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道菜,杭州兩位阿姨都中毒!醫生:嚴重可致死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媲美臭豆腐的美食「黴莧菜梗」你吃過嗎?

取新鮮莧菜梗洗淨加鹽

放入壇中漚半個月

打開封口,大功告成

蒸熟的黴莧菜梗色澤棕黃偏綠

噙住頭,一吸

難以名狀的氣味調動所有感官

奇臭異香交織

家住杭州城北的王阿姨(化名)

就是黴莧菜梗的忠實擁躉

可上周她吃了一碗黴莧菜梗後

卻進了醫院 ……

吃下黴莧菜梗,女子亞硝酸鹽中毒

醃菜一到兩周時亞硝酸鹽含量最高

51歲的王阿姨(化名)年輕時就喜歡吃黴莧菜梗,有時還有自己醃製。

8月1日晚上,王阿姨又在菜場被綠油油的黴莧菜梗吸引,買回一把,蒸了一大碗,吃的很過癮,但過了2個小時,她就覺得頭暈、不能站立,站著就隨時會倒下去,家人發現她嘴唇發紫 ,趕緊將她送到樹蘭(杭州)醫院急診室。

急診科孫成勇醫生看當時的王阿姨,嘴唇和手指都是青紫色 ,測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只有88%。又得知王阿姨吃了一大碗黴莧菜梗,馬上判斷她是亞硝酸鹽中毒 !

醃製食品如果沒有醃製到位,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是很高的。杭州人製作黴莧菜的時間基本是漚半個月開壇食用。其實,醃菜在一到兩周的時候亞硝酸鹽含量最高,以後逐漸下降,醃製一個月以上亞硝酸鹽含量最少,這個時候吃更安全。

孫成勇醫生說,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 ,會使血液中二價鐵離子氧化成三價鐵離子,與血紅蛋白結合,競爭性地幹擾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造成缺氧,醫學上稱「高鐵血紅蛋白血症」。嚴重的中毒者有可能會影響到血壓,多臟器因為嚴重缺氧而衰竭導致死亡。

隔夜蔬菜裡亞硝酸鹽的含量也很高

建議吃前把菜在沸水中先焯一下

與王阿姨來院時間僅相隔一天,急診又收治了一位58歲的張阿姨(化名),同樣是吃了黴莧菜梗,導致亞硝酸鹽中毒,同樣是嘴唇和手指都是青紫色 。

亞硝酸鹽中毒是夏季常見的飲食中毒病症。 除了醃製食品可能導致中毒外,因夏天高溫過剩食品因貯藏不當也容易產生亞硝酸鹽。

疫情過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或多或少發生了改變。帶飯,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另一選擇。「一般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會比較高,儘量少吃。 」

孫成勇醫生說。蔬菜生長過程中因使用肥料會帶有一定的硝酸鹽,硝酸鹽本身沒有毒性,但與空氣中有些微生物中含有硝酸還原酶,可以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如果您是「帶飯一族」,不可避免地要吃隔夜蔬菜,建議先把切好的蔬菜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蔬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煮熟以後撥出明天吃的那一部分,不再翻動,待做好的菜冷卻後,放入冰箱中儲存。這樣就可以儘可能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

實在想吃又害怕中毒怎麼辦?

請延長醃製時間

什麼是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類食物中毒又稱腸原性青紫病、紫紺症、烏嘴病。

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因而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

1、只要醃製時間長達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那麼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就會被細菌所分解,逐漸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2、不要長期吃,偶爾吃一次兩次解解饞,每次不要吃太多。

3、亞硝酸鹽可以溶於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亞硝酸鹽。

醫生提醒:

醃製品一類儘量少吃

特別是高血壓、腎功能損傷的患者

亞硝酸鹽很難排出體外

如果已經吃進去

最好同時攝入豐富的維生素C

可以在胃內阻斷亞硝酸鹽生成致癌物的過程

延伸閱讀:

食物中毒怎麼辦

一、什麼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是當前世界上最突出的衛生問題。

二、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1. 注意挑選和鑑別食物,不要購買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魚、毒蘑菇、發芽土豆等。

2. 烹調食物要徹底加熱,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儲存熟食的溫度要低於7℃,經儲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徹底加熱。

3. 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

4. 飯前、便後要洗手。

5.避免昆蟲、鼠類和其他動物接觸食品。

6.到飯店就餐時要選擇有《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不在無證排檔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熗蚶等違禁生食水產品。

8.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買食品。不買無商標或無出廠日期、無生產單位、無保質期限等標籤的罐頭食品和其他包裝食品

9.按照低溫冷藏的要求儲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0.瓜果、蔬菜生吃時要洗淨、消毒。 11 肉類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內生。

12.不隨意採捕食用不熟悉、不認識的動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3.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催吐: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至2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薑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衝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

三、突發性食品中毒應如何急救

導瀉:如果病人進食受汙染的食物時間已超過2至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汙染的食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衝服,即可緩瀉。體質較好的老年人,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衝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如果經上述急救,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儘快送醫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儘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病人應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原標題:吃了這道菜,杭州兩位阿姨都中毒!醫生:嚴重可致死!夏天高發,不少人是它的忠粉…)

來源:綜合杭州日報 人民網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吃了這個菜,大媽突然身中劇毒,這東西3克致死
    然而,醃菜雖然好吃,可能也會吃出問題。↓↓家住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街道的程阿姨平時就喜歡自製一些醃菜和鹹菜,前幾天中午,她在家吃了很多黴莧菜梗,下午就開始出現頭暈、乏力、噁心、伴胸悶氣促症狀。急診血化驗報告單顯示程阿姨高鐵血紅蛋白值高達35%,遠遠高於正常值,接診醫生初步診斷為亞硝酸鹽中毒,立即予以洗胃和使用亞硝酸鹽中毒特效藥亞甲藍。經治療後,程阿姨症狀明顯好轉,病情趨於穩定,高鐵血紅蛋白復檢值下降到2%水平,隨後程阿姨被送入急診病區接受下一步治療。
  • 可致窒息!嘗了一口這種菜,阿姨中毒急送醫!許多人家裡都有它
    &nbsp&nbsp&nbsp&nbsp結合發病過程和症狀,醫生診斷為急性海芋中毒。「幸虧沒咽下去,沒有出現全身中毒症狀,也不需要洗胃。」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生徐少博不禁為她捏了把汗。
  • 嚴重可致癌!女子體內取出「活蟲」,只因平時愛吃這道菜……
    【來源:FM93交通之聲】一到夏天就有不少人愛上這道菜涼涼的、薄薄的、脆脆的入口即化,這一口可真爽了!但是就是這樣爽口的魚生讓深圳的程女士險些失去了性命!體內突然發現異物竟然是生魚片中的「寄生蟲」就在術後第三天,一次查房過程中,醫生發現程阿姨的鼻膽管管腔中有兩個又扁又小的粉色「肉片」,長度1cm,還在膽汁之中還會自由伸縮。
  • 吃菌會中毒?這也太危險了!試試這道菜,安全簡單又美味放心吃吧
    以上這些菌種全部都是有毒菌種,其中,中毒概率最高的當屬牛桿菌。像我們非雲南地區在菜市場平常買到的一些杏鮑菇、金針菇、香菇,這一類的多數是養殖菌,所以是沒有毒的,這些都可以放心的吃。但是在雲南地區的攤位上,有些攤主甚至也不能保證所售菌種無毒。吃野生菌小知識由於我們雲南人民比較喜歡吃野生菌,所以我在這裡稍微普及一下,吃野生菌的小知識。
  • 網紅「假水」玩具青島有售 成分竟有硼砂中毒嚴重可致死
    這是一種瓶裝膠狀玩具,透明的瓶子裡裝著粉藍色的或者是乳黃色的膠狀物,瓶子上的標識大都是日文或者韓文,又或者寫著「果味假水」等字眼。標籤都非常簡單,標籤上諸如生產日期、廠家信息、成分列表等信息,完全沒有標註。「4塊5一瓶,很好玩,孩子們都喜歡。 」服務員熱情地介紹價格,卻對「假水」玩具的成分一概不知。記者看到附近的幾家文具店也都有售這種「假水」玩具。
  • 南平多名小學生誤食蓖麻子中毒 三五顆可致死
    ,蓖麻毒素毒性超氰化鉀千倍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微博)11月8日訊 南平一名小學3年級男生,上學途中撿了一些蓖麻子,帶到班上後,與同學們開玩笑說這是「長生不老藥」,還分給同學吃,結果導致不少學生急性食物中毒。
  • 吃了果子,進了搶救室!這種植物吳江很多小區都有
    紅紅的果子惹人饞 兩位阿姨不僅看了鐵樹 還回家拿了榔頭 刨出了鐵樹果 每人都吃了一點
  • 酒+這14種藥物=毒藥,嚴重可致死
    「千萬記住:頭孢配酒會致死!藿香正氣水不能與頭孢、阿莫西林一起服用,否則會馬上喪命!」朋友圈這則「溫馨提醒」讓不少人擔心害怕,那麼,這裡面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接著看 「幹了這杯,一切都在酒裡!」 春節一到,聚會一多,飯桌上總免不了要喝酒。
  • 假醫生欲自證偏方安全,結果吃下一口中毒身亡!藥粉竟含「鉤吻」
    然後又拿出了一些藥粉,用水衝開拿給肖阿姨喝,並且收了她30塊錢。雖然肖阿姨對不明來歷的藥粉,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但是這位診所「醫生」堅稱,「黑老虎」藥粉是民間偏方,對治腰痛很有效。最後沒辦法,肖阿姨就喝下了這杯由藥粉和水混合而成的「藥水」,然後就回家去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她捏了一把汗。
  • 43歲阿姨脂肪肝3年離世,醫生:這3種調料常吃,當然會加重病情
    最近王阿姨因為腹部疼痛,被送進了醫院,沒想到這一進醫院就再也沒有出來,原來,王阿姨被查出了肝癌還是晚期,在入院3個月後,就因為癌細胞擴散而去世了。王阿姨今年剛43歲,家裡人不願意相信她會患上肝癌,家裡也沒有什麼遺傳疾病,怎麼年紀輕輕的就患上了肝癌,醫生在經過給王阿姨進行詳細的檢查再加上對王阿姨的生活習慣了解方面找到了她患肝癌的病因。
  • 又是這類菜,千萬別吃了!
    造成這一悲劇的元兇,正是變質的隔夜菜中出現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估計又是吃壞了東西,得了急性腸胃炎吧!」家人心裡都這麼想,將她送到當地的小醫院,覺得過一兩天就會好。可沒想到,治療過程中,老人病情加重,出現了休克。家人又趕忙把老人送到羅源縣裡的醫院搶救,然而幾天後,老人還是走了。老人的去世讓一家人很悲痛,然而三天後,魏依伯出現了和母親一樣的症狀,不停地拉肚子,一天拉了近十次。很快,魏依伯也陷入了休克。
  • 6人聚餐時中毒!這東西毒力強、致死風險高!千萬別吃!
    他告訴記者,河豚是一朋友帶到店裡給他們聚餐用的,由於「不懂殺」,不懂如何製作,就用來涮火鍋,結果食用後中毒,「當時大家只吃了一條河豚魚,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食用人員中,2人中毒較重、4人中毒較輕。」
  • 母子倆吃金蟬花雙雙中毒 可能是食用了"類蟬花"
    不料喝下這碗湯後,楊女士先後出現頭暈、頭痛、拉肚子、胸悶氣急、抽搐等症狀,嚇得家人趕緊把她送到寧波市第一醫院搶救。醫生及時給她洗了胃,看到情況還比較嚴重,當即把她送進重症監護室觀察。  昨天,重症監護室王政宇醫生介紹說:「像楊女士這樣吃金蟬花中毒的病例並不多見。一開始,醫生只知道她是中毒,但並不知道是中了什麼毒。問了她本人以及家屬,才把金蟬花列為嫌疑目標。」
  • 為何吃麵條都中毒,大自然的天然毒您知道嗎
    經過警方初步調查,排除人為投毒的可能,經過醫院檢測,在食物中發現嚴重超標的黃麴黴素,初步可以判定,他們都是黃麴黴素中毒。截止到目前為止,一共有7名患者搶救無效身亡,還有2人正在搶救中。】長時間高溫100-120°才可以失活,也就是說正常家裡做飯,沒有幾個菜能接受一兩個小時的烹飪,因此不要以為壞了變質的東西,煮熟就可以,一定要告訴家裡的老人家,他們最怕浪費食物,但是真的不能吃! 3:黃麴黴是土傳黴菌之一 ,由於沒有宿主特異性, 所以它能侵害地上和地下植物的種子,其中小麥、玉米、大米、花生被汙染最多!
  • 杭州周邊有人挖金蟬花 真偽難辨吃錯了會中毒
    7月1日、2日,浙江省新華醫院急診科連續收治兩例食物中毒病人,兩人都來自德清,都是因為吃了「金蟬花」。「這兩人的中毒表現類似蘑菇中毒,感到噁心、嘔吐、腹痛、頭暈、四肢麻木等,先反映在胃腸道,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害、肝腎功能損傷甚至衰竭等。」省新華醫院急診科主任周冰之說。因為治療及時,恢復得較好,兩位中毒者第二天就出院了。
  • 榴槤牛奶同吃會猝死?醫生:尚無食物相剋致死病例
    醫生:尚無食物相剋致死病例 2015-04-13 14:01:26來源:齊魯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文章中表示,有遊客在泰國吃了很多榴槤又喝了牛奶,導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這個帖子讓很多喜愛榴槤的朋友緊張萬分。對此省城兩位專家表示,榴槤和牛奶一起吃會導致咖啡因中毒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吃「酸湯子」8 人中毒死亡!「真兇」致死率高,沒有特效藥
    10月5日早上,王某一大家12人在一塊聚餐,家裡長輩9人都吃了自製的東北傳統美食——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到了中午,9位吃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身體不適,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被送往醫院。而3個年輕人因為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吃,逃過一劫。  截至10月12日,8人搶救無效身亡,還有1名還在搶救中......
  • 古時候的人都吃什麼美食?原來孔子喜歡吃這道菜
    但古書裡寫食物的部分,誰都願意看看。光聽名字,就覺得好吃,比如陸遊寫過一種酒叫「眉州玻璃」,《東京夢華錄》裡面記載的「乳糖獅子」……都怪古人太會起名字,反襯得我們現在的宮保雞丁、醉蝦、地三鮮都太直白了。孔子:吃滷吃齁到了,給口小菜清清口吧。
  • 撫州人注意這東西千萬別亂吃!已經有十幾名學生中毒!
    江西學生家長注意了這東西千萬別亂吃有毒!嚴重可致命。12月11日贛州某小學十多名學生誤食了蓖麻籽中毒,學校發現後立即將學生送醫,經過治療目前中毒學生都已經轉危為安。這十多名學生隨即被校方送往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救治,其中7人住院治療1人中毒過深被送進了ICU進行搶救。經過救治目前這些學生都已脫離生命危險並已經陸續出院。
  • 北侖男子吃「野芹菜」中毒 醫生:野菜誘人但莫亂吃
    但在26日晚上,北侖的陳先生吃了幾口野菜後出現中毒現象,最後被送進醫院洗胃。醫生提醒廣大市民:並不是所有野菜是綠色食品,為防止食物中毒,市民要慎採慎食。26日傍晚,41歲的陳先生回到家時,妻子已做好菜。他吃了一筷子炒芹菜,頓時感覺舌頭和喉嚨又麻又辣。「這芹菜哪裡買的?」妻子回答說是從野外河邊採的。這時,陳先生又吃了一口,一聽妻子說的,趕快將還沒咽下去的菜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