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圓錐側面展開圖應該是比圓柱的展開圖要難一些,圓柱展開之後就是個矩形,製作上其實更簡單。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圓柱的側面的曲面方程。
說明:當x表達式和y表達式中的參數一致時即為正圓柱,不一致為橢圓柱。圓柱的參數方程比圓錐要簡單很多。有了這個為基礎,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了。
a = 曲面( r sin(α), r cos(α), u, α, 0, β, u, 0, h)![]()
這樣,通過前兩步,就得到了一個最簡單的圓柱側面,它根據參數β的變化,可以呈現部分圓柱側面。
相比圓錐的展開部分所在平面,圓柱就是一個切面。所以我們找到上下兩個底的切線,也就找到了切面。
A=(r sin(β), r cos(β), 0)B=(r sin(β), r cos(β), h)![]()
展開部分的長度應為 (360°-β)r,高度為h。AB可作為其一邊,所以,我們只需要畫出另一邊即可。
d=圓周(A, (360° - β) r, 向量(A, B))e=圓周(B, (360° - β) r, 向量(A, B))![]()
![]()
為了做出兩個底面展開的效果,先設置一個控制展開角度的參數。然後讓b,c旋轉即可。
b'=旋轉(b, γ, 直線((0, r, 0), x軸))c'=旋轉(c, -γ, 直線((0, r, h), x軸))如果想設置底面、側面同時展開,可以將γ修改為90°-β/4。
最後將b、c隱藏,顯示出b'、c'兩個對象。該案例全部完成。
![]()
![]()
這個效果,其實我們只要做出一個半圓,然後將其做個對稱即可。
d=圓周(A, (180° - β) r, 向量(A, B))e=圓周(B, (180° - β) r, 向量(A, B))![]()
PS:這裡也可以不做a』,直接修改a的參數的方法。
a = 曲面( r sin(α), r cos(α), u, α, -β , β, u, 0, h)附錄:
案例中涉及到的指令(以使用先後排序)。
滑動條( <最小值>, <最大值>, <增量>, <速度>)
曲面( <x表達式>, <y表達式>, <z表達式>, <參變量1>, <起始值>, <終止值>, <參變量2>, <起始值>, <終止值> )
圓周( <軸線>, <圓上一點> )
切線( <點>, <圓錐曲線> )
向量( <起點>, <終點> )
交點( <對象1>, <對象2>, <交點索引> )
多邊形( <點1>, ..., <點n> )
旋轉( <幾何對象>, <度|弧度>, <旋轉軸> )
直線( <點1>, <點2> )
對稱( <幾何對象>, <對稱平面> )
案例中用到的小技巧(以使用先後排序)。
曲面繪製(曲面的繪製主要就是運用曲面指令,關鍵找到曲面的參數方程)
沒了(其他感覺都是常規操作,歡迎大家點評,你認為該案例還有哪些亮點)
文章提到的資源,請在微雲和永碩網盤下載,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讚,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本文由 GeoGebra學習 公眾號原創發布,禁止轉載!歡迎關注GeoGebra學習,共同學習GeoGebra數學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