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2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徐楠醫師
病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跟我們人類共享自然界的繁華,和平共處,平時大家彬彬有禮,各自守著自己的一方天地,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既有距離保留一定神秘感,也有交集偶爾親密無間。但平衡是動態的,別小看微生物,一旦發威,問題便隨之而來。
病毒是類很特殊的群體,身形最小,危害卻不小,平時經常仰仗著自己體積小而胡作非為,尤其對小朋友下手,可是一點兒都不手軟。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會起皰,彰顯威風的同時讓人一目了然,比如單純皰疹、水痘、帶狀皰疹等,或大或小或成簇的水皰表示佔地為王;有的會以增生性損害為主,例如傳染性軟疣、尋常疣,雖然難看,但危害並不見得太大,多半僅限於難看;還有的表現為大面積的皮疹,仿若感染的晴雨表,病毒前腳侵入,紅斑丘疹便後腳蜂擁而至,比如麻疹;但,也有不走尋常路的,有一種病毒感染後的皮膚表現會非常慢性子,滯後到幾乎所有的臨床症狀都消失後才翩翩而至,我們今天暫且稱它為「閃電」。
之所以叫「閃電」,毫無褒義,確實是嘲笑它太~~慢~~~。致病原HHV-6是公認的始作俑者,說起來它真算是人類皰疹病毒家族中的一個異類,親生歸親生,也有血緣關係,但生物學和形態學上都與5位哥哥毫無相同之處,因此,出現在被感染者身上的臨床症狀不同也就不難理解了。
HHV-6雖然叛逆,但本事卻也並不大,其才華遠遠撐不起它的野心,充其量在冬春季節攻擊下手無縛雞之力的嬰幼兒,2歲以下最容易中招。感染人體後並不馬上發力,而是像樹懶一樣慢悠悠地思考人生,過了十幾天終於想明白了,會毫無徵兆地讓宿主發熱,甚至40度以上的高熱,好在這個過程並不會太長,一般也就三五天,也不會讓小朋友太難過,大部分患兒該吃吃,該喝喝,也能正常睡眠,算H小六有良心。
一般不出一周,即便沒有積極治療,體溫也會下降,而且通常降得非常突然。但雁過總要留毛,體溫恢復正常的同時,身上會有順序地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軀幹和頸部是最早出現並最常見的部位,逐漸蔓延到四肢或者面部後便又很快消退,消失徹底,不再留任何痕跡,很像個良心發現的賊人,翻箱倒櫃徒勞一番後,再幫你打掃乾淨,恢復原狀,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特別嚴重的併發症幾乎很少見,比如病毒進入腦部,或影響肝臟功能等,如果有,可能要查查患兒自身的健康狀況了。發病高峰期可能會出現白細胞短暫性升高,但熱退發疹後則明顯降低,同時淋巴細胞比例增多,因此,血常規檢查可以輔助作為診斷的參考依據。
由於皮疹出現得太晚,因此發熱期很難確診,如果小朋友沒有特別的全身症狀,在密切觀察下對症處理就足夠了,如果熱退疹出,基本就可以明確診斷,更沒必要再做其他的處理,原則上也並不需要都去做病毒學的鑑定。當然了,對於撲朔迷離的臨床症狀也需要必要的鑑別,尤其跟麻疹、風疹等類似表現的疾病,這時候,病毒抗體的檢測是唯一的確診依據。
雖然是病毒感染,但抗病毒治療無須太積極。免疫力正常的孩子如果有發燒就給降溫,秉持先物理後化學的原則即可。小朋友能少吃藥還是少吃藥,即使是中成藥也別濫用。其實每一次安全範圍內的發熱都是免疫系統的一次大練兵,並不完全有害。但如果出現高熱,則必須要重視,退熱劑是個有效的選擇。對於免疫力受損的嬰幼兒,或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患兒,視情況需要給予抗病毒治療,如更昔洛韋、西多福韋等,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
最後,更正下「閃電」的大名:由人類皰疹病毒-6感染引起的幼兒急疹。
護膚小tip:市面上有很多宣稱可以防脫生發的洗髮水
但目前並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有效性
END
徐楠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第二軍醫大學皮膚性病學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雷射醫學博士後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擅長:念珠菌、隱球菌等重症真菌感染;痤瘡、玫瑰痤瘡、激素依賴性皮炎、脫髮、瘢痕等常見損容性皮膚病;黃褐斑等難治性色素問題的綜合治療;兒童皮膚病,及面部年輕化的雷射與注射治療。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周四上午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幼兒急疹,人類皰疹病毒-6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