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兒科管理指南

2020-12-05 騰訊網

  前情提要

  2018年8月6日,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雜誌發表了題為」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ediatric patients receiving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的CAR T細胞治療患兒管理指南,中文全名譯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T)治療兒科管理指南》。

  我院腫瘤中心兼腫瘤內科主任焦順昌教授推薦此指南,認為在臨床工作中有指導意義,並由我院腫瘤內科專家負責翻譯及校對工作,在此訂閱號進行全文多期連載,以期與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學習。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T)

  治療兒科管理指南

  CAR T細胞療法相關的HLH

  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LH)是一種罕見的症候群,有嚴重的臨床後遺症,這種後遺症是由失調的、過度的炎性免疫反應引起的,並可以原發性(遺傳性)或繼發性形式存在。繼發性HLH常發生在潛在免疫疾病背景下,如自身免疫和炎症紊亂,通常被稱為巨噬細胞活化症候群(MAS)。 HLH的診斷依賴於對原發性HLH相關突變(如PRF1,UNC13D或STX11突變)的檢測和/或臨床和實驗室指標,如發熱,血細胞減少,高甘油三酯血症,低纖維蛋白原血症,血清鐵蛋白和轉氨酶水平升高,血細胞吞噬,NK細胞活性減低或缺失,和/或可溶性IL2受體水平升高。原發性HLH與MAS的鑑別很困難,並且由於這些疾病的症狀互相重疊,因此區別繼發性CAR T細胞相關HLH-MAS與 CRS-CRES可能更具挑戰性。旨在明確基因檢測的作用和NK細胞功能分析的研究可能有助於篩選出CAR T細胞療法受試者中發生這些併發症的高危人群。儘管如此,這項罕見不良反應的診斷標準已提供在Neelapu等人在本刊上發表的成人患者CAR T細胞療法的治療指南中。如果兒童在CRS高危期血清鐵蛋白峰值水平> 10,000 ng / ml,且包括以下任一情況:肝臟、腎臟或肺的≥3級功能受損;骨髓或其他器官的血細胞減少,則也能診斷為CAR T細胞相關的HLH-MAS。這些患者可以同時使用抗IL-6和皮質類固醇治療(圖1),抗IL-6治療的效果可能不如單純CRS患者。此外,雖然CAR T細胞和其他T細胞輸注治療後出現的HLH-MAS通常在抗IL-6治療和/或皮質類固醇治療後能緩解,但難治性患者可能需要其它的治療,包括根據HLH-2004診療指南進行全身和/或鞘內治療,或使用IL-1受體拮抗劑anakinra(

  表1

  )。然而,尚需進一步的研究以優化CAR T細胞相關HLH-MAS的診斷和治療。

  CRES

  CAR T細胞治療相關的神經症狀稱為CRES,通常表現為譫妄,癲癇發作和/或腦水腫的中毒性腦病。兒童CRES的早期徵象可能是輕微的,因此,需要兒科專科檢查以明確兒童的基線認知水平。在成年患者中,CRES的早期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和語言、書寫的表達障礙。CTCAE 5.0版或既往的成人患者CRES分級並不完全適用於嬰兒和年幼兒童。康奈爾兒科譫妄評估(CAPD)是一種有效的篩查工具(補表2),可用於識別兒童和青少年(0至21歲)的譫妄,對於年齡 8可提示譫妄的存在。另外,之前提到的CARTOX 10評估量表,是Neelapu等人提出的神經系統功能分級標準,可用於年齡≥12歲、具有相應認知能力的患者(表3)。我們建議在CRES高危期(CAR T細胞輸注後4周),住院患者每天至少利用CAPD或其他神經系統評估量表進行2次譫妄篩查,門診患者每天至少1次(表1)。護士的首次神經系統功能評估應在輪班結束時進行,並與接班護士同時進行。 CRES的嚴重程度可能不穩定;因此如果評估分數與既往不同和/或護理人員觀察到新發症狀,則應增加評估的頻率。實際上,個體患者的CAPD評分的趨勢變化很重要,分值增加可視為CRES嚴重程度的標誌(表3)。

  CRES的發病時間可以是雙相的,與CRS同時發生和/或在CRS已經緩解後發生。儘管有證據表明CNS中內皮細胞的激活、腦脊液(CSF)中細胞因子水平升高和顱內T細胞浸潤共同導致了CRES的發生,但其具體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清楚。抗IL-6治療似乎對於與CRS同時發生的CRES療效更好。CRES的患者也可以受益於早期使用皮質類固醇(表3)。CRES通常是可逆的,然而,也有腦水腫和死亡的病例報導。迄今為止,尚無權威可信的隨機試驗明確哪部分患者是CRES的高危人群。我們建議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癲癇病史的CAR T細胞療法受試者接受預防性抗癲癇治療,左乙拉西坦(10 mg / kg,每劑最大量500 mg),每12小時一次,在CART輸注之後30天內(或根據關鍵性研究和後續數據提示的CRES高危期)連續使用。(BOX1)。儘管在腎功能不全的情況下可能需要調整劑量,左乙拉西坦仍然耐受性良好,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小,並且認為它不會影響細胞因子水平。如果患者發展為1級CRES(表3),則應請神經科會診進行視乳頭水腫的專科檢查。應密切監測患者腦水腫的體徵和症狀。癲癇持續狀態可根據學會指南進行處理(我們推薦的處理方法見BOX4)。一般而言,應儘可能避免使用具有心臟毒性的一線抗癲癇藥物(如拉考沙胺和苯妥英鈉)。顱壓增高的患者(顱壓≥20mmHg或出現顱壓增高的症狀)需要進行重症監護處理和脫水療法(方框5中提出了根據學會指南制定的處理流程)。可以考慮請神經外科會診,同時,顱腦影像學檢查有助於指導臨床處理。應增加生化指標常規監測的頻率(每6-8小時)並相應的調整所用藥物,以防止反彈性腦水腫、腎衰竭、血容量不足和/或低血壓以及電解質紊亂的發生。表3概述了CRES的一般分級和處理指南(這些指南可以根據特定產品的批准說明書和/或研究設計做出相應的調整)。 CRES可以是一種遲發性併發症,有些病人在出院後才發生,因此,在離院前,應對護理人員和/或患者進行預先指導和科普宣教。此外,在輸注CAR T細胞之後的少4周內(或CRES的高危期全程),患者應配備護理人員,以便檢測CRES的徵兆以及必要時尋求快速醫學幹預。

  BOX4推薦的癲癇狀態處理準則

  準則A:非癲癇持續狀態

   評估循環,氣道及呼吸(CaB)通路,進行氣道保護,高流量吸氧,測血糖

   蘿拉西泮0.05mg/kg (最多1mg)靜滴,每5分鐘重複(最多4次)以控制電震顫

   左乙拉西坦40mg/kg(最大劑量2,500mg)i.v. 壺入(在維持劑量基礎上)

   若震顫持續,則將患者轉入PiCu並加用魯米那i.v.,負荷劑量10–20 mg/kg(最大劑量1,000mg)

   使用可的松(見表3)

   癲癇狀態緩解後維持劑量的抗驚厥藥使用如下:

  -- 蘿拉西泮0.05mg/kg (最大劑量1mg) i.v. 每8小時,共3次

  -- 左乙拉西坦15mg/kg (最大劑量1,500mg) i.v. 每12小時

  -- 魯米那1–3mg/kg i.v. 每12小時

  準則B: 癲癇持續狀態

   評估CaB,進行氣道保護,高流量吸氧,測血糖

   將患者轉移至PiCu

   左拉西泮0.1mg/kg (最大劑量2mg) i.v.; 至少1分鐘後可追加劑量(最多2 劑) 以控制震顫

   左乙拉西坦40mg/kg (最大劑量2,500mg) i.v. 壺入 (在維持劑量基礎上)

   若震顫持續,則加用魯米那i.v.,負荷劑量10–20mg/kg(最大劑量1,000mg)

   使用可的松(見表3)

   癲癇狀態緩解後維持劑量的抗驚厥藥使用如下:

  -- 蘿拉西泮 0.05mg/kg (最大劑量1mg) i.v. 每8小時,共3次

  -- 左乙拉西坦30mg/kg (最大劑量1,500mg) i.v. 每12小時,或提高預防劑量至10mg/kg (至20mg/kg) i.v 每12小時(最大劑量1,500mg)

  -- 魯米那1–3mg/kg i.v. 每12小時

   若震顫復發,需持續腦電圖監測

  表3

  CAR T 細胞相關腦病症候群分級及處理

  BOX5推薦的高顱壓處理準則

  準則A: 1–2級視乳頭水腫伴CSF 開放壓

  乙醯唑胺15mg/kg (最大劑量1,000mg) 靜滴 (i.v.) ,然後8–12mg/kg (最大劑量1,000mg)i.v. 每12小時;每日1次或2次監測腎功能及酸鹼平衡,根據結果調整藥量

  準則B: 3–5級視乳頭水腫,影像學提示腦水腫或CSF開放壓≥20 mmHg的處理

  根據4級CAR T細胞相關腦病症候群(CRES; 見表3)處理建議使用高劑量可的松。同時使用下列方法控制腦水腫:

   抬高床頭至30度

   急性期為控制高顱壓,可採用過度通氣使PaCO2 達到目標值30–40 mmHg(或根據機構承認的指南處理急性高顱壓)

   20%甘露醇或高滲鹽水(3%)

  --甘露醇: 起始劑量0.5–1g/kg;維持劑量 0.25–1g/kg每6小時(每6小時測代謝譜和血清滲透壓, 如果血清滲透壓超過320μm/kg或滲透壓差大於40,則保留甘露醇。)

  -- 3%高滲鹽水: 起始劑量5 ml/kg i.v. 15分鐘以上,維持劑量1ml/kg i.v. /小時,以達到目標血鈉水平150~155meq/l (每4小時查電解質,若血鈉水平>155meq/l則停止輸注)

   若患者有Ommaya囊, 用其引流CsF 至開放壓目標值

   神經外科會診及靜脈麻醉,行腦電圖的猝滅抑制模式檢測

   每6小時做一次代謝分析,每天做一次頭部CT,並調整以上藥物以防止腦水腫、腎功能衰竭、電解質異常、低血容量和低血壓。

  註:CsF, cerebrospinal fluid; meq, milliequivalents; mOsm, milliosmole; PaCO2: partial pressure of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

  下期預告:

  長期隨訪

  CAR T細胞作為HSCT的橋接治療

  倫理學問題

  財政和衛生系統因素

相關焦點

  • 血癌剋星,生命福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
    近年來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成為最活躍、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治療手段。包括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療法、樹突狀細胞療法等,但大多數腫瘤細胞不斷表達自體抗原,使靶向這些抗原的T細胞通過免疫耐受機制被中和或移除,難成為主流細胞治療技術。臨床上把目光投向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免疫療法,這種利用基因工程改造CAR-T,是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依賴的腫瘤特異性殺傷細胞,它具有高效率和持久性。
  • 關於發布《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
    ,促進行業自律,我會組織協會相關分支機構、業內骨幹企業及專家參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等相關規定和指導原則,經過多次研討,起草了《嵌合抗原受體修飾T細胞(CAR-T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規範》。
  •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嵌合抗原受體工程細胞的治療前景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嵌合抗原受體工程細胞的治療前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7 13:43:29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Christopher E.
  • 廣州生物院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包含TLR2共刺激信號的第三代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分子,並證明了TLR2共刺激信號提高了CAR T細胞殺傷腫瘤的功能。這一研究為天然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在CAR T細胞治療中的聯合效應提供了理論基礎,並開拓了CAR分子設計的新思路。該成果是博士研究生賴允鑫、魏新茹等在導師李鵬指導下完成的。
  • 安科生物(300009.SZ)參股公司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
    格隆匯12月6日丨安科生物(300009,股吧)(300009.SZ)公布,2019年12月6日,公司參股公司博生吉安科細胞技術有限公司(「博生吉安科」)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藥品名稱為靶向CD19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輸注劑;適應症為18-70歲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擬納入優先...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了《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註冊申請的公示(第二十六批)》。其中成都銀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四川大學聯合提交的「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擬被納入優先審評範圍。
  • 嵌合抗原受體(CAR)治療的安全性:CAR有多安全?
    原創編譯:愛康得生物醫學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轉化醫學部高級經理Paul Hsu摘要:輸注基因定向改造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來識別並殺滅腫瘤,已經在許多I期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由於會產生非腫瘤靶向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所以需要有預防或減輕嚴重不良反應的對策。
  • RNA疫苗可提高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對實體瘤的療效
    撰文 | 小飛飛責編 | 兮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細胞療法對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有不錯的療效這些數據表明,CLDN6可以作為實體瘤CAR T治療靶標。之後研究團隊設計了包含4-1BB共刺激結構域的第二代CLDN6-CAR,結構如圖1。研究人員首先在體外評估CLDN6-CAR T細胞的能力,CLDN6-CAR T能夠有效識別並裂解轉染了CLDN6 RNA的CLDN6neg人COLO699N肺腺癌細胞。
  • 用於抗癌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目前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2015年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由達特茅斯Norris癌症研究中心Sentman實驗室開發的抗癌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細胞目前正在進行臨床I階段的試驗研究,研究者Charles Sentman教授表示,我們開發的CAR療法在很多不同的癌症治療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後期研究顯示,CAR療法不僅可以消除實驗動物機體中的腫瘤,而且有效抑制癌症的復發。
  • B細胞ALL:CD22 CAR T細胞療法可作為替代治療選擇
    目的 對於耐藥CD19靶向免疫療法或者在治療之後復發的,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其治療選擇有限。一種替代性B細胞抗原——靶向CD22,代表了一種替代策略。
  • ASH 2015:諾華CAR-T免疫療法CTL019治療兒科白血病再現完美治療...
    (相關閱讀:諾華CAR-T免疫療法CTL019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再現治療潛力)此次公布的是一項II期研究,調查了CTL019在復發性/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r/r ALL)兒童及年輕成人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顯示,接受CTL019治療後,完全緩解率達到了93%(n=55/59)。該研究結果進一步支持了CTL019在兒科及年輕成人r/r ALL群體中的治療潛力。
  • 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Young(杜克大學)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AR-T)是一類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後的T細胞,能直接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從而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CAR是由細胞外結合結構域、跨膜區和細胞內信號/激活結構域組成的合成分⼦,細胞外成分由衍生自抗體單鏈可變區片段(scFv)的輕鏈和重鏈區組成,以獨立於MHC的方式識別並結合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TAA)。
  • 細胞治療新動態!國產CAR-T奔赴戰場
    細胞治療是指將正常或基因工程化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體內,替代受損細胞、增強免疫功能,進而治療疾病,可以分為幹細胞治療和免疫細胞治療兩大類。在十三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中,強調支持基因測序、腫瘤免疫治療、幹細胞治療、藥物伴隨診斷等新型醫學技術發展,完善行業準入政策。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最近,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宣布不僅支付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此前,2018年5月16日美國醫保與醫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正式接受「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治療納入醫療保險與補助覆蓋指標」的請求並啟動審查開始。在2019年2月15日,CMS正式發布擬議決定備忘錄:批准CAR-T細胞治療正式納入醫保。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這項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上的研究是證明CAR - t細胞對實體癌(非血癌)能實現快速消退的首批研究之一。雖然這種有益的效果只持續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但這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證明這種特殊的CAR - t細胞治療可以作為未來治療兒童實體癌症的方法。
  • 最新發布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指導原則!免疫細胞有望取得突破
    早在2019年4月,國家藥監局便啟動了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首批研究項目包括「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技術評價與監管體系研究」,該項目將通過發布一系列技術指南,建設和完善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的技術評價體系。什麼是細胞治療?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改造為CAR-T細胞; 大量擴增CAR-T細胞; 將其輸回至患者體內展開治療。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CAR-T療法的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原理是應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經過實驗室重新改造,裝載上具有識別腫瘤抗原的受體及共刺激分子,體外擴增後再次回輸入患者體內,從而識別並攻擊自身的腫瘤細胞。
  • 間皮素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突破性成果:首例實體癌症成功應用
    美國,亞特蘭大:一項第1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針對間皮素(Mesothelin)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在針對患有惡性胸膜間皮癌和其他實體癌的患者的治療中具有療效。這是CAR T細胞在治療實體腫瘤研究的第一個成功研究案例。當CAR T細胞治療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結合使用時,治療反應率達72%。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16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針對免疫療法和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的使用取得的進展已讓人們興奮不已。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