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味美怕中毒?山區農村大媽道出4秘訣,讓你放心享山珍

2021-01-09 花腰妹

時下,隨著雨季的來臨,山林中各類野生菌破土而出,正是野生菌上市的最佳時節。各類食用野生菌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無比鮮美的味道備受人們的青睞,奉為「山珍極品」,但如果處理不當,極容易引發中毒事件,如何才能吃到健康而又美味的野生菌菜餚呢?

趙大媽在山林中採拾野生菌

花腰妹的家鄉地處雲霧繚繞的雲南玉溪山區農村,也是有名的菌鄉之一。我們這裡具有「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立體氣候,所以野生菌種類繁多,有400多種,可以食用的野生食用菌就多達70多種。在眾多的野生菌中,如何採拾、挑選、購買並正確烹飪,才能遠離中毒並享用「山珍菌子」的美味呢?為此,花腰妹專題走訪了一位山區農村趙大媽,她自小在山林裡長大,採食了大半輩子野生菌,每年依靠豐富的山林資源撿拾野生菌出售,補貼家用。聊到野生菌中毒問題和如何安全吃菌子,趙大媽給我分享了她多年來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4個訣竅」。

雨後山林裡長出的野生菌

訣竅一:採拾最關鍵。

趙大媽說,每年的6月初至11月份是我們當地野生菌最多的時候,無論是自己去採拾還是到集市上買,都要具備一定的菌子識別能力和採拾經驗,儘量做到:不熟悉的菌子不碰,不買、不吃!

1.如何採拾野生菌?根據趙大媽的經驗,上山採拾菌子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注意菌子的識別。雨水下地後是採拾菌子的最佳時間,每次上山,有毒的沒毒的,可以吃的或者不能吃的菌子到處都會長,這就要求採拾菌子的人一定要有一雙火眼金睛,並快速識別哪些菌子可以採拾,哪些菌子不能碰,儘量採拾自己熟悉或者吃過的菌子。

可以食用的青頭菌

二是注意菌子的區分。香菌、雞樅、青頭菌、乾巴菌、北風菌等菌子無毒,可以食用;松毛菌、谷熟菌、銅綠菌、喇叭菌、刷把菌、板慄菌等微毒,可以食用;而各種牛肝菌、羊肝菌、見手青等有毒性也可以食用。三是注意劇毒菌的特徵。一般糞菌、臭菌、顏色特別鮮豔的菌子,尤其是有菌託又有菌環的菌子基本都有劇毒,山區拾菌人有句口頭禪:「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穿鞋」這類的菌子不能碰更不能採拾。

有劇毒的野生菌

2.如何採買野生菌?趙大媽認為,如果自己不是很熟悉野生菌的話,最好不要自己貿然上山去採拾。首先不熟悉山形,容易迷失,其次不熟悉菌子容易誤採毒菌。而市場上的菌子相對來說比較安全,都是經過有食用野生菌辨識能力和經驗的人好幾道篩選出來的,有劇毒的菌子基本上很少。

集市上售賣的各種野生菌

訣竅二:挑揀最重點。

無論是自己去野外採拾回來,還是去集市上採買回來的野生菌,最好拿回家後,再重新挑揀一遍。首先,把一些自己沒見過、沒吃過或者太小,無法辨認的菌子挑揀出來,其次,把老了生蛆蟲或者已經發黑、腐爛的菌子也挑揀出來,只保留自己認為相對安全的菌子,其它的都要扔掉。

挑選出來可以食用的見手青

訣竅三:烹調要正確。

趙大媽認為,野生菌是否會中毒,除了把握好野生菌是否可以食用外,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烹調過程,也就是說,一定要把菌子炒熟、煮透才能吃。首先把菌子洗乾淨切片時要注意,切片厚薄要均勻,不要切大塊。其次,菌子用油要多點,最好用豬油,因為豬油具有解毒功能,油量夠,炒菌子的時候不容易粘鍋、糊鍋。同時,不論是炒還是煮,不要用急火快炒。

三是必須要放大蒜,大媽認為,大蒜是吃菌的試毒針,炒煮菌子一定不能少了大蒜,把白生生的大蒜切片和菌子一起烹調,如果大蒜變黑,那麼說明菌子有毒不能吃了。當然,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科學,但是我們本地人烹調菌子放大蒜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每次我聞到炒熟的大蒜香味,就像聞到了菌子的味道,所以我想大媽說的應該也有一定的道理吧,你說呢?

用青椒和大蒜做配料

訣竅四:食用要適當。

菌子味道鮮香,好多人都愛吃,但是經常會出現同一桌人吃飯,大部分人吃同一盤菌子沒事,而有個別人就會出現中毒症狀。所以,趙大媽特意強調,吃菌子還是要講究方法。一是在烹調菌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嘗味,有些人喜歡邊做菜邊嘗味,而菌子千萬不能嘗,因為這樣做,容易嘗到半生不熟的菌子,極易導致中毒。二是菌子不要涼拌吃。雖然說有些菌子無毒或者微毒,但是畢竟是野生的,受氣候、環境和空氣等因素影響,菌子生吃容易引發各種病變。

用豬油炒野生菌

三是不要多種菌子混合吃。幾種菌子混合在一起,難免相互之間會出現食物相剋的現象,所以菌子最好單獨烹調,再說,每一種菌子的味道不同,單獨吃更能吃出菌子不一樣的味道。四是儘量不要吃隔夜吃剩的菌子。趙大媽說,以前農村沒有冰箱,吃剩下的菌子第二天吃也會中毒,原因是要麼菌子變質,要麼在重新翻熱菌子的時候沒充分加熱。所以,菌子最好現做現吃,每次只做一頓的量。

炒熟後的野生菌菜餚

總結:野生菌美味好吃,我們記住趙大媽以上「4個訣竅」,就能吃到健康而又美味的野生菌菜餚了,但是,花腰妹還是要提醒大家:美味雖重要,生命更可貴,且吃且珍惜!(圖文原創,禁止抄襲和盜圖)

相關焦點

  • 已進入高發期,山區農村要特別注意,小心誤食中毒!
    野蘑菇千萬別隨意採食曾有人中毒身亡一家四口吃野蘑菇中毒兩兄弟喪命十堰市疾控預防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預防控制科科長高海波介紹,根據我省風險評估結果提示,5月-10月,是野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山區農村居民為重點關注人群。
  • 楊向紅:千奇百怪玉龍雪山野生菌,您認識幾種?!
    前幾天,我寫的《花兒一樣的麗江雪山野生菌,猜猜它是誰?》的帖子,經幾個網絡媒體先後刊登。得到了諸多網友的青睞和關注,不斷有人以微信或電話方式聯繫,讓我寫一個可食用菌的帖子,然後按圖索驥好去雪山採菌子回來吃,也有網友直接要求以後採菌帶上他,要跟我一起去採些菌回來跟家人一起分享山珍美食呢!
  • 吃菌會中毒?這也太危險了!試試這道菜,安全簡單又美味放心吃吧
    我最近聽說雲南同胞們吃菌引來了全國人民的關注。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後來經過我深入的了解才知道,每當這個季節,雲南那邊下一場雨,之後再出兩天太陽,然後各類的菌種就開始瘋狂生長了。當然,這裡的菌類主要是指野生菌像一些牛肝菌、青頭菌、米湯菌、涮把菌、火炭菌和雞縱菌等。
  • 野生蘑菇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正確「食菌」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 徐煒倫   近日,雲南一名女子吃完一種牛肝菌「見手青」(因菌肉壓傷或手碰傷後呈靛藍色得名,有毒性)後發生中毒事件,並稱自己看到很多小精靈手舞足蹈。事實上,每年7、8月份,雨量增多,氣溫上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蘑菇旺季隨即到來。
  • 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都是因為這兩種菌!
    不曾想,就是這一頓山珍,讓郭師傅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記者在醫院見到郭師傅時,經過治療的他,已經有了明顯好轉。郭師傅告訴記者,當天他是應約到朋友家去吃飯的。 郭師傅: 「當時他們撿來以後,就說吃菌,就在他家洗了,炒了就吃了。」
  •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隙:山野精靈野生菌
    《昆明的雨》中,汪曾祺寫了「西南聯大食堂菜」牛肝菌、「菌中之王」雞樅、「人間至味」乾巴菌、「中看不中吃」的雞油菌。寫的品種並不多,只有4種。結合上下文判斷,其中的牛肝菌,很可能是黑牛肝,這種牛肝菌,目前也在最便宜野生菌之列。
  • 你pick哪道菜?野生菌康養美食大賽展現楚雄「舌尖上的南華」
    南華素有「生態美食城」之稱,還有「野生菌王國、中國野生菌之鄉、中國野生菌美食縣」三塊國字號招牌。每當菌香時節,南華縣內不僅可以看到種類繁多的野生菌,還可以品嘗到各種色香味俱全的菌類美食。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野生菌美食大賽突出「康養」主題,參賽選手以南華野生菌為食材,菜品在康養、保健方面有一定創新。
  •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自古我們中華民族的地域廣茂,有著非常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種類和土壤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十分多種多樣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在我國的野生菌有幾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種類多、分布廣並且產量也大。
  • 東北這5種野生山珍,你吃過幾種
    姑姑說雖然家裡有幾十畝地,但是種植的農作物非常局限,而且產量很低,年輕的時候為了多賺錢都會到山上採集野生菌類然後賣掉換錢,小時候每到過年都會收到姑姑從東北寄來的各種野生菌類。野生的黑木耳沒有養殖的厚,而且容易招蟲子,清洗麻煩。現在養殖的主要都是人工配的菌袋或者用木段養殖,一般木段養殖的木耳質量比較好,價格相對也好很多,所謂野生黑木耳也不一定就比養殖的好。姑姑家大姐早年養殖過黑木耳,因為不善於經營,最後改行做起了瑪瑙生意,瑪瑙也是在上山挖的石頭,自己回家雕刻,就是現在的「北紅瑪瑙」。嚴格來說現在市面上的黑木耳都是養殖的,基本沒有野生的。
  • 這種長得很像一個大泡的野生菌,切開來的時候像發黴了一樣!
    這種長得很像一個大泡的野生菌,切開來的時候像發黴了一樣!俗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界的很多東西都是很神奇的,而且裡面很多都是我們未曾見到過的,這就需要人們不斷的去發掘才能夠找到它們。而最接近於大自然的地方就是農村啦,農村是一種有著千奇百態的動植物的地方,同時也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珍貴野味。這些野味,可能是路邊常見的野草,也可能是田間的野菜,還有就是樹上的野果子等等,除此之外,其實這大山之中還是有著一些山珍野味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裡的一位小夥子,他能找到什麼樣的野味呢?
  • 世界名貴的「四大菌王」,你吃過幾種
    在不久之前的菜市場,各種五花八門的食用野生菌遍地叫賣,七八月份是大量野生食用菌上市的時候,現在到了九月底,很多野生菌都已經沒有了,想吃就只能等到下一年了。野生菌的種類繁多,那麼有著「四大菌王」之稱的野生菌是哪四種呢?
  • 「菌」臨天下|美麗豪酒店雲南野生珍菌美食季
    「錯過就要等一年」美麗豪酒店中餐廳新推雲南野生真菌美食系列,食材原料全部採用雲南當地野生食用鮮菌,烹飪方法新式新穎,匠心製作,野生食用菌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吃松茸刺身要分為三個環節:一是先夾起來聞香,新鮮松茸有一股難以言喻的幽香,聞之清新愉悅;二是先不沾味小咬一口,脆嫩的口感、純淨的鮮香,讓你重新發現素食原來也可以這麼鮮;三是沾上芥末豉油,讓你的味蕾有了更立體的體驗。
  • 野生菌子居然能賣到五六十元一斤,農村大媽們都半夜起來去山裡撿
    農村裡的人都會根據季節冷暖,知道什麼已經長了,然後去山裡尋找,採摘回家吃,甚至拿去賣。像這種野生的小竹筍,可謂是最健康最綠色的食品了,存天然,不施肥,不打農藥,而且富含高纖維,吃了很好。用來炒臘肉最香不過了,還可以用來煎雞蛋,也可以單獨用一點辣椒炒一下,都很下飯,有的人還會曬乾醃著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種竹筍容易找到,而且特別多,長得快,隨便去山裡轉一圈就能扯很大一袋子回家。
  • 雨季的饋贈:來騰衝開啟你的野生菌美食之旅
    每年的「菌季」,全國各地的人總能被「雲南人食菌中毒見小人」的相關新聞勾起強烈的好奇心:「這到底是怎樣的體驗啊?」對很多省外人來說,這簡直是反邏輯的一件事:「為何年年中毒年年吃,這究竟是因執念太深,還是真的中了這『人間山珍』美味的毒?」
  • 雲南野生菌種類和自然產量居全國之首
    每年雨季前後,這些生於山林、長於山林的「山中珍饈」陸續上市,讓大家的舌尖味蕾得享野生菌的鮮香美味。 優勢顯 幾乎所有的食用菌都能在雲南找到「家」 宜良小哨的乾巴菌、賓川雞足山的冷菌、香格裡拉金江的黑木耳、南華五街的松茸……這些年來,雲南野生菌美名遠揚,在穩定和修復森林生態系統的同時,有效促進了山區群眾脫貧增收。
  • 山裡這種野生菌,顏色鮮豔看似有毒,卻有特殊的抗癌功效
    這個季節無論在是什麼地方都是野生菌生長的時候,特別是雨後天晴,深山裡的野生菌就像是比賽一樣,爭先恐後的從地裡冒出來了,這也是我們有口福的時候。在這些野生菌中,就有一種叫「銅綠菌」的菌類。因為野生菌的數量都是有限的,營養價值也特別高,這就更是顯得它們的珍貴,雖然價格上有點小貴,但是我們總是會毫不猶豫的把它們帶回家,誰讓它們味道鮮美呢!生活在農村的人就好了,只要是下雨過後,可以隨時隨地上山採摘,既能嘗到美味又不用花錢,真是羨慕嫉妒恨呀!
  • 寧鄉已有4人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速轉!
    氣溫回暖 雨水充沛 野生菌類進入生長旺季 人們在郊遊踏春時 喜歡採些野生蘑菇 各地也因此相繼出現 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
  • 本田享域 6600公裡試車心得,車主道出了心裡話,你真的認可嗎?
    享域在市場上的知名度頗高,可以說是圈內的「明星」車型,通過它大氣的外觀體驗,可以很好地迎合用戶「見車如見人」的內在需要,因此在緊湊型車領域中贏得了一定的地位。本期為大家分享的是《本田享域 6600公裡試車心得,車主道出了心裡話,你真的認可嗎》。很高興能邀請到王先生作為本次嘉賓,他是我的朋友,也是一位老司機,公司的大眾朗逸他已然了如指掌。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4、雞樅花比小雞縱還小,成片成片的出,量多,朵小,難撿洗。味道鮮美嫩滑。吃法同上。5、水雞樅形狀象雞縱,味道也相似,只是沒有雞縱鮮甜,更淡些。吃法與雞縱同。6、大紅菌為野生珍貴的食用真菌,內含胺基酸,多種維生素等人體必需成份,有安神補血作用,特別適合產婦及貧血者食用,其味較之其他菌類鮮甜可口嫩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