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體破裂的DNGR-1受體信號促進死亡細胞相關抗原的交叉呈現(Nature Immunology; IF:20.479)

2021-02-26 SCI天天讀

The receptor DNGR-1 signals for phagosomal rupture to promote cross-presentation of dead-cell-associated antigens

CORRESPONDENCE TO: caetano@crick.ac.uk

Canton J, Blees H, Henry CM, et al. The receptor DNGR-1 signals for phagosomal rupture to promote cross-presentation of dead-cell-associated antigens. Nat Immunol 2020.

Type 1 conventional dendritic (cDC1) cells are necessary for cross-presentation of many viral and tumor antigens to CD8+T cells. cDC1 cells can be identified in mice and humans by high expression of DNGR-1 (also known as CLEC9A), a receptor that binds dead-cell debris and facilitates XP of corpse-associated antigens. Here, we show that DNGR-1 is a dedicated XP receptor that signals upon ligand engagement to promote phagosomal rupture. This allows escape of phagosomal contents into the cytosol, where they access the endogenous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antigen processing pathway. The activity of DNGR-1 maps to its signaling domain, which activates SYK and NADPH oxidase to cause phagosomal damage even when spliced into a heterologous receptor and expressed in heterologous cells. Our data reveal the existence of innate immune receptors that couple ligand binding to endocytic vesicle damage to permit MHC class I antigen presentation of exogenous antigens and to regulate adaptive immunity .

I型常規樹突狀細胞(cDC1)對於很多病毒及腫瘤抗原交叉呈遞給CD8+T細胞至關重要。cDC1細胞可以通過DNGR-1(又名CLEC9A)的高表達在人類和小鼠中識別,DNGR-1是一種結合死細胞碎片並促進相關抗原XP的受體。在這裡,我們發現了DNGR-1是一種專門的XP受體,它在配體結合時發出信號,促進吞噬小體破裂。這允許吞噬體內容物逃逸到胞漿中,在那裡它們進入內源性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I類抗原加工途徑。DNGR-1的活性映射到其信號結構域,激活SYK和NADPH氧化酶,即使與異源受體拼接並在異源細胞中表達,也能引起吞噬損傷。我們的數據揭示了固有免疫受體的存在,它將配體結合到胞內囊泡損傷上,以允許MHC-I類抗原呈遞外源抗原,並調節適應性免疫。

陪您一起學習SCI醫學論文

每天5分鐘,讓自己的英語牛逼起來

特殊福利讓您驚喜連連

複製連結或點擊原文連結,即可下載SCI原文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teteQ0Be9fTNiIqntvlzhA

提取碼:11qb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示受體DNGR-1的功能
    科學家揭示受體DNGR-1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2:07:09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Caetano Reis e Sousa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Nature Immunology:真菌感染的dectin-1受體識別相關研究介紹
    :真菌感染的dectin-1受體識別相關研究介紹 來源:生命經緯 2006-12-27 09:17 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可以被宿主細胞的受體識別。除了TLR之外,Nod樣受體(Nod-like  receptor)和膜相關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也是重要的模式識別受體。其中C型凝集素家族中最重要的受體是dectin-1,它由髓性細胞表達,是自然殺傷細胞受體樣C型凝集素家族的一員。值得注意的是,天然免疫(見備註2)和適應性免疫在調控機體免受真菌侵害方面是相互協調,共同起作用的〔3〕。
  • 免疫輔佐細胞包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細胞、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
    還有一類細胞可將表面抗原與MIHCI類分子結合,遞呈給Tc細胞,結果是使Tc細胞活化,將遞呈細胞自身殺滅,這類細胞通常稱為靶細胞(targtcell).能夠表達MHC I類分子的細胞都可成為靶細胞,但一般不算作抗原遞呈細胞。2.
  • 血癌剋星,生命福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
    近年來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成為最活躍、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治療手段。包括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療法、樹突狀細胞療法等,但大多數腫瘤細胞不斷表達自體抗原,使靶向這些抗原的T細胞通過免疫耐受機制被中和或移除,難成為主流細胞治療技術。臨床上把目光投向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免疫療法,這種利用基因工程改造CAR-T,是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依賴的腫瘤特異性殺傷細胞,它具有高效率和持久性。
  • 【盤點】cell report:交叉呈遞—腫瘤免疫療法潛在藥物靶點
    目前較為成熟的有兩種理論:1,DC通過內吞作用將抗原物質吞噬進入胞內體中,之後通過"某種方式"流出到胞漿內,在這裡與經典的MHC-I抗原複合體形成路徑合流;2,DC通過內吞將抗原物質吞噬進入胞內體中,之後通過膜泡融合的方式與攜帶空載MHC-I的胞內體融合進行直接的組裝與上膜。而不論採用哪種方式,內吞作用都是DC完成交叉呈遞的起點。
  • Nature Immunology | 重大進展!黃波團隊發現IL-2促進T細胞衰竭
    該研究發現,持續高水平的IL-2會導致CD8 + T細胞中STAT5的持續活化,進而誘導色氨酸羥化酶1的強表達,從而催化色氨酸向5-羥色氨酸(5-HTP)的轉化。5-HTP隨後激活了AhR核易位,導致抑制性受體的協同上調以及細胞因子和效應分子的產生的下調,從而使T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功能失調。
  • 科學家揭示記憶性B細胞抗原受體基底水平信號的分子機制
    科學家揭示記憶性B細胞抗原受體基底水平信號的分子機制 2017-08-1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研究採用新穎的液體核磁共振技術,發現記憶性B細胞抗原受體(IgG-BCR)具有結構動態性,檢測到IgG胞內區瞬間膜解離構象的存在,揭示了記憶性B細胞產生基底水平信號的結構基礎。
  • 補體T細胞受體信號影響卵泡輔助性T細胞的命運決定
    補體T細胞受體信號影響卵泡輔助性T細胞的命運決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0 15:08:09 補體T細胞受體信號的強度決定了卵泡輔助性T細胞(TFH
  •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嵌合抗原受體工程細胞的治療前景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嵌合抗原受體工程細胞的治療前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7 13:43:29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Christopher E.
  • Nature Immunology:嗜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研究新進展
    由Src激酶引起的含有免疫受體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io  motif  ,ITAM)的接頭蛋白(adaptor)的磷酸化,是嗜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和巨噬細胞整合素信號途徑胞內過程的第一步。
  • 嵌合抗原受體(CAR)治療的安全性:CAR有多安全?
    目前正積極研究通過藥物治療、自殺基因或其他新的辦法,使其只針對惡性腫瘤有細胞毒性。在這篇綜述中,我們調查總結了嵌合抗原受體改造的T細胞的毒性,並重點發布這充滿前景的細胞治療方法的安全性策略。關鍵詞:嵌合抗原受體,自殺基因,安全開關,過繼免疫治療,細胞治療1.
  • 廣州生物院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包含TLR2共刺激信號的第三代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分子,並證明了TLR2共刺激信號提高了CAR T細胞殺傷腫瘤的功能。這一研究為天然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在CAR T細胞治療中的聯合效應提供了理論基礎,並開拓了CAR分子設計的新思路。該成果是博士研究生賴允鑫、魏新茹等在導師李鵬指導下完成的。
  • 先天淋巴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1季)
    2018年6月30日/生物谷BIOON/---先天淋巴細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也被稱作固有免疫細胞,是一類不同於T細胞和B細胞的淋巴細胞亞群,位於腸道黏膜表面中,增強免疫反應,維持黏膜完整性和促進淋巴器官形成。它們缺乏克隆性的抗原受體,在分化過程中也沒有經歷Rag基因的重排過程。
  •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兒科管理指南
    ,中文全名譯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T)治療兒科管理指南》。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T)   治療兒科管理指南   CAR T細胞療法相關的HLH   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LH)是一種罕見的症候群
  • Cell:揭示巨噬細胞吞噬死亡細胞產生分子記憶機制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5月19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orpse Engulfment Generates a Molecular Memory that Primes the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Response」。免疫細胞在我們的身體維持和修復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研究發現酸環境中識別凋亡細胞的受體
    ,他們發現了能夠在酸性環境中特異性識別凋亡及壞死細胞的免疫受體,並揭示了相關分子機制。 生物體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凋亡壞死細胞,清理這些細胞對維持機體穩態和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否則會導致自免疫疾病等一系列問題。凋亡壞死細胞的清理是免疫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通常由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等吞噬細胞參與完成。吞噬細胞對凋亡壞死細胞的識別需要通過其表面受體分子來實現。
  • 關於發布《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
    ,促進行業自律,我會組織協會相關分支機構、業內骨幹企業及專家參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等相關規定和指導原則,經過多次研討,起草了《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規範》。
  • 安科生物(300009.SZ)參股公司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
    格隆匯12月6日丨安科生物(300009,股吧)(300009.SZ)公布,2019年12月6日,公司參股公司博生吉安科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博生吉安科」)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藥品名稱為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劑;適應症為18-70歲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珍藏版」系統總結細胞抗原篩選的策略
    T細胞在特異性免疫應答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主要通過其表面表達的T細胞受體(TCR)特異識別靶細胞表面由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複合體)遞呈的抗原肽來介導。TCR與抗原肽-MHC複合體(pMHC)之間發生特異結合後,通過激活TCR下遊的信號通路從而發揮T細胞在多種疾病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