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得救的,這可能和你信仰的各個層面都有關

2020-12-04 非拉鐵非church

你是怎麼得救的?這可能和你信仰的各個層面都有關!經典好文。求收藏!

上周在和一些弟兄姊妹交通的時候,他們的感受是:平常會說自己是一個擁有改革主義(改革宗)精神的人,但是在一些基本的概念上,卻仍然是一個阿米念主義者。

當談到關於人是如何接受福音的,以及基督徒該如何過成聖的生活這樣一些話題的時候,他們會說,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但是當神向我們發出恩典的時候,我們應該用神賜的自由意志,要選擇跟從神,接受恩典。

其實,這就是雖然我們得救了,但可能仍然不太了解我們是如何得救的。

加爾文神學的五大教義,即:

(1)人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

(2)無條件的揀選(Unconditional Election)

(3)有限的救贖(Limited Atonement)

(4)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of Grace)

(5)聖徒永蒙保守(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因為其英文首字母的組合為T.U.L.I.P.,剛好是鬱金香英文的名稱 -- TULIP。

(1)人全然敗壞

指所有人類都已經被罪汙染,罪已經汙染了人的每一個層面,人的理性、感情、意志、良心……全部都被汙染了,沒有一點是乾淨的了:人在其墮落、罪惡的天性中,「不領會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林前2:14)墮落和未獲重生的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2:1),無能自助。

因此「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若不是通過我們的救主白白的恩典,人不可能脫離這可怕的境地。

這就好比是一個死人在河裡,上帝將救恩給我們,我們得著生命,他使我們能夠活過來,我們就重生得救了。

但是很多的人認為救恩是什麼呢?是上帝拋給我們一個遊泳圈,我們原意接受的,我們就得救了,那些不願意得救的,他們就拒絕了神的恩典,就是現在不信主的人。

其實,並不是這樣,你想想,一個死人怎麼可能自己選擇要不要救生圈呢,所以上帝對我們的拯救是,用一個救生圈,一下一下的將我們完全的拯救到岸上,給我們做人工呼吸,然後我們長出一口氣,我們活了過來。你說,在這個「活過來」的過程中,你有什麼能力呢?毫無能力。這就是「死在過犯罪惡中,他叫我們活過來」的意思。

(2)無條件的揀選

指人能得救,是因為被神揀選。而神揀選人得救,和人的行為完全無關。神揀選人得救,不是因為人有什麼值得被揀選的條件,純粹是因為上帝的愛與憐憫。

人在得救的事情上,完全沒有任何功勞:「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弗1:4),顯然得救的人就是那些被全權的神揀選出來預備得救的人, 「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出33:19)他的揀選不是基於人的任何行為或美德,「免得有人自誇。」(弗2:9)

很多人覺得自己得救是因為自己對上帝有回應,因為自己在品格上,在對屬靈的事的感覺上比別人好。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還回到上一個比喻,有人覺得自己抓住了神的救生圈所以得救了。其實,我們想一下,一個死人,完全是不可能有能力回應神的,所以,當我們明白自己已經得救的時候,實際上是神已經將我們拉上岸了。

在救恩實際發生的過程中,就是,上帝借著我們身邊的各種環境,讓我們對信仰有興趣,讓我們的身邊有信耶穌的人,讓我們在某一天回到神的家裡,這時候我們才決志說,「主啊我願意信了。」

這才算是我們得救了,那麼我們豈可說我們在救恩上有任何的功勞嗎?這就說明了我們被揀選的原因完全在於上帝沒有任何理由的揀選。

(3)有限的救贖

主耶穌的救贖,並非對全人類進行救贖,而是針對天父所揀選的人進行救贖而已:「我為(我的)羊捨命。」(約10:15)他並沒有為那些不來就他的人拋灑熱血,也沒有為他們的罪付上贖價,他們自己必須為之付代價。「我不為世人祈求,卻為禰所賜給我的人祈求。」(約17:9)

耶穌的寶血有拯救全人類罪惡的功效,卻只救贖了父所賜給他的人。

神愛世人指的是神對世界的普遍恩典,每一個人,不管信主還是不信主,都領受神所賜的空氣,陽光,水。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每一個人也都是神所造的,當遇到難處時憐憫的神會施行拯救(就像神對夏甲的眷顧一樣。)

但是救恩只是臨到父神賜耶穌基督的人,也就是說雖然上帝創造了全人類,但是只有一部分的人才能信主。所以當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有些人信主,有些人不信,這是神決定的,而不是我們的功勞。

(4)不可抗拒的恩典

當聖父揀選,聖子救贖之後,聖靈施行恩典於被揀選者身上,使這人信主得救。這恩典的施行,是罪人無法抗拒的。

不管罪人如何抗拒,聖靈會不斷加強其感動,至終一定會感動到這人心甘情願而自願投向主耶穌的懷抱:「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10:27。

上帝派遣聖靈在選民的心裡有效地工作,基督就是為這些選民而死。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結36:26)

「上帝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11:29)

我們看到很多人原來抵擋神,甚至說自己永遠也不會信主,但是連他自己也想不到,竟然會在某一天信主了,這就是上帝不可抗拒的恩典。

我們沒有辦法決定自己信不信主,也不可以決定別人信不信主。所以,我們當盡本分盡力傳福音,卻將結果交給神。當神要揀選一個人的時候,也會興起各種環境,也會興起一些人為他禱告。

(5)聖徒永蒙保守

這就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一個人只要真正得救,就永不會沉淪;一個最後沉淪的人,表示他從來沒有真正得救過。那些從信心中滑落的人證明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得救過。

約一2:19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

我們看到有些人信主了,甚至服侍了,但是後來又離開了,我們不要論斷他們就不屬於神,如果他們是屬神的,他們就還會回到基督裡。但也提醒我們不要看人,而是凡事看神。

真正的基督徒雖然一樣會跌倒,但上帝會保守真正屬他的人,使他們絕不會沉淪:「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約10:29)

救恩不是基於任何人的行為或美德,主的羊在永恆中的保守也就不靠他們自己,因為「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1:6)神的恩典會保守真正的信徒。

而且基督徒生命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不會停留在一個僅僅得救的狀態。一個重生的人,由於從神而生,生命就會開始成長。只是有的長得快有的長的慢。

每一個得救的基督徒,都認識了神,都知道可以靠主得救,但這仍然不是他自己的能力,而是住在他裡面的聖靈,一定會使他成為得勝者。

所以我不同意有些牧者說的——靠著恩典入門,靠著行為成聖。

我認為,得救之後的我們仍然是在恩典之中成長,多少次我們在軟弱中,想要自己爬起來卻發現不能,最後還是神安排特別的機會,或突然,或慢慢,我們才得以在成聖的路上又前進一步。

這就是偉大的加爾文五要義及其我個人簡單的理解。這不是屬於加爾文的,乃是聖經所啟示出來的真理。

若是在某一條上不能理解和相信,就可能會導致「人本思想」,覺得自己在得救的事上有功勞,或者以為在成聖的路上靠自己,這些終將在信仰上造成新的疑惑,或導致生命不能前進。

我們唯有承認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也必須靠著恩典走這一條信仰的道路。

林前15:10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相關焦點

  • 天國的奧秘|得救一詞都爛大街了,但清楚真正得救含義的人並不多
    你的女兒就必得救。」(四) 脫離患難【詩32:7】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細拉)【徒27:20】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我們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徒27:31】保羅對百夫長和兵丁說:「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們必不能得救。」【徒28:1】 我們既已得救,才知道那島名叫馬爾他。(五)脫離汙鬼的轄制【路8:36】看見這事的,便將被鬼附著的人怎麼得救,告訴他們。
  • 衛道士:到如今,不可將基督信仰妥協到民間信仰一般
    這是我的立場,求神幫助我。阿們!」「這是我的立場」,是馬丁路德的信仰告白,是對信仰的肯定與堅持,是對聖經真理的確信與委身。當馬丁路德說這話的時候,其代價是與整個羅馬帝國和教廷的敵對,很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假如,馬丁·路德不那麼較真。懂得變通與妥協,包容與和解。那麼,他可以平安的回去。當然,這些假如是不可能的。有什麼是值得你像路德一樣去堅持的呢?
  • 你對你的嗅覺了解多少,科學家:也就停留在「聞」的層面
    要說原因,可能是人類更依賴視覺吧。你認為的嗅覺和真正的嗅覺可能我們通常認為的嗅覺就是用鼻子吸入某種氣體以判斷出氣味。其實這在科學上有個名詞叫鼻前嗅覺。我們可以想像,當我們咀嚼食物的時候, 我們所感受出的食物的味道,一部分是舌頭感受到的味覺,而另一部分則是實物產生的氣味通過通道從口腔竄入鼻腔中,讓我們對氣味的感受更加充實,這就是鼻後嗅覺。你以為嗅覺存在感低,那是你以為因為上面說的我們咀嚼食物的時候很容易把,味覺和鼻後嗅覺都當作是味覺。
  • 一元的信仰和多元的世界(下)
    本文上半部分講述了驕傲的希臘文化和排外的猶太文化如何在羅馬帝國治下神奇的融為了一體,成為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兩塊基石。開放、多元的羅馬文化為希臘和猶太文化的融合創造了外部環境,精神層面的相通和現實層面的互補是兩大文化水乳交融的內因。希臘文化是貴族化的,基督宗教是平民化的,在現實社會層面希臘哲學和基督宗教有著互補性。
  • 內容與形式:效法基督的信仰根基
    帕森斯認為,這是一個整體的、均衡的、自我調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統,結構內的各部分都對整體發揮作用。同時,隨著條件的改變,通過各個系統的不斷的分化與整合,維持整體的動態的秩序均衡。因此可以說,社會中的結構都各自具有一種特殊的功能作用,其中「價值是構成社會秩序的條件」。
  • 「一旦相信永遠得救,死後直接上天堂」的觀點是否正確?
    兵丁也戲弄他,上前拿醋送給他喝,說:「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他,說:「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吧!」那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 神嗎?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作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就說:「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 信科學與宗教都是信仰,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信仰科學與宗教是這個世界的主流,也就是講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信仰宗教的人士,他們就不相信科學了嗎,也不是的,只是他們不是把科學當成信仰而是工具,不少大科學家他們本身也是信仰宗教的,所以相信科學與信仰科學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信仰是啥,信仰就是世界觀,說得再直白些就是你認為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世界的一切是怎麼來的,它將向哪裡去。
  • 樓梯大多數都是單數,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可能和你的財運有關?
    文/天叔讀史樓梯大多數都是單數,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可能和你的財運有關?今天小編和大講要講的是一個我們日常生活經常見的卻也是容易忽視的一種東西,它雖然常見但他裡面卻藏著深深的學問。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就是樓梯,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大部分的樓梯都是單數的,很少有雙數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跟財運有關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基督徒信仰見證:踏上信仰這條道路 三十年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賽55:8-9)」信仰是什麼?信仰是通過真理的教導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信仰也是幫助我們在面臨人生旅途道路上的風風雨雨時,能夠有從神而來的平安和力量。「信仰」不是一場高大上的運動,也不是飄在雲端的臆想,而是真真實實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
  • 經常放屁怎麼回事?醫生:可能和這5個因素有關,快看你屬於哪種
    其實,放屁是腸道蠕動正常的表現,屁裡面99%的都是無味的氣體,只有1%的氣體是有臭味或者刺激性。稍微有點臭味的屁其實是健康的。經常放屁怎麼回事?醫生:可能和這5個因素有關,快看你屬於哪種1.便秘不良的飲食行為習慣會導致頻繁放屁,比如經常吃辛辣的食物,身體火氣旺導致大便過於乾燥,有些人還會因此而出現便秘,排便困難甚至還出現血絲的情況。
  • 你誤會「因信稱義」了嗎?
    (羅3:23-24)關鍵詞句:恩典……救贖……稱義心得:相信有的人一看到今天文章的標題,就已經大惑不解了吧,心想,這「因信稱義」不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教義之一嗎,怎麼會讓人誤會呢?別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說來慚愧,我自己雖然從信主一開始,就知道了基督信仰的核心教義之一,便是所謂的「因信稱義」,但直到我後來開始比較系統、仔細和深入的研讀《羅馬書》時,我才忽然發現,原來所謂的「因信稱義」,真不知道誤導了多少人!
  • 一個人得救與否,是創世以前預定的嗎?那麼傳福音有什麼益處呢?
    唐崇榮牧師那我要反過來問你,罪人得救是可以的嗎?如果罪惡的人都被赦免與拯救,那上帝的公義何在?所以,這兩個,你一定要回答。如果你說有一些人被預定,別的人都滅亡,上帝的慈愛何在?那我反過來問你,一些犯罪的人不受審判,被預定,這些人可以得救,上帝的公義何在?所以,當你講到愛的時候,你就盼望上帝沒有審判每一個人;當你強調義的時候,那你就發現上帝應當審判每一個人。所以,這兩個只能取其一的時候,你就不知道怎麼選擇,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
  • 關於金杯萃取,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金杯萃取——手衝咖啡的科學原理咖啡是一種信仰人們常問:「怎麼才能衝出好喝的咖啡?」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表述清楚的。咖啡像是一段不斷延伸的旅程,從種子到杯子,從咖啡農到咖啡師,旅途中的歡樂與回報不斷疊加,每一道工序都影響著最終的風味。
  • 經常做「春夢」是怎麼回事?可能和這3種原因有關,別不好意思!
    ,還有的會在晚上經常出現春夢的情況,當第二天早上醒來以後就會感覺到非常的害羞,不敢和任何人提起,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為什麼經常出現做春夢的情況呢?可能和這三個原因有關,不要大意了。頻繁做「春夢」是怎麼回事?可能與這3種原因有關,別不好意思!
  • 作家談信仰|不小心犯罪後就不能進天堂了嗎?
    因信稱義就是你只要相信了,你就得救了。舊約裡面的哈巴谷書也有這句話的啟示,惟義人因信得生。後來到了這個雅各書的時候說,你光信還不行,你還要行出來。也就是說保羅和雅各兩個都是使徒,但是卻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我們以前的屬靈的長輩和教師們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解釋的也非常辛苦。我們今天先把前面這個問題放一放,這次想分享的是後面的這個。
  • 女性月經量少是怎麼回事?多半和這4個因素有關,希望你一個沒佔
    導語:正常情況下,女性在12歲左右就會來第1次月經,而且有些女性在月經期間還會情緒低落,有的甚至還會出現痛經的問題,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有些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還會發現自己的月經量越來越少,大部分情況下,女性每次來月經一般會用30片左右的衛生巾,如果在來月經的時候連10片衛生巾都用不上的話,這說明存在月經量過少的問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今天不妨來了解一下,女性月經量少是怎麼回事?
  • 《萌學園番外》烏克娜娜,世界錯亂,而你是唯一的信仰
    他們跟著謎亞星,謎亞星卻帶著艾瑞克來到了放反噬鏡的地方,「謎亞星,你帶我來這幹什麼」艾瑞克不明所以,「帶你來見烏克娜娜啊」,一聽說能見烏克娜娜艾瑞克也不再懷疑,乖乖呆著等謎亞星安排,謎亞星遞給艾瑞克一個手環並囑咐「手環上的光變紅了之後你就要回來」囑咐完之後就送艾瑞克進了鏡中世界……「謎亞星,你送艾瑞克進鏡中世界幹什麼」焰王不解,「艾瑞克不是相見烏克娜娜嘛,鏡中世界就有一個烏克娜娜
  • 信徒因信得救,為什麼還要接受基督臺前的審判?
    有的人說:我已經因信稱義是神的兒子,怎麼還要經過基督臺前的審判呢?還有的人認為我已經罪得赦免,又因信稱義,即使面對基督臺前,也無所謂,因我已經得救了,就不再受到審判,而是在基督的臺前必有天國的獎賞!我們看看聖經關於基督臺前審判的情形是怎麼說的。
  • 果凍:婦女解放了,男性也得救
    繆校長說了,「女性參政,尤其是進入高層領導崗位的比例,遠比不上港澳臺,這些都算是女性教育的缺失甚至是敗筆……」但有人一廂情願,把女性教育「窄化」為美容、禮儀、女紅與家政。我不是說做女紅就不光榮。但聯合國每年給各國性別平等指數打分,評分標準還不止計算「女紅」。人家還要算:你這個國家,領導人中女性比例佔多少;即便進入決策層,女性的意見有沒有人聽、起不起決定性作用。
  • 就現代人對於科學的信仰會大於對宗教的信仰嗎?你怎麼看的!
    就趨勢下有越來越相信和依賴科學,那麼在沒有了宗教信仰後,這會是一件正產的事情嗎?就因為連我們身邊的掃地機器人,我們都是以實用主義出發的科學讓我們能夠看到的。但是在任何的信仰上,它似乎都應該具有具體的固化的內容,也就是要有一個傾向性,就科學的發展,它所展現出來的是在科學與一個日新月異,同時與時俱進的認知方向上它在比起以前的宗教信仰,它更是一種與時俱進,日新月異的認知方式,有的更是一種新理論,不斷地淘汰舊理論,落後理論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