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身為青島人應該做些什麼

2020-11-23 騰訊網

近幾年以來青島的負面新聞不斷,最早的計程車司機把一對母女xx事件讓人一身冷汗,後來天價大蝦事件刷新了人們的三觀,後來又有黑人插隊打人事件,緊接著500元鮑魚事件、敵敵畏毒海參事件,如今又有宜家打架事件。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宜家的保安和三個女子幹了起來,最後兩敗俱傷,這件事也給青島和宜家帶來很大的名譽損失。

面對青島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作為青島人,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呢。

首先遇到負面新聞的時候,要確認當事人中間有沒有東北人,如果有東北人,那麼基本上可以反轉了,參照38元天價大蝦事件,人們的關注點是在青島發生的,青島人卻極力辯解老闆不是青島人,最後成功地為青島開拓。

其次要學會辯解,別人說青島旅遊區宰客的時候,可以反擊「全國哪個旅遊區不宰客,又不是只有青島這樣」「青島就這樣,不想來就別來,沒人求著你來」。例如毒海參事件,可以反擊「全國都用敵敵畏養海參,又不是只有青島這樣」。

青島是國際性大都市,被人放在放大鏡下觀察理所當然,作為青島熱在面對質疑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這幾點,謹防給青島抹黑。

相關焦點

  • 梁文道:政府應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文章摘要:梁文道介紹香港暢銷政治科普書籍《新君王論》這書在香港受歡迎是因為蔡子強常常跟大家講現代領導無論是商界或者是政界,他們應該具備的某些知識跟手段是什麼。同時主持人梁文道也通過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例證來說明,作為政府的負責人該如何面對負面新聞、醜聞和突發事件。
  • 如何面對網絡上的負面新聞
    隨著網絡成熟,人們面對網絡需要一個正確的心態,網絡的對面坐著的都是魚龍混雜的人,一個負面文章對企業或行業有可能帶來的致命的打擊。當然我不是說網絡不需要負面文章,正因為現在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很多不懷好心的人會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去惡意誹謗和攻擊一些公司。對於一些中小企來說,這些言論是無法控制的。
  • 淺談對新聞負面報導的正面思考
    關鍵詞:負面報導;積極作用;尺度;平衡 對於什麼是負面新聞,國內外學者眾說紛紜,有的將其等同於批評性報導,有的則認為是對負面題材進行報導,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義,綜合各家觀點,筆者更傾向如下表述:負面新聞(負面報導)是指新聞媒體發布的有關違背法律或倫理道德,與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發展潮流相悖、損害人類利益的事實的新聞[1]。
  • 和偏執性人格的人打交道,應該注意些什麼?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在生活中常常被人稱為「有病、一根筋、神經不正常、腦子短路」。具有偏執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其實也很痛苦,被人嫌棄、躲避、甚至沒有真心朋友。多數人往往誤將偏執情緒理解為偏執性格,歸為被躲避,少交往的哪一類人當中。
  • 如何面對他人的負面評價
    工作和生活中,當你聽到「這麼簡單的工作你為什麼做不好」、「你定下的目標總是完不成」這樣的評論,多少會感覺到有些心塞。   你有沒有過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把喜歡的衣服關進衣櫃?有沒有因為別人負面評價,而不敢再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是特別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 邢毓靜:面對科技創新的焦慮與擔憂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一、回顧過往,學會學術研究工作機制改革日見成效面對新時代,擁有35年悠久歷史的深圳經濟特區金融學會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2019年,學會年度課題繼續聚焦關係金融改革發展大局的重大創新構想,聯合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組織專業研究能力強的會員單位進行研究,為相關實務工作的推進做重要的理論準備。
  • 「影」的觀後感,我們的電影應該給觀眾帶來些什麼?
    不甘心做傀儡的境州一直在試圖做真正的自己,擺脫被控制、失去自我的無力感,最終他成功了,但代價卻是沉痛的,連自己最愛的人也被深深傷害。看完這部如水墨畫般的電影,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一個在電影界長期存在的問題。我們的電影究竟應該為社會帶來些什麼?張導的這部影片嘗試展現某些人性深處的東西,如無奈和掙扎,但給出的解決方法卻是血腥的。
  • 危機公關處理:企業如何面對負面信息?
    負面信息,在網絡普及的今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作為企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負面的信息。負面信息是指在網絡以及其他媒體傳播出來的不利於企業品牌發展的消息,以網絡信息為主,多以新聞稿、論壇帖子、博客文章、視頻的形式存在。
  • 學者談新冠︱張生:面對疫情,我們歷史學人能做些什麼?
    當然也有很多人保持世界主義或者國際主義的看法,從全世界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的疫情,指出我們的種種不足。這個問題在學術氛圍裡當然可以討論,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一點是什麼呢?其實100年前孫中山先生就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的強國都講國際主義或者世界主義,而「三民主義」的第一條就是民族主義,所以就有人說孫中山是不是太偏狹了?
  • 評論:媒體報導負面新聞就是不負責任嗎?
    近來,惹人眼球的一些所謂新聞中,不少是負面報導,食品安全、醫患矛盾、建築質量、官員貪腐等熱點層出不窮。在一些媒體的炒作下,似乎中國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是「豆腐渣」,所有的公職人員都有問題,似乎社會矛盾異常尖銳,發展前景迷茫黯淡。事實上,這只是個別媒體所營造出的一種錯覺。
  • 面對心理變態者,我們能做些什麼?
    那麼,我們能夠做些什麼?黑爾認為,隨著我們的社會機構不斷遭到犯罪率猛增的威脅,隨著我們的法律、心理健康和司法系統負擔過重幾近癱瘓,我們必須繼續尋求各種方法,以減少心理變態者對社會造成的巨大影響。黑爾在該書的最後提出了一些保全建議,希望給予那些與心理變態者共同生活的人們一些保護自己、減少損失的方法。
  • 比較的新聞:正面報導和負面報導
    在雪梨理工大學新聞系的一次講座中,我向那些研究中國傳媒的同學發問,中國新聞報導的特點是什麼?一位同學說:「我覺得英雄主義和歌功頌德的東西比較多。」另一位同學說:「主要是宣傳黨的方針和政治說教。」最後一位同學總結道:「從方法上講是正面報導。」
  • 人去世的七天內家屬應該做些什麼呢?
    瀋陽陵園網小編先為您講解什麼是「頭七」,中國人的喪殯習俗,是根據死者去世的時間,再配合天幹地支計算出來的日子及時辰,習慣上大家都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頭七」習俗,但是一般都會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家人應該於魂魄回來前,給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逝者生前最喜歡吃的東西,之後必須迴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要麼躲起來讓死者看不見;如果讓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掛念,便會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還要準備有七節的竹子,在竹子上栓上黃草紙,做成梯子的樣子。名叫「天梯」為了幫我死者進入家中。因為人亡為鬼,不能走正中的大門。
  • 面對疫情,普通人可以做些什麼?
    放完鞭炮,非典並沒有立即被擊退,江蘇的人說那個小孩出生在安徽,安徽的人又說是江蘇,一時間人心惶惶,浮言四起。今天的這場戰疫,比起17年前,形勢更為嚴峻,更要求全國上下能正人心,靖浮言。一線的醫護人員在從病魔手中救人,各地社區工作人員在逐戶排查流動人口,快遞小哥,清潔人員等依然堅守崗位。作為延遲復工呆在家裡的普通人,我們能做什麼?
  • 2017年高考作文題:面對痛感新聞該如何
    ,應該淡定面對才是。  面對「痛感新聞」,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優秀作文】:面對痛感新聞該如何  放眼各新聞網站、微博、App及公眾號等平臺,讓人心緒不寧。
  • 青島有什麼?青島缺什麼?
    青島有山海匯聚造就百年港口名城的資源、有國家戰略加持引領海洋經濟騰飛的戰略、有科技人文豐富城市百態的環境。 青島缺什麼?青島文旅缺大牌、缺龍頭、缺創新。 青島要什麼?
  •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死亡?-虎嗅網
    2018年《新京報》報導說,青島一位老人去世,據他的家屬列出的殯葬花費明細,老人從去世到遺體告別收費名目達18項,共計98215元,其中與花相關的收費就達到了61200 元。而且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墓地費用並不是最終花費,因為公墓的使用期限究竟是多久,基本是個法律空白。我們是否思考過一個問題,死亡到底是什麼?
  • 中國網:體育明星的負面新聞為何引人關注
    2月23日晚,在世界盃女子單人三米板決賽獲得亞軍的郭晶晶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耍大牌。她在發布會上忙碌著自己手裡的小製作——為一件小玉器穿繩,忽視記者的提問。隨後她又在一次答問中稱加拿大選手哈特莉為「胖子」引起媒體譁然。(2月25日《華商報》)   看完有關郭晶晶的這個報導,我又看到了另一則關於體育明星的新聞。
  • 央視該如何報導自己的負面新聞
    關於火災原因,有不少媒體報導的是,由於業主單位的人不聽民警勸阻執意燃放A類煙花所致。"業主單位"究竟是什麼單位?當然也就是中央電視臺了。不直接說中央電視臺的人是肇事者,卻偏偏拐彎抹角,不直接明言,看來不少媒體還是給央視留了一點面子。央視13∶23分播發的消息,也沿用了業主單位這一說法。這是為自己諱言。10日下午兩點之後,央視終於不再迴避自己的責任。
  • 外媒:噩夢對大腦是必要的 或有助於人控制負面情緒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每日新聞網站6月20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後,人們做噩夢的頻率似乎越來越高了。4月份,人們在谷歌上搜索「奇怪的夢」的次數翻了一番,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