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廣適用性水稻鹼基編輯系統

2021-01-13 食品夥伴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首次將SpCas9突變體SpG和SpRY應用於植物,在水稻中實現NRN PAM和NYN PAM的靶向操作,開發的系列工具大大擴展了CRISPR系統在植物基因組中的應用範圍。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上。

 

  據周煥斌研究員介紹,近幾年來,基因組編輯技術發展迅速,並廣泛應用於人類基因治療、動植物分子育種等各領域。由於傳統的化膿鏈球菌SpCas9和後期挖掘的各Cas蛋白為典型的富含鳥嘌呤G的PAM(G-PAM)識別類型,在應用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各種新型CRISPR/Cas系統,以期突破對G-PAM識別特異性的限制,擴展各基因編輯工具在生物體基因組中的靶向範圍。

 

  該研究聚焦SpCas9的2個新型突變體SpG和SpRY,研究發現SpG對NG PAM具有偏好性,但其活性低於團隊之前挖掘的突變體SpCas9-NG。而SpRY在大量基因組靶位點上實現了高效編輯,對富含鳥嘌呤G和腺嘌呤A的PAM均具有偏好性。基於SpRY切口酶開發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rBE66通過識別NAG PAM對2個靶基因實現靶鹼基定向編輯,編輯效率分別為26.00%和4.26%。將SpRY切口酶和腺苷脫氨酶TadA8e融合而開發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rBE62,能夠有效識別NAA、NAT和NAC PAM,對3個靶基因的鹼基編輯效率分別高達29.79%、93.75%和51.28%。此外,該研究揭示了SpRY具有高頻的自編輯事件(即對T-DNA上的引導RNA序列進行編輯),而SpRY切口酶介導的鹼基編輯的自編輯事件較低頻發生。這些結果表明SpRY可用於水稻基因組定點編輯,尤其是單鹼基編輯,並擴寬了CRISPR技術在植物基因組中編輯範圍。該研究成果為後續基因組編輯衍生工具開發,以及將來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材料和新種質材料的定製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

 

  該研究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支持。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開發出廣適用性的CRISPR/SpRY水稻鹼基編輯系統
    本研究首次將SpCas9突變體SpG和SpRY應用於植物,在水稻中實現NRN PAM和NYN PAM的靶向操作,所開發的系列工具大大擴展了CRISPR系統在植物基因組中的應用範圍。  近幾年來,基因組編輯技術發展迅速,並廣泛應用於人類基因治療、動植物分子育種等各領域。
  •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微信公眾號「中國農業轉基因管理」 2019-07-02 17:57
  • 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Mol Plant | 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編輯器PhiCBEs 責編 | 奕梵基於CRISPR/Cas系統開發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s)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採用來自七鰓鰻魚的PmCDA1脫氨酶和來自人的APOBEC3A脫氨酶(hA3A)的編輯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單鹼基編輯效率和擴大了編輯窗口。此外,一種基於靶向差異sgRNAs的代理報告系統DisSUGs,也提高了植物單鹼基編輯效率。
  • 科學網—科學家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揚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並結合新型胞嘧啶鹼基編輯篩選方法
  • 【學術前沿】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
    【學術前沿】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編輯器PhiCBEs ​ 2020-11-0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遺傳所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鹼基編輯技術是基於CRISPR系統開發的基因組定向修飾技術。該技術由於不需要DNA雙鏈斷裂和外源供體DNA可以實現對目的鹼基的精準替換,在疾病治療、植物性狀改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不過,其脫靶效應仍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難題。
  • 高彩霞課題組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鹼基編輯技術是基於CRISPR系統開發的基因組定向修飾技術。該技術由於不需要DNA雙鏈斷裂和外源供體DNA可以實現對目的鹼基的精準替換,在疾病治療、植物性狀改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不過,其脫靶效應仍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難題。
  • 高彩霞/王延鵬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水稻中10個鹼基編輯器的全基因組測序(WGS)證實了該測定的可靠性。R環測定法用於篩選一系列合理設計的A3Bctd-BE3變體,以提高特異性。該研究獲得了2個有效的CBE變體A3Bctd-VHM-BE3和A3Bctd-KKR-BE3,WGS分析表明,這些新的CBE消除了水稻植物中不依賴sgRNA的DNA脫靶編輯。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採用鹼基編輯介導的人工進化開發新型耐除草劑水稻種質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採用鹼基編輯介導的人工進化開發新型耐除草劑水稻種質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Molecular Plant上發表了題為Base-Editing-Mediated Artificial Evolution of OsALS1 In Planta to Develop
  • 新型鹼基編輯技術開發取得突破
    作為基因組編輯前沿技術,鹼基編輯(BE)無需產生DNA雙鏈斷裂,也無需供體DNA的參與,可實現靶位點的精準點突變,已成為基因編輯的重要研究方向。現有鹼基編輯器只能實現嘧啶間(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和嘌呤間(腺嘌呤鹼基編輯器)的鹼基轉換,尚沒有鹼基編輯器實現嘧啶與嘌呤間的特異性鹼基顛換。
  • 科學家開發出更高活性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
    科學家開發出更高活性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6 11:55:30 美國 Beam Therapeutics公司Giuseppe Ciaramella、Nicole M.
  • 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自帶抗除草劑基因水稻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周煥斌團隊提出並應用單鹼基編輯技術介導的植物內源基因定向進化技術,開發出具有除草劑抗性的水稻新種質,助力農作物精準分子育種。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分子植物》上。
  • 發現單鹼基基因編輯造成大量脫靶並開發出優化解決方法
    發現單鹼基基因編輯造成大量脫靶並開發出優化解決方法 2019-07-09 【字體:「GOTI」技術為基因編輯工具的安全性評估帶來了新工具,有望成為新的行業檢測標準。改造後的單鹼基編輯器或可在未來成為一種更加安全、更加精準的基因編輯工具。
  • 兩篇Protein & Cell報導我國科學家進一步優化腺嘌呤鹼基編輯系統
    2018年8月2日/生物谷BIOON/---在兩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兩個研究小組在小鼠和大鼠品系中開發出一種被稱作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denine base editor, ABE)的鹼基編輯系統,並對這種系統加以改進,這將對人類遺傳疾病和基因療法帶來重大的影響。
  • 我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RNA編輯系統,編輯效率最高可達80%
    最近,科學家們已將胞苷脫氨酶或腺苷脫氨酶與CRISPR-Cas9融合在一起,構建出可編程的DNA鹼基編輯器,從而為校正致病性突變提供新的機會。除了對DNA進行編輯之外,ADAR腺苷脫氨酶也被用於對RNA進行精確編輯:將腺苷(A)轉換為肌苷(I),即A→I轉換。
  • 我國科學家首創應用ScCas9定點編輯水稻基因組
    工人日報客戶端1月14日電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近日,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首次將ScCas9蛋白應用於水稻細胞基因位點識別和定點編輯,證實在水稻中有較高的編輯效率,可識別PAM序列NNG基因位點,擴寬了植物基因編輯應用範圍。
  • 中美學者各自開發新型雙鹼基編輯器,同時實現兩種單鹼基編輯
    Keith Joung 的研究基礎上首次開發出了單鹼基編輯器(Base Editor),在不依賴DNA雙鏈斷裂的情況下,實現對單個鹼基的定向修改。  然而,現有的鹼基編輯器只能催化單一類型鹼基的轉換,這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因此,開發新的鹼基編輯器能高效地同時產生兩種不同鹼基的突變,這既是概念上的創新,也將極大地豐富鹼基編輯工具,在基因治療,物種改良和分子進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單鹼基編輯工具,顯著降低基因編輯脫靶效應
    2016年,美國博德研究所、哈佛大學的David Liu的實驗室開發出新型單鹼基編輯器CEB(Cytosine Base Editor)。但從2019年開始,單鹼基編輯工具的安全性受到了質疑。楊輝、美國麻省總醫院J.
  • 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植物基因工程技術又進一步
    ,開發出了新型高精度、高編輯活性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鹼基編輯技術(Base Editing)是基於CRISPR系統開發的基因組定向修飾技術。基因組編輯工具單鹼基編輯器的開發,為定向編輯和修正基因組中的關鍵核苷酸變異提供了重要工具,展現了其在遺傳疾病治療與動植物新品種培育等方面潛在的重大應用價值。
  • 「雙劍合璧」——李大力組開發新型雙鹼基基因編輯器
    2018年David Liu實驗室開發出ABE7.10鹼基編輯器後,李大力課題組通過融合識別不同PAM的Cas9變體,大幅提高了ABE在小鼠和大鼠胚胎中的編輯效率的同時大大地拓寬了可編輯的靶點範圍【6】(Protein Cell,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