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他人的負面評價

2020-11-23 騰訊網

  工作和生活中,當你聽到「這麼簡單的工作你為什麼做不好」、「你定下的目標總是完不成」這樣的評論,多少會感覺到有些心塞。

  你有沒有過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把喜歡的衣服關進衣櫃?有沒有因為別人負面評價,而不敢再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是特別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一層一層地剖析。今天,我們就請來了在目文化創始人趙文,來和我們聊聊如何應對「負面評價」。

  認清負面情緒

  負面評價是一把雙刃劍:有些人會將這些負面評論化為動力,督促自己不斷進步。而有些人會覺得自己一無所成,繼而失去奮鬥的勇氣。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面對的負面情況來自兩種情況:

  (強關係)身邊的同事、親友及朋友與你有直接線下接觸的

  (弱關係)僅從你的部分行為輕易下判斷的吃瓜群眾

  當我們面對身邊人的一些負面評價時,首先你要知道,他們給你的評價賦予你自身的特殊意義,其實最終取決於你心底的期待。

  「害怕自己不夠好」幾乎是所有人的天敵,因為我們都有自尊心。美國最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在哈佛大學演講中提到說,在過去25年訪談生涯中,她最重要的一個領悟就是人類擁有一項共同的天性,那就是我們都渴望被認可。她說,每當錄影結束的那一瞬間,所有嘉賓,不管是布希總統、歐巴馬總統、還是碧昂斯,都會問同她一個問題:Was that ok?(這樣可以嗎?)

  所以,即便是總統和頂級明星,也和普通人一樣,同樣害怕自己不夠好,同樣渴望被認可。

  事實上,讓我們擺脫「害怕自己不夠好」最好的辦法不是去迴避這些負面評價,而是轉變思維模式,從中尋找有價值的信息:如果說得對,那麼就接受並成長,讓自己因此變得更好;如果不對,那麼也就無需在意。如此以來,任何形式的惡意攻擊也就無法對我們構成傷害。

  你甚至可以大大方方認同她說的:是的!我是不夠好,但,我每天都在進步,這就夠了。

  生活中還有另一種情況:

  公交車上,一個年輕人如果沒讓座,有可能被認為是自私

  約會中,看到對方吃飯吧唧嘴,就判定TA是個沒教養的人

  卻沒有想到過:

  也許是因為剛結束一天的工作,太累了

  可能是小時候養成了這種習慣,也在嘗試改掉

  正如馬東所說的那樣:我們自以為做出了公正的判斷,其實往往都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審判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環境,有自己看待事情的標準和取向。如果一個人腦中的負面能量足夠濃重,甚至會不停地憑空製造出負面的外界評價,來印證他內心那個灰暗、糟糕的世界,且基本不用對這種評價責任。

  要知道你和別人的經驗判斷,並不一定就是對的。這時,你只需要做你自己,不輕易對別人下定論。

  至於別人對你片面的評價,笑笑就好。

  畢竟如果一個人腦中的負面能量足夠濃重,甚至會不停地憑空製造出負面的外界評價,來印證她內心那個灰暗、糟糕的世界,且基本不用對這種評價責任,哪怕你讚美她、誇她都會被認為是嘲笑、譏諷。

  面對評判的三個步驟

  學會應對負面評論,可以把言語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低。總結來說,有三個步驟:觀察、表達感受、提出請求。

  別急著把別人的評判,解讀為批評和指責。

  不同的人表達習慣不一樣,對一句話的理解往往也不同。試著去留意,對方在對你做出評價時的背景。

  比如,和朋友約好了見面,你遲到了。當朋友問你:你怎麼老是遲到?她可能只是想抱怨一下。而不一定是批評你是個不守時的人。

  其次,是區分事實和偏見。如果對方說的是:「你真的很不守時。」先去判斷對方說的是不是事實。如果不是,她的評價是什麼,又有什麼值得在意的呢?

  接受評價後,用具體語言表達出你最真實的感受

  對於別人的評判,你可能會產生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感受。試著留意自己內心的聲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對方就更有可能理解,他的話對你意味著什麼,也就更注意表達時考慮你的心情。

  在表達完感受後,你可以提出具體的請求

  如果我們不重視自己的需要,別人可能也不會。反之,如果直接說出需要,獲得積極回應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出過「表達請求」的兩個技巧:

  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

  我們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

  比如:「你說話能不這麼衝嗎」,是一個抽象的請求;相比之下,用「我聽了你的話不太舒服,希望你可以用平和的語氣和我溝通」來回應,是更具體的。這樣的話術,會讓對方在表達時,明確自己應該用怎樣的語言和情緒來與你溝通。

  當然,對於一個總是打擊、貶低你的人,更好的選擇可能是遠離他們。如果不能遠離,嘗試辨別她說的話,是發洩還是事實,按不同情況採取應對措施,也會降低對方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人人都渴望得到認同,別輕易用一句話,傷害一個人。

相關焦點

  • 危機公關處理:企業如何面對負面信息?
    負面信息,在網絡普及的今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作為企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負面的信息。負面信息是指在網絡以及其他媒體傳播出來的不利於企業品牌發展的消息,以網絡信息為主,多以新聞稿、論壇帖子、博客文章、視頻的形式存在。
  • 如何面對網絡上的負面新聞
    隨著網絡成熟,人們面對網絡需要一個正確的心態,網絡的對面坐著的都是魚龍混雜的人,一個負面文章對企業或行業有可能帶來的致命的打擊。當然我不是說網絡不需要負面文章,正因為現在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很多不懷好心的人會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去惡意誹謗和攻擊一些公司。對於一些中小企來說,這些言論是無法控制的。
  • 抑鬱症患者對自我產生負面評價,怎麼辦?改變認知歪曲並遷移思維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對自我的負面評價和對未來的一種失望。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什麼?就是面對未來抱有極其強烈的渴望,並且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它。而抑鬱症患者的情緒狀態是非常低落的,甚至是比較頹廢的。自己不能轉彎過來思考,那麼誰也無法去把他拉回來。
  • 「社恐」的根源,在於懼怕他人的負面反應?
    有的人喜歡站到一群陌生人(通常是有些醉意的陌生人)面前高歌一曲,往往唱的是只有點兒會又不是很會的歌,也不管唱歌水平如何。要我說,他們的唱歌熱情與唱歌水平通常呈負相關,雖然我沒有做實驗驗證過。另外,這種傾向怕是也少不了酒精的推波助瀾。而在電視才藝秀風靡的今天,他們不僅能站到一小群醉醺醺的人面前,更能在成千上萬的陌生人面前唱歌。
  • 從人際關係和自我自由的角度,聊一聊「他人即地獄」
    沒有鏡子,他們感受不了自己的存在,只有在他人的目光裡證明自己存在,從而各懷目的,勾心鬥角,相互折磨。整個故事就是一個荒誕的笑話。但是最後那句"他人即地獄",卻是整個戲劇的精髓所在。接下來,我將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以及如何獲得自我的自由,聊一聊"他人即地獄"。
  • 面對離婚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如何應對
    面對這種情況,一部分的人會選擇離婚,讓自己逃出不幸福的婚姻。而有一部分的人雖然想要離婚,卻因為孩子的原因,而勉強繼續生活。小佳和老公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因為父母著急,才認識半年多就結婚了。很多的夫妻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都想讓他能健康的長大,再進行離婚,認為這樣能更小限度的傷害到孩子。所以每年高考結束之後,離婚率反倒是增高不少,有不少的孩子在上大學之前,突然就變成了單親家庭。
  • 如何了解真實自己,不再受困他人評價?「鏡中我效應」教你一招
    你會因為他人對自己產生誤會而難受嗎?你能不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嗎?所以,「我」,其實也是通過與他人相互作用而獲得的認知,這也就不難理解雖然我們常常寬慰自己或別人「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但卻難以做到。與他人的交互如何形成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呢?首先,我們會想像他人對自己的認知會與自己的認定相同,「我能解決很複雜的問題,別人一定也認為我很有能力」。
  • 《是我把你蠢哭了嗎》:「社恐」的根源,是懼怕他人的負面反應?
    有的人喜歡站到一群陌生人(通常是有些醉意的陌生人)面前高歌一曲,往往唱的是只有點兒會又不是很會的歌,也不管唱歌水平如何。要我說,他們的唱歌熱情與唱歌水平通常呈負相關,雖然我沒有做實驗驗證過。另外,這種傾向怕是也少不了酒精的推波助瀾。而在電視才藝秀風靡的今天,他們不僅能站到一小群醉醺醺的人面前,更能在成千上萬的陌生人面前唱歌。
  • 負面標籤如影隨形?思考:如何看待代際標籤?
    成人世界給每一個新生代的標籤,似乎都是以負面評價為主。負面標籤何以總是因每一個新生代走上歷史舞臺而如影隨形呢?   新生代與青春期重合  世代的存在是一個人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受到特定歷史時期影響的直接且客觀的反映。
  • 面對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身為青島人應該做些什麼
    近幾年以來青島的負面新聞不斷,最早的計程車司機把一對母女xx事件讓人一身冷汗,後來天價大蝦事件刷新了人們的三觀,後來又有黑人插隊打人事件,緊接著500元鮑魚事件、敵敵畏毒海參事件,如今又有宜家打架事件。
  • 如何面對別人的諷刺與挖苦?最好的方法是這樣
    其實最好的態度是這樣,以寬容與忍讓接納對方的攻擊,以微笑回應俗人們的諷刺與挖苦,以包容對待他人的誤解與過失。一、微笑著面對:堅持自己有人會拍案而起反唇相譏。當然也有人被言語中傷後沒有及時反擊,而是躲在角落自怨自艾。
  • 天啟之子遭遇負面評價,除了盲目跟風之外,作品本身並不差!
    然而如今的評價當中,卻存在著很多負面的評價,一些人甚至開始攻擊天啟之子的男主。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評價其實也伴隨著一些跟風的人士,很有可能沒有看懂這部動漫的真正含義,就跟風說出負面的評價。新海誠在進行動漫的打造過程當中,往往會通過唯美的畫面、細節處的展示來塑造人物的風格,而天氣之子的男女主角也有這非常細膩的人物形象。
  • P2P企業如何在兩天內解決負面信息
    但每天有多少家平臺被爆出負面不得而知,但經由投資人用戶體驗不滿意、競爭對手惡意造謠、第三方平臺或者個人惡意敲詐、公司企業自身原因等因素被爆出負面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在上演。那作為網貸平臺如果爆出負面信息,如何進行危機公關在2天內解決掉公司的負面信息呢?一、 輿情監測首先出現負面,我們要第一時間了解負面的來龍去脈。
  • 為你推薦四部非常好看的電影,網友:最後一部居然還有負面評價
    船員面對風暴、飢餓、恐懼和絕望交迫 。《終結者:創世紀》劇情簡介:天網擁有獨立意識後,對創造它的人類展開血腥屠殺。此後的歲月,約翰·康納率領戰友和天網的機器人大軍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在關鍵的一次戰役過後,天網將終結者派往1984年的洛杉磯,企圖殺害約翰的媽媽莎拉。而約翰則將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同時也是他的生身父親凱爾·裡斯派往過去。
  • 如何評價《血色浪漫》中的鐘躍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評價《血色浪漫》中的鐘躍民? 演員劉燁塑造了非常多的經典形象,其中西瓜視頻獨播的《血色浪漫》的男主鍾躍民就是劉燁塑造的深入人心的經典形象之一。 每個人都希望被正確評價,每個人都希望看到對他人的公正評價,對於影視劇中的人物也是一樣的。
  • 疫情中期間有負面情緒?不要怕!其實,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
    疫情期間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不必擔心!大數據來了: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一、心理科普公眾號《壹心理》對113684民眾的心理調查結果表明:面對疫情,憤怒和恐慌是正常的。國網供電公司全州職工526份調查中,憤怒和恐懼是這次疫情中民眾主要的負面情緒
  • 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影響
    摘 要:本文結合社會學中的訪談調查方法,以武漢高校學生為訪談對象,並對其進行了編碼,真實地展現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如何影響大學生社會心態,提出提升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網絡「把關人」責任等途徑,旨在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社會心態。
  • 人們為什麼有「負面偏好」,喜歡關注負面信息?
    在負面信息泛濫的情況下,許多心理層面的負面情緒更容易蔓延,造成人們心理資源上的資不抵債。  研究表明,人群中有一種分享負面信息的現象,即所謂「負面偏好」。也就是說,人往往會更多地注意負面的信息和事物,並且強化這種體驗。
  • 中國當代文學如何面對」世界「?——以莫言的中國評價話語為例
    此次講座由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宋炳輝主講,中文系張輝老師主持,題目為「中國當代文學如何面對『世界』?——以莫言的中國評價話語為例」。關於莫言的中國批評,折射了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許多共性,也囊括了中國文學進入文學的世界共和國(The World Republic ofLetters)所面臨的重要議題,包括作家寫作如何面對國內和國際兩個接受語境,並且在兩者之中實現創造性的超越;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如何面對這一處境下中國作家的寫作;如何理解中國作家在文本內部和文本之外(現實中)的話語方式等。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