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
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新冠肺炎病例的病因分析,深入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的病理生理過程,為相關臨床診療規範的確認提供科學依據,並為後續研究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2月17日上午8時許,隨著D952次動車一聲汽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新冠肺炎病因診斷專家組踏上徵程。該專家組由國家衛健委委派,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病理學和病因診斷研究工作。瑞金醫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親自帶隊,隊伍由病理科黨支部書記費曉春副主任醫師、張衡主治醫師、超聲診斷科劉振華主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蔡軍、趙雷老師共同組成。這是一支長期工作在病理和影像學臨床和研究一線,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的精兵強將。據悉,王朝夫曾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凱原獎,是優秀的病理學專家和備受愛戴的大學教授。
這一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新冠肺炎病例的病因分析,深入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的病理生理過程,為相關臨床診療規範的確認提供科學依據,並為後續研究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16日下午3時許,接到國家衛健委的通知後,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院士和瑞金醫院院長寧光院士親自部署,基礎醫學院和附屬瑞金醫院迅速籌措隊伍,制定增援方案,準備器械和防護物資。短短1小時內,就有12人報名。經過各方面的綜合考量,最終形成了6人名單,全部都是共產黨員。其中,既有工作經驗豐富,既在大學裡做過7年病理教師又具有豐富病理診斷經驗的王朝夫隊長,也有側重於影像學方面的劉振華醫生,還有長期工作在基礎病理學領域的蔡軍和趙雷老師。
今天上午7時,交大醫學院和附屬瑞金醫院黨政領導為出徵隊伍送行。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主持簡短的送行儀式。陳國強院士和寧光院士期待隊員們與武漢的研究隊伍團結合作,充分發揮交大醫學院病理學科方面的優勢特點,全力打好這場明確病因的戰役。同時囑託他們注意做好自身防護。基礎醫學院院長程金科教授也參與送行。
據了解,相比救治病人的一線醫護人員,這支隊伍的感染風險可能更大,承擔了較大風險。為此,他們在16日下午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三級防護標準的行前培訓。培訓結束後,為了防止感染,隊員們集體理短頭髮,為迎接即將與病毒開戰的這場戰役做好準備。
王朝夫表示,「我對大病理的相關工作很有信心,保證圓滿完成任務,為早日打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硬仗全力以赴。」蔡軍說,「基礎醫學院與臨床關係密切的就是病理,病理的老師們最近也一直關注著疫情的發展,只要有任務必須要上。」雖然從接到通知到最終確定成行,準備時間很緊張,但其實也早有心理準備。蔡軍的愛人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目前也正在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的一線戰「疫」,五院也是發熱的定點醫院,愛人非常了解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全力支持丈夫。趙雷則說,作為老師,平時在學校裡教書育人,教導醫學生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現在正是言傳身教的時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衝鋒在疫情防控的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