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森林和溼地生態價值居全國之首
12日,「黑龍江省森林與溼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研究與評估」通過專家鑑定。項目研究認為:黑龍江省森林生態及溼地生態效益總價值達1.8萬億元,位居全國之首。全省森林涵養水源500多億立方米,相當於一個半三峽大壩水儲量。
-
森林的固碳制氧作用及其影響因素
森林按其功能特性一般可分為防護林、用材林和薪炭林。森林蓄積量是指有林地中活立木材積(木材體積)之和。測定中常以某類型有林地單位面積上活立木材積之和乘以該類型總面積得此類型的森林蓄積量,各類型森林蓄積量之和為統計單位的森林總蓄積量。
-
2010年遼寧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3723億元
11月10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布了遼寧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評估最新統計數據。2010年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3723億元,比2006年增長43.67%,相當於當年全省財政收入的2倍多,是全省活立木價值的8倍多。
-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出爐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發布。歷經三年,內蒙古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任務,達到了既定工作目標,取得了豐碩成果。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白雲機場標準機位275個,位居全國第三
它與今年4月份啟用的西南站坪一期,共同加入白雲機場客機坪保障行列,使得白雲機場標準機位數量達到275個,位居全國第三,航班保障能力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至此,白雲機場標準機位數量達到275個,位居全國第三。經過近一個月以來的運行,白雲機場西南站坪已為13家航空公司的近800個航班提供了保障服務。
-
陸地生態系統固碳潛力研究結果多具不確定性
韓興國在題為《開展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潛力關鍵科學問題討論的必要性》的主題評述報告中,對國際上土壤固碳功能和固碳潛力、氣候變化影響土壤碳截獲的過程與潛力、生態系統管理的土壤碳截獲過程及增碳模式等進行了評述。
-
自然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固碳量及其功能種群研究獲新進展
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吳金水研究員領銜的農業生態過程方向研究團隊近日在不同自然生態土壤(林地、溼地、草原等)微生物固碳速率及其固碳功能微生物豐度和多樣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
扎心丨螞蟻森林「分手地圖」:南方比北方更容易分手?
6月28日,支付寶發布《2018上半年全國分手地圖》,小編算是知道螞蟻森林為什麼要在今年初推出愛情樹合種功能了,他就是想看大家什麼時候分手。下面的製圖讓你快速了解詳細的數據↓↓↓報告顯示,螞蟻森林愛情樹合種功能自今年上線以來,出現了有不少情侶因分手退出合種的情況,其中湖南地區愛情樹夭折比例位列全國第三。還有個更扎心的數據,愛情樹夭折,可以重新找情侶繼續合種,在這方面,湖南用戶"另起灶爐"的比例全國最低。
-
明確固碳減排工程內容
2005年,氣象局組織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明確我國要從以下七個方面加強固碳減排工程建設。 一是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速生豐產林以其巨大的生產力和固碳速率成為重要的固碳「原料」。我國現有人工林約38萬平方千米,到2050年可達158萬平方千米。
-
遼寧森林溼地草地服務功能評估結果出爐
我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價值怎麼樣?12月24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揭開謎底:7345.25億元/年。為更好地評價新形勢下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從物質量和價值量兩個方面,按照不同區位、不同優勢樹種等對全省和各地市進行分別評估。
-
我國生態系統固碳「清單」出爐 尋蹤「碳」秘有了中國依據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已位居全球碳排放首位,節能減排壓力愈發明顯。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締約方,近年來,中國從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出發,制定了「調整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增強生態系統碳匯功能」的戰略思路,並在降低能耗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
京津冀區域城市營商環境排行:北京全國第三 天津全國第二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京津冀區域城市營商環境排行:北京位居全國第三 天津排第20名 石家莊唐山進入全國百強京津冀地區哪個城市營商環境好?根據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296個地級以及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20年全國前十名中北京位居第三,也是唯一的北方城市。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
8月1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年。 評估結果顯示:2018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其中,「綠色水庫」總價值量為1646.94億元/年,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分別為1341.32億元/年和302.62億元/年,佔比81.44%和18.56%;「綠色碳庫」總價值量為1071.75億元/年,森林與溼地分別為1015.59億元/年和56.16億元/年,佔比為94.76%和5.24%;
-
建築業規模全國倒數第五,內蒙古建築碳排放量為何排名第13
在標準排名根據中國建築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所發布的《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18)》整理出《2018中國各省(市)民用建築碳排放排行榜》中,內蒙古的建築碳排放量為4875萬噸,在全國排名位列第13位。 建築業倒數第五
-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形成過程與機理
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更是迎來了中國科學的春天。在此背景下,基於 MAB 計劃發起之初確定的 14 個領域中的第一項「日益增長的人類活動對熱帶和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影響」,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原華南植物所)何紹頤教授等老一輩生態學家在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建立了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鼎湖山站」),開啟了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研究工作,旨在通過對自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格局與過程及其對環境變化的響應與適應規律的揭示,為解決國家和地方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提供科學支撐
-
程磊磊 盧琦 等:中國荒漠生態系統:功能提升、服務增效
國內外學者在不同尺度上評估了森林、溼地、草地等陸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但是,這些研究很少從全國、區域或全球尺度上評估荒漠生態系統的功能與服務。Costanza 等於 2014 年再次估算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時,也未能把荒漠生態系統包括在內。
-
研究發現:中國森林比想像中還能「吸」碳
【文/觀察者網 鞠峰】原來,中國的森林這麼能「吸」。 上月,中方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對世界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巧的是,《自然》雜誌於10月28日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國森林強大的固碳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被低估,BBC也於次日跟進報導。
-
浙大共有91位學者入選,居全國高校第三!
【MBA中國網訊】1月17日,學術出版業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來自229個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1899位學者入選。
-
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
四是固碳釋氧功能。森林作為最大的儲碳庫,不僅能夠使我們的生活增加更多的綠色,而且能夠促進節能減排,減緩氣候變暖,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釋放出氧氣,從而給人們創造更多的新鮮空氣。全省森林年固碳762.88萬噸,年釋氧1788.97萬噸。年價值量為328.48億元,佔總價值量的10.4%。
-
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發布 西安交大位居第四位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姜泓 任娜)2月2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研發的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正式發布。西安交大以競賽獲獎數量160項、總分93.37分的成績位居第四位,創歷史最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