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海東湖(鳥群) 楊磊/攝
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鳥類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隨著保山市委、市政府「三個萬畝」工程的推進,把保山建設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城市生態空間格局已初具規模,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感覺水多了,山綠了,田園風光耐看了……特別是青華海萬畝生態溼地恢復工程的建設,先後建成了青華海西湖、東湖風景區,每至體息日,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嘴裡都有一句話「走!逛青華海去」,人們攜老扶幼,圍青華海兩湖走一走、逛一逛成了保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以青華海東、西湖為中心的林間、水面鳥兒也多起來了,這些鳥兒的到來為人們觀鳥、識鳥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對我們這些喜歡拍鳥的人來說,青華海是一個最佳的拍鳥地點,我們在青華海的林間、水面搜索,記錄了不少鳥種,拍到了很多精彩的鳥照,下面就讓我給大家慢慢道來。
通過幾年來的觀察和記錄,在以青華海東西湖為中心及周邊的地帶,僅個人記錄的鳥類就達九十餘種,如再加上其他鳥友的記錄達百餘種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鳥類中有常見的黑喉紅臀鵯(bēi)、白鶺(jī)鴒(líng),不常見的有方尾鶲(wēng)、黑尾蠟嘴雀;休型較大的要數蒼鷺、豆雁,較小的要數灰腹繡眼鳥了;顏值較高、外表漂亮的要數白頂溪鴝(qú)、紅尾水鴝(qú)、黑喉紅尾鴝(qú);廣大市民認知度最高的應當是「大黃鴨」(赤麻鴨)了。
常見的黑喉紅臀鵯(bēi)
常見的白鶺(jī)鴒(líng)
不常見的方尾鶲(wēng)
不常見的黑尾蠟嘴雀
休型較大的蒼鷺
休型較大的豆雁
較小的灰腹繡眼鳥
漂亮的白頂溪鴝(qú)
漂亮的紅尾水鴝(qú)
漂亮的黑喉紅尾鴝(qú)
認知度最高的「大黃鴨」(赤麻鴨)
青華海東湖的建成後,吸引了很多鴨子來東湖過冬,從種類上看有赤麻鴨、赤頸鴨、普通秋沙鴨、翹鼻麻鴨等十餘種,赤膀鴨的數量是最多的,其次就是赤頸鴨,而數量最少的要數翹鼻麻鴨了。
赤頸鴨
普通秋沙鴨
翹鼻麻鴨
赤膀鴨
市民比較關心的還有紅嘴鷗,今年在東湖的鷗類鳥至少有三種,它們是紅嘴鷗、棕頭鷗、漁鷗,只可惜數量較少,不少市民沒能有幸謀面。
紅嘴鷗
漁鷗
棕頭鷗
骨頂雞是秧雞科的鳥類,它與我們本地的黑水雞(俗稱秧雞)是同科的鳥類,區別只是在頭部骨板的顏色,黑水雞是紅色的,骨頂雞是白色的。鳥類為了爭奪地盤、食物、配偶而打架是常有的事,要說最能打當數骨頂雞了,不但同類之間打,就連比它大好多的赤麻鴨都敢於挑戰,有時打得不可開交,追出很遠還在打,當然也有它溫柔的一面,在非繁殖期,能看到它們相互撓癢、親吻,上演了一場場溫情的大戲。
黑水雞
爭強鬥狠的骨頂雞
挑戰赤麻鴨
骨頂雞的溫情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夜鷺、黑翅鳶、白腹鷂、短耳鴞等。
夜鷺
黑翅鳶(yuān)
白腹鷂(yào)
短耳鴞(xiāo)
隨著青華海配套工程的相繼完成,青華海生態環境將越來越好,將吸引更多的鳥類來青華海,對喜歡觀鳥、拍鳥的廣大「鳥」人來說將又是一大福音。
鳳頭鸊鷉正在享受美食(楊磊 攝)
東湖鴨群(楊磊 攝)
骨頂雞(楊磊攝)
掠過(楊磊 攝)
一隻翠鳥立石頭(楊磊 攝)
骨頂雞「我休息一會兒」(楊磊 攝)
我上(楊磊 攝)
悠閒(楊磊 攝)
追逐(楊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