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2020-11-08 BioArt植物

Mol Plant | 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編輯器PhiCBEs


責編 | 奕梵


基於CRISPR/Cas系統開發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s)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s)不需要供體模板以及不產生雙鏈DNA斷裂的條件下分別實現C-T(G-A)或A-G(T-C)的鹼基精準替換,為基因功能研究和遺傳改良提供了有效工具。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劉耀光院士研究團隊在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題為 PhieCBEs: Plant High-efficiency Cytidine Base Editors with Expanded Target Range 的研究論文,成功開發了一套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PhieCBEs (plant high-efficiency CBEs)



目前已有的不同世代版本的CBE系統(BE1、BE2、BE3和BE4等)在植物細胞中的編輯效率普遍不高,且採用的來自大鼠的胞嘧啶脫氨酶rAPOBEC1的CBE對靶點序列具有偏好性,即更易於編輯TC、CC位點(下劃線為被編輯鹼基),而幾乎不編輯GC位點,因此編輯效果極不穩定。採用來自七鰓鰻魚的PmCDA1脫氨酶和來自人的APOBEC3A脫氨酶(hA3A)的編輯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單鹼基編輯效率和擴大了編輯窗口。此外,一種基於靶向差異sgRNAs的代理報告系統DisSUGs,也提高了植物單鹼基編輯效率。目前大多數CBE系統是使用融合識別NGG-PAM的Cas9n變體,因此降低了基因組靶點的選擇自由度。這些因素限制了單鹼基編輯器在植物中的廣泛應用。儘管Thuronyi等人利用噬菌體輔助連續進化獲得了功能更強的進化型胞嘧啶脫氨酶(如evorAPOBEC1,evoFERNY和evoCDA1等),並與Cas9n變體融合開發了evoBE4max類型編輯器,實現了哺乳動物細胞中的無靶序列偏好性的高效胞嘧啶鹼基編輯。但是,仍不清楚這些進化型脫氨酶與靶點選擇性更廣泛的Cas9n-NG(識別NG-PAM)變體構成的CBE在植物中是否有效。


劉耀光院士團隊根據水稻密碼子偏好性重新優化了evorAPOCBEC1、evoFERNY、evoCDA1和hA3A的核苷酸序列,並將這些脫氨酶基因序列與Cas9n-NG基因融合,並在兩端加入更高效的核定位信號bpNLS,構建了四個高效的植物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PhieCBEs(PevorAC1-NG、PevoFERNY-NG、PevoCDA1-NG和PhA3A-max-NG);另外,將高保真eCas9變體進一步突變成一種新的eCas9n-NG變體(識別NG-PAM),與evoCDA1融合構建了一個新的PhieCBE PevoCDA1-eNG。以這些PhieCBEs對水稻的9個靶位點(含有NG-PAM或NGG-PAM)進行了系統的編輯效率和特徵測試。結果顯示,PhieCBEs和一種BE4編輯器(rAC1-NG)對照相比,其平均編輯效率提高了3~8倍,並消除了鹼基序列環境的偏好性,展現不同寬度的編輯窗口,和具有較低的T-DNA自靶向突變效率。其中, PevoFERNY-NG表現最突出,在NGG-PAM和NG-PAM靶點都有較高的編輯效率(40.6~82.7%,平均為62.6%),主要編輯窗口為C3~C8,產生較少的非C-T編輯副產物(2.9%),並有較低的T-DNA自靶向突變效率(6.9%)


PhieCBEs載體的結構(A)和編輯效率(B)


綜上,該研究開發的PhieCBEs系統(特別是PevoFERNY-NG)具有高效、廣靶向、無靶序列偏好性、編輯窗口廣和自靶向編輯效率低等優點,使單鹼基編輯系統在植物中具備了實用性,能夠廣泛地用於基因功能研究、基因的飽和突變、編輯調控元件、引入提前終止密碼子、和可變剪接等研究,為植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和作物遺傳改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華南農業大學博士後曾棟昌和研究生劉濤利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劉耀光院士和祝欽瀧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專項的資助。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0.11.001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
    【學術前沿】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編輯器PhiCBEs ​ 2020-11-0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超高活性胞嘧啶鹼基編輯器開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5月11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大力課題組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發表論文,介紹了最近開發的超高活性胞嘧啶鹼基編輯器(hyCBE)。
  • 【學術前沿】 李大力課題組開發超高活性的系列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而通過將胞嘧啶脫氨酶與nickase Cas9(D10A)融合而成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Cytosine base editor, CBE), 在不引入 DNA 雙鏈斷裂同時也不需要重組修復模板的情況下對編輯窗口(距離PAM遠端起的第4-7位)內的胞嘧啶脫氨,實現C>T的鹼基轉換,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精準的特點【3】。在基因治療,農作物遺傳育種,藥物篩選等領域展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1】。
  •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2020-07-20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美學者各自開發新型雙鹼基編輯器,同時實現兩種單鹼基編輯
    單鹼基編輯器依據 Cas9 nickase(D10A)融合不同的鹼基修飾酶,分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可分別在實現精準的CG到TA或AT到GC 的替換,由於其高效、精準和低脫靶性,以及不依賴DNA雙鏈斷裂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快速發展。
  • 「雙劍合璧」——李大力組開發新型雙鹼基基因編輯器
    然而,現有的鹼基編輯器只能催化單一類型鹼基的轉換,這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因此,開發新的鹼基編輯器能高效地同時產生兩種不同鹼基的突變,這既是概念上的創新,也將極大地豐富鹼基編輯工具,在基因治療,物種改良和分子進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 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催化胞嘧啶轉化
    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催化胞嘧啶轉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4 15:33:53 韓國漢陽大學的Sangsu Bae研究組與首爾國立大學的Jin-Soo Kim研究組合作發現
  • 高彩霞課題組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鹼基編輯技術是基於CRISPR系統開發的基因組定向修飾技術。該技術由於不需要DNA雙鏈斷裂和外源供體DNA可以實現對目的鹼基的精準替換,在疾病治療、植物性狀改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不過,其脫靶效應仍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難題。
  • 遺傳所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鹼基編輯技術是基於CRISPR系統開發的基因組定向修飾技術。該技術由於不需要DNA雙鏈斷裂和外源供體DNA可以實現對目的鹼基的精準替換,在疾病治療、植物性狀改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不過,其脫靶效應仍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難題。
  • 科學網—科學家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揚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
  • 科學家開發出廣適用性水稻鹼基編輯系統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首次將SpCas9突變體SpG和SpRY應用於植物,在水稻中實現NRN PAM和NYN PAM的靶向操作,開發的系列工具大大擴展了CRISPR系統在植物基因組中的應用範圍。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上。
  • 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基因編輯刪除基因組片段的靶點設計工具
    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基因編輯刪除基因組片段的靶點設計工具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科學雜誌社 ,作者中國科學生命科學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動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遺傳改良提供了革命性的遺傳操作工具。基於CRISPR系統進行的基因編輯技術,主要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的修復機制,在靶位點處引入一個或幾個鹼基的缺失或者插入,實現基因功能敲除的目的。
  • 一文讀懂所有的鹼基編輯器技術!
    但是,但是,但是,單鹼基編輯技術(base editing,BE) 還是被聰明的科學家們創新性的開發了出來!美國哈佛大學David Liu(劉如謙)實驗開發的單鹼基編輯器就是為此而生的。David Liu實驗室開發了三種不同的鹼基編輯器,分別是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和先導編輯器(Prime Editor),這些鹼基編輯器在工作時不依賴DSB的產生,也不需要供體DNA的參與。2.
  • Science:中科院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
  • 中國科學家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存在全基因組範圍的脫靶效應...
  • CRISPR C-G鹼基編輯器誘導人類細胞靶向DNA顛換
    CRISPR C-G鹼基編輯器誘導人類細胞靶向DNA顛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1 15:12:57 哈佛醫學院J.
  • 劉如謙繼續革新鹼基編輯器
    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DdCBE 的搭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DdCBE 由線粒體靶向信號序列、TALE 蛋白、DddA 半體及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劑 UGI 共同組成。N 端 2x-UGI 序列和 bpNLS 核定位序列圖片來源:Nature 最後,研究團隊在基因編輯工具前端安裝了線粒體靶向信號序列,解決了胞嘧啶鹼基編輯器(DdCBE)穿越膜線粒體雙層膜的導航問題
  • ...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全基因組脫靶...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
  • 鹼基編輯器華人發明者創立的公司獲A輪融資,基因醫療提速
    哈佛大學等已經授予Beam公司全球授權,準許團隊開發並商業化其一系列用於治療人類疾病的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Evans表示,「鹼基編輯器使得單個鹼基的改變更加高效,並達到前所未有地精準。Beam公司已經整合了鹼基編輯領域的關鍵技術,並致力於將鹼基編輯器作為重大疾病的新治療選擇。」
  • 新型鹼基編輯器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
    開發新型鹼基編輯技術實現鹼基轉換甚至任意鹼基變換,在合成生物體系構建、遺傳疾病的基因治療、生物性狀修飾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張學禮研究員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畢昌昊研究員帶領的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聯合攻關,設計構建了胞嘧啶脫氨酶-nCas9-Ung蛋白複合物,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GBE),開發了可實現嘧啶和嘌呤間轉換的單鹼基基因編輯系統。基於該系統,國際上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實現胞嘧啶(C)與鳥嘌呤(G)的特異性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