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可以看看這個視頻!

2020-12-03 茵苗教育

本課的視頻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例3和例4,主要講解周長的意義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什麼是周長?

周長就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

計算不規則圖形周長有兩種方法。

(1)化曲為直

先拿一條線,接著繞著圖形圍一圈,最後量出線的長度。

(2)平移

階梯型、L型,經過平移之後,都會變成規則的長方形或正方形。

凹字型、凸字型的圖形,有多餘的邊,計算的時候不要漏掉。

(重點,必考)

如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根據長方形的性質,對邊相等,有兩條長和兩條寬,

長方形周長=長+寬+長+寬

=長×2+寬×2

=(長+寬)×2

根據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

正方形周長=邊長×4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是三年級數學的難點,除了根據邊長求周長,根據周長求邊長的題目也很常考。

典型題目:李大爺家有塊菜地,一面靠牆,周長最短的是多少。

相關焦點

  • 視頻: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三年級上冊數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本課的內容是用等大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求出對應圖形的邊長。在這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怎麼排列?(2)怎麼算周長?視頻中的例題,用16個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根據1×16=16, 2×8=16, 4×4=16,可以知道,一共有三種拼法,接下來,分別算出三種拼法下組合圖形的周長。
  • 小學奧數-巧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
    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有時,我們要將幾個圖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求其周長;或將一個圖形分解成幾個長方形,然後求新圖形的周長;還有時,會遇到只求長方形一部分的周長的問題。
  • 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相等嗎?看本文如何探究
    二、問題發現先來幾個具體實例,看看有什麼發現。例1、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10釐米和8釐米,正方形的邊長是9釐米。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例2、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20釐米和2釐米,正方形的邊長是11釐米。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周長公式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周長公式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 個數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
    今天是12月22日,還是從葉斯力回家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單元卷(內容主要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以及周長的計算)選擇的題目進行的。我先讓他自己做,實在不會的,由我來進行個別輔導。以下輔導過程中擷取的幾個片斷,以期對各位老師有所啟示。
  • 三年級知識點提升必備: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轉,收藏)
    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對於課堂當中出現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問題,利用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周長=邊長×4,就可以解答了。對於多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問題,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通過畫圖來學習本節課內容,可以使我們把較復進行具體化。在學習圖形題目時經常通過畫圖,才能建立相應我們的空間觀念。空間觀念是解答圖形題必備的思維能力。例1、求下面圖形的周長:線段AB=1CM,CD=7CM,DE=9cm,計算本圖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
    為了解決一些家長的困惑,小磊老師今天精心的整理了三年級數學當中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的知識點,希望通過這一張試卷,幫助小學生們做好複習。看上面這張圖,第一題,下面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道題可以讓孩子們很直觀地感受到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加深孩子們對軸對稱的形象認識,進而讓這些形象認識植根於大腦,逐步的轉化為抽象認識。
  • 期中考試後別讓孩子鬆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難點攻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第7章學的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章體現在課本上的內容相對較為簡單,孩子在理解四邊形周長概念的基礎上,再熟記周長公式,應對一般題目問題應該不大。但要注意的是在計算前一定要提醒孩子:先寫明公式。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匯總-長方形和正方形
    (5)求長方形的周長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求正方形的周長要知道邊長。(6)用數量、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正方形時周長最短,擺成一排拼成長方形時周長最長。例題1:拼一拼,算一算。(長10cm,寬5cm)(1)用兩個相同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分析:拼成一個正方形以後,正方形的邊長為10cm,根據正方形周長公式可以求出這個正方形周長。即正方形周長=4×10=40(cm)。
  •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拼接及拆分題型的解題技巧及方法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第一個轉折點,語數兩科難度加大,還增加了作文和英語,也是數學第一次學習規則圖形題——長方形和正方形。只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基礎題型,比較簡單,但是在這一部分還有一類題,就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拼接和拆分題,同學們常常覺得不容易做出,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不會求周長怎麼辦?簡單實用!1個方法就學會!
    而要用孩子能夠聽懂的邏輯思維引導孩子對圖形了解認識。其實,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教會孩子---動態圖片。孩子對基礎圖形理解後,再加入一些變化來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最終達到靈活使用的目的。上一文我們詳細講解了怎麼學習做應用題的方法和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
  • 三年級上冊數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專項練習+單元綜合測試卷!
    今日分享,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單元知識歸納和單元綜合測試卷。第七單元內容回顧:1、認識四邊形,掌握四邊形的特點,記住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會公式的逆向應用,給出長和周長可以求出寬。給出邊長可以求正方形的周長。
  • 正方形能分成幾個長方形?兩種做法,兩個答案,到底哪個正確?
    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們認識了各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慢慢地,到了小學高段,要學這些圖形的面積、周長、體積等等。圖形題的變式練習多種多樣,最開始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時做起來難度也很大。下面是一道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看看它該怎麼做?
  • 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知識點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如果用S表示長方形的面積,用a和b分別表示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b2.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 長方形的周長,建議列印複習,為期中考試做準備
    第五單元檢測題 長方形的周長期中考試之前,老師和家長一般領著孩子複習,查缺補漏。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提高的,在於平時練習和積累。而圖形、統計等小單元的知識提分最快。一、細心讀題,謹慎填寫。
  • 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練習題,提分必備
    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練習題,提分必備!轉眼間,暑假已經過半,同學們有沒有按時完成暑假作業呢?還是在家裡看電視作業還沒開始做呢?數學一直都是同學們的薄弱科目,特別是一些幾何和圖形的知識,是同學們學習的重難點,因為這不僅要求孩子熟記公式和還念,還要求孩子幾何空間有所把握,在三年級,同學們會接觸到圖形面積的學習,這也是三年級教學的重難點,家長們一定幫助孩子提前做好預習,讓孩子順利銜接。
  • 長方形的周長是固定的,怎麼調整長和寬,才能讓它的面積最大
    其實這個最小值是0。我們如果把10拆成兩個自然數相加,能拆成哪幾種情況?按照有序枚舉的方法,可以拆成:10=0+10=1+9=2+8=3+7=4+6=5+5。或許有些網友會說,10也可以拆成9+1和8+2啊。因為我們是算兩個數的積,根據兩個數相乘,調換順序積的大小是不變的,所以不必考慮。因為0是最小的自然數,10=0+10這種情況我們不能遺漏。
  •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複習卷,附答案
    1.四邊形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4釐米,周長是(16)釐米;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4釐米,邊長是(1)釐米。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
  • 蘇教版2019年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A. 80    B. 100    C. 4008.一個長方形的長與一個正方形的邊長相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相比較( )A. 正方形的周長長    B. 長方形的周長長    C.19.從如圖的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_釐米,剩下的圖形周長是________釐米. 20.下面的圖形都是用6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圖形________的周長最短,圖形________和圖形________的周長相等.
  • 小學數學易混淆知識點——長方形周長與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總體來說比較簡單,但是經常有同學會把它們的計算公式搞混,究其原因,還是對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不夠理解,不夠熟悉。以釐米為例,邊長1cm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一個長方形裡包含幾個這樣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幾平方釐米。至此,求長方形的面積已經轉化成了求小正方形的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