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 | 三下 第三單元第4課:月相變化的規律

2021-03-01 科學魚

通過第4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月相,是指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我們先來了解幾個典型的月相:

1.新月

時間:農曆三十,初一

原因: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人們看月球背對太陽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相。

新月與太陽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以覺察到它的存在。

2. 娥眉月

時間:農曆初三,初四

原因:月球向東繞地球公轉,月球被太陽照亮的月面朝西

娥眉月,日出後月出,日落後月落,與太陽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當太陽落山後的一段時間才能在西方天空中看到娥眉月。

3. 上弦月

時間:農曆初七,初八

原因:月球與地球的連線與太陽地球連線成90度。地球上的觀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

上弦月約正午月出,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

4. 漸盈凸月

時間:農曆十一、十二

原因: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

漸盈凸月正午後月出,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半晚可見。

5.滿月

時間:十五、十六

原因: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中間。

6. 漸虧凸月

時間:農曆十七、十八

原因: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東半邊亮且大於一半。比太陽早升先落。

7.下弦月

時間:農曆二十二、二十三

原因:地球上的人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子夜時它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

總結來說

新月:與太陽同升同落--徹夜不見

上弦月:與太陽遲升後落--前半夜可見(正午月出,午夜月落)

滿月:與太陽此起彼落——徹夜可見

下弦月:與太陽早升遲落——下半夜可見(午夜月出,正午月落)

說了這麼多, 下面我們簡單的規納一下月相變化的規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

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於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現在農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位於東半天空。

在家也可以用桌球做模擬實驗哦

相關焦點

  • 《月相變化的規律》教學設計
    ,《月相變化》一課安排在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宇宙》單元的第二課,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畫月相、給月相排序、模擬月相變化和觀察白天的月相。教學中,面臨兩大考驗:課前要經歷一個月的觀察任務,還會因為天氣等原因被中斷,課前的探究活動任務艱巨;在模擬實驗中,學生空間想像能力所限,明白月相成因的建模難度大。綜合看,這一課教學活動多、難度大。    在新修訂的科學教材中,這個內容的學習分解為二年級上冊的《月相變化》和三年級下冊的《月相變化的規律》兩課。
  •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一、月相及其形成  月亮圓缺變化的各種形狀叫作月相。由於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在太陽光照射下,總是一面亮一面暗,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面,另半個球面是暗面見圖1中中間一圈。
  • 小學科學優秀課展播23:六下 月相變化 唐巧
    《科學》六年級下冊三單元《宇宙》單元中第二課,本課旨在利用模擬實驗,幫助學生建立並理解「月球公轉」的大概念。師:實驗要求:利用材料,自行模擬有規律的月相變化。如果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這樣有規律的月相變化,請把你的方法記錄下來。如果沒有,想想問題出在哪裡,可以在待會匯報時找其他小組同學幫忙解決。實驗開始。
  • 月相變化規律
    月相變化規律  1.約在農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其視形狀見圖1中A位置。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 月相變化圖,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的?
    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這樣循環,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約是一個月。月相判斷規則以上常識是理解的基礎,可以自行推導出各月相的出沒時段,課件過於細緻複雜反而使教學環節不好控制,冗餘信息只能干擾學生自主思考理解,反而不能很好地化解教學難度。月相變化的原因由於月球本身不發光,在太陽光照射下,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區,另半個球面是暗區(被自己擋住的)。
  • 《月相變化》教學設計
    小學生對月相變化的根本原因,太陽、月球、地球三者轉動產生的位置關係變化,有一定難度,其實這在初、高中學習時也是最突出的難點。對於月相變化的規律,學生在課堂上的認識顯然不是深刻全面的。因此課前課後觀察月相的活動就顯得很重要了。事實上通過實際觀察,往往能驗證所學,加深理解,形成較穩固的認識。本課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卻提高了對觀察的要求。
  • 三下第三單元《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複習
    ( )℃  ( )℃  ( )℃   ( )℃  ( )℃  ( )℃第2課:測量水的溫度4. 測量水溫的方法:①手拿溫度計的(     )。②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③視線與溫度計液面(     )。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⑤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5.
  • 「RQE」問題導學型課堂學習模式解讀
    近幾年,經過探索,我校形成了「RQE」問題導學型課堂學習模式。  「RQE」的內涵  「RQE」是「尊重規律、問題導學、體驗成功」英文字頭的縮寫,在這裡,尊重規律是根本,問題導學是核心,體驗成功是升華。
  • 月相變化規律是什麼?和農曆有哪些聯繫?
    按照陰曆,從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別經歷(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滿月 —凸月(虧凸)—下弦月—蛾眉月(殘月)—新月,既朔月→望月→朔月。陰曆就是依照月相變化規律制定的(中國農曆屬於陰陽曆),農曆月初時,月亮正好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稱為新月,或者叫做朔月;農曆十五十六時,就是滿月,或者叫做望月,如此循環。
  • 月相變化的規律
    據調查,嫌疑人鎖定在不在場的三個動物中,請你根據他們的不在場證明指出到底誰是嫌疑人?小兔:昨晚我正在收拾行李,因為我準備去一次環球旅行。小虎:昨天我一直在家洗照片,因為昨晚月亮很圓,月色很好,我就忍不住拍了幾張照片。小蠶:昨晚我沒參與宴會,因為我昨晚要蛻皮,不吃東西,也不動。可能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嫌疑人就是小虎,因為正月初一併不是圓月。
  • 月相變化規律是什麼?和農曆有哪些聯繫? - 艾伯史密斯
    按照陰曆,從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別經歷(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滿月 —凸月(虧凸)—下弦月—蛾眉月(殘月)—新月,既朔月→望月→朔月。陰曆就是依照月相變化規律制定的(中國農曆屬於陰陽曆),農曆月初時,月亮正好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稱為新月,或者叫做朔月;農曆十五十六時,就是滿月,或者叫做望月,如此循環。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需要27.32天,但是受地球自轉的影響,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變化周期,是要滯後於月球公轉周期的,月相周期為29.53天,這也是農曆中定義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原因。
  • 為什麼說學習月相變化規律最重要的是掌握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
    >>>> 中學地理問答 提問必有回答為什麼說學習月相變化規律最重要的是掌握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係?答:學習月相變化規律最重要的是:掌握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係。即三者在一條直線上,三者連線角度呈90度等情況。
  • 【地理探究】什麼是月相?月相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 細說月相變化圖,小五帶你一起探索月相的變化規律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月相,月相有四個基本的點位,簡單的來說就是新月、上弦、滿月和下弦,那麼當日月地成一直線,也就是說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中間的時候,稱為新月。從定義上看,月球和太陽是在一個方向上的,從我們專業的角度來說就是黃金相等,它的角距離被認為是零度,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朔,一定就是我們的農曆初一,因為農曆採用的是定朔,跟著它走的。
  • 月相的變化規律,從朔到晦,從新月到殘月,月過中秋
    水調歌頭和峨眉山月歌裡面都有個月相小知識。月有陰晴圓缺: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不斷規律地變化,使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明之部分。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其實峨眉月也算一種月相。什麼是月相?月相,是由地球上所觀看之月光形態。
  • 月相變化演示盒
    自動月相盒可以模擬月相的大致變化規律,將攝像頭的USB線插在電腦上,即可觀看月球的變化情況。    自動月相盒由減速馬達、圓盤、桌球、燈泡、滑環(解決數據線在旋轉過程中發生纏繞的問題)、攝像頭等材料組成。    通過採用模擬真實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分析月相變化的現象和規律,將難以觀察到的事物和現象用直觀形象的模型來表述。
  •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月相變化》
    快來檢測下吧!1、我們觀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我們叫做_______。2、月球是一個_______、_______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實際上是它反射_______。3、月相的變化規律是,上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下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
  • 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的?這篇文章告訴你
    月球在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著自己的月軸自轉,在月球繞著地球公轉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月球地球太陽的位置也在發生僵硬的變化。這三者位置的變化引起了月相石和潮汐。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和它繞著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等,因此在月球上一天和一年的時間是相等的。正因如此,月球的鏡面總是正對著地球,月球上一天的時間約為27.3,略少於29.5天。
  • 掌握月相變化規律,你就可以輕鬆看懂月相變化圖
    歡迎大家閱讀佛系少女說科學,我是你們的老朋友lemon,我們今天要聊的是月相,李清照有一首詞叫一剪梅,通過月相規律我們可以推斷出這裡記錄的月亮應該是滿月,紅藕香殘玉簟秋說明當時已經進入了深秋,有絲絲的涼意,而且她還輕解羅裳,就是把外衣給脫了,獨上蘭舟,這個蘭舟在我們詩詞當中往往是床榻的一種雅稱
  • 「思維」一變天地變,這項課改實驗如何引發一場教學巨變?
    在思維導學倡導者、清華附中校長助理房超平所著的《思維第一:全面提升學習力》一書中,教師身份有了全新的註解。在師生對話中,教師不能把自己當成知識的權威,而應當是一名演員、編劇和導演。教師的職責不只是備課、教課,更是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脈絡,釐清主幹知識,了解基本教學內容,關注知識之間的聯繫。正如葉聖陶所說:教最終是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