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動物指的是已經消失的動物。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的300年裡,可以說是世界從近代逐步走向現代的時期。在這300年裡,人類的文明飛速的發展,時代在進步,地球正在一點點地為我們所改變。同時在這300年裡,地球上也有300多種美麗的動物,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因為人類因素而滅絕的動物。
渡渡鳥
又稱模里西斯愚鳩、愚鳩、孤鴿,是已滅絕的渡渡鳥屬的唯一物種,和鴕鳥一樣,是一種不會飛的鳥,渡渡鳥的生存範圍很小,僅產於南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東側的模里西斯島上,即使這樣,在1505年還是被人類發現,在之後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渡渡鳥遭到人類的大規模捕殺。
渡渡鳥是不怕人的,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性,當時的殖民者登島的時候可以隨意捕殺這種鳥,又在島上砍伐森林,建造城市,一點點蠶食渡渡鳥的生存環境,最後走向了滅絕。關於渡渡鳥滅絕的準確時間,現在一般認為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遭到捕殺,自此渡渡鳥這個物種滅絕。
旅鴿
又名旅行鴿,顧名思義,是一種喜歡在各個地方旅行的鴿子,為鴿形目鳩鴿科的一種,也是旅鴿屬的唯一物種,曾經是地球上最最最常見的一種鳥類,主要以小漿果和昆蟲為食,據估計,曾經有50億隻旅鴿生活在美國。
旅鴿是一種極端的社會性動物,他們可以組成以億為單位的旅行團集體遷徙,甚至在一棵樹上能找到100多個鴿巢,而就是這麼一個數量龐大的物種,在短短的不到100年的時間裡,滅絕了!
原牛
關於原牛最早的記錄是在歐洲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中,畫中顯示人類祖先在當時捕殺原牛作為食物來源,原牛的名字和旅鴿一樣,顧名思義就是原始牛的意思,目前歐洲的牛群是不是原牛馴化來的還不得而知,但是遺傳學研究顯示原牛與如今馴化來的牛並無明顯關聯,1627年最後一隻原牛在波蘭西部森林活動,一名波蘭獵人開槍將其射殺,宣告了原牛的滅絕。
斑驢
又名擬斑馬,前半身像斑馬,有斑馬著名的條紋,不過是褐白色的,後半身像馬,曾經存在於南非,這種生物雖然一度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物種,但是其實是平原斑馬的亞種,而它的叫聲…類似於「呱哈哈「。
人們一開始認為斑驢脾氣秉性和斑馬差不多,都是難以馴服的那種類型,但是後來發現,斑驢的性格要比斑馬好得多,曾經斑驢在南非數量也挺多,直到殖民者的出現,因為斑驢在外邊會和家畜爭搶草地,於是殖民者為了家畜能養的更肥更壯,開始大肆捕殺斑驢,雖然一部分斑驢被送進了南非動物園保護,但是人家在動物園不繁殖啊,於是1883年最後一隻斑驢在動物園死去,自此斑驢滅絕。
生命是寶貴的,自然萬物的豐富多樣性也是寶貴的,人類應該維護這種自然和諧共生的狀態,消滅容易,再生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