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玩遊戲、看電影最少不了的就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數據中心,它是一種特殊的設施,已成為IT設備和運營的中心主機,是設備和操作存儲,管理和數據發布的地方。
這麼重要的設備,然而在2018年6月,微軟公司將一架數據中心原型機沉入了蘇格蘭奧克尼島附近的海底深處,這臺數據機器裝有864臺伺服器,要知道大海裡都是水,機器進水就會壞掉,再加上海底這麼深,信號也不好,為什麼微軟還要把這麼重要的電子產品放進大海呢?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把伺服器放入海底有很多好處,阿良今天就科普一下。
第一是節省成本。網際網路的數據消耗了大量能源,據統計,全球數據中心每年消耗的電量佔全球總電量的2%左右,而其中的能源消耗成本是整個IT行業的30%到50%。單單美國每年就吸收相當於34個燃煤電廠的能源輸出,其中大部分用於為實際伺服器供電,近一半用於保持伺服器良好和涼爽,不讓它們過熱而導致崩潰,計算機科學家採用各種方法使數據中心降溫,比如在氣候涼爽的地方建立數據中心,在伺服器庫中放入液態冷卻劑袋,或者利用數據中心的熱量來加熱建築物和熱水,然而卻不能完好降低成本。
網際網路公司也腦洞大開,用了不同的方法來降溫,阿里巴巴的數據中心建在了杭州的千島湖,年平均氣溫17℃,可以利用天然的湖水降溫,把湖水中的雜質過濾掉,注入封閉管道中,像水管一樣流經各個角落,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這種方法減少了用電量,據說一年可節約上千萬度電,都夠幾百戶家庭用幾年了,同時也減少了相當於1萬多噸煤的碳排放量,可以說一舉兩得了。
騰訊的數據中心則是建在了貴州貴安,貴州被稱為「避暑勝地」,平均氣溫降低,溫差也比較小,不僅有利於維護伺服器,還能減少伺服器的能耗。再加上貴州的電費比較便宜,一度電才0.35元,所以騰訊看上了貴州便宜的電費,才在這裡挖了5條隧道,建立數據中心,光電費就能省下不少錢,不得不佩服騰訊的智慧。
微軟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更是硬核,直接將伺服器放入海底,因為水越深溫度越低,微軟利用海底的低溫來冷卻伺服器,無需另外的成本,比阿里巴巴和騰訊的還要方便,無疑是一個綠色節能想法。
第二是距離短。地球上的城市大都靠海建設,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35億人生活海岸附近,把數據中心放入海底,數據傳送的距離就大大減短了,那麼網絡速度就會更快,從而實現了快速流暢的網絡衝浪,刷視頻、看電影、玩遊戲就不會那麼卡了。
其實也不用怕進水,因為微軟這麼有錢,伺服器都做了嚴密的防水,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表面看起來是為了降低成本,其實是為了上網的每一個人,不僅可以節能環保,還能加快網速,這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