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價值185萬元的蘋果,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0-11-22 法律學堂的自留地

(網絡圖片)

據說世界上有3顆出名的蘋果:一個是夏娃與亞當偷吃的禁果(據考證是蘋果),一個砸醒了牛頓的蘋果(產生了牛頓定律),還有一個是賈伯斯發明的蘋果(手機)。

昨(2020年3月31)日,第4顆蘋果誕生了,這顆蘋果價值185萬元。昨日上午,廣東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對備受社會關注的東莞塘廈鎮某小區高空掉蘋果砸傷三個月女嬰一案進行在線宣判,一審判決肇事女孩監護人賠償185萬餘元。

這顆蘋果真值錢!

2018年3月9日下午,年僅3個來月的凡凡被家人抱著在小區樓下散步,返回住處時在單元入門處被一個從高空落下的蘋果砸傷頭部,後陷入昏迷,被送往醫院搶救。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認為,該案案發原因已經由公安機關查明,肇事女孩對此存在過錯,依據民法總則及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因小星事發時年僅11周歲,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侵權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

正如本案審判長、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副院長陳學堅對媒體所言,本案高空墜物事件的發生,破壞了原被告雙方原本的幸福家庭,既給幼小的凡凡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也使肇事女孩一家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負擔。事實上,只要肇事女孩的監護人盡到了相應的監護義務,這起高空墜物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又得來說一說高空墜物的老話題了,因為這事關全國人民頭頂上的安全

經過多日搶救無效,2019年6月16日凌晨5點12分,被20樓掉落的窗戶砸中的深圳5歲男孩小宇航因傷勢過重不幸離世。6月13日上午9:15許,該小區3棟20M戶一塊玻璃窗掉落,不幸砸中了路過的這名5歲男童(莊XX,2014年4月26日出生,福建莆田人)。

2014年4月20日,在河北保定幹裝修的王某接到一飯店施工改造工程後,便招募了裝修工張某、周某。三人約定,裝修期間,張某、周某樓上拆磚後扔到樓下馬路。王某負責收拾建築垃圾,維護周邊安全。施工中,王某一時疏忽忘記維持施工安全,造成受害人竇某在附近經過時被樓上扔下的磚頭砸中頭部,導致其重傷昏迷,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4年7月3日中新網)

2006年5月31日傍晚,家住深圳市南山區的小學四年級學生小宇,放學途經海德二道時,被一塊平板玻璃從南側人行道的上空墜下砸中頭部,後經搶救不治身亡。死者家屬將離海德二道南側最近的「好來居」73個業主及「好來居」物業管理處告上法庭。前日,南山法院判決駁回原告受害者家屬對73名業主的賠償要求,同時認為,物業管理公司未能盡職,判決其賠償近23萬元。(2008年3月20日南方都市報SA02版)

我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從一定意義上講,這條的規定是值得肯定的。但目前的現狀是由於有了民事法律的規定,導致公安機關偵查、查破此類高空墜物的積極性大為減少,而更多寄希望於民事賠償。這是一種不妥當的傾向,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

2018年12月22日下午6時許,被告人楊某為洩私憤,站在出租屋四樓陽臺處,不顧他人安危,將啤酒瓶、床板、菜刀等物品扔至樓下馬路,導致群眾圍觀以及交通阻斷。民警到場勸解後,楊某繼續往樓下扔床墊、餐具等物品並以自殺、扔煤氣罐等方式與民警對峙。直至當晚11時許,民警破門而入將楊某抓獲。中山法院認為:被告人楊某無視國家法律,以暴力方法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其行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應依法懲處。遂判處楊某有期徒刑三年!

這是目前看到的第一起高空扔菜刀酒瓶被判刑的案例,這與高空扔案板、菸灰缸有區別麼?如果將高空墜物(特別是故意拋物)行為入罪,是不是會大幅度減少此類糾紛,給民眾以更多安全感?因此,對高空墜物必須要從法律規制上下手,摒棄民事侵權為主的觀念,改變成以刑事為主,既罰又打,才能讓那些不長記性的人守規矩,才能還社會安全感!

正如最高法院指出: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事件不斷發生,嚴重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法發〔2019〕25號)出臺,明確:人民法院對高空拋物、墜物案件,要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為受害人線上線下立案提供方便。在受理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墜落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糾紛案件時,要向當事人釋明儘量提供具體明確的侵權人,儘量限縮「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範圍,減輕當事人訴累。對侵權人不明又不能依法追加其他責任人的,引導當事人通過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化解矛盾、補償損失。人民法院在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裁判案件時,對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依法予以免責。要加大依職權調查取證力度,積極主動向物業服務企業、周邊群眾、技術專家等詢問查證,加強與公安部門、基層組織等溝通協調,充分運用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最大限度查找確定直接侵權人並依法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

或許有人認為我是危言聳聽,最後來看看這個視頻吧,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難道只能靠運氣麼?

相關焦點

  • 屠呦呦獲諾獎帶給我們的啟示
    她獲得諾貝爾獎帶給我們多重啟示。立足客觀、全面的角度,我們看待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才不會跑偏。首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是中西醫完美結合的成果。一直以來,國內外關於中西醫的爭論持續不斷,容易犯厚此薄彼的錯誤。事實上,中西醫都是人類的文明成果,對人類健康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
  • 弗蘭肯斯坦帶給我們的啟示
    但翻開我們的報紙,各種慘劇卻也時有所聞。近日備受關注的則是福建南平血案,兇手鄭民生於手起刀落間,瞬時奪走8條鮮活的生命!還有麥當勞的一名年輕服務員慘遭殘殺,起因居然是他要求一位躺在長椅上休息的男子坐起身來,該男子勃然大怒,以刀相見。每當發生這樣的慘劇,嫌犯家屬、辯護律師、甚至還有公眾,第一反應往往想到要對嫌疑犯作精神病鑑定。
  • 一顆富氧的古老恆星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個國際天文學團隊在已知最古老恆星之一的大氣層中富含氧氣,這一論斷告訴我們這一特殊物體是由哪種物質形成的。天文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報告了對於這顆「初始星」J0817+4279的觀察。這顆星所擁有的物質為我們探索過去打開了一扇窗。
  • 世界各地神話中蛇的形象,能帶給我們什麼科學啟示?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猜出這個replicator是什麼,沒錯,他就是基因DNA,我們知道,基因是雙螺旋結構的長鏈,而不管是古埃及的歐西裡斯權杖,還是中國的伏羲女媧像,他們都是呈現兩條蛇纏繞的形態,從外形上看,他們就和基因雙螺旋形狀極其相似,似乎冥冥之中,基因和蛇就是莫名的聯繫。蛇的本體是墮落天使路西法。
  • 科學網—屠呦呦獲獎帶給我們的啟示
    屠呦呦獲獎帶給我們很多的沉思和感悟,至少有以下三點啟示。 中醫藥的科學地位毋庸置疑 自從神農嘗百草,中醫藥在華夏大地上誕生,歷經幾千年發展,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近代,隨著西學東漸、西醫引入中國後,產生了中醫是否是科學的爭論,甚至出現了廢除中醫的聲音。屠呦呦獲獎後,又有青蒿素是中藥還是西藥之爭。
  • 蘋果賈伯斯去世的真相!8年與癌共存又給我們什麼啟示?
    蘋果12剛剛發布,新機不再隨機附送充電器及耳機衝上了熱搜,不知從何時起對蘋果的發布會就不再有期待 2011年10月,賈伯斯突然去世,許多人只是感嘆科技界少了一個天才的引領者,緬懷他對觸屏手機等眾多數碼產品產生的深遠影響,卻很少人會真正去了解賈伯斯因什麼而死的。
  • 「嫦娥五號」能帶給我們的商業價值到底有多大?
    我們以為宇宙很遙遠,航天工業也很遙遠。但是,錯了!現如今宇宙距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1小時進入星際。航天工業也並不陌生,它時刻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航天工業的商業價值在我們普通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然,如果要細分,上述所說這些應該算作是航天工業帶給我們的民用價值。這只是商業經濟活動中的很小一部分。航天工業帶給我們的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商業價值。
  • 每天學點心理學,聽說過傷痕實驗嗎,傷痕實驗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每天學點心理學,聽說過傷痕實驗嗎,傷痕實驗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
  • 「搬磚男孩」軍校畢業選擇重歸大山,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一境界。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 諾貝爾獎金管理給我們的啟示
    原標題:諾貝爾獎金管理給我們的啟示   諾貝爾
  • 海關查獲偽報入境隕石帶給我們的啟示
    其實,這幾年我國經常從國外進口礦石,但是,由於礦石的價值不高,所以一般都是走海運渠道的。而這兩批從肯亞進口的隕石選擇的是空運渠道,很明顯與邏輯不符,所以才引起了海關人員的注意。2016年肯亞曾經發現過隕石,數量相當可觀,大部分是鐵隕石。這次海關查獲的隕石密度與這兩批隕石的密度相近。
  • 英雄神途185
    英雄神途185是一款好玩的傳奇動作遊戲,大家在遊戲中可以感受暢意的傳奇對戰,遊戲中有多種玩法和經典的傳奇職業,大家可以在這裡體驗多樣的對戰玩法,精彩副本暢爽玩法,讓你在這裡徵戰傳奇,歡迎各位感興趣的朋友們下載試玩這款遊戲。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時間:2020-10-12 14: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
  • 核心技術研發急需這樣的帥才|貝爾實驗室帶給我們的啟示
    這警示我們核心技術研發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就會被「卡脖子」「牽鼻子」,不得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而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市場換不到的。我們必須爭這口氣,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準重心,增強抓核心技術突破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於抗美援朝戰爭70年過去了,我們仍能從中獲取寶貴啟示。全民族應戰的大無畏精神彌足珍貴當今的世界,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前進路上仍然充滿風險考驗,甚至還有驚濤駭浪。
  • 成長是被逼出來的,帝王蛾帶給我們的啟示
    原創中學數學深度研究2020-12-09 21:02:30哭的時候沒人哄,於是我們學會了堅強;怕的時候沒人陪,於是我們學會了勇敢
  • 成長都是被逼出來的,帝王蛾帶給我們震撼的啟示
    哭的時候沒人哄,於是我們學會了堅強;怕的時候沒人陪,於是我們學會了勇敢;煩的時候沒人傾訴,於是我們學會了承受;累的時候沒人關心,於是我們學會了自立。人的成長都是被逼出來的;有了壓力,許多潛在的智慧,就會被激發。是的,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過不去的坎;相信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創造奇蹟。
  • 它們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然而,在每一個前進的步伐中,在每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中都面臨磨難;而人類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不管面臨什麼困難,我們都會充滿勇氣地去面對。著名作家海明威有部小說叫《老人與海》,書中那位老人與大自然搏鬥的時候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你可以消滅我,但是你不能打敗我。」換而言之,人總有一種不敗的精神去面對不可抗拒的災難。
  • 11歲女孩扔蘋果核砸癱女嬰,185萬和一句「不是故意的」就好了?
    3月31日,曾經備受矚目的「女童高空扔蘋果砸癱女嬰」案終於宣判了,一審判決肇事女孩監護人賠償185萬餘元。這一筆錢對於女嬰凡凡一家來說,雖然能解當下的燃眉之急,但是對於凡凡漫長的人生路,可能真的只是杯水車薪。更別提,家人為凡凡付出的心血和帶來的無盡傷痛。
  • 天降隕石砸破房頂屋主成千萬富翁 品種稀有價值185萬美元
    天降隕石砸破房頂屋主成千萬富翁 品種稀有價值185萬美元  Evelyn Zhang • 2020-11-19 14:15:03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