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發布《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

2020-12-05 生物谷

 

 

各有關單位:

為適應我國CAR-T細胞治療產業發展需要,加強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促進行業自律,我會組織協會相關分支機構、業內骨幹企業及專家參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等相關規定和指導原則,經過多次研討,起草了《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規範》。經協會標準工作專家委員會審定,並完成了公示程序。現將《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規範》予以發布,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

2018年9月7日

目次

前言

引言

1範圍

2規範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基本原則

4.1 總體要求

4.2 人員

4.3 物料

4.4 設施和設備

5載體製備

5.1質粒製備

5.2非病毒載體製備

5.3病毒載體製備

6CAR-T細胞製備及質量控制

6.1 T細胞的採集和分離

6.2 CAR-T細胞製備

6.3 CAR-T細胞製劑的質量控制

6.4 CAR-T細胞凍存、運輸與復甦

6.5 CAR-T細胞製劑的放行

7追溯

8保密

參考文獻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制定,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實施。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醫藥生物技術臨床應用專業委員會、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博仁醫院、安徽未名細胞治療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任秀寶、孫倩、童春容、劉振雲、孫豔、王偉、郝希山。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引言

近年來,免疫治療經歷了一系列突飛猛進的發展,以特異性過繼免疫細胞療法及免疫檢查點抗體療法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療技術因其在臨床研究中取得的顯著療效而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其中,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療法)因其在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病種的治療中展現出顯著的治療效果而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隨著我國對CAR-T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國內企業的積極布局和產業鏈的延伸,我國的CAR-T細胞治療技術也在緊隨國際趨勢的發展。

遵循《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是CAR-T細胞製劑製備的原則要求。此前,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已經制定了《免疫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幫助機構在免疫細胞製劑製備過程中避免汙染、交叉汙染、混淆及差錯,最大限度地保證免疫細胞製劑的安全性、生物學效應。但CAR-T細胞作為一類特殊的免疫細胞,其製備和質量控制具有特殊性。為了適應我國CAR-T細胞治療產業的需要,加強CAR-T細胞治療的質量管理,規範細胞製備過程,保證CAR-T細胞製劑在臨床研究和應用時的質量,促進國內外同行間的交流,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在已有《免疫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的基礎上,根據CAR-T細胞的特殊性,制定《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規範》。 CAR-T細胞製劑製備過程中涉及到的人員、設備、樣品儲存與運輸、標識與追溯系統等其他要求,應參照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制定的《免疫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執行。

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

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規範

1 範圍

1.1 本標準規定了CAR-T細胞製劑製備機構在製備過程中包括從載體製備、細胞採集以及細胞轉導/轉染、擴增、收集、凍存等過程中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則,保證CAR-T細胞製劑的安全性和生物學效應。

1.2 本標準適用於CAR-T細胞製劑製備的所有階段。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三部)

《免疫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中生協字〔2016〕035號)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 cell

經過基因工程修飾的,可表達被導入的含有抗原識別片段、T細胞受體活化分子、共刺激信號等信號分子的CAR基因的T細胞。

3.2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

血液中具有單個核的細胞,主要包括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少量其他細胞類型。

3.3

質粒  plasmid

一類存在於細菌和真菌細胞中獨立於染色體DNA而自主複製的共價、閉合、環狀DNA分子,通常攜帶一定數量的基因,是基因工程最常見的運載體。

3.4

目的基因  target gene

人工構建的具有明確功能的基因或基因片段。

3.5

載體  vector

在基因工程重組DNA技術中將DNA片段(目的基因)轉移至受體細胞中進行複製和表達的工具。

註:常用的載體包括質粒、病毒等。

3.6

轉導  transduction

藉助病毒等方法將外源性遺傳物質(DNA或RNA)導入細胞進行表達的過程。

3.7

轉染  transfection

通過非病毒載體(如質粒)將外源遺傳物質(DNA或RNA)植入細胞的過程。

3.8

凍存液  cryoprotectant

能保護細胞在冷凍和復甦過程不受損害的溶液或試劑。

3.9

標識  label

粘貼或附著在對象上的用於區分不同對象的標記、注釋或條碼。

3.10

細胞批次 cell batch

取自個體的細胞經單次細胞製備工藝過程製成的一批細胞製劑。

4 基本原則

4.1 總體要求

CAR-T細胞製劑的製備包括質粒的製備、病毒的製備、樣本的採集、接收、處理、細胞刺激、轉導/轉染、擴增、收穫、質量檢測、凍存和運輸等全過程。製備機構應建立健全CAR-T細胞製劑製備的質量管理體系,結合CAR-T細胞製劑製備的特殊工藝,對各個操作環節以及環境和人員等嚴格要求並實施,最終產品應符合質量標準。

4.2 人員

4.2.1 製備機構應配備與其規模相適應的CAR-T細胞製劑製備人員和質量檢測人員,操作人員應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並接受特定的專業技術培訓後方可上崗。病毒和細胞製備技術人員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能熟練掌握無菌操作技能,並具備病毒製備或人免疫細胞培養經驗,其職稱、學歷、經歷、資格證書、繼續教育與健康記錄,應建檔保存。

4.2.2 建立人員衛生操作規程和自我防護規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對細胞製備造成汙染以及操作人員自我感染的風險。操作規程應包括與健康、衛生習慣及人員著裝相關的內容,以及操作過程中避免交叉汙染和汙物正確處理方法等內容。

4.2.3 維修人員或其他非專業人員進入製備區和質控區應經過培訓和批准。

4.3 物料

4.3.1 CAR-T細胞製劑製備所用的物料是指製備中所使用的試劑耗材、生物活性因子以及與細胞製劑直接接觸的包裝材料及外包裝材料等。

4.3.2 CAR-T細胞製劑製備所用的樣本及物料應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進口物料應符合國家相關的進口管理規定。細胞製劑製備中使用的物料管理應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生物製品生產用原材料及輔料質量控制規程》實行管理。物料供應商應有相應的資質,並提供證明文件。

4.3.3 培養過程中對培養基、活性因子等外源蛋白的要求如下:

a)  所有使用的培養基、活性因子等外源蛋白應有明確的來源及批號,應有質量檢定合格報告;

b)  CAR-T細胞體外擴增培養應儘量避免動物或人源物質如血清等製品的使用,若必須使用,需要開展相關研究,證明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嚴禁使用疫病流行區來源和未經過安全性驗證的動物血清等製品。

4.3.4 轉導/轉染過程中所使用的培養皿或培養袋等耗材和細胞因子等均需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

4.3.5 製備機構應建立物料檢驗和放行質量標準,對生物活性試劑,製備機構應有相應措施確定有效期和保存條件,並在有效期內使用。

4.3.6 製備機構自製的試劑(如血漿、抗原等),應建立質量標準、編號及批號的編制操作規程,並經檢驗合格後使用,每種物料均應編制唯一的編號,並有製備記錄。

4.4 設施和設備

4.4.1 CAR-T細胞製劑製備場所按照不同工藝應至少包括質粒製備區、病毒製備區、細胞製備區,質控區(支原體測定、內毒素測定、流式細胞儀檢測和分子生物學等相關檢測)和儲存區(病毒儲存區、細胞儲存區),各個區域應相對獨立。病毒製備區、病毒儲存區應具有獨立的空調系統。製備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和增加所需區域(留樣室、辦公室、資料檔案室、物料儲存室、氣體儲存室等)。

4.4.2 製備機構應根據工藝要求,對各功能區合理設計、布局和使用,應設立潔淨區,潔淨區的設計、建設、管理、進出、使用、清潔、消毒、環境檢測等參見藥品GMP規範無菌藥品附錄。

4.4.3 載體的製備應在C級背景下A級潔淨度級別的環境中進行,載體在非密閉條件下的除菌過濾和灌裝應在B級背景下A級潔淨度級別的環境中進行;CAR-T細胞製劑製備過程中與細胞有關的操作,如細胞分離、轉導/轉染、擴增、收穫等應在非密閉條件下的操作應在B級背景下A級潔淨度級別的環境中進行。

4.4.4 製備機構應設置用於製備感染性樣本的獨立物理空間,設立獨立的空調系統。使用後的器具和相關物品應經過滅活處理後再移出該區域。感染性樣本與非感染性樣本的處理及製備不得使用同一設備。

5 載體製備

5.1 質粒製備

5.1.1 質粒應序列信息明確,並經過鑑定和確認。質粒菌種應採取種子庫系統,並按照《中國藥典》相關要求完成菌種庫的檢定。菌種建庫過程應符合藥品GMP規範,同時應有明確來源和批次信息,並有詳細記錄。

5.1.2 質粒的質量應經過檢測,包括但不限於:

a)   純度:超螺旋型的含量,細菌基因組DNA、RNA和蛋白殘留量;

b)   無菌試驗;

c)   內毒素試驗;

d)   酶切鑑定;

e)   基因測序;

f)   如工藝中使用有潛在危險性的物質,則需做物質殘餘量的測定。

5.2 非病毒載體製備

非病毒載體(包括但不限於DNA、RNA,蛋白質)應有明確的來源、結構和遺傳特性,製備過程應符合藥品GMP標準,達到相應質量標準的要求。不得含有支原體、細菌及病毒等其他任何外源因子,內毒素應控制在限定範圍內;根據所選擇載體類型不同,參見《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人基因治療研究和製劑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人用重組DNA製品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人用單克隆抗體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等。

5.3 病毒載體製備

5.3.1 病毒包裝細胞系應採取種子庫系統,建立主細胞庫和工作細胞庫,並按照《中國藥典》相關要求完成細胞庫的檢定。細胞建庫過程應符合藥品GMP規範,有明確來源和批次信息,並有詳細記錄。

5.3.2 病毒包裝所用細胞系的細胞培養液應成分明確並具有溯源性,使用人或動物源性成分,如血清、胰蛋白酶或其他生物學活性物質,應具有這些成分的來源、批號、質量控制、檢測結果和質量保證的相關信息,應不得含有任何病毒等外源因子。

5.3.3 每一批用於轉導/轉染的病毒應經過檢測,包括但不限於:

a)   鑑別試驗;

b)   複製型病毒(RCR/RCL)檢測(生產時的批次和凍存復甦時的批次);

c)   無菌試驗;

d)   內毒素檢測;

e)   支原體檢測;

f)   殘留量測定:應根據生產工藝及成品的添加成份,對有潛在危險性的成份進行殘留量檢測;

g)   病毒滴度測定;

h)   效力試驗:插入基因的表達水平測定及生物學活性測定。

5.3.4 應避免病毒載體反覆凍融,病毒應儲存於合適的環境中並進行穩定性研究,確定使用期限並在有效期限內使用。每批病毒應編制唯一的批號,並建立病毒的出入登記記錄製度。

6 CAR-T細胞製備及質量控制

6.1 T細胞的採集和分離

6.1.1 製備機構應建立供者採集標準,進行細胞採集應具備相應的資質,應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離機,按單核細胞分離程序,採集外周單個核細胞富集血,在技術上無法實現採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富集血的情況下,可考慮靜脈血採集方案。根據製備要求對採集的外周血進行單個核細胞的分離及T細胞的分選,並對所分選出的T細胞進行活化。

6.1.2 採集管路應使用一次性消耗品,血細胞分離機應定期進行清潔和檢測。

6.1.3 在符合潔淨級別要求的操作間分離PBMC,根據工藝要求再進一步確定是否分選特定細胞亞群進行轉導/轉染,轉導/轉染前進行細胞計數及細胞存活率測定。

6.1.4 傳染性病毒檢測陽性患者的T細胞應在感染性樣本製備區進行細胞分離、培養、收集,完成製備過程。操作完畢應徹底清場、並應驗證確認無該次操作殘留感染風險物後方可進行後續供者的樣品製備。

6.2 CAR-T細胞製備

6.2.1 樣本送達時應附細胞製備申請單,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a)   患者姓名縮寫、篩選號或入組編號或其他唯一識別碼;

b)   患者臨床診斷,腫瘤特異性靶點信息;

c)   實驗室檢測的結果:血常規及分類、HIV、HCV、HBV、EBV、CMV,HTLV,梅毒、肝腎功能、凝血檢測;如果是異體治療回輸,應做ABO血型、Rh血型配型以及HLA配型檢測;

d)   治療方案:細胞的種類、治療次數、回輸方式等;

e)   知情同意書。

6.2.2 CAR-T細胞製劑製備應按照經過驗證後批准的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並有相關記錄。

6.2.3 在感染性樣本操作區內,操作人員應穿戴該區域專用的防護服。

6.2.4 在細胞培養耗材及培養箱上進行標識,並採取措施避免交叉汙染。

6.2.5 操作前應檢查所領用的包裝材料正確無誤,核對包裝產品和所用包裝材料的名稱、規格、數量、質量狀態,且與操作規程相符。

6.2.6 活化T細胞所採用的包被抗體或磁珠抗體應符合相關質量要求。

6.2.7 細胞轉導/轉染主要包括非病毒轉染和病毒轉導兩種方式,應確認基因導入系統並對其進行驗證,建立關鍵步驟控制點。

6.2.8 細胞擴增過程中每更換一次培養體系應準確計數,應根據質量要求對細胞濃度及培養時間進行調整。

6.2.9 CAR-T製劑的收穫分為新鮮劑型和凍存劑型,凍存宜採用全封閉凍存袋的方式,在氣相液氮儲存環境下儲存。

6.2.10 每批次細胞培養結束後,應進行清場,製備場所和設備應沒有與本次製備有關的物料、產品、記錄等遺留。

6.2.11 應建立CAR-T細胞製劑批號編制規程。每批細胞製劑應編制唯一的批號,並建立出入登記記錄製度。

6.2.12 應避免出現任何偏離工藝規程或操作規程的偏差,如出現偏差,應按照偏差處理操作規程執行。

6.2.13 製備機構應建立CAR-T細胞製劑留樣操作規程,留樣應至少保存至使用結束後三個月。

6.3 CAR-T細胞製劑的質量控制

6.3.1 製備機構應具有CAR-T細胞製劑的檢測能力,並配備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和設備,建立製劑質量標準,確立製劑質量檢驗操作規程,所有檢測方法應經過驗證。

6.3.2 CAR-T細胞製劑的質量要求:

a)   應進行無菌試驗和支原體檢測;

b)   應進行內毒素檢測;

c)   應對細胞存活率和回輸數量進行檢測;

d)   應對終產品中CAR-T細胞轉導/轉染率、免疫表型進行檢測;

e)   應檢測CAR-T細胞製劑對特異性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

f)   病毒轉導/轉染後的細胞應進行RCR/RCL檢測;

g)   應進行CAR-T細胞的基因拷貝數檢查(VCN);

h)   對於培養後不經凍存,直接回輸的CAR-T製劑,應加強培養的全過程質量控制,設置

合理的取樣點,並採用合理的快速檢測方法進行質量控制;

i)   如果細胞培養基內添加成分可能會對細胞製劑質量或安全性產生影響,應對培養基及其他添加成分殘餘量進行檢測,如細胞因子等;

j)   使用磁珠抗體刺激T細胞的,應檢測製劑中的殘餘磁珠量。

6.3.3 製備機構應在CAR-T細胞製劑製備過程中開展質量檢測,製劑的檢驗應由製備機構負責人指定有資質的人員進行。製備機構可以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開展相關質量檢測。檢測結果應有質量負責人或質量受權人籤字審核。

6.4 CAR-T細胞凍存、運輸與復甦

6.4.1 製備機構應建立CAR-T細胞的凍存和復甦操作規程,在規定的溫度範圍內儲存細胞。應對凍存工藝(包括凍存液和凍存容器等)和復甦工藝進行驗證,驗證項目宜包括生物學效力、細胞純度、細胞特性、活細胞數及比率、功能細胞數和安全性相關的內容等。

6.4.2 應建立CAR-T細胞製劑運輸的標準操作規程,運輸方式等應經過驗證。

6.5 CAR-T細胞製劑的放行

6.5.1 製備機構應建立CAR-T細胞製劑放行的操作規程,符合質量標準的CAR-T細胞製劑由質量管理負責人或質量受權人批准後方可放行。

6.5.2 CAR-T細胞製劑經放行後方可進行回輸。

6.5.3 每批次的CAR-T細胞製劑放行檢測項目應至少包括:無菌檢測、支原體檢測、內毒素檢測、細胞存活率、細胞數量、非T細胞表型、效應細胞比率、CAR轉導/轉染效率、CAR基因拷貝數、複製型病毒以及可能的毒性物質殘留等。

6.5.4 如CAR-T細胞製劑質製備後需立即進行回輸,可採用經過驗證的快速檢測方法。但應建立規程,規定採用快速檢測方法放行後,使用現行通用檢測方法檢驗出現不合格結果時採取的措施。

7 追溯

7.1 應建立完整的細胞製備記錄系統、標識標籤系統和免疫細胞製劑編碼系統,以便於CAR-T細胞製劑的辨識並防止製劑混雜。記錄和標識應遵循相關法律和規範的要求。

7.2 細胞製備記錄包括每天的細胞狀況,細胞數量,轉導/轉染條件,細胞因子濃度等具體信息。標識系統應記錄患者信息、細胞製劑名稱、批號、收穫日期及時間、規格(細胞數量/體積)、儲存條件、效期等。

7.3 每個患者的信息和操作全過程應雙人覆核。

7.4 每份CAR-T細胞製劑應編制唯一的編碼。編碼應能追溯到患者信息以及該細胞製劑操作和最終處理的所有記錄。應建立相關程序保證新舊編碼能夠關聯。

7.5 轉移和運輸記錄應能追溯CAR-T細胞製劑從一個機構到另一個機構的流轉過程。轉移和運輸記錄應包括:CAR-T細胞製劑發放和接收的日期和時間、運輸過程中的任何延誤或其他突發狀況引起的問題及相應的處置記錄。

7.6 製備機構應建立不良反應報告和收集制度,在對不良反應進行分析時,應能追溯到所使用CAT-T細胞製劑製備的相關記錄。

8 保密

應採取措施,防止病人的隱私信息被洩露。(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18 (第四屆)下一代CAR & TCR-T研討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18CAR-T?__token=liaodefeng

 

 


 

相關焦點

  • 血癌剋星,生命福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
    近年來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成為最活躍、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治療手段。包括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療法、樹突狀細胞療法等,但大多數腫瘤細胞不斷表達自體抗原,使靶向這些抗原的T細胞通過免疫耐受機制被中和或移除,難成為主流細胞治療技術。臨床上把目光投向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免疫療法,這種利用基因工程改造CAR-T,是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依賴的腫瘤特異性殺傷細胞,它具有高效率和持久性。
  • 「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擬納入優先...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了《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註冊申請的公示(第二十六批)》。其中成都銀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四川大學聯合提交的「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擬被納入優先審評範圍。
  •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兒科管理指南
    前情提要   2018年8月6日,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雜誌發表了題為」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ediatric patients receiving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的CAR T細胞治療患兒管理指南
  • 細胞免疫——CAR-T 技術
    細胞免疫治療,是世界目前惟一有希望完全消滅腫瘤細胞的治療手段。它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治療腫瘤,即腫瘤免疫治療。其中嵌合抗原受體 T細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CAR-T)免疫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治療中顯現出強大的治療效果,並且為晚期和罕見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將有可能最終實現腫瘤治癒這個終極目標。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最近,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宣布不僅支付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此前,2018年5月16日美國醫保與醫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正式接受「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治療納入醫療保險與補助覆蓋指標」的請求並啟動審查開始。在2019年2月15日,CMS正式發布擬議決定備忘錄:批准CAR-T細胞治療正式納入醫保。
  • 安科生物(300009.SZ)參股公司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
    格隆匯12月6日丨安科生物(300009,股吧)(300009.SZ)公布,2019年12月6日,公司參股公司博生吉安科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博生吉安科」)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藥品名稱為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劑;適應症為18-70歲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RNA疫苗可提高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對實體瘤的療效
    撰文 | 小飛飛責編 | 兮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細胞療法對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有不錯的療效圖1 CLDN6-CAR結構示意圖CAR T細胞回輸之後,能否在體內持續長期存在對於其臨床效應的發揮有重要作用。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CAR T細胞能直接識別正常或者惡性B細胞上的抗原,它們可作為抗原提呈細胞為CAR T細胞提供強的增殖信號並促進CAR T細胞的存活。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這種新的治療策略的關鍵之處在於識別靶細胞的被稱作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的人工受體,而且在經過基因修飾後,病人T細胞能夠表達這種CAR。在人體臨床試驗中,科學家們通過一種類似透析的過程提取出病人體內的一些T細胞,然後在實驗室對它們進行基因修飾,將編碼這種CAR的基因導入,這樣這些T細胞就能夠表達這種新的受體。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 CAR-T 發展簡史 CAR-T進行治療,大致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
  • 細胞治療新動態!國產CAR-T奔赴戰場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認為,我國曾經將幹細胞作為「醫療手段」來管理,現在當作「藥」來審批管理。在「藥」的管理下,藥監部門負責臨床研發,衛健委負責管理醫院的臨床研究資質,在個別地區的執行層面上,容易出現同時監管、監管缺位的問題,給相關企業鑽空子的機會。二是幹細胞治療屬於個體化治療,上市後難以像藥物一樣廣泛使用。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這種新的治療策略的關鍵之處在於識別靶細胞的被稱作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的人工受體,而且在經過基因修飾後,病人T細胞能夠表達這種CAR。在人體臨床試驗中,科學家們通過一種類似透析的過程提取出病人體內的一些T細胞,然後在實 驗室對它們進行基因修飾,將編碼這種CAR的基因導入,這樣這些T細胞就能夠表達這種新的受體。
  • 嵌合抗原受體(CAR)治療的安全性:CAR有多安全?
    原創編譯:愛康得生物醫學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轉化醫學部高級經理Paul Hsu摘要:輸注基因定向改造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來識別並殺滅腫瘤,已經在許多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由於會產生非腫瘤靶向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所以需要有預防或減輕嚴重不良反應的對策。
  • 廣州生物院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包含TLR2共刺激信號的第三代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分子,並證明了TLR2共刺激信號提高了CAR T細胞殺傷腫瘤的功能。這一研究為天然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在CAR T細胞治療中的聯合效應提供了理論基礎,並開拓了CAR分子設計的新思路。該成果是博士研究生賴允鑫、魏新茹等在導師李鵬指導下完成的。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CAR-T療法的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原理是應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經過實驗室重新改造,裝載上具有識別腫瘤抗原的受體及共刺激分子,體外擴增後再次回輸入患者體內,從而識別並攻擊自身的腫瘤細胞。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16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針對免疫療法和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的使用取得的進展已讓人們興奮不已。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
  • 如何對CAR-T細胞工程化修飾開發新一代的...
    經過工程化修飾能表達具有腫瘤特異性的嵌合抗原受體(CARs)的T細胞在治療惡性血液腫瘤患者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同時還給過繼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研究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然而實現CAR-T細胞更廣泛的治療性應用還需要多層次的工程化方法來提高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尤其是由於實體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生物複雜性常常會給其治療帶來獨特的挑戰性
  • 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CAR-T治療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第一種基於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的療法很有可能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來自於Novartis和Kite Pharma公司的候選藥物都通過重新激活免疫系統的功能以抗擊癌症,而率先獲得批准的藥物將領跑市場競爭。通過基因改造CAR-T細胞可以使其表面表達人工受體。這些受體將結合癌細胞表面上的特異性抗原,從而引導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腫瘤。
  • 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Young(杜克大學)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AR-T)是一類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後的T細胞,能直接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從而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CAR是由細胞外結合結構域、跨膜區和細胞內信號/激活結構域組成的合成分⼦,細胞外成分由衍生自抗體單鏈可變區片段(scFv)的輕鏈和重鏈區組成,以獨立於MHC的方式識別並結合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TAA)。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這種新的治療策略的關鍵之處在於識別靶細胞的被稱作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的人工受體,而且在經過基因修飾後,病人T細胞能夠表達這種CAR。在人體臨床試驗中,科學家們通過一種類似透析的過程提取出病人體內的一些T細胞,然後在實驗室對它們進行基因修飾,將編碼這種CAR的基因導入,這樣這些T細胞就能夠表達這種新的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