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我們每天都要發很多照片、視頻、文字到社交APP或者網頁上。
有時,我們在翻到自己多年前上傳的一張照片、一首音樂、一段文字的時候,無不感慨萬千。
多少年過去了,它們居然還在!
但是您要知道,確保它們還存在於網絡中,可是要付出高昂花費的。
前段時間,騰訊將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的山洞裡,而近日我們一直使用的「溫到死」系統的廠商微軟,居然又把伺服器放在了海底。
為何要選擇這樣奇怪的地方?好好存樓房裡不就行了?
把伺服器放在海底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一.伺服器維護過程存在哪些問題?
1.高熱量
電子元器件在電流通過的時候都會產生熱量,尤其是最為繁忙的CPU。
在我們的個人PC中,必須加風扇給CPU散熱。而有些超頻達人,還會設計巧妙的水冷系統來給CPU降溫。
而無數的伺服器聚集在一起,那溫度,可酸爽了!
2.高耗能
桌上型電腦通宵開一晚上的耗電都不少,更不要說時時刻刻不停歇的無數伺服器組合。這些東西純粹就是個「吃電機器」!
當然您說,大公司不差電費!
那是自然的,可是大公司最怕突然停電!伺服器宕機,APP、網站停擺,面臨的賠償可不少。
所有基本大型伺服器廠商都會想辦法自己掌握伺服器的供能,而這又是一大筆花費。
3.高延遲
手機加載個照片半天不出來,看個視頻屏幕上老是個圈圈在打轉!
這樣的情況您能忍受嗎?估計早就刪了這個APP了吧?
低延遲對於網絡提供者來說簡直是災難,而降低延遲的最好辦法就是將伺服器儘可能的靠近用戶。
為此,伺服器供應商只能遍地開花的多搞伺服器,來為各位看官老爺們服務!
在解決以上三個問題的過程中,伺服器廠商們嘗試把機器放在各種地方:有放地下的、有放山洞的、有放冰天雪地的……
那微軟的海底方案有哪些好處呢?
二.海底存放伺服器的好處
微軟的海底方案其實也主要是解決上述三方面的問題,海底的好處是:
1.海水是冷的嘛,可以冷卻伺服器
2.可以用海浪發電,為伺服器提供清潔可持續的能源
3.發達的大城市都靠近海邊,這裡的網絡用戶最多,建在海邊可以降低延遲
是不是很完美!
其實微軟早在2014年就啟動了海底存儲項目Natick。2015年8月,在加州的海岸附近進行了試驗性的嘗試。
那次的伺服器放了四個月,微軟人發覺效果還不錯!沒被衝走,或者被章魚什麼的給吞了。反而還吸引了不少海洋生物定居在上面!
(維護伺服器的時候,可以帶個兜子,收穫滿滿一兜火鍋料!海蟹、海蝦表示:「這是人類的陰謀」!)
於是這一次,他們把一個更大的傢伙放在了歐洲的海邊,準備進行長達5年的可靠性測試!
這個看起來小小的容器,可以假設864臺伺服器,儲存27.6PB的數據,嗯~~~就是能存500萬部高清電影的概念!
伺服器廠商為了存儲各位看官老爺們的各種奇葩視頻、照片、文章,也是想盡了各種奇葩的招數!
不過想想,如果十幾年前拍的照片、視頻,現在還能看到!
在自己看自己的過去,自己看朋友過去的這個過程中,是否會感動滿滿呢?
時光,仿佛都定格在了那些存儲在伺服器上的照片、視頻、文字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