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臭豆腐的美食「黴莧菜梗」你吃過嗎?
取新鮮莧菜梗洗淨加鹽
放入壇中漚半個月
打開封口,大功告成
蒸熟的黴莧菜梗色澤棕黃偏綠
噙住頭,一吸
難以名狀的氣味調動所有感官
奇臭異香交織
家住杭州城北的王阿姨(化名)
就是黴莧菜梗的忠實擁躉
可上周她吃了一碗黴莧菜梗後
卻進了醫院 ……
吃下黴莧菜梗,女子亞硝酸鹽中毒
醃菜一到兩周時亞硝酸鹽含量最高
51歲的王阿姨(化名)年輕時就喜歡吃黴莧菜梗,有時還有自己醃製。
8月1日晚上,王阿姨又在菜場被綠油油的黴莧菜梗吸引,買回一把,蒸了一大碗,吃的很過癮,但過了2個小時,她就覺得頭暈、不能站立,站著就隨時會倒下去,家人發現她嘴唇發紫 ,趕緊將她送到樹蘭(杭州)醫院急診室。
急診科孫成勇醫生看當時的王阿姨,嘴唇和手指都是青紫色 ,測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只有88%。又得知王阿姨吃了一大碗黴莧菜梗,馬上判斷她是亞硝酸鹽中毒 !
醃製食品如果沒有醃製到位,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是很高的。杭州人製作黴莧菜的時間基本是漚半個月開壇食用。其實,醃菜在一到兩周的時候亞硝酸鹽含量最高,以後逐漸下降,醃製一個月以上亞硝酸鹽含量最少,這個時候吃更安全。
孫成勇醫生說,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 ,會使血液中二價鐵離子氧化成三價鐵離子,與血紅蛋白結合,競爭性地幹擾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造成缺氧,醫學上稱「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嚴重的中毒者有可能會影響到血壓,多臟器因為嚴重缺氧而衰竭導致死亡。
隔夜蔬菜裡亞硝酸鹽的含量也很高
建議吃前把菜在沸水中先焯一下
與王阿姨來院時間僅相隔一天,急診又收治了一位58歲的張阿姨(化名),同樣是吃了黴莧菜梗,導致亞硝酸鹽中毒,同樣是嘴唇和手指都是青紫色 。
亞硝酸鹽中毒是夏季常見的飲食中毒病症。 除了醃製食品可能導致中毒外,因夏天高溫過剩食品因貯藏不當也容易產生亞硝酸鹽。
疫情過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或多或少發生了改變。帶飯,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另一選擇。「一般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會比較高,儘量少吃。 」
孫成勇醫生說。蔬菜生長過程中因使用肥料會帶有一定的硝酸鹽,硝酸鹽本身沒有毒性,但與空氣中有些微生物中含有硝酸還原酶,可以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如果您是「帶飯一族」,不可避免地要吃隔夜蔬菜,建議先把切好的蔬菜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蔬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煮熟以後撥出明天吃的那一部分,不再翻動,待做好的菜冷卻後,放入冰箱中儲存。這樣就可以儘可能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
實在想吃又害怕中毒怎麼辦?
請延長醃製時間
什麼是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類食物中毒又稱腸原性青紫病、紫紺症、烏嘴病。
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因而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
1、只要醃製時間長達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那麼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就會被細菌所分解,逐漸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不要長期吃,偶爾吃一次兩次解解饞,每次不要吃太多。
3、亞硝酸鹽可以溶於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亞硝酸鹽。
醫生提醒:
醃製品一類儘量少吃
特別是高血壓、腎功能損傷的患者
亞硝酸鹽很難排出體外
如果已經吃進去
最好同時攝入豐富的維生素C
可以在胃內阻斷亞硝酸鹽生成致癌物的過程
延伸閱讀:
食物中毒怎麼辦
一、什麼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是當前世界上最突出的衛生問題。
二、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1. 注意挑選和鑑別食物,不要購買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魚、毒蘑菇、發芽土豆等。
2. 烹調食物要徹底加熱,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儲存熟食的溫度要低於7℃,經儲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徹底加熱。
3. 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4. 飯前、便後要洗手。
5.避免昆蟲、鼠類和其他動物接觸食品。
6.到飯店就餐時要選擇有《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不在無證排檔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熗蚶等違禁生食水產品。
8.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限等標籤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9.按照低溫冷藏的要求儲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0.瓜果、蔬菜生吃時要洗淨、消毒。 11 肉類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內生。
12.不隨意採捕食用不熟悉、不認識的動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3.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催吐: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至2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薑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衝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
三、突發性食品中毒應如何急救
導瀉:如果病人進食受汙染的食物時間已超過2至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汙染的食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衝服,即可緩瀉。體質較好的老年人,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衝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如果經上述急救,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儘快送醫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儘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病人應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原標題:吃了這道菜,杭州兩位阿姨都中毒!醫生:嚴重可致死!夏天高發,不少人是它的忠粉…)
來源:綜合杭州日報 人民網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