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圓錐的側面、底面、高、軸、母線、過軸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扇形:使學生會計算圓錐的側面積或表面積.
2、數學思考: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收穫新知;通過分組訓練、深化新知,共同感受收穫的喜悅。
3、情感態度:通過對圓錐側面展開圖的自主探究,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情感體驗,通過與人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
過程,讓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建立自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教學重點:
1、圓錐的形成手段和圓錐的軸、母線、高等概念及其特徵;
2、用展開圖的面積公式計算圓錐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四)教學難點:對側面積的計算和理解。
二.教法分析
(1)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2)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直觀教學,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
三.教學過程
1、知識回顧
(1)弧長的計算公式
(2)扇形面積計算公式
2.情景導入
(1).電腦,給出問題1,學生能說出圖中都有圓錐後,讓學生拿出收集到的圓錐圖形,讓學生認識到圓錐是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繫的,通過對熟知物體的認識,調動學生觀察事物的積極性,加深他們對幾何圖形的理解和渴望探索新知識的求知慾。給出問題2,這是比較開放的題目,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給予鼓勵和欣賞,使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2)、圓錐的形成:培養學生用手中的扇形圍成圓錐,能直觀的認識圓錐的形成,使抽象的知識適當的形象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圖形,講清概念。
3、圓錐的定義
(1)h, r, l三者之間有何關係?
(2)底面圓的周長為( )
圓錐側面的弧長為( )
圓錐的側面積為( )
圓錐的全面積為( )
4、圓錐的側面展開圖
(1)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至少有一個收集到的圓錐是能剪開的(如雪榚筒模型),讓學生將圓錐沿著母線剪開,觀察展開的圖形形狀,讓學生直觀感覺到圓錐的側面展開的圖形是一個扇形(如圖)。
(2)小組交流,自主討論,在展開的過程中,有沒有相等關係的量?圓錐的底面圓展開後到哪去了?母線呢?經過小組交流,得出結論:這個扇形的半徑是圓錐的母線長SA,弧長是底面圓的周長。
5.例題講解例題1. 某加工廠生產一種底面直徑是60cm, 高為40cm的圓錐形的煙囪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釐米的鐵皮?
6.挑戰自我
(1).若圓錐的底面直徑為6cm,母線長為5cm,則它的側面積為 cm2.(結果保留π)
(2). 若圓錐的高為8cm,母線長為10cm,則它的側面積為 cm2.(結果保留π)
(3). 若圓錐的高為12cm,底面半徑為5 cm,則它的側面積為 cm2.(結果保留π)
7.比一比,看誰更靈活
若一個圓錐的底面半徑r和母線l是方程的兩根x2-4x+3=0,則這個圓錐的側面積為( )
8.探求規律
(1)例題2.已知一個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半徑為R的半圓,求這個圓錐的底面積.
(2)挑戰自我2
工人師傅用一張如圖所示的半徑為3cm,圓心角為120o的扇形做一個圓錐,求這個圓錐的底面半徑.
一個圓錐的母線是底面半徑的4倍,這個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扇形的圓心角是( )
(3)分組交流,探討規律
7.學以致用
一個圓錐形糧堆,其中△ABC為邊長4 m的等邊三角形,設想AC的中點P處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糧食,此時小貓正在B處,它要沿圓錐側面到達P處捕捉老鼠,那麼小貓所經過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結果保留根號)
8、小結:
(1)知識收穫
(2)能力收穫
9、布置作業。課後習題
10.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