  • 《英美名詩譯介》:譯介英美名詩,回味綿長雋永
    由外研社出版的《英美名詩譯介》收錄了莎士比亞、雪萊、濟慈等27位知名英美詩人的經典詩歌。每篇詩歌包括簡介、翻譯、譯後記三部分。譯者以中國古體詩的形式將經典英美詩歌的前世今生婉轉道來,並結合譯者的生平經歷闡述詩歌意境,別具藝術價值。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單純的英美詩歌翻譯的教材,更是具有極高文學價值的、可收藏的經典。
  • 世界大學「諾貝爾獎」數量排名,榜首實至名歸,英美包攬前10
    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獎項,用以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文學、生理或醫學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後又增設了經濟學獎,每年在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 醫院系統失靈,ICU新冠患者集體缺氧死亡,護士倒地崩潰大哭
    據環球時報報導,埃及出現了悲劇一幕,由於醫院系統失靈,供氧不足,ICU新冠患者集體缺氧死亡,護士倒地崩潰大哭。死去病人的親人也沒有辦法接受這一事實,憤怒地質問醫院,要求他們對此負責。但是該國的官員們卻竭力否認這一切的發生,堅持稱病人的死亡是正常的。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會這樣回答
    讓我們接著上一篇「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怎麼回答,來繼續談一談。我曾聽過一則關於某小宗教團體領袖的故事。有一天,她召集所有信徒,告訴他們下周五是世界末日。受到嘲笑時,我們也不灰心,而是一遍遍地重複說消息來源絕對可靠。周五過去了,世界卻還安然存在。」這位女「先知」回答道:「我的周五並非你們的周五。」顯然,她是以個人理解的不同意義來為自己辯護。不過這種個人意義和辯解實在是經不起考驗。
  • 生命皆可貴 和正醫療為「絕處逢生」的患者帶來暖意 ——獨特的...
    在和正醫療創始人蔣金妍醫生看來,「心理關」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無論是在生病前還是生病後,都要坦然面對,用一個時尚一些的詞來說,有點像「佛系」態度。她曾在西南醫院腫瘤科工作十餘年,赴新加坡進修時,發現新加坡有一些醫療機構的服務人群就是針對患癌患者的康復服務的,這讓她萌生了開辦一個類似機構的想法。
  • 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實例與系統分析
    2.4 醫療健康大數據特點醫療大數據除了包含了大數據5 個V 的特點之外,還有多態性、時效性、不完整性、冗餘性、隱私性等特點。多態性指醫師對病人的描述具有主觀性而難以達到標準化;時效性指數據僅在一段時間內有用;不完整性指醫療分析對病人的狀態描述有偏差和缺失;冗餘性指醫療數據存在大量重複或無關的信息;隱私性指用戶的醫療健康數據具有高度的隱私性,洩漏信息會造成嚴重後果。
  • 系統秩序崩潰——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後嚴峻挑戰
    為什麼系統秩序會崩潰呢?當您逐篇閱讀文章時,您將了解...簡而言之——我們現在有什麼?同時,砍伐森林、汙染海洋等將破壞地球生態系統平衡。,但是不確定森林砍伐,海洋汙染,自然破壞-這違反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此外,人類活動也影響到人類本身,隨著排放物的顯著增加,特別是在大城市地球,人們呼吸越來越困難。這不僅影響正常的呼吸道狀態,而且還影響整個身體健康,甚至損害人類遺傳學,這可能會對子孫後代產生負面影響,例如慢性疾病等。
  • 比較法視野下的英美證據法
    在本書中,達馬斯卡將大陸法系重視法學系統、嚴密的理論邏輯,並從中尋找司法理論根據的司法傳統與英美法系重視具體判例和司法經驗,不注重系統、嚴密的法學理論,主要從判例中找尋司法理論根據的司法傳統融於一體,使他的著作更有深刻的理論性與司法實踐性。
  • 地球冰箱門已隙開縫隙,科學家正鑽進南極末日冰川,測定崩潰時間
    思韋茨冰川因為靠近南極的冰箱門,特別容易受氣候變暖的影響而融化,過去30年裡,從思韋茨冰川和周圍冰川流出的冰量已幾乎增加了1倍;僅僅從思韋茨冰川排入阿蒙森海的冰塊,就為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做出了約4%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