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醫學院高顏值學霸論文登上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包頭醫學院2017級神經生物學碩士研究生崔鈞賀依託包頭醫學院內蒙古自治區低氧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在《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SCI, IF:7.03)期刊發表了題為「Exosomal MicroRNA-126 from RIPC Serum Is Involved in Hypoxia Tolerance in SH-SY5Y Cells by Downregulating DNMT3B」的高水平英文文章,影響因子達到7.03。

據悉,崔鈞賀的論文選題主要是關於人類遠隔缺血預處理血清外泌體中高表達的miRNA-126 對缺血/再灌注損傷時神經元甲基化和缺血耐受的影響,為遠隔缺血治療缺血性卒中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這個發現為國際首次。

SCI是科學引文索引,主要是由美國科學諮詢研究所在1960年上線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獻檢索工具。經過50多年的發展,SCI現在已經成為當代世界非常重要的大型資料庫,並且已經成為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之一。

SCI憑藉獨一無二的引證途徑和全面的科學數據,然後通過統計大量的引文,就可以得出某一期刊某個論文在某個學科當中的影響因子,如果說引頻次數高,就說明這一篇論文在所研究的領域當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據了解,崔鈞賀從上高中開始就對生物學十分感興趣。「一直認為身著白大褂,戴著護目鏡,用移液槍向試管中加入各種顏色的試劑或者在顯微鏡下觀察微觀世界是最『炫酷』的工作了。所以我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毅然填報了生物技術專業。」崔鈞賀說。

大四期間,崔鈞賀被分配到北京大學包頭創新研究院實習,初次接觸實驗室工作,崔鈞賀很快就產生了濃厚興趣。

「因為這種實驗室工作跟我想像中的工作十分接近,短短的實習期卻讓我陷入沉思,我明白了,科研是我想要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實驗室是我奉獻青春奉獻一生的『聖殿』。」崔鈞賀說。

隨後,崔鈞賀下定決心要繼續升學考研,機緣巧合下崔鈞賀被本科導師推薦到包頭醫學院教授邵國的實驗室進行本科畢業設計。幾經努力,崔鈞賀不僅在此完成了本科畢業設計並獲得了優秀畢業論文,還於次年被錄取成為包頭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成為邵國教授的學生。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技術學習,導師交給崔鈞賀一個題為「缺血/低氧預適應中外泌體的作用」的課題。這個課題對崔鈞賀而言,是一個全新未知的領域。「沒有前期的實驗基礎,沒有成熟的實驗思路,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面對重重困難我沒有退縮,反而十分興奮,因為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我來到這裡就要勇敢地迎接挑戰。」崔鈞賀說。

為了給崔鈞賀打氣,邵國教授對崔鈞賀說:「培養一個研究生,培養實驗技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養其科研思維和實驗設計能力;一個合格的研究生不僅會做,更要會想。」

崔鈞賀開始上網查閱文獻,但是這課題十分新穎,國內外鮮有報導,於是他另闢蹊徑從神經相關領域查找,甚至從腫瘤相關尋找方向,同時放飛思維大膽想像,對課題有了清晰的脈絡。除了閱讀大量文獻報導,他還購買了很多專業相關書籍,彌補基礎理論知識的缺陷。隨著閱讀量和想像力的增長,他對課題的理解越來越深,課題思路和設計越來越多,課題方向和內容越來越豐富。

讀研期間,因為過於繁忙,致使他與國家獎學金失之交臂,「大家都紛紛對我表示惋惜,覺得早點發表文章會更圓滿,但我並沒有覺得自己損失什麼,能做出有意義的科研成果,發表一篇高水平的科研論文才是對我碩士科研生涯最好的評價。」崔鈞賀說。

在實驗末期,崔鈞賀覺得自己基礎知識足夠了,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課題延伸和尋找新課題上,而導師卻把崔鈞賀叫進辦公室問道:「小崔,你知道蛋白電泳中的Loading Buffer兩個色帶分別是什麼嗎?」

崔鈞賀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邵國教授將Loading Buffer中的組分含量和各自作用詳細的給崔鈞賀講述一遍,崔鈞賀頓時滿面羞愧。崔鈞賀說:「我感慨於導師的博聞強識,因自己的好高騖遠而自責,導師的指導讓我明白了我的基礎知識還不夠紮實,還有太多的細節被忽視,從此以後,我在學習新領域的同時不忘加強鞏固基礎知識的學習。」

邵國教授總說,「小崔是我批評最多的學生」,但崔鈞賀認為導師的批評指導是他讀研三年最大的收穫。「導師和團隊成員們慎思明辨、嚴謹求學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精神深深地影響了我,猶如一座燈塔,照亮了我的科研和求學之路,教會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崔鈞賀說。

(記者:柴慧婷;編輯:賀怡欣)

版權聲明:本文為包頭晚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你錯過的好新聞

相關焦點

  • 高顏值交大醫學院學霸女神,4篇一作SCI論文,自編出版口袋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國內著名的頂級醫學院,在這裡有著非常多的學霸,但是蓓蓓姐是一位高顏值的學霸,她是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周澄蓓,也是「視病人如親人」的小周醫生。消化科病房工作周澄蓓在校期間曾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除了頻繁地參與學術會議分享學術成果,竟然還自發編撰口袋書《願得醫仁心——仁濟醫院實習醫生指南》。
  • 新青年|包頭醫學院崔鈞賀的論文登上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二是要有一個優秀的團隊為依託,我很榮幸能加入包頭醫學院,來到內蒙古自治區低氧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這個大家庭,正是有了學校的重視、強大的科研力量,導師的帶領,課題組全體老師、博士、各師兄師姐、同門同學和師弟師妹的鼎力相助,我的科研之路很順利,同時我也在這裡認識了許多良師摯友。
  • 【喜訊】我校研究生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日前,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郝曉莉的論文「The Marginal and Double Threshold effec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Resource-based Regions in
  •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
    那些知名的學術期刊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頂尖的學術期刊,你可以從中找到當前科學前沿,你可以追尋知識,你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期刊吧!《自然》世界最悠久的、最知名的科學雜誌《自然》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誌專一於特殊的領域不同,《自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誌。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綜合性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是由美國麻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
  • 88名本科生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我電的這個學霸年級厲害了!
    最近,有人在官微後臺留言, 說有時候都不敢打開官微 全是學霸,還全是高顏值…… 作為小編,小電也很無奈呢 誰讓我們是學霸遍地的電子科大呢 這不,又來了學霸年級
  • 衝向國際!安吉爾研究論文登上全球權威學術期刊
    作為高端淨飲水專家,安吉爾近年來憑藉其科研實力,不斷探索,將實驗結果提升至理論層面,連續發表多篇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論文,並獲得IWA、ACS、RSC等國際權威學術組織機構的認可。(安吉爾論文發表於ACS OMEGA期刊上) 系統性研究鈦鍍釕銥電極檢測pH性能,穩定性更好 一直以來,玻璃電極pH
  • 107篇中國論文造假被撤 作者涉國內知名醫院醫學院
    107篇中國論文造假被撤 中科協稱出版社亦有責   該期刊出版社表示論文系假冒評審人電子郵件作假;作者涉及國內多個知名醫院和醫學院  107篇論文如何涉假?  同行評價  作者將稿件投給期刊後,會送交同行評審人進行評審。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提升至14.812
    中新上海網6月15日電(鄭瑩瑩)來自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消息稱,北京時間6月14日,據美國湯森路透2015年度刊引證報告(JCR)顯示,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溫大一大四學生的論文登上世界頂級學術期刊
    龔玲豔的導師溫大機電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國際班負責人李子瑞教授笑盈盈地說。在以往,學術指導師一般由博士、副教授來擔任,而這一次聘本院的本科大學生來擔任,完全是因為其學術能力和英語水平都達到了水準。  認真的學習態度得到導師關注  龔玲豔是義烏人,2015年以高考總分618分考進了溫州大學機電工學院,並進入機械工程國際化班進行學習。
  • 有顏值、有學術、學霸男、愛登山!累計發表論文7篇,專著一本!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研究生學長,有顏值、有學術、學霸男、愛登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以及參加西藏那曲「青藏高原雲-降水物理過程及大氣水循環的觀測和機理研究」的高原觀測任務在讀期間,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項目,累積發表論文7篇(其中SCI 6篇,中文期刊1篇)和專著一本。
  • 知名學術期刊曝北大歷史博士大幅抄襲國外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在公告中,該刊稱,「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
  • 北京協和醫學院聯合Rasi成分實驗室發表核心學術論文
    日前,協和醫學院的專業學術論文《大麻二酚在皮膚科中的應用研究》在《醫師在線》雜誌2020年12月第7卷第24期刊正式發布。 《醫師在線》雜誌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性期刊。
  • 國際學術期刊論文寫作的步驟解讀
    一篇學術論文主要由title,abstract (key words),introduction,result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順序組成,但是在國際期刊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按照以下易智編譯說明的步驟進行寫作,往往更加有效。
  • 紙貴科技獲國際學術期刊Applied Energy高被引原創論文獎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應用能源》Applied Energy公布了2018-2019年度的高被引論文獎。分為最佳原創論文和最佳綜述論文兩大類。由紙貴科技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聯合發表的論文,Energy Demand Side Management within micro-grid networks enhanced by blockchain,《通過區塊鏈增強的微電網能源需求側管理》,入選高被引原創論文。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已在《Nano Letters》、《Nano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等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26篇,被引次數近500次,谷歌學術h指數13。影響因子大於10的論文7篇;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Nano Letters》論文被網站評為「Most Read Article」。
  • 中文學術期刊的論文,還有沒有用?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中文學術期刊還有用嗎?》,主要討論了中文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中國每年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全世界第二,但是這些論文有90%多都發表在國外英文期刊上。例如,中國的中文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雖然每年都在很慢地提高,但是很多中文期刊的評價和口碑還是很差。例如,部分中文期刊審稿時間太長,處理論文稿件的速度明顯低於國際期刊的平均處理周期。
  • 學術打臉!5華人青年學者回懟哈佛醫學院「新冠論文」
    科學網微信公號7月14日消息,今年6月,美國哈佛醫學院一篇發表在該校開放獲取資源庫DASH上的論文,通過分析武漢醫院停車場照片和百度搜索數據,斷定新冠疫情可能去年8月底就在武漢傳播。(相關閱讀:深度:哈佛醫學院這篇「新冠水文」,算是徹底砸牌子了!)論文上線後遭到多方譴責,被指所引用材料牽強之至,漏洞百出。
  • 學術時間丨我校譚明副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Small Methods上發表...
    日前,從理學院傳來好消息,譚明副教授以第一作者、河南農業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知名期刊Small Methods(2019年即時影響因子11.5)上發表題為《n型Bi2Te2.7Se0.3薄膜中特殊各向異性熱電性能的誘導調控》(Anisotropy Control Induced Unique Anisotropic
  • 阜陽師範大學一畢業生學術論文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近期,孔鳳參與研究的學術成果《The landscape of RNA Pol II binding reveals a step-wise transition during ZGA(RNA聚合酶II在早期胚胎合子基因組激活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