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生活並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的,但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與生死相比,都是小事。每個人都會經歷衰老直至離開,面對的時候,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心情,但都是沉重又悲傷的,多了解一些,也會讓我們更加的懂得珍惜生命,這不是一件壞事!其實這並不是一瞬間的事,往往會經歷一些階段,人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變化,是在提醒時日可能不多了,家人們應該要珍惜這最後的時間,好好的陪伴左右。
首先會經歷瀕臨的時期,是人即將要離開的時候,在此階段,人的心跳和呼吸的能力會逐漸的減弱,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如果發現的話,家人最好要做好準備,珍惜這最後告別的時間。
此時,人的睡眠時間會延長,新陳代謝變慢了,身體還會開始脫水,很難從睡眠狀態中清醒過來,反應力與認知力都下降了,神志不是很清晰,斷斷續續的吃力的說著什麼話,旁人也難以聽清;出的氣多,進的少,呼吸的力氣越來越小了,很多的生理能力逐漸減弱,吞咽會困難、大小便也難以正常,肢體還很容易發涼。
這個時候家人可能會以為他冷或餓,會幫蓋被子、餵飯,但此時人已感覺不到什麼冷熱和飢餓感了,家人不用這麼做,應該打開窗戶,進行通風,給床邊留出足夠的空間,或能緩解一些不適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進入下一個時期,這是人基本上沒有生命體徵了,或者說在別人看來是肉眼看到的已經離開了,但還不是真正的,身體各處有進一步的衰退了,大腦的神經能力暫時喪失,心跳和呼吸也在慢慢的變弱直至停止。
最後就是真正的離開時期了,此時人體已經完全停止的任何的新陳代謝與血液流動,是沒有可逆的可能性了,是宣告離開的一種標誌。
有的人在離開之前會出現「迴光返照」的現象,有的人沒有,出現的話,家人應該要抓住最後的時間,不要傻傻以為這是好轉的跡象,這正是在提醒你們要注意。可能都是有事情沒有交代好或者不舍離開,家人應該要注意觀察變化,儘量滿足其願望,吊著一口氣也是最後的努力了,相當於蠟燭燃盡前的最後一絲光芒。
所謂「去者善終,留著善別,能者善生」,這或許才是對生命的尊重,雖然離開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我們應該要學會愛惜生命,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好的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保持一個好心態,來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通過以上的了解,相信大家對於生命也有了更多的一個認識了,臨近離開之前要經歷的幾個階段以及身體出現的反常表現,抓住最後的時間,或能少點遺憾。生命既是漫長的又是短暫的,終有盡頭,大家不必長籲短嘆,但切莫等到人已不復時在追悔莫及!平時的點點滴滴要學會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