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表現如何?中財大發布兩份合作研究報告這樣說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6月11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和氣候政策倡議組織(CPI)合作撰寫的《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概覽及有效性分析》、《MRV系統設計》正式發布。據悉,兩份報告是英國政府UK PACT項目(Partnering for Accelerated Climate Transitions programme)成果,通過收集分析原始數據,總結髮行情況,對債券募集資金用途及其實現的環境和氣候效益進行分析,對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情況進行全面回顧。此外,報告創新性披露了部分新數據,還從促進經濟發展和監管的角度探討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情況,並就如何支持市場的持續增長提出政策建議。

據了解,《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概覽及有效性分析》對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投資趨勢、發行人和投資者特徵、環境效益和額外性進行了分析與總結,並基於此,提出推進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建議。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教授介紹,當前,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發行主體比較單一,大多數是信用評級較高的大型企業,募集資金大部分投向了具有額外性的環境友好類項目,但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仍待改進。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正處於明顯的上升期,上升趨勢預計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可以通過明確的規則和激勵措施、豐富發行人和投資者來源、加強監測、報告和評估認證(MRV)系統等措施,加速市場發展,拓寬發行人和投資者來源,提高市場的有效性。

《MRV系統設計》報告則基於對中國綠色債券監測、報告與評估認證(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體系實踐效果的深度研究,通過與國際實踐對比,提出多項具體建議,以增強中國綠色債券的市場公信力,加快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並增強對環境和金融領域的影響力。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史英哲教授表示,未來可以通過增加對發行人的財務激勵、向發行人提供滿足MRV要求的技術支持和培訓、為綠色債券發行人開發穩定多樣的合格綠色項目渠道等激勵措施,鼓勵發行人執行MRV要求。

CPI董事會主席、資深策略顧問,史丹福大學能源研究所可持續金融部門主任Thomas Heller教授指出,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發行主體參與其中,深入分析變得尤為困難,也尤為重要。去年,CPI和中財大綠金院進行了緊密合作,重點關注中國綠債市場募集資金的實際用途,發行人最終是否將資金投向了債券發行前承諾的領域和項目,中國在綠色領域投資的企業及相關機構是否得到了足夠的支持等。綠色金融的發展有效推動了中國經濟整體轉型,通過這兩份報告的研究,他認為中國綠債市場的未來充滿希望。

據悉,中財大綠金院作為國內領先的綠色金融智庫,常年關注中國及世界綠色債券發展情況,已連續五年發布《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報告》,針對中國綠色債券的政策演進和市場發展狀況進行總結。此外,中財大綠金院建立了要素信息最為全面、資金投向最為清晰的綠色債券資料庫,不僅涵蓋了我國貼標綠色債券的基本要素、發行主體、募集資金用途、認證承銷情況等多維度信息,更獨創性的開發了非貼標綠色債券數據,對於一般債券的綠色投向進行了梳理,能夠為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學術機構及企業的綠色債券政策制定、發行及學術研究提供數據支撐。(經濟日報記者 錢箐旎)

相關焦點

  • 專家:推進綠色金融發展 關注綠色產業領域投資機會
    會上,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發布了《中國能源金融研究報告2020-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及投融資》、《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報告2020》、《中國上市銀行可持續發展分析2020》、《2019中國氣候融資報告——「一帶一路」專篇》、《中財大綠金院ESG資料庫2.0版本及相關產品》、《中財大綠金院ESG三優信用模型2.0版本及ESG市場實踐成果》、《亞洲可持續基礎設施投融資
  • 2020年中國綠色債券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非金融機構發行...
    「綠色債券」旨在為能夠解決氣候變化的項目融資,在我國境內市場中,共有六大品種,分別是: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地方政府債和其他類。2019年,中國貼標綠色債券發行總量位列全球第一,達3862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的發行量較2018年增長了54%,佔比提升至37%。
  • 鵬元研究 | 我國項目收益類債券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4-2017)
    正文  一、項目收益類債券市場監管框架  目前,我國項目收益類債券市場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主管的項目收益票據,募投項目、現金流控制等需滿足2014年7月11日《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項目收益票據業務指引》的監管要求;另一部分是,國家發改委監管審批的項目收益債,募投項目
  • 港交所發表有關ESG報告 相關股票指數表現如何?
    今日,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辦公室發表有關ESG股票指數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到,「可持續投資日漸受國際市場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巴黎協定》和其他國際社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作出的努力所推動。實際上,市場相信顧及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因素的投資能支持長遠經濟及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 ...採訪60多位渠道商,兩份「調研報告」呈現最全面的陝西化妝品市場
    歷時36天、採訪60多位渠道商,兩份「調研報告」呈現最全面的陝西化妝品市場 CBO首頁 | 作者:彭適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7
  • 中研報告 | 從國際趨勢探索我國巨災債券發展
    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立即組織指揮部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省人民政府決定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省指揮部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事發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並將有關情況迅速報告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
  • 債券市場「看門人」緣何變成「放水者」?
    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檢察機關「零容忍」。2017年至今,上海檢察機關共受理欺詐發行股票、債券審查逮捕案件7件10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5件11人。今天,上海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檢察官從辦理的一起案例說起,為大家揭開欺詐發行債券的神秘面紗。該案也是最高檢、證監會聯合發布的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之一。
  • 2020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記者今天獲悉,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的具有「風向標」和「晴雨表」意義的「2020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2020 China's Industrial Finance Development Index,簡稱2020CIFDI)如期發布。
  • CMF發布「宏觀穩槓桿下的中國信用風險表現、趨勢及防範」 報告
    本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席主席楊瑞龍主持,聚焦「宏觀穩槓桿下的中國信用風險表現、趨勢及防範」,知名經濟學家楊再平、林採宜、伍戈、程實、袁海霞聯合解析。論壇第一單元,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長袁海霞代表論壇發布CMF中國宏觀經濟專題報告。
  • 《中國金融》|全球綠色分類標準及發展
    來源:中國金融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同時,東非蝗災、澳大利亞山火、紐西蘭洪水等災害集中發生,金融市場劇烈震蕩,全球經濟遭受衝擊。1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題為《綠天鵝 氣候變化時代的中央銀行和金融穩定》的報告,提示由氣候變化引發的「綠天鵝」事件可能破壞金融穩定,甚至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
  • 中南財大和西南財大實力比較,4組數據對比,立見分曉
    目前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成熟,金融業獲得了較快發展,高收入較體的工作,依然吸引著眾多考生的追捧。在眾多的財經類院校中,有所謂「五財一貿」之說,即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這6所高校是財經院校中的旗艦院校。那麼,在「五財一貿」中南財大和西南財大這兩所院校到底誰的實力較強呢?
  • 景順研究: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興趣日益加深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羅晗)近日,景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團隊發布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年內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債券的興趣再度增加。現時配置於新興市場債券的投資者當中, 42%表示對中國感興趣, 源於其相信中國的經濟和制度體系提供了獨有的多元化優勢,且投資壁壘有所降低。「投資者不再將新興市場債券視為單一的資產類別。我們現在看到, 投資者對中國等特定市場的興趣日漸濃厚,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長期趨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固定收益是今年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之一,僅次於美國國債。」
  • 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要進行結構性改革 特別要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針對革命性的變化,他提出金融業變革的兩大動力,第一動力就是金融科技,中國金融發展的第一動力;另一個動力是來自於市場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脫媒的過程;第二,他認為金融科技的滲透使風險難以識別,因此我們不能做過度的解讀,效率的提高可以覆蓋大部分的金融風險,這也是有效的創新,所以我們對於金融風險的認識應該重新梳理;第三金融監管的目的是為了推動金融變革,而不是消滅金融風險,目標是使得風險收斂。如何收斂風險?
  • 經濟學家馬駿:綠色金融發展十個領域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做了題為《綠色金融發展的十個領域》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摘要。主要三項,第一是提高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與融資可獲得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綠色產業。第二是降低汙染性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與融資可獲得性,說白一點,就是讓汙染性的項目賺不到錢,資金就可以退出。第三是強化企業和消費者的綠色偏好。
  • ...商業數據科學聯合實驗室發布首份《中國網民商業行為研究報告》
    派擇科技與中國人民大學於2016年達成戰略合作,正式成立了國內首個「商業數據科學聯合實驗室」 (下文簡稱「聯合實驗室」)。通過為期一年對網民底層網絡行為和驅動需求進行定性研究,並結合網民行為監測數據進行定量分析,聯合實驗室傾力打造了行業首份《中國網民商業行為研究報告》,首先對汽車、電商、金融保險三個行業進行了系統深入探討,為廣告行業了解目標用戶需求和網絡行為、洞察在線廣告營銷方向梳理出了清晰的標準與規則,並結合商業行為模式總結得出了廣告投放策略和應用規範。
  • 金融科技該如何賦能綠色金融領域?
    編輯:羽諾內容來源:《金融科技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案例與展望》報告近年來,我國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發展迅速,自2016年以來,中國在境內外累計發行綠色債券達到1.1萬億,2019年中國境內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3500多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近30%。
  • ​樊麗明為上海財大引進便宜貨美籍性侵教授米羅
    上海財大法學院收的是米羅,因為只要把他的英文原名LawrenceMitchell放進必應的搜索窗口即可知道真相。上海財大法學院的外國教授Mark Poustie沒有相關新聞。因此,米羅就是我們需要研究的主角。雖然有董峰池這樣熱心的校友,但是紐約時報至今沒有報導。2018年3月2日,一篇微信文章紅了,這就是顧穎瓊寫的《厲害!
  • 2020重慶中新金融論壇: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
    11月24日上午,2020中新金融峰會「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專題會議在重慶來福士洲際酒店舉行,會議由北京大學中國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科技大學中國「一帶一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羅勇傾情主持,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董事總經理陳淑珊、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行副行長謝雯、緬甸協力銀行董事總經理顧問廖志成、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邱慈觀、德勤資深顧問簡耀強
  • 2020-2026年中國綠色產業園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綠色產業園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在多年綠色產業園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綠色產業園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綠色產業園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綠色產業園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中國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促綠色經濟發展
    然而,在推動經濟綠色復甦過程中也存在著困難與挑戰。歐盟與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兩大經濟體,在應對氣候變化與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暴發,嚴重衝擊了全球經濟。為促進全球經濟的復甦,全球主要國家央行以及國家政府均實施了強有力的支持政策。而在實施刺激措施的過程中,如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綠色復甦,成為當前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