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全基因組脫靶...

2020-11-24 生物谷

2019年3月2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2月28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ytosine, but not adenine, base editors induce genome-wide off-target mutations in rice」。

圖片來自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單核苷酸變化是人類疾病和經濟生物中性狀變異的重要原因。通過鹼基編輯器對單核苷酸多態性進行基因改造為基因療法帶來了巨大希望,這可能潛在地治癒人類疾病並改善作物植物的性狀。

科學家們已開發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這些鹼基編輯器是將切口酶型Cas9蛋白與胞嘧啶脫氨酶或腺嘌呤脫氨酶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並且經發現它們在單向導RNA(sgRNA)的靶位點中促進C>T或A>G轉化(即在靶轉化)。

儘管CBE和ABE的在靶轉化(on-target conversion)在許多有機體中發現,但是它們的脫靶效應並未在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過系統性評估。

過去對鹼基編輯特異性的分析主要局限於使用計算機

軟體

預測的類似靶標的位點。這些類似靶標的位點通常數量少並且具有有限的基因組分布。

考慮到科學家們已發現大腸桿菌、

酵母

細胞和人類細胞中的胞嘧啶脫氨酶異位表達會引發全基因組脫氨事件,在全基因組水平上以無偏見的方式探究鹼基編輯器的特異性已變得必要和迫切。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高彩霞課題組選擇了三種廣泛使用的鹼基編輯器:BE3、高保真BE3(HF1-BE3)和ABE,其中BE3和HF1-BE3屬於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將靶向11個基因組位點的總共14個鹼基編輯器構造體通過農桿菌轉化方法轉化到水稻中。他們利用全基因組測序對由BE3、HF1-BE3或ABE編輯的再生T0水稻植物;經過這些鹼基編輯器轉化但沒有經過sgRNA轉化的水稻植物以及兩個對照組水稻植物(即野生型水稻和轉基因水稻的無效分離株)進行分析。

這些鹼基編輯器組(即BE3組、HF1-BE3組和ABE組)和對照組在發現的插入或刪除(insertion or deletion, indel)數量上沒有顯著差異。相反之下,BE3組和HF1-BE3組要比ABE組和對照組具有顯著更多的單核苷酸變異(SNV)。

在這些鹼基編輯器組和對照組中,每株水稻植物的C>T單核苷酸變異(SNV)的平均數量為:203(BE3)、347(HF1-BE3)、88(ABE)和105(對照組)。因此,BE3組和HF1-BE3組水稻植物中的C>T單核苷酸變異數量分別比對照組水稻植物高94.5%和231.9%。

值得注意的是,在沒有sgRNA的情況下用BE3和HF1-BE3處理水稻植物也會導致大量的C>T單核苷酸變異。此外,由BE3和HF1-BE3賦予的絕大多數額外C>T突變與使用計算機

軟體

(Cas-OFFinder)預測的脫靶位點並不相匹配。

高彩霞課題組發現所有的單核苷酸變異以及C>T單核苷酸變異分布在整個水稻基因組中,這表明在全基因組發生。利用轉錄組數據構建的圖譜表明與轉錄的基因區域相比,與BE3和HF1-BE3相關的較高數量的C>T單核苷酸變異更頻繁地發生,在這些基因區域,單鏈DNA因活躍的轉錄而得以產生。

總而言之,由高彩霞課題組產生的數據表明是BE3和HF1-BE3,而並不是ABE,在水稻中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這些脫靶突變主要是C>T單核苷酸變異,在轉錄的基因區域中富集,通過當前的計算機方法是無法預測的。含有胞嘧啶脫氨酶的鹼基轉化單元可能是由BE3和HF1-BE3引發的較高數量的脫靶單核苷酸變異的原因,因而需要加以優化以提高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的特異性。

高彩霞博士說,「鹼基編輯器代表了一種吸引人的工具,用於產生植物育種所需的精確

遺傳

變異。這些鹼基編輯器的特異性至關重要,這是因為脫靶突變可能是有害的。我們發現當前的BE3或HF1-BE3在植物中導致意外的和不可預測的全基因組脫靶突變,從而凸顯了優化這類鹼基編輯器特異性的緊迫性。」(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Shuai Jin et al. Cytosine, but not adenine, base editors induce genome-wide off-target mutations in rice. 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w7166.

相關焦點

  • Science:中科院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
  • 高彩霞課題組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並結合新型的胞嘧啶鹼基編輯篩選方法,開發出了新型高精度,高編輯活性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北京時間2020年7月27日晚23時,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分子細胞》。
  • 中國科學家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存在全基因組範圍的脫靶效應...
  • 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植物基因工程技術又進一步
    高彩霞研究組長期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創新及應用研究,已在植物中建立了完善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技術體系。2019年高彩霞研究組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Cytosine, but not adenine, base editors induce genome-wide off-target mutations in rice 的論文,首次在植物中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在基因組水平存在嚴重脫靶效應 (點擊查看:專家點評Science |
  • ...課題組和楊輝課題組揭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誘導大量的單位點脫靶...
    科學家們已開發出多種方法來檢測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基因編輯脫靶位點。然而,這些方法並不適用於檢測體內的單核苷酸變異(SNV)。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李亦學(Yixue Li)課題組、楊輝(Hui Yang)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Lars M.
  • Mol Cell:中科院高彩霞課題組開發出具有高特異性和高精度的胞嘧啶...
    2020年8月3日訊/生物谷BIOON/---鹼基編輯器可以在不引起雙鏈DNA斷裂的情況下,在基因組DNA中產生高效的定向點突變,在人類疾病的基因治療和作物植物的性狀改良方面有很大的應用前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Gao Caixia)教授課題組一直在研發植物鹼基編輯技術。
  • 遺傳所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並結合新型的胞嘧啶鹼基編輯篩選方法,開發出了新型高精度,高編輯活性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北京時間2020年7月27日晚23時,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分子細胞》。
  • 高彩霞/王延鵬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在基因組靶位點產生C-T核苷酸取代,而不會引起雙鏈斷裂。但是,諸如BE3的CBE可以通過不依賴sgRNA的DNA脫氨作用而引起全基因組脫靶變化。而且,這兩個鹼基編輯器變體通過產生較少的C編輯,在其目標位置更加精確。總之,該工作結合基於結構信息的蛋白理性設計、植物個體全基因組脫靶檢測技術和高通量R-loop脫靶檢測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單鹼基編輯的精確性,開發出的兩種能保持高編輯效率且無隨機脫靶效應的CBE變體,為基因治療和植物分子設計育種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支撐。
  • 科學網—科學家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揚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
  • Science:我國李亦學課題組和楊輝課題組揭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誘導...
    科學家們已開發出多種方法來檢測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基因編輯脫靶位點。然而,這些方法並不適用於檢測體內的單核苷酸變異(SNV)。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李亦學(Yixue Li)課題組、楊輝(Hui Yang)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Lars M.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高彩霞團隊建立鹼基編輯器特異性評估方法
    單鹼基編輯技術可以實現目標基因組位點的鹼基替換,能夠在多種應用場景中發揮作用。然而,脫靶是其商業化應用的主要問題之一。
  • 一文讀懂所有的鹼基編輯器技術!
    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單鏈DNA切口活性的 nCas9(Cas9 nickase,D10A),另一種是無核酸內切酶活性的 dCas9(Catalytically dead Cas9),可結合靶基因但不切割靶基因,兩種 Cas9 蛋白均不會產生雙鏈斷裂(DBS),那麼使用完好的互補鏈作為模板,DNA上的切口迅速地被HDR途徑修復(2)胞嘧啶脫氨酶,它的作用是將胞嘧啶 (Cytosine, C)脫氨基變為尿嘧啶
  • 【學術前沿】 李大力課題組開發超高活性的系列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而通過將胞嘧啶脫氨酶與nickase Cas9(D10A)融合而成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Cytosine base editor, CBE), 在不引入 DNA 雙鏈斷裂同時也不需要重組修復模板的情況下對編輯窗口(距離PAM遠端起的第4-7位)內的胞嘧啶脫氨,實現C>T的鹼基轉換,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精準的特點【3】。在基因治療,農作物遺傳育種,藥物篩選等領域展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1】。
  • 「雙劍合璧」——李大力組開發新型雙鹼基基因編輯器
    該研究將人類胞嘧啶脫氨酶hAID-腺嘌呤脫氨酶-Cas9n(SpCas9 D10A突變體)融合在一起,開發了一種新型雙功能高活性鹼基編輯器-A&C-BEmax,它可以在同一等位基因的靶序列上實現C>T和A>G的高效轉換。
  •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2020-07-20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超高活性胞嘧啶鹼基編輯器開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5月11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大力課題組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發表論文,介紹了最近開發的超高活性胞嘧啶鹼基編輯器(hyCBE)。
  • 遺傳發育所首次在個體水平上發現單鹼基編輯系統存在脫靶效應
    基因組編輯工具單鹼基編輯器的開發,為定向編輯和修正基因組中的關鍵核苷酸變異提供了重要工具,展現了其在遺傳疾病治療與動植物新品種培育等方面潛在的重大應用價值。單鹼基編輯器主要分為兩類,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CBE)與腺嘌呤單鹼基編輯器(ABE),分別由胞嘧啶脫氨酶或改造的腺嘌呤脫氨酶與nCas9蛋白融合而來,對應地可在基因組中的靶向位點實現C>T或A>G的鹼基編輯。
  • Nature 重磅,線粒體基因編輯工具橫空出世! 劉如謙繼續革新鹼基編輯器
    Mougous 和 David Liu 研究組把實現線粒體基因組編輯的關鍵鎖定在一種可催化核苷酸中鹼基胞嘧啶 C 轉化為尿嘧啶 U 的細菌毒素,後者屬於胞苷脫氨酶(DddA),靶向雙鏈 DNA。研究團隊隨後設計了嚴謹的實驗驗證了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DdCBEs 的脫靶。用來驗證脫靶的基因序列與 mtDNA 目標基因序列差異僅為 1-2 個鹼基。 研究人員證實 DdCBE 在如此嚴苛的條件下並不存在非目標基因編輯,提示 DdCBE 具有精確的鹼基識別特異性(明顯優於 CRISPR-Cas 系統),完美通過脫靶效應考核。
  • 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催化胞嘧啶轉化
    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催化胞嘧啶轉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4 15:33:53 韓國漢陽大學的Sangsu Bae研究組與首爾國立大學的Jin-Soo Kim研究組合作發現
  • 相鄰胞嘧啶 不再傻傻分不清
    7月15日,《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了美國萊斯大學高雪研究組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所左二偉研究組合作開發的新型精準單鹼基編輯工具,將使連續胞嘧啶(C)區域的精準鹼基編輯成為可能。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由胞嘧啶脫氨酶和nCas9蛋白融合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