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Cell:唾液腺間質細胞在器官發生過程中通過外泌體miRNA調節上皮祖細胞的增殖

2021-02-08 外泌體之家

上皮-間質相互作用參與器官發生期間組織之間的基本交流,並且主要由生長因子和細胞外基質調節。含RNA的外泌體是否是調節上皮-間充質相互作用的移動遺傳信號是不清楚的。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發現,含有間充質特異成熟microRNA的外泌體可將移動基因信號從間質傳遞到上皮。間質細胞可將成熟的間充質miR-133b-3p裝載入外泌體,並傳遞到唾液上皮細胞,而唾液上皮細胞是不表達miR-133b-3p的。miR-133b-3p在培養物中的敲低減少了endbud形態發生,減少了上皮KIT +祖細胞的增殖,並且增加了靶基因Disco相互作用蛋白2同源物B(Dip2b)的表達。DIP2B主要參與DNA甲基化,在KIT+祖細胞有絲分裂期間定位於前期核中的5-甲基胞嘧啶。總之,外泌體介導的miR-133b-3p從間質到上皮的轉運減少DIP2B的表達,在器官發生過程中起到KIT+祖細胞擴增的表觀遺傳調節作用。

螢光標記的外泌體從頜下腺間質細胞傳遞到腺上皮細胞(圖)

參考文獻:

Hayashi, T., et al. (2016). "Exosomal MicroRNA Transport from Salivary Mesenchyme Regulates Epithelial Progenitor Expansion during Organogenesis." Dev Cell. IF=9.338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原文文獻。


版權歸本公眾號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和原文連結!



長按上方二維碼加入外泌體之家QQ交流群(群號450453711)

嚴肅科研,快樂生活,實名入群 丨國內外最專業的外泌體研究者都在這裡





長按上方二維碼添加管理員微信號exosomer為好友,加入外泌體之家微信群



關注 外泌體之家 公眾號

回復「外泌體」 閱讀外泌體最新科研進展及行業動態

回復「EV」 閱讀2016-2017年每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回復「盤點」 閱讀2015及2016年外泌體領域十大前沿進展盤點

相關焦點

  • 分化的子細胞通過組織內張力調節幹細胞的增殖和命運
    分化的子細胞通過組織內張力調節幹細胞的增殖和命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21:39:39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Terry Lechler小組發現,分化的子細胞通過組織內張力調節幹細胞的增殖和命運
  • 不同間充質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與骨關節炎
    Gasado 等[24] 研究發現在抗原誘導的滑膜炎白豬模 型中,BMSCExo 通過抑制滑膜淋巴細胞增殖和降 低TNFα表達水平減輕了滑膜炎,動力學步態分析, 如擺動時間、姿態維持時間等參數較前改善,表明 BMSCExo可能通過免疫調節作用治療滑膜炎。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
    由於間充質幹細胞易於分離,培養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在體外具有多向分化潛能,且免疫原性低,因此被認為是心臟病轉化研究的一種有前景的工具。人們在研究間充質幹細胞的功能特性以及誘導其促血管生成作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 外泌體在缺血性腦卒中的研究進展
    因此,外泌體是理想的細胞間信息傳遞媒介。外泌體通過如下3種方式進行細胞間信息傳遞:膜融合後內容物釋放、膜表面信號分子以及信號分子胞外釋放。細胞可通過分泌外泌體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在腫瘤組織中,腫瘤局部缺氧可以促進乳腺癌細胞釋放更多的外泌體進入腫瘤微環境,進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存和侵襲。
  • 外泌體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外泌體可以由大多數細胞(如上皮細胞、腫瘤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免疫細胞等)分泌,也廣泛存在於唾液、尿液、血液、腦脊液、乳汁等體液中。 外泌體已經被發現在腫瘤疾病中具有抗腫瘤免疫、早期診斷等作用,對組織(如心、肝、腦、腎等)損傷也有修復作用。
  • 【學術前沿】衰老乾預研究進展——來自幹細胞的miRNA
    幹細胞被廣泛定義為自我更新的前體細胞,具有分化成各種類型細胞的能力,包括胚胎幹細胞(ESCs)、成體/體細胞幹細胞(如間充質幹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和祖細胞/前體細胞(如心臟祖細胞)。此外,文章總結了SCEV-miRNA治療與年齡相關疾病的最新進展,並強調了其臨床潛力。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多種疾病前景可期
    這項研究結果也讓人們對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疾病的前景有了更多的認識。其他研究也證實了間充質幹細胞源性外泌體具有抗炎、抗心肌細胞凋亡、促進心肌細胞再生的作用[3]。而近些年的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對腫瘤的調節作用也可通過旁分泌外泌體介導。外泌體能將RNA轉運到特定的靶細胞中,在腫瘤微環境的形成、腫瘤的侵襲與轉移、腫瘤細胞免疫、腫瘤乏氧環境、腫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均發揮重要的作用。
  • 間質利基協調腸腫瘤發生的旁分泌過程
    在自發性腫瘤發生的兩種不同模型中,成纖維細胞中Ptgs2的特異性敲除足以預防腫瘤起始。Ptger4的上皮特異性敲除錯誤引導了幹細胞的再生重編程,並阻止了突變小鼠中的Sca-1 +細胞擴增和零星的腫瘤發生,從而證明了PGE2-Ptger4腫瘤誘發乾細胞的強旁分泌控制。
  • CJTER雜誌:組織工程中的種子細胞研究領域最新熱點文章26篇
    慢病毒介導沉默 P75 神經營養因子受體聯合神經生長因子過表達促進大鼠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增殖 王 寧,陳俊毅,朱倫井,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調節大鼠視神經損傷後小膠質細胞的活化 欒雙宇,曾 亮,陳 賓,田 偉,顏 南,陳 曦, 張 碩,王正東
  • Cell Death&Disease:lncRNA結合miRNA促進結腸癌增殖和轉移
    2018年6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長非編碼RNA在癌症進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關於lncRNA SNHG7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仍然較少,該分子如何參與結直腸癌進展仍然不清楚。
  • 肺癌治療新思維:靶向腫瘤衍生外泌體免疫治療
    外泌體是起源於大多數細胞的小囊泡,廣泛分布於生物體液,如唾液,血漿,尿液和母乳中。外泌體能夠通過轉移其內含物,如RNA(mRNA和非編碼mRNA),DNA(mtDNA,ssDNA和dsDNA),蛋白質和脂質,實現細胞-細胞通訊。這種通訊影響受體細胞的生理學過程,並可能參與病理狀態,如癌症。 衍生自腫瘤細胞的外泌體稱為腫瘤衍生外泌體(TEX)。
  • Stem Cells:間充質幹細胞移植促進青光眼的組織再生
    2013年6月1日訊/生物谷BIOON/--加拿大Renaud Manuguerra-Gagne等學者日前公布關於幹細胞治療青光眼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青光眼模型中移植入間充質幹細胞,通過雷射誘發的旁分泌因子分泌和祖細胞增殖可以促進青光眼的組織再生。該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幹細胞》5月22日一期的再生醫學版塊。
  • T細胞活化過程中通過細胞外囊泡選擇性釋放抑制活化的tRNA片段| Cell Reports
    在細胞內,這些tRNA片段抑制T細胞活化和細胞因子產生。攜帶細胞外RNA(exRNA)的細胞外囊泡(EV)由不同的細胞內起源產生。微泡直接從質膜的出芽釋放,而外泌體源自內體區室,並在多泡體(MVB)與質膜融合後釋放。囊泡內的exRNA的包封保護它們免於降解,使其成為體液的穩定成分。此外,外泌體相關的CD47抑制吞噬作用,增加循環中的保留。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在幹細胞家族中,從新生兒臍帶組織中分離培養出來的間充質幹細胞,由於來源豐富、易於獲取、細胞數量多、不容易被汙染、免疫原性低、增殖能力強且無倫理限制等諸多優點,成為最為理想的幹細胞來源。近年來,幹細胞臨床應用越來越多。
  • 【臨床】間充質幹細胞及外泌體抑制皮膚瘢痕形成
    導讀:瘢痕是深度燒傷燙傷傷創面癒合的必然結果,在創面癒合過程中,過度的炎症反應和異常的纖維增生, 打破了細胞外基質各個方面的平衡, 細胞外基質的含量、結構和成份均有所改變。目前對於皮膚瘢痕的治療方法有其局限性,治療效果不好,有的副作用大甚至影響癒合。有研究報導低氧培養下的間充質幹細胞及外泌體能夠一定程度抑制瘢痕形成。
  • Cell:蛋白Mcr調節相鄰細胞中的自噬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182017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等相關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果蠅相鄰細胞之間部署的一種免疫相關蛋白在一種被稱作自噬的細胞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生化與細胞所發現肝細胞核因子-6在肺癌上皮-間質
    -間質轉化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研究上皮-間質之間轉化的可塑性發生的分子機制對於有效地控制癌症的惡性轉移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宋建國研究組的袁新旺博士等人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TGF-b1誘導人肺癌細胞發生上皮-間質轉化(
  • 上皮-間質細胞表型轉換過程研究獲進展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邢建華研究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白凡研究組合作,在對上皮細胞到間質細胞的表型轉換過程的研究中取得進展
  • 從存儲、增殖、新藥研發到治療,這份報告釐清了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
    一、間充質幹細胞概述 幹細胞 幹細胞(stem cell)是一類結構和功能未特化、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廣泛存在於機體各組織器官中,如骨髓、外周血、早期胚胎以及成年組織中
  • 圍產組織來源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閉症新進展
    持續的神經炎症可能會導致部分個體出現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症狀,間充質幹細胞已被證明具有調節神經炎症的能力。 6月12日,《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文章[1],通過臨床I期實驗證實了50%的參與者自閉症譜系障礙核心症狀得到了改善,並表明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輸注在醫學上是耐受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