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號」承載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8所希冀

2020-12-07 搜狐網
「神舟五號」承載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8所希冀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25日15:48  人民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人民網太原10月25日電記者羅盤報導:24日,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太谷518所建所38周年紀念日。在慶祝飛船成功的同時,更為自己能為航天事業做點貢獻而自豪。

  在我國首次載人航天工程中,該所圓滿完成了「神舟五號」飛天整船吊具、總裝測試平臺、太空人訓練模擬器等200餘臺(套)飛船專用電機設備。成立38年來,518所一直承擔著國家重點型號任務,先後成功研製了各種型號衛星地面跟蹤測量設備、星上遙測設備等多種類型的航天專用產品,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來源:人民網gAā





相關焦點

  • 「神舟五號」空間環境保障技術準備就緒 將如期發射
    本報北京7月2日訊(記者徐彬)經過40位科研人員半年的精心準備,「神舟」五號飛船空間環境安全保障技術準備目前已經就緒。承擔該項任務的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預報中心主任龔建村透露說,他們即將向載人航天工程總部提交今年10月份的第一份中長期空間環境安全預報。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武漢海創公司元器件與飛船配套
    正是這家企業,先後五次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飛船提供配套元件。他們研製生產的元器件,在神舟五號的控制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海創公司,成了武漢人的驕傲。走進海創公司會議室,許多錦旗、獎牌,分外引人注目,其中一些是由中國航天系統送來的,特別是神舟飛船及運載火箭鍍金模型十分耀眼,模型上寫著「感謝為神舟發射所作貢獻」。這是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神舟載人飛船總指揮李繼耐接見海創公司領導時贈送的。
  • 神舟六號升空意義風險與神舟五號不一樣(資料)
    今年秋天,神舟六號上天將成為中國航天史又一個新的裡程碑,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今後的航天員出艙、建立小型空間站和天地往返系統,進行空間飛行器之間的對接和分離,實施「嫦娥工程」探月計劃等,都將得到穩步推進。
  • 【夢圓九天】 神舟五號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如今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已實現,那麼,這一路是如何走來的呢?
  • 神舟五號發射日子臨近 火箭專家詳細解讀升空4大懸念
    ■神舟五號將搭乘「長徵2號己」火箭升空  ■採用的核心技術屬我國獨有的智慧財產權  ■飛船遇到太空碎片時能機動靈活地避開  ■10月秋高氣爽是適宜航天發射的好天氣  隨著10月份神舟五號升空日子的臨近,這次神舟五號飛船的發射將真正實現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神舟五號將搭乘什麼樣的發射器升空?
  • 歷史性時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衛星應用總體部
    近日,主要從事空間技術開發、太空飛行器研製、航天技術應用等業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迎來了一個歷史性時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長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經過50年的發展,該院已成為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其產品研製基地,是中國空間事業最具實力的骨幹力量,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現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 神舟五號飛船
    試驗項目: 神舟5號將儘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天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說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     新技術應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其中設定了幾百種故障模式,一旦發生危險立即自動報警。即使在飛船升空一段時間之後,也能通過逃逸火箭而脫離險境。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神舟三號飛行過程中進行了培育實驗神舟三號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這次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66次飛行。中國科學院和信息產業部等有關單位為這次發射研製了對地遙感、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等船載儀器和地面測控設備。
  • 神舟五號核心建設者戚發軔:伏櫪者志在太空
    戚發軔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艘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核心建設者。如今,戚發軔已退居二線,負責規劃我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的後續工作。同題問答1.這十年,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 中國航天一甲子:神舟11本月發射 長徵五號即將首飛
    原標題:中國航天一甲子:神11本月發射 長徵五號即將首飛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飛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創建。今天(8日),也就成為我國航天事業創立60周年的紀念日。
  • 神舟五號實現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太空,揭秘神舟系列飛船承載的歷史使命...
    神舟五號發射的時候,航天科技集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正在在塔架上指揮操作工作,當時還有一個航天員進艙前裡面狀態準備,回想當時的那一刻確實特別激動,等於是親手把楊利偉送到我們神舟五號飛船裡面。「神舟五號發射21個小時,我們是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大家一晚上都沒有睡覺,都在通過電話聯繫,關注到天上的數據,關注楊利偉的情況。
  • 神舟五號摘得北京國際設計周經典設計獎
    近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神舟五號飛船再獲殊榮,摘得北京國際設計周活動最高榮譽「經典設計獎」。神舟飛船副總設計師賈世錦代表神舟團隊從主辦方領導手中接過獎盃和獎牌,成為神舟五號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的又一個高光時刻。
  • 神舟五號一飛沖天 大連晚報記者見證歷史瞬間(圖)
    昨日上午9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響起一片沸騰的聲音,我國自主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我國進行的首次載人飛船飛行,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歷史性突破。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發射的國家。記者親歷發射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瞬間。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飛船,神舟一號考核了飛船重要的5項技術:艙段連接和分離技術、調姿和制動技術、升力控制技術、防熱技術和回收著陸技術。這一天,中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實現航天員單人單天飛行。航天員楊利偉也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當楊利偉經過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行程返回陸地後,邁出艙門面對歡呼人群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是祖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也是我生命中最偉大的一天。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蘇、俄、美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 神舟五號出徵太空17周年,這裡記錄了永恆的一刻
    在中國數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承載著為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與夢想,楊利偉搭乘著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出徵太空。「神舟五號「飛船在近地球外太空遨遊了21個小時,最後成功安全返回,降落在內蒙古四王子旗著陸場。這牽動人心的21個小時從此載入了中國航天史冊,「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航天飛行成為了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裡程碑,楊利偉也成為中國首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英雄。
  •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3/25) 圖為中國首位乘「神舟五號」遨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中新社發 張桐勝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搭乘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首次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升空。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員楊利偉成功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這是我國進行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 【那年今日】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我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10,9,8,7,6,5,4,3,2,1,點火!」 2003年10月15日9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的託舉下,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國旗送入太空。經過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旅行,成功返回地面。由此,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進行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4/32) "← →"翻頁
  • 濱海新區518所完成地面保駕任務
    7月23日,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至此,新區518所也順利完成了火星探測器的地面保駕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