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通史》出版 展英文學全貌

2021-01-07 中國日報網

6月15日,由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常耀信教授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國文學通史》正式面市。該書編寫耗時5年,共分3卷,260餘萬字,以英國歷史為主線,從亞瑟王到哈利波特,全面梳理和介紹了英國文學發展歷程及代表作品,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首次將通俗文學引入「正史」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作者究竟是誰?雪萊的真正死因是什麼?《哈裡波特》系列小說為什麼深受歡迎?在這部《英國文學通史》中,讀者不僅可以了解到莎士比亞、狄更斯等英國文學大家和他們的經典文學作品,而且還能讀到託爾金與《魔戒》、羅琳與《哈利波特》這些通俗作家作品的創作始末,這在國內文學史作品中尚屬首創。

常耀信教授介紹說,現在西方文學理論界正在重新界定文學經典。文學不再僅指精英式文學,已經擴展到了大眾文學,科幻、偵探、魔幻類的通俗文學在文學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我們的這部文學通史將歷史年代拉到了最近二十年,也是希望讀者能夠了解最新的文學動態。

除了通俗文學外,該書還包括對英國不同種族作家,以及前大英國協國家的作家及作品的簡述,並注重介紹和評論一些在文學史書上曾經有過聲名、但後來由於某種原因而受到忽視的階段和作家,內容跨度非常廣泛。

觀點獨到 特色鮮明

與以往的同類著作相比,這部文學通史在寫法上有所創新,雖然仍然是按照時間順序加以敘述,但切入點獨特,視野較為開闊。文中一些觀點頗為新穎,比如開篇指出英國文學有三支伏流:希臘神話、《聖經》和亞瑟王傳奇,其中二希傳統業已得到公認,而亞瑟王傳奇對英國文學的影響,之前並未引起足夠重視。

在對作家作品的論述中,該書並沒有簡單綜合曆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將撰寫組成員在閱讀、教學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融入其中。

常耀信教授介紹說,從2007年編寫該書伊始,我們就確定了一條原則:撰寫組每位成員都要細讀原著,記下自己的感受與想法,然後再去閱讀其他評論,看自己的想法有否獨創之處。我們希望從對文本的細緻接觸中擦出獨創的火花。

正因如此,這套通史既吸收眾家之所長,又在此基礎上創出了自己的特色,系統、全面、深入地挖掘、探索、研究、分析英國文學史料,總結文學創作的規律性因素。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院長張衝說:「這部《英國文學通史》是一部認真的學術作品,它並不完全附和或重述國內外既有的觀點和論述,但正是這樣的學術性,使它能自立於國內外英國文學史之林,成為讀者和研究者無法忽略的一部重要參考著作。」

雅俗共賞 一書多用

作為一部文學史,如何在堅持學術性的同時增強其可讀性,是撰寫組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希望這部《英國文學通史》不僅成為英國文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資源性書籍,更能帶給廣大讀者美的享受」,常耀信教授說。

《英國文學通史》的一大特點,是特別注重對重點作家重點作品進行賞析性介紹。書中至少對150位作家及其作品進行了生動翔實的介紹,更有趣的是,書中還介紹了作家的一些與創作有關的傳聞軼事,使這些作家以栩栩如生的姿態出現在讀者面前。如寫到柯南•道爾與他的「福爾摩斯系列」時,便插入了一則柯南•道爾與馬車夫的軼事,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在語言風格上,該書一改傳統文學史的寫作窠臼,語言新穎、活潑,文筆洗鍊、流暢,生動處通俗風趣,深刻處則發人幽思。

正如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程朝翔所說,「讀這套通史,好像讀文學作品,既能欣賞語言,又能欣賞故事,同時又能獲取知識。」

正因為這部書雅俗共賞的特性,才可做到一書多用。作為一部學術專著,能夠幫助文學研究者提高文學欣賞和分析水平;作為教科書,任課教師可根據課程設計的需要,從書裡隨意選取所需部分用於課堂教學;對於我國的文學創作,書中對重點作家和重點作品的賞析部分,可以為作家在選材、情節構思、結構設計、表達模式和表現方式、敘事視角、人物塑造、事件描述、遣詞用字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意見和建議;對於廣大讀者,書中立體式的敘述能帶領他們進入知識的三維空間,更好地領略英國文學的獨特魅力。

(記者 張敏 王宇珂 通訊員 張麗)

相關焦點

  • 風靡半世紀:《全球通史:從史前到21世紀》全新重裝出版
    《全球通史》,一本所有人都不會陌生的書  風靡半世紀的全球史觀奠基性傑作  啟蒙全球四代人的世界史入門讀物  一部提綱挈領、向未來敞開的通史  再版7次,全球銷量高達2500萬冊  中文版累計印刷近百次,銷量突破300萬冊  一出版就被讀者瘋狂搶購  10年穩居歷史類圖書前列
  • 《英國文學1》傑弗裡·喬叟、莎士比亞、約翰·彌爾頓
    英國文學英國文學或不列顛文學(British literature)是指英國的文學作品。歷史上,英國在不同時期包括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曼島和海峽群島等地,所以英國文學除英語作品之外,也涵蓋了多種語言的文學。
  • 《中國科學技術通史》出版 江曉原教授擔任總主編
    東方網通訊員耿爽4月23日報導:世界讀書日之際,由科學史專家江曉原教授擔任總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中國科學技術通史》於昨天正式出版。  從作者隊伍來看,堪稱陣容豪華,各個章節幾乎都邀請到了國內研究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和著名專家撰寫。
  • 文學大省難稱翻譯大省 陝翻譯出版3部本土作品
    但他和他的隊友們,卻不能把本省的優秀文學成功翻譯出版。實際上,這是陝西譯者新時期在國際上正規出版並發行的所有陝西文學作品。  2008年,26歲的英國中世紀文學博士羅賓被作為人才引進到西北大學,外國專家出於對陝西文學的熱愛,和胡宗鋒一起,堅持了8年的翻譯工作。兩人平時將要翻譯的內容提前準備,於每周四這個約好的「翻譯日」,在羅賓的住處,由胡宗鋒口譯,羅賓錄入,一上午就能翻譯四五千字。
  • 七卷本《濟南通史》出版發行,講述濟南歷史和社會變遷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4日訊 12月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歷史文化研究和《濟南通史》(七卷本)出版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委宣傳部和濟南社會科學院精心組織有關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濟南歷史文化,深度挖掘濟南歷史文化資源,為提升濟南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濟南」建設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 圍棋地理,發現之旅——讀《世界圍棋通史》
    、同時獲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世界圍棋通史》面世了。該書由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圍棋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何雲波主編,編委會中既有中國圍棋協會現任和前任主席林建超、王汝南等擔任顧問,又有職業棋手王海鈞、李喆等作技術指導,同時還有圍棋文化研究專家陳祖源、張如安及一批博士生參與撰稿,其陣容可謂豪華。
  • 英倫文學:浪漫主義時期的英國文學
    五、浪漫主義時期文學(1798—1832)  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詩風大變。蘇格蘭農民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給英國詩壇帶來一股新鮮的氣息。他的抒情詩自然生動、感情真摯,諷刺詩尖銳鋒利、妙趣橫生。
  • 《中國現代文學文庫》(英文版)出版始末
    三卷本的老舍作品集出版後,由於主客觀多重原因,《中國現代文學文庫》整個項目就擱淺了。……三十年前的這次「走出去」實踐,應該說難言成功。三十年後的今天,出版「走出去」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客觀冷靜地看,這中間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境。中國的文學作品要介紹到國外去,沒有外國人的參與幾乎是不可能的。
  • 英文版《上海故事》出版,向海外讀者發出「文學邀請函」
    文學表達能為城市文化的全球化傳播注入何種影響?最近,英國逗號出版社(CommaPress)出版了短篇小說集《上海故事》(TheBookof Shanghai),收入10位或出生或定居上海的作家寫上海的10部短篇小說,包括王安憶《阿芳的燈》、陳丹燕《雪》、滕肖瀾《星空下跳舞的女人》等,引發廣泛關注。
  • 英國文學:狄更斯生平及作品簡介
    一、作者簡介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英國作家。生於樸茨茅斯(英格蘭東南漢普郡的港口城市)一個海軍小職員家庭,是家中八個孩子中的第二個,男孩兒中的第一個。因家中貧困,只斷斷續續地上過幾年學。12歲時,因為欠債,全家除狄更斯外都搬入債務人監獄居住。
  • 重慶作家王雨長篇小說《填四川》英文版在英國出版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7月3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英國倫敦獲悉,重慶作家王雨長篇小說《填四川》英文版,由英國查思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譯出版社攜手英國查思出版社出版,由Hui Cooper and Dennis Cooper兩位翻譯家翻譯。
  • 書訊丨「文學共同體書系」出版 文學細語融中國文學眾聲
    據悉,《氣球》的電影原著小說集近日已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讓讀者在一睹電影畫面的同時,也能看到同名文本的細膩質地。《氣球》收錄了萬瑪才旦極具個人風格的十部短篇小說,完整展現更真實的藏地日常,曾榮獲《花城》《收穫》、中國小說學會等多種年度獎項。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與《氣球》同時出版的,還有同為藏族作家的扎西達娃、次仁羅布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多位實力派作家的重磅佳作。
  • 當代西方全球通史編纂的成就與困境
    該書極力突出「技術與環境」,以及物質文化在世界史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又以「多樣性與統治地位」這一主題,進一步弱化全球通史編纂中對主要文明或文化著墨過多的做法,增強了對次要文明與文化的敘述。可見編者們試圖合理地處理中心與邊緣、主流與非主流、精英與大眾之間的關係,使之真正體現出全球史的全貌。
  • 馮至譯文全集首次出版 一窺經典德語文學的樣貌
    這套書是馮至先生譯文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其中包含數種目前市面上已絕版的譯作,不少見證馮先生學術生涯的珍貴圖片更是首次在出版物中亮相。11月18日,「重讀『外來的養分』——《馮至譯文全集》新書發布會」在馮至先生曾經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舉行。馮至先生家人、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相關學者等近50人出席了發布會。
  • 英國翻譯家羅賓:願做陝西文學走向世界的使者
    新華社西安12月21日電(記者王穎、陳晨、姚友明)在英國人羅賓·吉爾班克看來,文學是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最佳載體之一。為此,他在中國潛心從事翻譯事業已逾10年,渴望「以文載道」,讓陝西當代文學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窗口。最近,他的新作《羅賓博士看陝西》中英文版正式出版。
  • 《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
    《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陳世驤著2015年1月出版45.00元    中國的文學傳統從整體而言是抒情傳統,著名中國文學和比較文學學者陳世驤率先提出的」抒情傳統」論成為中國文學最重要的研究範式之一。
  • ...錢鍾書選唐詩》首次公布出版——賞唐詩多樣全貌,品伉儷詩書...
    2020年11月21日是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當天,一部由錢鍾書先生選定、楊絳先生抄錄的唐詩手稿,經過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排印成書,並正式發布。該書定名為《錢鍾書選唐詩》,是近四十年來從未對外公布的重要文獻,也是一部可供大眾品讀唐詩的獨特選本。通過《錢鍾書選唐詩》,讀者朋友不僅可以欣賞到唐詩的多樣全貌,也可以了解錢、楊兩位學人雋永美好的詩書生活。
  • 美國學術出版社出版中華學術外譯項目
    《中國傳統譯論經典詮釋——從道安到傅雷》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目前由美國學術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出版並在北美主流媒體公開發行。 《中國傳統譯論經典詮釋——從道安到傅雷》一書內容涉及從東漢的道安到當代的傅雷,從中國的佛經翻譯到外國文學翻譯的理論研究,約兩千年的翻譯歷史。
  • 這部BBC紀錄片,直接全覽一百年的英國文學
    文學,從來都是英國人浪漫生活的重要部分,英國文學歷經盎格魯-薩克遜、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歷史階段,直至戰後文學從寫實到實驗和多元,每一時代的英國文學作品都印刻出那一代人的文化。
  • 白人作家壟斷英語經典文學?出版巨頭開始關注邊緣作家
    在2011年一份對《紐約時報》評論書刊的調查中,紐約時報評論的742本書,90%都由白人創作;據《衛報》報導,2007-2017年間英國童書作家中僅有不到2%為有色人種。有色人種、少數族裔仍是作家中的邊緣群體。女性也是如此,從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創立至今,只有13位女性作家獲獎。 情況正在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