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職教育心理專欄:別讓網絡戾氣控制了你!

2020-11-23 鳳凰河北站

原標題:超職教育心理專欄:別讓網絡戾氣控制了你!

「在這種社會氣氛的圍繞下,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受害者」。——《這個世界不欠你》慧超

有言論的地方就有戾氣,沒有哪個平臺可以避免。

從微博、知乎、小紅書到抖音、小破站;從飯圈、遊戲圈、小說圈到各種圈;從明星事件、社會新聞、到個人家事。

隨便翻開一條熱門事件,下面總會有各種自以為是,反其道行之的惡言惡語。

撕B無處不在,戾氣全面覆蓋。沒有什麼是鍵盤俠和槓精撕不動的。

《戰狼2》爆紅,相關的微博下面不是對這部影片的稱讚。相反的,更多的是各種譏諷與嘲笑。

「個人英雄主義的意淫」

「吳京就是直男癌,不看他拍的」

「打著愛國主義的旗號圈錢」

杭州殺妻案的微博下面,更多的是一堆人對真相的惡意揣測,和對爛梗的低俗調侃。

「化糞池警告」

「你老公的絞肉機就要下單了」

「兩噸水了解一下」

貧困地區的女性,因為經濟問題,只能用2毛一片的散裝衛生巾。評論裡面,不是在對這些「月經貧困」女性的關心和幫助,反而是這樣:

「為什麼不用好的衛生巾呢?也就一杯奶茶錢啊?」

「有這樣的難處,也是平時不夠努力生活,不值得同情」

這種毫無人性般的冷血和冷眼旁觀讓人膽戰心驚。

著名的網絡四大友盡話題:轉基因、中醫、女權、狗肉。

一部分人負責「帶節奏」「扣帽子」「貼標籤」,一部分人缺乏理性思考,被碎片化的信息牽著鼻子走,像任性的小孩子一樣情緒化地搖擺:聽到這個人說幾句,立刻跟著罵幾聲,聽到另外一種聲音外,又被另外一種聲音牽著鼻子走了。

今天,不探討各類事件中到底誰對誰錯的問題。

超小職更想和大家聊聊的是,為什麼網上那麼多人越來越極端?網絡上大家的戾氣為什麼這麼重?怎樣才能避免自己被傷害?

01現實生活不如意,人在網上卻比現實中更封閉

弗洛伊德說,攻擊性是生命受阻的結果。

這些在網上瘋狂叫囂的人,往往現實生活中行為受阻。

有句很流行的話,說的也很到位:「你在網上嘴巴這麼臭,現實生活中一定過得很不好吧?」

這在社會心理學中叫「群體極化」,意思是說網民對某一事情的傾向性在加入群體討論後變得更加明顯,甚至走向網絡暴力等極端傾向。

舉個例子,一些人最開始只是覺得「婚姻/生育不是女性人生的必選項」,卻在和更多人討論後,認為「女性一結婚/生孩子就完蛋了」。

前段時間papi醬回歸,網上因為她的孩子隨父姓吵成什麼樣。

有人心疼她「受父權的欺壓」,有人斥責她是「婚驢」、「女性之恥」、「偽女權」。

而不同立場背後,是不同利益群體的明爭暗鬥。Ta們都想吸引更多流量,讓符合自身利益的言論傳播得更遠。

02信息過載,內心焦慮,主動選擇極化

我們大腦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如今大量網絡資訊,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大腦的處理能力。這被稱為——「信息過載」。為了緩解這種信息過載的焦慮,我們傾向於只和觀點相似的人交流,而這會走向極端——堅信自己信奉的一定是對的,更難容忍不同的聲音。

但這就麻煩大了,如果他本來就有偏見和錯誤,又不斷去吸收那些支持他偏見和錯誤的信息,這就只能強化他的固有偏見和錯誤。

彩禮可以說是當代婚姻的一大難題,一提到彩禮,男孩憤怒,女孩委屈,大家都有無數的口水想要噴。只要有關於彩禮爭吵的社會事件,很多人胸中壓抑很久的怒火和焦慮的氣焰,終於找到了一個噴薄而出的方向。

03如何保護自己不受網絡的傷害

我們可以一起嘗試下面兩件事:

1. 刷屏時代,擺脫行為上癮

社會中有很多讓人上癮的東西,例如:賭博、愛情、性、購物、上網、鍛鍊、工作、藥物上癮。

而這所有讓人上癮的物質都伴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無線網絡的崛起更為猖獗,網際網路上幾乎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網上賭博、陌陌、淘寶、keep……

智慧型手機和無線網絡的出現是科技進步的成果,也是時代進步的象徵,科技猶如雙刃劍,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必然會有各種不完美,儘管初衷是好的。

擺脫行為上癮,試圖隔離這種溫水煮青蛙似的現象,不讓它入侵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不再淪陷!

2. 快節奏資訊時代,學著慢下來

現在快節奏信息化時代,在這種高強度的節奏下,學著慢下來,保護自己。

焦慮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候,我們自己可能很難排解,這時不防跟身邊的人說一說,或者和朋友出去嗨一嗨,做做運動,唱唱歌。

當你心力交瘁時,經常做做瑜伽,冥想,去遊泳,放鬆身心,舒展身體,然後想想到底是什麼讓你感覺焦慮,把事情舒展開,想清楚解決方法。

少抱著手機,多閱讀,泡泡腳,聽音樂,一天的疲勞都消除了,比在網上吃瓜,互撕,開心多了。

希望我們擁有成熟的思考能力,是可以獨立做出判斷的個體!

即使被極端裹挾,我們仍需要溫和而堅定地表達自己,捍衛尊重、寬容、理性這些品質在生活中的意義。

共勉!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超職教育心理學丨網上戾氣越來越重,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
    ——《這個世界不欠你》慧超有言論的地方就有戾氣,沒有哪個平臺可以避免。從微博、知乎、小紅書到抖音、小破站;從飯圈、遊戲圈、小說圈到各種圈;從明星事件、社會新聞、到個人家事。撕B無處不在,戾氣全面覆蓋。沒有什麼是鍵盤俠和槓精撕不動的。《戰狼2》爆紅,相關的微博下面不是對這部影片的稱讚。相反的,更多的是各種譏諷與嘲笑。
  • 「心理援助專欄」居家學習,試試費曼學習法
    【心理援助專欄】歡迎撥打中國計生協免費疫情心理諮詢服務熱線:0571-85109955面對疫情「自我心理調適技術」(三十八)居家學習,試試費曼學習法在這個「加長版寒假」裡,為讓孩子們「停課不停學」,任課老師變身「網紅主播」,相繼開通網絡課程,讓孩子們可足不出戶就接收到知識。
  • ...鄂爾多斯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微課程第22期—費曼學習法
    《心語小課堂》—鄂爾多斯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微課程第22期—費曼學習法 2020-03-28 2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性交往中,一旦你被「戈培爾效應」控制,就會成為愛人的奴隸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的彩蛋,幫助朋友們解決自個兒人生的難題,跨越人生的重重阻礙,尋覓到自己想要的人生與幸福。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全部的課程學習,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01什麼是「戈培爾效應」?
  • 別讓錯誤的補償心理機制毀了你的孩子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你是不是經常完不成目標時,就忍不住自責後悔?你是不是不斷的買書,但是卻很少看?你是不是心情不好時就會吃吃吃,買買買?你是不是因為在外打工很少見孩子,於是回家後就加倍的疼愛孩子?……所有的這一切行為都是補償心理作用的結果。
  • 網絡暴力:披著數字隱形衣的為所欲為
    很多網友們比較暴躁屬於戾氣比較重的一類人動不動就跟人起衝突實在是不利於網絡環境的和諧發展。這類人呢把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不順暢都通通發洩到了網絡上別問為什麼問就是慫生活裡他們也不能跟大家舌戰群儒搞不好會被人揍一頓。迫不得已他們只好拿出手中的鍵盤使出畢生絕學來惡意中傷別人通過傷害別人來得到快感來尋求所謂的心理平衡。通過網絡去對他人實施暴力是不可取的我們應當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網絡環境和諧人人有責。
  • 愛笑的人,運氣真的會越來越好丨超職教育6個心理學新發現
    如果你的對象比你小很多,剛開始,你可能會感到不錯,但一些問題會隨著時間慢慢顯露出來,代溝也可能是一個問題,所以,還是看你們的心理年齡是否相差太大。假如一個35歲的男人迎娶了23歲的女性,那矛盾點會集中在男人事業忙無法顧及女性的感情需求。b. 被父母過度控制,就算到了60歲也會受影響父母過度控制,手把手教育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會很優秀嗎?
  • 蘭州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202011批次畢業論文(設計...
    蘭州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202011批次畢業論文(設計)申請、寫作的通知 2020-11-09 | 來源:網絡 https
  • 先導課:家庭教育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才是教育的正確姿勢
    接下來,我從四個方面,跟大家聊聊家庭教育到底是什麼,這個專欄能給大家帶來什麼,也許能給你解開困惑。我們還是從學習成績開始說起。1孩子的學習成績跟哪些因素有關?逆商是人們在遇到困難或挫折時的心理能力,自制力是人們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這兩種能力是我們能不能做成事的關鍵,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從面對挫折開始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些要素,主要是在心理層面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這也是我們需要重視孩子心理成長的原因所在。
  • 解放受困的靈魂——一位心理指導老師「心理奇點教育」的探索之路
    當一個人覺得失去了對自己控制的力量,她經受的便不僅是痛苦,更可能是絕望。於是,在和父母以及孩子本人深入分析原因之後,師生兩人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對此,你感到很無奈、很無力是不是?」 「是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你知道嗎?睡不著恰恰是因為你很有力量。
  • 心理學:婆媳相處,她被「巨人影子效應」控制,那就別付出太多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給朋友們做心理輔導,幫助朋友們認知自我,認知人性,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不再被痛苦的人生折磨,不再被迷茫纏繞,能夠開啟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尋覓到屬於自己的精彩、幸福人生。
  • 為洩私憤篡改上百名同學中考志願:心理扭曲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文丨文溪(富書專欄作者)多少孩子的心理已扭曲?你敢想像嗎?上百名學生的中考志願竟然被同班同學篡改。沒錯,作惡的正是西昌某中學的吉某某,而作惡原因是他感到自己考學無望,心生憤怒,為了發洩私憤而為之。無論是篡改同學志願的男生,還是撕毀別人答題卡的女生,他們有一個共同認知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我不好,別人都別想好」。這就不僅僅是考試成績不理想這麼簡單,而是孩子的心理已扭曲,心生惡之花,才做出極端行為。可是人之初,性本善。初生的嬰兒如同純潔無瑕的白紙。
  • 走進《發展心理學》,帶你刷新教育認知,重建你的教育信心
    從這些真實的訪談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影響一個人成長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環境,先天性格、個人經歷以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而這些因素又是相互交織,共同作用的。而其中最為基礎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給予孩子的是開闊的眼界,確定性的目標,以及支撐達到目標的動力,也正因為如此,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對孩子心理有更多的認知,能夠在孩子心理發展的過程中及時提供幫助,幫助孩子順利成長,完成人生的目標。
  • 超職教育丨每年必考的心理學知識點!(最好收藏)
    熟記下面這些考點,能夠幫助你快速熟悉心理學體系,對於考試或者是今後的學習都有幫助,建議分享收藏!1.普通心理學腦結構:腦在人的神經系統中是最重要的部分,複雜的心理活動都與腦密切相關,語言區位於大腦左半球,由較廣泛的區域組成。當大腦左半球受損時,會出現全身或右半部 身體麻痺以及喪失使用語言的能力。
  • 心理諮詢中心召開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
    2020年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舉行了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享交流大會,會議主題是「心理健康,護航有我」。學生處副處長康健,華東政法大學教授、註冊督導師張海燕,心理諮詢中心專兼職諮詢師,以及來自各院系的思政老師共計4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心理諮詢中心的薛璟主持。
  • 廣西創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將心理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在日前舉辦的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第三屆心理情景劇大賽上,由學生自編自演的心理情景劇《獨木橋》描述了一位孤獨症女孩的心理轉變過程,大二學生曾慶芳觀看後頗有感觸地說:「希望自己能像女主角一樣直面內心陰暗,勇敢邁開腳步抵達全新的彼岸。」  這是廣西創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縮影。
  • 靖江市中小學校聘請專業心理醫生擔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副校長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是各級政府、教育部門關注的重點。靖江市從2016年,應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搭建了「心理雲」健康網絡平臺,指導全市6萬餘名中小學生註冊登陸,開展了首次心理健康普測。2017年,該市建成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指導中心,組建生命教育志願者團隊,開通「陽光成長熱線」,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和專業指導。2018年,該市實現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全覆蓋。
  • 網絡教育學生管理論文怎麼寫?
    網絡教育學生管理論文怎麼寫? 想拿學位證書的小夥伴們還要留意了,要拿學位證書你的畢業論文考試成績要超過優質,畢業論文和論文答辯是拿畢業證書的最終一條困難,要是用心寫,教師都不容易太刁難你的,網絡教育學生管理論文怎麼寫?
  • 解放受困的靈魂 李百芹心理奇點教育的探索之路
    當一個人覺得失去了對自己控制的力量,她經受的便不僅是痛苦,更可能是絕望。於是,在和父母以及孩子本人深入分析原因之後,師生兩人有了這樣一段對話:「對此,你感到很無奈、很無力是不是?」「是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你知道嗎?睡不著恰恰是因為你很有力量。睡不著帶來的種種痛苦,不是因為睡不著本身,而是你和大家都認為睡不著是件很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