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70億、手握120億現金,光線傳媒可能瞄準了大地影院?

2020-11-25 網易新聞

目前大地院線旗下擁有已開業影院 942 家,5361 張銀幕,2017年總票房 48.3 億元 ,票房排名全國第二位,僅次於萬達院線,並且一直在謀求重大資產重組。

融資70億、手握120億現金,光線傳媒可能瞄準了大地影院? " style="outline: none;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vertical-align: middle; max-width: 100%; display: block; height: auto; margin: 0px auto;"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範冰冰事件有了最新進展之後,股價剛剛有所抬頭的華誼再一次被捲入其中,根據傳聞,華誼指派一名資深財務人員幫助範冰冰公司應對稅務部門檢查,但是不幸的是該財務人員已被控制,連同範冰冰姐弟都已經被邊控。

影視行業不停歇,繼續佔領著社會熱點頭條。

這邊另一家上市公司光線傳媒也沒有閒著,根據新浪財經的報導,今日光線傳媒突擊融資70億元,加上現在已經有的超過50億元的現金儲備,很可能在謀劃一輪百億級的院線併購。

而併購對象直指今年試圖重回A股的星美院線。

晚間,光線傳媒財務總監,也是王長田的妹妹王牮發表朋友圈:市場不好、財經媒體都開始編愛情小說了……,疑似是對這一市場傳聞的回應。

光線超短期+中期+銀行授信融資70億元

光線這次的融資方案主要是分三種,共計籌集可用資金70億元:

  • 第一種是擬發行超短期融資券不超過10億元,期限不超過270天,即9個月,這個更像是過橋貸,解決短時間的資金問題;
  • 第二種是擬發行中期票據20億元,期限不超過5年,是中遠期的財務融資行為;
  • 第三種是向銀行申請綜合授信額度不超過40億元,期限也是5年,這也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常見融資方式。

這種大規模的融資在光線傳媒的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目前可以搜集到的融資公告是,在2016年6月份收購貓眼前後發行的短期融資券10億元,這對於上市公司支付貓眼收購款幫助巨大。

相比於2016年那一次,這一次融資規模更為巨大、融資方式更為多樣,因此一定是更大規模的併購重組行為前兆,否則光線沒有理由從市場上拿錢。

說白了現在一方面經濟大環境不好,市場上錢很緊張。另一方面拿錢是有成本的,以現在平均五六個點的利率來算,70億元的資金,光一年的利息支出就好幾億,完全頂得上光線全年利潤的一半,王長田不會傻到這點帳算不明白。

50多億現金儲備,不缺錢的光線到底想幹什麼?

不僅僅是融資有成本,更加關鍵的是光線如果不是做大事情,根本沒必要融資,因為其帳上有非常多的現金,足夠應付日常運營、項目投資等眾多事情。

我可以簡單地幫光線傳媒算一筆帳,根據光線傳媒2017年年報顯示,截止到2017年末光線帳上的貨幣資金為19.24億元,相比於2016年的15.2億元還增長了4億元。

今年3月光線傳媒以33.17億元的對價將所持新麗傳媒27.64%股份出售給林芝騰訊,這意味著光線回籠資金33億元,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可獲得投資收益18-19億元。

這些粗略計算,目前光線帳上應該有超過50億元的現金,這在今年資金普遍吃緊的情況下,絕對算是現金儲備大戶,比其他影視公司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華誼兄弟2017年末帳上現金儲備42.3億元,華策影視16.66億元,慈文傳媒14.91億元,就連財大氣粗的完美世界帳上也不過32.36億元,他們帳上的現金都遠沒有光線傳媒儲備豐富。

融資完成以後帳上就達到120億元的現金儲備,所以,光線傳媒如果不是做大事,發動一起百億級的投資收購案,完全沒有必要這個時候融資70億元。

光線需要院線資產嗎?

分析到現在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在這裡再強調一下:光線融資這麼多錢,肯定是要發起一筆百億級投資,那到底是不是投資下遊院線呢?

文娛商業觀察認為有可能,為什麼呢?

因為普通的電影項目投資也好、公司股權投資也好,放眼國內根本就沒有百億級的投資機會了,體量大的要麼被巨頭收購,要麼已經單獨上市,根本沒有光線什麼事情。

如果是其它行業呢?幾乎沒有可能,王長田這個人十分的專注和謹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影視產業鏈上,根本不會像其他公司一樣追各種不靠譜的概念,深耕影視產業鏈一直是光線的標籤。

目前光線自己擁有內容製作能力、擁有宣發能力、也擁有線上渠道貓眼,唯獨沒有線下的院線渠道,這一塊是光線的短板。

同為民營大公司的華誼吃過沒有院線的虧,不僅自己大力發展華誼影院、還入股大地院線,持股4.55%,在院線端基本站穩腳跟;另一家博納也有自己的博納影院,還整體加盟了萬達院線,算是抱了個好大樹;萬達影視就不用說了,有自己萬達院線做後臺支撐。

所以即使王長田曾經說過不買院線,與院線行業保持合作的話,但是現在形勢比人強,各家都紛紛押注院線的時候,光線會心動嗎?

院線、貓眼、內容公司,光線到底要買什麼?

那院線資產中會是傳聞中的星美嗎?

可能性不太大。因為星美雖然是院線中的優良資產,根據其2017年底公布的數據,其旗下擁有365家影院、超過2000塊銀幕,是國內排名比較靠前的影院資產。

目前星美回A股的願望是十分迫切的,估值200億元借殼宇順電子也相當不順利,存在著注入A股的可能性。

但是星美目前捲入一系列債務糾紛中,自身問題非常多,一向謹慎保守的王長田很難會買一個不乾不淨的資產,給自己惹一些麻煩。

除了星美還有其他院線資產存在可能性嗎?

有,大地院線。

資料顯示,目前大地院線旗下擁有已開業影院942家,5361張銀幕,2017年總票房48.3 億元 ,票房排名全國第二位,僅次於萬達院線,並且一直在謀求重大資產重組,因此存在著一定的可能性。

以上都是基於光線的戰略分析,但也有一種可能是並非購買院線資產,而是另作他用,比如回購貓眼的股份,亦或者購買歡喜傳媒這樣的內容公司。

在答案沒有出來之前,光線會一直吊足大家的胃口。

本文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張方舟_NBJS5937

相關焦點

  • 光線傳媒控股貓眼,王長田10年來最正確的決定
    今天,光線傳媒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控股了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在線購票平臺——貓眼電影,王長田用23.83億元的現金和價值23.99億元的光線傳媒股票,換來了貓眼57.4%的股權。王興旗下的新美大,在與大眾點評合併,並獲得33億美元歷史性融資之後,最終決定,讓貓眼電影獨立生長,結盟光線,徹底殺入娛樂圈。
  • 光線傳媒節後總市值暴跌110億 《姜子牙》後它還能保住「一哥...
    在風險和波動都巨大的電影行業,光線傳媒這幾年的表現太搶眼了。  2017年後,影市開始告別過往的異常火爆,增速放緩,出現「滯漲」。行業內的公司也是從2017年後開始「高空跳傘」,業績下滑,或資金鍊緊張,整個行業在資本層面出現了「寒冬」。  2018年,曾經的領頭羊華誼兄弟(300027)率先爆雷,當年巨虧10.93億元,且出現現金流危機,債務纏身。
  • 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 光線傳媒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在10月1日,也就是明天,電影《姜子牙》上映了,有消息稱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那麼影視股中,哪些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呢?影視股上市公司股票 不同的股票有很多,對於不少投資者來說,影院的復工,不少電影都逐漸取得好成績,所以影視股值得留意
  • 光線傳媒:公司股東光線控股質押1.7億股
    【TechWeb】7月2日消息,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7月2日,公司控股股東光線控股取得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出具的《證券質押登記證明》,將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1.7億股質押給本次可交換公司債券受託管理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該部分質押股份用於為債券持有人交換股份和債券本息償付提供擔保。
  • 光線傳媒卻一度暴跌17%,蒸發66億!發生了什麼?
    國慶檔電影賣了13億,光線傳媒股價卻遭遇節後「開門黑」。作為製作公司歷時4年打磨的動畫片,《姜子牙》上映後口碑兩極化,票房表現高開低走,後勁乏力。受此拖累,出品方光線傳媒今日盤中暴跌17%,公司市值一天蒸發 億。
  • 1.1億投資橙子映像,光線傳媒背後的100+「投資聯盟」
    2016年光線傳媒參與橙子映像A輪融資,以25.92%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光線傳媒與鄧超之間實現資本綁定,隨後大部分鄧超主演、橙子映像出品的電影中都能看見光線傳媒的影子。現在這場1.1億借款,可以算是光線傳媒對鄧超明星資源的「二次綁定」。而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 《姜子牙》上映後市值蒸發66億,光線傳媒下一個爆款在哪裡
    億元,同比下滑82.82%,淨虧損4314.82萬元,同比下滑95.70%。國慶過後,該片在半個月時間裡僅僅增加1億多票房,要延續光線傳媒此前的《哪吒:魔童降世》50億票房的輝煌已是很難,光線傳媒全年的整體業績走勢,也有待進一步觀察。《哪吒》和《姜子牙》救不了業績持續下滑的光線傳媒值得一提的是,《姜子牙》原本是光線傳媒支撐高估值的救命稻草。
  • 國慶檔後光線傳媒等電影公司股價下滑:不確定性依舊 年末片荒難解
    記者在北京多家排名前列影院觀影時注意到,上座率限制下,影院多是把前排非黃金座位封閉,前排座位一向也並不好售。燈塔數據顯示,去年國慶檔上座率為36%,今年上座率為26.93%。  當然,除開去年,今年國慶檔在同檔期影史下算是非常好成績,且與歷史第三名拉開相當大差距(2017年檔期票房26.56億元)。  讓業內安心的是,近億人次觀影,意味著觀眾對疫情後觀影恐懼已降至最低。
  • 一部電影吃飽半年 光線傳媒已從《姜子牙》賺了4億
    動畫電影《姜子牙》國慶當日上映,僅4天成最快破10億動畫電影!目前上映第13天,總票房達到14.65億。12日晚,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0月11日,公司來源於電影《姜子牙》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人民幣3.60億元至人民幣4.00億元。
  • 碧桂園2019年淨賺401億手握現金2683.5億
    2019年全年,集團房地產權益銷售現金回籠約人民幣5301億元,權益銷售回款率高達96%,自2016年起第四次連續在年末實現淨經營現金流為正。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帳面擁有現金餘額2683.5億,達集團有史以來最高值,現金餘額佔總資產比例高達14.1%。
  • 騰訊投資17家、厚德前海投資16家、光線傳媒投資13家 | 揭秘影視...
    其中騰訊投資了包括博納影業、華誼兄弟、貓眼娛樂、微影時代、檸萌影業在內的17家影視類公司,厚德前海基金投資了耐飛影視、郭帆傳媒、壞猴子影業等16家影視公司,光線傳媒投資了貓眼娛樂、可可豆動畫、新麗傳媒等13家影視公司。 在電影工業化進程中,電影與金融始終交織在一起。
  • 光線傳媒的爆款尷尬
    作為電影產業鏈的一員,光線傳媒受損嚴重。   因為疫情,一些重要影片臨時撤檔延期,使得光線傳媒(以下簡稱:光線)整個上半年電影票房收入大受影響。同時,光線傳媒的利潤也受到牽連。   不過,好消息是7月中旬,國家開始全面推動電影行業復工,而上半年因疫情推遲上映的《姜子牙》等影片,終於有機會重新上映了。這對於光線來說,多少算是個好消息。
  • 《姜子牙》的「熱」與光線傳媒的「冷」
    作為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姜子牙》以3.62億票房成為單日冠軍,並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2020年單片單日票房紀錄。在電影上映的11天裡,光線傳媒就曾預計來自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約為3.6億元至4億元,無疑《姜子牙》的成功「出圈」能給光線傳媒帶來巨大收入。
  • 馮小剛拿華誼兄弟10億買焦慮 開撕不像潘金蓮像竇娥
    華誼兄弟2015年11月發布公告稱,公司出資10億收購馮小剛旗下公司美拉傳媒70%的股權,馮小剛等兩名股東承諾2016年不低於1個億的淨利潤,如果完不成業績,馮小剛本人就要掏腰包來補上。  因此要完成今年1億的利潤目標,《我不是潘金蓮》的票房利潤就至關重要。而根據美拉傳媒的2016年中報顯示,美拉傳媒上半年的淨利潤僅為3535.6萬元。
  • 《哪吒》「封神」也保不住:馬雲虧9億也要減持光線傳媒!影視股還有...
    上述分析師認為,阿里創投擬減持2%的股權原因有多種可能。「如果全部退出,估計沒辦法通過二級市場,阿里創投本身也不定想要完全退出,也有可能因為資金構成,光線傳媒本身作為產品,已經到期了想要退出」。《哪吒》目前票房已達47.29億,位列中國影史第二名,後續還有一定增長空間。   每經記者此前根據光線傳媒7月30日發布的公告推算出光線傳媒在《哪吒》中的投資比例約為64.6%。按照《哪吒》如今已經取得的票房成績大致推算,截至目前,僅《哪吒》一部影片就為光線帶來超10億元的收入。   事實上,在《哪吒》點映開始後,光線傳媒就開始小幅上漲。
  • 光線傳媒王長田: IP將繼續主導中國電影
    2016年,光線傳媒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首先以85億價格控股貓眼電影,隨後宣布停止旗下視頻網站先看網的業務,並完成一輪裁員,緊接著轉讓藍弧文化,並投資籌建中關村銀行。近日,王長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簡要回答了關於光線傳媒部分現狀以及接下來的布局問題。
  • 楊冪劉愷威離婚驚爆50億估值公司 嘉行傳媒縮水暗喻影視凜冬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認為,由於嘉行傳媒一直被認為是楊冪的公司,且現在市場環境及業務情況也不怎麼樂觀,兩人的離婚可能會對嘉行傳媒有所影響,如投資方的積極性會大幅降低,此外藝人經紀可能也會受到影響。上次轉讓是在10月份,嘉行傳媒整體估值45億元,但沒有收到理想的結果,尚世影業並沒有轉讓出其全部的股份,才促成上個月的第二次「打折讓利。」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就曾表示,資本正在撤離影視市場,目前很多影視項目的融資都出現了問題,未來一兩年來,會有幾千家影視公司會倒閉,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
  • [年報]光線傳媒:2012年年度報告
    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證監局 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交易所 指 深圳證券交易所 報告期 指 2012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12 月31 日 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簡介 一、公司信息 股票簡稱 光線傳媒 股票代碼 300251 股票上市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稱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簡稱 光線傳媒
  • 靠「哪吒」剛成暑期檔大贏家,阿里創投為何虧9億也要減持光線傳媒?
    靠「哪吒」剛成暑期檔大贏家,阿里創投為何虧9億也要減持光線傳媒?阿里創投於2015年3月25日進入光線傳媒,雖然阿里創投明確表示,減持價格根據減持時的市場價格確定,但有分析師告訴每經記者,對於影視板塊來說,此時光線傳媒已處在相對高點。阿里創投當年入局時,光線傳媒的股價高達24.22元,但截至2019年9月3日午間收盤,光線傳媒股價僅剩下為8.77元。每經記者通過計算,阿里創投此次擬減持大約損失9.06億元。
  • 為什麼說光線傳媒需要一隻「米老鼠」?-虎嗅網
    還需說明的是,前三季度6億淨利潤中包含了貓眼股權帳面增值1.27億,出售捷通無限(網票網)股權也獲得2728.70萬元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損益。 扣非淨利潤,是反映公司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光線同比下降,引人關注。這次同比下降,是業績一時的下探,還是長期趨勢的開始?更加重要的是,它的根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