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一本所有人都不會陌生的書
風靡半世紀的全球史觀奠基性傑作
啟蒙全球四代人的世界史入門讀物
一部提綱挈領、向未來敞開的通史
再版7次,全球銷量高達2500萬冊
中文版累計印刷近百次,銷量突破300萬冊
一出版就被讀者瘋狂搶購
10年穩居歷史類圖書前列
內容屢見於全國各地高考命題材料
20世紀影響世界的十本書之一
中西各大中學與高校指定參考書
全球史領軍者,世界史學泰鬥斯塔夫裡阿諾斯
創作的這部享譽國際的集大成之作
如今正以一種新的面貌朝我們走來!
全球通史是一本怎樣的書?
半世紀以來,銷量長盛不衰,備受讀者好評
即使高銷量也沒有帶來口碑的下跌。
豆瓣評分9.1
當當網超過99%的好評率
入選京東「史迷力薦的6款拓展思維的世界史」和「讓你迅速通曉世界歷史十本書籍」等好書榜
中國科學院大學還將《全球通史》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出,作為給新生的入學禮。國科大的前校長曾表示「只有了解歷史,才能夠清楚地認清現實,才能夠更好展望未來,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獲得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和官方網站的點評轉發
在這樣的讚譽和盛名之下,《全球通史》是一本怎樣的書?又將以怎樣的面貌重現出現在讀者眼前?
1。 一部風靡半世紀的通史著作
如何閱讀一本歷史著作?
提到歷史類書籍,尤其是橫貫古今中外的通史類著作,往往以大部頭示人。閱讀歷史,特別是通史類的教科書,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我們需要面對千頭萬緒的時間脈絡,浩如煙海的歷史事件,通常兩三頁翻過,不得不淺嘗輒止。
但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卻可以讓讀者比較輕鬆地讀下來。
它既非純粹羅列複雜歷史事件的教科書,也非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讀者的歷史學作品。這本書平心靜氣,娓娓道來,沒有教育人的口吻,卻把讀者引入一種求索的境界,讓你不由自主地手不釋卷。
它是一部面向所有人的通史類著作。如果你是想要回溯漫漫歷史長河的興趣愛好者,這裡有人類的起源、文明的嬗變、有帝國的更迭、宗教的擴散,它用精簡而準確的語言,減小了讀者的閱讀壓力,也降低了踏進歷史領域的門檻。
不僅如此,如果你是想拓展自己學術見識的專業歷史學者,《全球通史》同樣不可或缺,這裡有對歐亞大陸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運的宏觀思考,有對人性善惡本質的哲學分析,對文明利弊的探討和對科學技術的憂慮與警示,每一章節都是對思考的新挑戰。
它用平實的語言將更多的人引入思考,改變了人們對歷史著作「枯燥、難讀」的印象,讓歷史研究不再是小範圍內的自娛自樂,而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去了解我們自身的過去。
這本書自問世以來,一直暢銷不衰,成為在全世界擁有最多讀者的通史類作品。一部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正是這些能夠目睹它的讀者們的共識。
2。一部歷久彌新的全球史觀奠基作
《全球通史》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歷史呈現方式。
作者斯塔夫裡阿諾斯是全球史觀奠基人、世界史學泰鬥。作為「全球史觀」的倡導者,《全球通史》是斯塔夫裡阿諾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實踐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全球史思潮」的真正的奠基之作。
《全球通史》的呈現方式何以帶來顛覆性?因為它正是西方學術界從西方中心論向全球史觀轉變的證據。
在過去的歷史敘事中,有著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論」傳統,這種敘事習慣下產生的著作,把西方視為推動歷史進程的主角,而將其他民族和文明的經歷只當作邊緣的無意義的東西加以排斥。在這之下產生的史學著作也難免狹隘和自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的殖民地革命浪潮,使得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傳統的以西方為導向的歷史觀也已不合時宜,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視角來看待今天的問題。
奉行全球史觀的斯塔夫裡阿諾斯,將視線投射到所有地區和時代,建立超越民族和地區的界限,試圖理解整個世界,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一切民族的建樹。他把讀者地區史和國別史的框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真正感受到世界的整體性。
因此,《全球通史》在誕生之初,就以創建符合新世界的新史學為要旨。
這也為我們揭示了為什麼要閱讀歷史的意義——理解我們的過去,是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全球通史》正是一部富有時代感和現實感著作。它並非一味地把讀者拉向遙遠的過去,而是試圖讓讀者用過去的歷史經驗反身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讓我們更加清楚自身在時間中洪流中的位置。
它能帶給我們的,正如歷史學家湯因比所說:它有助於人們理解未來——包含各種可能性和選擇的未來。
正因如此,這部跨越300萬年的全球歷史圖譜,得到了全球知名媒體和學者紛紛推薦:
《全球通史》給了我強烈的現實感:它是一種思想武器,可以用來救治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由於陶醉於技術進步而產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機;它有助於人們理解未來——包含各種可能性和選擇的未來。——阿諾德·J·湯因比(英國史學巨擘)
無論下一場危機在何處出現,斯塔夫裡阿諾斯作品中的句子和篇章都會提供有價值的背景知識。無處不在的「現代主義」的觀點和闡釋限制了《全球通史》,但也賦予了本書鮮明的個性和特徵。——威廉·麥克尼爾(美國著名世界史學者)
倘若對過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尋根究底,過去的一切會使我們特別注意將來。——《紐約時報》
3。精益求精,新校本體驗升級!
今天我們仍需要給它賦予嶄新的面貌,使得這本歷久彌新的經典著作,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
《全球通史》從初版後便不斷更新再版,以期更加貼合現實關懷。從第1版走到了第7版,最終迎來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由北大社出版的第7版新校本。
它不追求一勞永逸,而是與日俱新,正如作者斯塔夫裡阿諾斯所言:
「為什麼《全球通史》第1版問世才30個年頭,現在就又要出版面向21世紀的新版本呢?因為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傳統的西方導向的歷史觀是落後於時代潮流並有誤導性的。為了理解變化了的情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視角。還是那句話:新世界需要新史學。」
那麼,第7版新校本將給予我們怎樣的新體驗?
1。 譯文與地圖全新修訂。編輯部歷時兩年對譯文進行精校,為讀者帶來更完美的閱讀體驗。地圖也經過權威機構修訂,更準確地反映歷史面貌。
2。 全書重新設計,圖文配合更加緊密,帶你看清文明發展的細節,掌握世界歷史的脈絡。近300幅插圖形象易懂,圖解專業知識;30餘幅世界地圖,縱覽全球格局。數百幅生動珍貴的照片和脈絡清晰的地圖,使這部經典之作更加圖文並茂。同時,此前附帶於全書結尾處的地圖,調整至內文頁,更方便比較文字內容,隨時對照。
3。 上下分冊更加貼近作者主旨。《全球通史》摒棄了西方傳統的世界歷史的闡釋方法,即「三分法」,而將整個人類的演進劃分成兩個基本的階段,即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西方的興起並佔優勢的世界。兩冊書以1500年這個大關節點為界,統攝出脈絡清晰的歷史架構。
4。 裝幀精良,用紙升級,內文排版增進閱讀體驗。封面全新設計,更增歷史厚重感,書籍質量更具收藏價值。
內容簡介
《全球通史》首開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的先河。本書分八個部分,四十四個章節,主要講述了世界歷史的進化,世界文明的發展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作者著眼於全球,側重於那些有影響的、促進歷史發展的歷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會、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歐亞大陸的原始文明、歐亞以外的世界、地區分割後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統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與成功等八個主要的部分。重點突出,主題鮮明,著重有三個主要的問題,即(1)歐洲擴張的根源;(2)歐洲擴張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歐洲的世界;(3)歐洲擴張的各個歷史時期:伊比利亞時期,荷蘭、法國、英國時期,沙俄時期。
兩冊書以1500年這個大關節點為界,統攝出脈絡清晰的歷史架構。
斯塔夫裡阿諾斯的這部潛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問世以來,讚譽如潮,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於世,可謂經典之中的經典。
作者簡介
斯塔夫裡阿諾斯(L。 S。 Stavrianos,1913—2004),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加州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全球史觀」的倡導者。因其傑出的學術成就,榮獲古根海姆獎、福特天賦獎和洛克菲勒基金獎。
他一生學術成果斐然,生前共出版了《1453年以來的巴爾幹各國》《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全球史綱:人類歷史的譜系》等18部頗具影響的著作。其中享譽世界的《全球通史:從史前到21世紀》可謂斯塔夫裡阿諾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實踐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全球史思潮」的真正的奠基之作。該書出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美國內外眾多著名大學均將其選為教材或參考教材。
原標題:風靡半世紀:《全球通史:從史前到21世紀》全新重裝出版
(責任編輯: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