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亨廷頓舞蹈症患者調研報告(一)患者就醫和治療情況

2021-01-16 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

亨廷頓舞蹈症(又稱亨廷頓病/英文簡稱HD)是一種可怕的家族遺傳疾病,也是一種罕見疾病。主要症狀為無法控制的舞蹈樣動作, 精神症狀和認知症狀。隨著病情進展,患者會逐漸喪失行動、說話、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病情大約會持續發展15年到20年,患者晚期臥床不起、無法說話、吞咽進食困難並最終死亡。據專家估計,中國目前大約有3萬名亨廷頓舞蹈症患者。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癒這種疾病的藥物,只能通過對症治療來緩解症狀。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部、工信部、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五部委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正式發布,共收錄121種疾病,其中也包括亨廷頓舞蹈症。


本次調研的設計覆蓋患者的人口學信息、患病歷史、診療經歷、醫療花費、醫療保障、疾病帶來的經濟和生活負擔、社會支持等這些方面的信息。問卷調研持續時間為2019年10月到2019年12月。有效填寫問卷367份,其中患者問卷236份,攜帶者問卷131份,137個患者家庭參與了電話訪談。


本次調研中,患者指已經出現症狀的亨廷頓舞蹈症患者。攜帶者是指經過基因檢測確診、確定攜帶導致亨廷頓舞蹈症的基因突變,但還沒有出現明顯症狀的人。


1.亨廷頓舞蹈症患者基本信息

1.1 基本信息

本次受訪患者中,男性佔比44.49%,女性佔比55.51%。城鎮戶口的患者佔比53.81%,農村戶口佔比46.19%。民族分布上,漢族高達93%,少數民族佔7%。

受訪者來自包括除了海南、臺灣、澳門之外的全國各省、直轄市和和自治區,戶籍地佔比最高的前10個地區依次為河北、浙江、江蘇、四川、山東、內蒙、河南、福建、江西和陝西。受訪患者的戶籍地和居住地分布沒有顯著差異。



在年齡分布上,受訪患者的年齡段為8歲-72歲,其中患者最多的年齡區間為40-69歲;50-59歲佔33.05%,40-49佔22.46%,60-69歲佔17.8%。患者多數為中老年群體,僅有2.96%的受訪者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在婚姻方面,18周歲以上的成年患者中,已婚的患者佔大多數(78.17%),7.42%的患者為未婚,分居的佔比2.18%,離異和喪偶的佔比分別為9.61%和2.62%。


1.2 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情況

從未成年患者受教育情況看,近一半的青少年無法繼續在學校接受教育(42.86%);只有57.14%的未成年患者繼續在學校就讀。

成年患者的教育水平顯示,有近五分之一的患者學歷僅為小學及以下(18.34%), 初中學歷的佔31.44%,高中學歷的佔21.4%,17.03%的人有大專學歷,接受過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患者佔比為11.79%。

從成年患者的就業情況看,多達一半以上的患者目前沒有就業(58.52%),2.62%的人休學在家,0.44%為在讀學生,在職的患者僅佔17.47%,退休人數佔20.09%。多達1/3的人喪失了勞動/學習能力。


受訪患者中,沒參加任何保險的佔13.14%,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佔34.75%,城鎮社會保險佔48.7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佔58.90%,購買商業保險的僅佔5.93%。高達17.37%的患者在領取低保(最低生活保障補助)。


1.家族遺傳情況

42.8%的受訪患者表示疾病遺傳自母親,46.61%的患者表示疾病遺傳自父親。在參與本次調研的患者家庭中,平均每個家庭有2.44個患者。


2.確診和基因檢測

本次受訪患者中,超過2/3的人匯報在首次出現症狀後選擇就醫(69.49%),其中46.34%在當年得到了確診。確診時長1-4年的佔31.7%,5-9年的佔10.97%,10年以上的佔4.88%。平均確診時長4.03年,20.76%的受訪患者表示曾經有被誤診的經歷。


亨廷頓病的基因檢測是確診疾病的金標準。本次受訪患者中,做過基因檢測的佔比為72.45%,沒做過基因檢測的佔比為25.84%。

3.就醫和複診

2018年,1/3的受訪患者在本地醫院就醫,需要跨市和跨省就醫的患者比較多,高達47.75%,約1/5的患者沒有就醫(19.49%)。


在複診方面,4.83%的受訪患者表示沒有複診,35.17%的患者表示在持續複診。持續複診的患者中,複診頻率每月一次的佔5.41%, 2-3個月一次的佔22.97%,半年一次的佔29.73%,一年一次的佔41.89%。無法持續複診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己不想去、醫院太遠、費用和缺少陪同就醫的家人。


4. 就醫中的障礙

在就醫障礙方面,受訪患者認為障礙主要有:醫院太遠(46.61%),缺少可以提供治療的醫院(45.34%),不方便出門(37.71%)和就醫費用(33.05%)。


從就醫方式上看,最近一次就醫經歷中,受訪患者中能夠自己單獨就醫的僅佔五分之一(11.86%),絕大部分患者在就醫的時候都需要家人陪同,47.76%的患者有一個家人陪同,高達40.68%的患者需要兩個及以上家人陪同。

近一半的受訪患者需要異地就醫(47.75%),這增加了就醫相關的交通、住宿和誤工費用。同時,絕大部分患者需要家人陪同就醫這個現實也進一步導致了就醫相關的費用的增長,增加了患者就醫的難度和負擔。

1 .治療情況

受訪患者中接受過藥物治療的佔比最高(63.13%),1.69%的患者接受過手術治療,8%的人接受過康復治療。同時還有一部分患者沒有接受過任何治療,佔比高達1/3。

2 . 症狀概況

大多數受訪患者都認為自己處在疾病的中期(43.64%)和晚期(22.03%),僅有20.76%的人認為自己處在疾病的早期。超過1/3的受訪者對疾病知識有清楚的認識。


2.1 主要症狀

亨廷頓舞蹈症的三個主要症狀為運動症狀、精神症狀和認知症狀。受訪患者中認為自己出現過運動症狀的佔比最高(82.63%),出現過認知症狀的佔比為75.42%,出現過精神症狀的佔比為63.14%。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一半的患者(56.78%)認為這三種症狀自己都出現過。

2.2 常見首發症狀

就第一次出現的神經系統症狀來看,肢體動作症狀佔比最高(53.39%),面部症狀佔51.69%,運動功能及平衡感下降佔44.92%,語調問題佔34.32%,無法專心勝任日常生活佔30.51%,體重減輕佔28.39%,口腔咽喉問題佔21.61%,還有字形改變(11.86%)和尿失禁(3.81%)。


從第一次出現的精神和認知症狀來看,超過一半的患者認為是記憶力下降(60.17%)和反應變慢 (56.36%),情感障礙、個性情緒改變和智力下降都佔40%以上,精神分裂佔近1/5,自殺傾向佔7.20%。


3.藥物使用

3.1藥物使用情況

目前沒有治療亨廷頓舞蹈症的特效藥,現有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對患者的運動、認知和精神症狀進行對症治療,使用的多為抗精神病藥物。


受訪患者中,有的超過一半人正在接受藥物治療(52.96%)。受訪患者常用的前10個治療藥物中, 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服用鹽酸硫必利(43.64%)和氟哌啶醇片(33.90%),約有10%的人在服用丁苯那嗪(及仿製藥)、氯硝西泮和奧氮平。


其它藥物的使用都較少,分別為舍曲林(9.32%)、利培酮片(8.90%)、安定(7.63%)艾地苯醌(6.36%)和美多芭(4.66%)。此外,不到1/10的患者接受了中醫藥治療。


鹽酸硫必利、氟哌啶醇片和丁苯那嗪主要用於緩解舞蹈樣動作症狀,雖然超過一半的受訪患者都出現了運動、精神和認知這三個症狀,然而針對患者運動症狀藥物的使用率要遠遠高於精神症狀和認知症狀藥物的使用。


3.2 藥物治療情況(患者自評)

受訪患者中,目前有超過1/3的人在服用緩解運動症狀的藥物,而12.29%的人認為服用的藥物有效。有16.94%的患者在服用緩解認知症狀的藥物,而僅有3.81%的人認為服用的藥物有效。目前有29.24%的患者在服用緩解精神症狀藥物,8.05%的人認為服藥的藥物有效。


在患者自評的藥物有效性中,緩解運動症狀的藥物比緩解精神症狀的藥物更有效,接下來是緩解認知症狀的藥物。


近一半的受訪患者表示自己一直堅持服藥(48.73%), 在堅持服藥的人中,僅有22.6%的人認為自己服用的藥物有效。

在選擇藥物和治療時,76.27%的受訪患者表示會根據醫生的推薦選擇,18.22%的人表示會根據患者組織的建議,8.9%的人會根據病友的推薦。


4. 輔助治療

52.12%的受訪患者表示參加過運動康復的活動,參加鍛鍊活動的人最多(82.11%),中醫按摩的佔13.82%,也有一小部分人在專業康復機構進行康復(4.07%)。患者經常參與運動鍛鍊活動包括散步、單車、健身、跑步、球類、遊泳和爬山。

5 治療中的困難

多數HD患者都會受到運動症狀、認知症狀和精神症狀這三種症狀的影響,因此在面對亨廷頓舞蹈症這種症狀複雜的疾病的時候,治療中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很多患者以及醫生對疾病不了解、對疾病的治療和管理也缺乏全面和科學的認識,導致出現了近1/3的受訪患者沒有接受過治療的情況。


而選擇藥物治療的患者由於藥效、副作用、費用和購藥難這些現實的原因,大多數不能堅持服藥。此外,在藥物治療中,針對運動症狀藥物的使用頻率遠遠高於其它藥物,而對認知症狀和精神症狀的治療缺乏重視。在現有的藥物治療中,大部分受訪患者都表示目前現有的治療療效不理想。


2019年亨廷頓舞蹈症患者生存情況調研報告第一部分-未完待續


摘自:

《2019亨廷頓舞蹈症患者生存情況調研報告》

作者: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關愛中心

資金支持:北京市銀杏公益基金會

醫學顧問:中國亨廷頓病協作網(CHDN)



版權申明:

本調研報告由上海浦東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關愛中心獨立完成,版權歸上海浦東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關愛中心所有,任何第三方對調研報告信息的使用均需獲得上海浦東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關愛中心的授權。本調研報告於2020年3月正式發布。


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關愛中心是一家致力於為亨廷頓舞蹈症患者提供支持的公益組織。機構創始人來自亨廷頓舞蹈症家庭,機構旨在為亨廷頓舞蹈症患者和家屬們提供支持和幫助、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機構的戰略目標是結合社會資源,為全國亨廷頓舞蹈症患者群體發聲、提供支持和幫助,改善醫療環境,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機構使命是在包容的社會環境下,給患者群體帶來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解藥|中國首個亨廷頓舞蹈症新藥上市 患者平均4年確診
    由風信子亨廷頓舞蹈症關愛中心發布的《2019亨廷頓舞蹈症患者生存情況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介紹,基因檢測是亨廷頓舞蹈症的確診標準,但根據由於疾病罕見,具備診療能力的醫生少,且集中在大城市,患者平均確診時間為4年。用藥方面,患者可用藥物主要針對運動症狀的緩解。「一方面,這表明醫生和患者雙方對運動症狀以及治療都有比較好的理解,而對認知和精神症狀以及相關的治療和幹預都缺乏重視。
  • 亨廷頓舞蹈症,不僅僅普通的是遺傳病,它還會影響患者的神經系統
    如果患者的前輩有亨廷頓舞蹈症的相關常染色體,那麼後代無論是男還是女,患病的機率都是一比一。如果是X染色體遺傳的話,那麼對男生就會比較不友好了。因為男性的染色體都是XY結果的,萬一遺傳的X染色體是致病基因,那麼男性就會患上亨廷頓舞蹈症。對於女性的話,比率就會相對低一點,因為女性的染色體結構是XX,即使得到的X染色體是致病基因,那麼發病的機率也之只有50%,並沒有男生這麼高。
  • 亨廷頓舞蹈症:「被詛咒」的家庭
    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曹立介紹,患者生命持續約10到20年,目前沒有治療方法。中國亨廷頓舞蹈症協作網調研估測,中國約有三萬發病患者,而攜帶者(未發病)數量遠遠高於發病人群。作為罕見病之一,亨廷頓舞蹈症(簡稱HD)並不為大眾熟知。許多患者被誤認為是癲癇、抑鬱症、老年痴呆……一旦出現代代遺傳現象,更是被視為「家族魔咒」。
  • 亨廷頓舞蹈症群像:遺傳陰影下的不治之症
    「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發病年齡多在35到50歲,表現為舞蹈樣症狀、認知和精神障礙。」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曹立介紹,患者生命持續約10到20年,目前沒有治療方法。  中國亨廷頓舞蹈症協作網調研估測,中國約有三萬發病患者,而攜帶者(未發病)數量遠遠高於發病人群。  作為罕見病之一,亨廷頓舞蹈症(簡稱HD)並不為大眾熟知。
  • 關注亨廷頓舞蹈症
    每年5月15日是國際亨廷頓舞蹈症日,今年也是中國亨廷頓舞蹈病協作網(CHDN)成立十周年。我非常幸運加入到CHDN這個大家庭,感謝華西醫院商慧芳教授的邀請,使我2018年在成都結識了CHDN;感謝CHDN的支持,由我處來承接2019年CHDN年會[1]。
  • 「致命的」舞蹈 | 亨廷頓舞蹈症
    病因是由於亨廷頓基因上多核苷酸重複序列的錯誤表達,影響了不同的分子通路,最終導致神經功能失調和退化。亨廷頓舞蹈症的致病基因出現在每個細胞中,但它只殺死兩類大腦細胞,因而破壞患者大腦內的皮層和紋狀體,引起起舞動作。臨床表現亨廷頓舞蹈症臨床症狀複雜多變。
  • 亨廷頓舞蹈症群像:遺傳陰影下的不治之症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發病年齡多在35到50歲,表現為舞蹈樣症狀、認知和精神障礙。」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曹立介紹,患者生命持續約10到20年,目前沒有治療方法。  中國亨廷頓舞蹈症協作網調研估測,中國約有三萬發病患者,而攜帶者(未發病)數量遠遠高於發病人群。  作為罕見病之一,亨廷頓舞蹈症(簡稱HD)並不為大眾熟知。
  • 關於青少年亨廷頓舞蹈症的一些知識
    亨廷頓舞蹈症的致病基因,位於4號染色體,基因的一個部分不斷重複, 這種重複叫GAG重複,是導致亨廷頓舞蹈症的原因。CAG重複次數導致了亨廷頓舞蹈症。簡單的說,亨廷頓舞蹈症患者的CAG重複數高於正常人。大多數亨廷頓舞蹈症患者有的CAG重複次數在40-50之間。
  • 亨廷頓舞蹈症家屬:只能看著她慢慢死亡(圖)
    8月20日,崔建國在順義區的家裡給患有亨廷頓舞蹈症(HD)的妻子韓愛華餵飯。受訪者供圖2016年,華顯珍和女兒、孫女、孫子的合影。今年2月,女兒因HD去世。多年來,這個家庭因HD先後有7個人去世。崔建國夢見,妻子韓愛華從床上坐起,換上一襲黑裙,戴上銀質耳墜,穿著高跟鞋,去附近小區的公園跳舞。那是20年前的事了。如今,韓愛華躺在床上,嘴裡發出「嗚嗚」聲,手舞足蹈,一刻不停,體重從105斤降到72斤,她被確診為亨廷頓舞蹈症。近日,一段《致命的舞蹈:我只能看著她的病情日漸惡化,直至死亡》的視頻在網絡引發關注,讓「亨廷頓舞蹈症」這個陌生名詞進入大眾視野。
  • FDA批准首個亨廷頓舞蹈症氘代新藥
    亨廷頓舞蹈症是一種罕見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在美國範圍內,影響約超過3.5萬病人群體。「舞蹈病症狀」是亨廷頓舞蹈症最顯見的症狀,近90%的亨廷頓患者在患病時期都會出現包括上下肢、面部或軀體的抽搐和不自主運動。
  • 亨廷頓舞蹈症現早期治療曙光:與多巴胺受體有關
    在近日發表在eLif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描述了一種潛在的治療早期亨廷頓氏舞蹈症的新方法。在老鼠身上的研究表明,針對組胺H3受體(H3R)——一個已經確定的藥物靶點,用於其他情況,如花粉熱——可能有助於防止多巴胺信號失衡,導致腦細胞死亡和運動和記憶缺陷。
  • 罕見病關愛組織救助舞蹈症患者 中國患者約10萬人
    罕見病關愛組織救助舞蹈症患者 中國患者約10萬人2016-4-27 04:11:01 來源:解放網 作者:葉松麗 選稿:吳春偉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亨廷頓舞蹈症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症狀為不受控制的手舞足蹈動作,性格改變和痴呆,家族遺傳,一代比一代早發病,病情一代比一代嚴重
  • 日研究者發現遏制亨廷頓舞蹈症致病基因方法
    日本研究人員2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遏制一種遺傳型神經疾病——亨廷頓舞蹈症的致病基因的方法
  • ...他們發現了遏制一種遺傳型神經疾病——亨廷頓舞蹈症的致病基因...
    日本研究人員2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遏制一種遺傳型神經疾病——亨廷頓舞蹈症的致病基因的方法,這一研究成果為開發全新的治療方法開闢了道路。  日本國立精神和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發現在亨廷頓舞蹈症患者致病基因的鹼基序列中,存在與正常的基因組不同的鹼基序列。
  • 阿里雲的「不務正業」,從亨廷頓舞蹈症說起
    「亨廷頓舞蹈症。」「什麼舞蹈症?」「亨廷頓舞蹈症。」曹茜向《商業江湖》重複了兩遍這個名詞。亨廷頓舞蹈症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一般患者會在中年發病,主要症狀是「出現不能控制的手舞足蹈的運動症狀,就像喝醉了酒一樣」因此被稱為「舞蹈症」。
  • 讓人恐懼的「死亡之舞」,了解亨廷頓舞蹈症的奧秘,跳自己的舞蹈
    亨廷頓舞蹈症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最重要的單基因遺傳病之一,亨廷頓舞蹈症症狀較為複雜,以慢性進行性舞蹈樣動作、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行為異常為主要臨床特徵,發病人群大多為中年人群,病情來勢洶洶且惡化速度較快,死亡率極高。患者會逐漸表現出亨廷頓舞蹈症的相關症狀,且極少的孩子也會患有亨廷頓舞蹈症。
  • 暨南大學陳功團隊開發神經再生型新基因療法,治療亨廷頓舞蹈症
    亨廷頓舞蹈症(HD)是一種罕見病,其特徵是異常運動舞蹈症,是由亨廷頓基因(Htt)突變引起大腦紋狀體區域的神經退行性病變所致。 近日,前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現中國暨南大學腦修復中心主任陳功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型基因療法,可在亨廷頓舞蹈症小鼠模型中再生新神經元來達到運動功能修復和生命延長。
  • 科學家提出對付強迫症和亨廷頓舞蹈症新思路
    早在2007年,美國杜克大學華裔教授馮國平就在《自然》上發表論文,第一次報告了紋狀體和強迫症之間的關係。  馮國平等人發現,當紋狀體中缺少了一種蛋白質後,小鼠反覆抓洗自己的臉,直到皮破血流都不收手,同時還表現得焦躁不安。這種症狀可以被基因治療改善。  在最近這項研究中,UCLA神經生物學教授Baljit Khakh團隊盯上了紋狀體星形膠質細胞的鈣信號。
  • 調控微小RNA或可治療亨廷頓舞蹈症
    調控微小RNA或可治療亨廷頓舞蹈症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19-12-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
  • 科學家提出對付強迫症和亨廷頓舞蹈症新思路—新聞—科學網
    于欣竹供圖 ■本報記者 李晨陽 愛乾淨是好事,但有潔癖就未必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團隊在小鼠腦子裡動了一點手腳,這些小鼠的洗臉行為就變得根本停不下來。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實驗證明大腦紋狀體的星形膠質細胞有助於控制小鼠的強迫症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