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中科院高彩霞課題組開發出具有高特異性和高精度的胞嘧啶...

2020-12-05 生物谷

2020年8月3日訊/生物谷BIOON/---鹼基編輯器可以在不引起雙鏈DNA斷裂的情況下,在基因組DNA中產生高效的定向點突變,在人類疾病的基因治療和作物植物的性狀改良方面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Gao Caixia)教授課題組一直在研發植物鹼基編輯技術。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ytosine base editor, CBE)可誘導水稻出現意想不到的全基因組脫靶突變,這就促進全球基因組編輯界對此進行改進。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高彩霞教授課題組基於截短的人APOBEC3胞嘧啶脫氨酶(A3Bctd)構建出兩種新的CBE,並開發出一種高通量檢測方法,用於評估植物CBE中不依賴於單向導RNA(sgRNA)的脫氨變化。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7日在線發表在Molecular 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ationally Designed APOBEC3B Cytosine Base Editors with Improved Specificity」。


他們首先開發了一種快速、高通量且廉價的方法---nSaCas9介導的正交R環測定法---來評估植物中的CBE。在這種測定法中,正交CRISPR系統nSaCas9被用於在植物細胞中產生單鏈DNA(ssDNA)區域,作為不依賴於sgRNA的脫氨變化的靶標。為了評估nSaCas9介導的正交R環測定,他們將它與全基因組測序(WGS)測定進行了比較。

一致性的結果表明,nSaCas9介導的正交R-loop測定法為評估CBE的不依賴於sgRNA的脫靶活性提供了一種合理、快速和高通量的方法。

他們隨後通過合理設計構建出16個A3Bctd脫氨酶變體,並評估了它們的在靶效率(on-target efficiency)和不依賴於sgRNA的脫靶活性。他們利用nSaCas9介導的正交R環測定法對這些A3Bctd-BE3變體進行了測試,並選擇了7個與高效的在靶編輯活性和下降的脫靶活性相關的突變。之後,他們將這些突變進行組合,產生了9個新的具有雙胺基酸或三胺基酸替換的A3Bctd-BE3變體。

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得到了兩個新的CBE變體:A3Bctd-VHM-BE3和A3Bctd-KKR-BE3,這兩個變體表現出高效的在靶活性和明顯下降的不依賴於sgRNA的脫靶活性。

此外,這兩種新的CBE變體在它們的靶位點上的編輯表現得更為精確,主要產生單個和兩個胞嘧啶(C)編輯。他們還通過全基因組測序驗證了A3Bctd-VHM-BE3和A3Bctd-KKR-BE3的高特異性。(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Shuai Jin et al. Rationally Designed APOBEC3B Cytosine Base Editors with Improved Specificity. Molecular Cell, 2020, doi:10.1016/j.molcel.2020.07.005.

2.Researchers develop new cytosine base editors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precision
https://phys.org/news/2020-07-cytosine-base-editors-high-specificity.html

相關焦點

  • Science:中科院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
  • 高彩霞課題組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並結合新型的胞嘧啶鹼基編輯篩選方法,開發出了新型高精度,高編輯活性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北京時間2020年7月27日晚23時,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分子細胞》。
  • 科學網—科學家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本報訊(見習記者韓揚眉)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
  • 遺傳所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通過對人類胞嘧啶脫氨酶(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並結合新型的胞嘧啶鹼基編輯篩選方法,開發出了新型高精度,高編輯活性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北京時間2020年7月27日晚23時,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分子細胞》。
  • 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植物基因工程技術又進一步
    (APOBEC3B)蛋白的理性設計,並結合新型的胞嘧啶鹼基編輯篩選方法,開發出了新型高精度、高編輯活性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高彩霞研究組長期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創新及應用研究,已在植物中建立了完善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技術體系。
  • ...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全基因組脫靶...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
  • 【學術前沿】 李大力課題組開發超高活性的系列胞嘧啶鹼基編輯器...
    而通過將胞嘧啶脫氨酶與nickase Cas9(D10A)融合而成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Cytosine base editor, CBE), 在不引入 DNA 雙鏈斷裂同時也不需要重組修復模板的情況下對編輯窗口(距離PAM遠端起的第4-7位)內的胞嘧啶脫氨,實現C>T的鹼基轉換,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精準的特點【3】。在基因治療,農作物遺傳育種,藥物篩選等領域展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1】。
  • 高彩霞/王延鵬開發出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
    總之,該工作結合基於結構信息的蛋白理性設計、植物個體全基因組脫靶檢測技術和高通量R-loop脫靶檢測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單鹼基編輯的精確性,開發出的兩種能保持高編輯效率且無隨機脫靶效應的CBE變體,為基因治療和植物分子設計育種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支撐。
  • 中國科學家發現胞嘧啶單鹼基編輯器存在全基因組範圍的脫靶效應...
  • 超高活性胞嘧啶鹼基編輯器開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5月11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大力課題組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發表論文,介紹了最近開發的超高活性胞嘧啶鹼基編輯器(hyCBE)。
  • 中科院高彩霞團隊開發出針對植物的新型可預測的多核苷酸缺失系統
    因此,開發一種精確的、可預測的多核苷酸缺失系統對這些調節性DNA的基因功能分析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Gao Caixia)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一直致力於開發新技術,以實現高效、特異的基因組工程。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基於胞嘧啶脫氨和鹼基切除修復(base excision repair, BER)機制,開發出一系列APOBEC-Cas9融合誘導缺失系統(APOBEC-Cas9 fusion-induced deletion system, AFID),將Cas9與人APOBEC3A(A3A)、尿嘧啶DNA-葡糖苷酶(UDG)和AP裂解酶結合,成功在水稻和小麥基因組中誘導出新型的精準
  • Nat Biotechnol:中科院高彩霞團隊開發出針對植物的新型可預測的多...
    2020年7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許多小調控元件,包括miRNA、miRNA結合位點和順式作用元件,僅由5~24個核苷酸組成,在調控基因表達、轉錄和翻譯、蛋白結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是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改良的理想靶點。CRISPR-Cas9系統已在基因組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2020-07-20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高彩霞研究組建立新型可預測多核苷酸刪除基因組編輯系統
    基於此,開發新型、精準、可預測的多核苷酸刪除基因組編輯系統對調控DNA序列的功能解析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長期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在新型鹼基編輯技術開發中取得重大突破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在新型鹼基編輯技術開發中取得重大突破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所官網 2020-07-22 11:38
  • Science:我國李亦學課題組和楊輝課題組揭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誘導...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基因組編輯在治療由致命性突變引起的遺傳疾病上有很大的潛力。對基因組編輯的脫靶效應進行全面分析是驗證這種編輯實用性所必需的。科學家們已開發出多種方法來檢測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基因編輯脫靶位點。然而,這些方法並不適用於檢測體內的單核苷酸變異(SNV)。
  • ...課題組和楊輝課題組揭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誘導大量的單位點脫靶...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基因組編輯在治療由致命性突變引起的遺傳疾病上有很大的潛力。對基因組編輯的脫靶效應進行全面分析是驗證這種編輯實用性所必需的。科學家們已開發出多種方法來檢測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基因編輯脫靶位點。然而,這些方法並不適用於檢測體內的單核苷酸變異(SNV)。
  • 胞嘧啶的性質及與胸腺嘧啶的區別
    胞嘧啶是核酸(DNA和RNA)中的主要鹼基組成成分之一。胞嘧啶可由二巰基脲嘧啶、濃氨水和氯乙酸為原料合成製得。用作藥物中間體。胞嘧啶的性質:CAS號:71-30-7分子式:C4H5N3O分子量:111.10純度:≥98.0%MDL號:MFCD00006034Beilstein號:2637EC號:200-749-5白色片狀結晶。100℃失水,300℃時成棕色,320~325℃分解。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高彩霞團隊建立鹼基編輯器特異性評估方法
    全基因組測序(WGS)可以提供全基因組水平上的直接變異信息,能夠對編輯個體進行脫靶分析和評估,但如何將脫靶變異和背景變異區分開,是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最近,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高彩霞團隊詳細描述了一種無偏WGS方法,可用於精準評估水稻基因組上的鹼基編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