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殘的「食人魚」戰術:56艘中國無人艇組成一艘「航空母艦」

2020-12-04 利刃號

近日,網路上風靡一段視頻,視頻的拍攝者應該為雲洲智能無人艇企業。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該企業組織了56艘無人小艇在南海萬山群島海域展開了名為「多艇協同」的戰術演練。視頻的效果非常震撼,這56艘小艇或整齊劃一的前行,忽而左右穿插,又或呈不規則區位部署,最為震撼的是,56艘無人艇竟然編組成為一艘「航空母艦」模樣,其中還令一艘小艇模擬殲15划過模擬的「飛行甲板」,進而「升空」的精彩動作。整段視頻中,無人艇在提前編程的操控下,一切動作可以用行雲流水來形容,有懂無人控制技術的軍迷推斷,此次無人艇的控制採用了「蜂群算法」。

在這段視頻中,最令筆者感到震動的是,無人艇在「鬆散」與「集合」之間任意切換的情景。這樣的隊形變幻極其符合兵法所云的「徐如林、動如風,劫掠如火」。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證明了我國已經充分掌握了無人編隊的作戰的精髓,包括:無人機作戰、無人艇作戰。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的無人艇作戰技術如果能夠應用到022隱身飛彈艇上,那麼中國擁有的無人艇編隊攻擊戰術已經無法用「狼群戰術」來形容,而可以代之以「食人魚」戰術來描述我軍無人艇編隊作戰的「兇殘」。

食人魚,我們在災難電影裡經常看到,其兇猛的攻擊本能相信給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食人魚一般成群結隊的進行覓食,其最擅長的就是攻擊比自身大幾十倍的獵物,食人魚的攻擊模式非常令人震撼,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圍剿戰術」。當它們攻擊獵物時們首先會攻擊致命部位,尤其是眼睛。然後,食人魚群開始輪番的發起攻擊,依次對獵物進行猛咬。需要強調的是,食人魚的攻擊秩序性非常強,一般一條食人魚攻擊咬獵物一口後,會迅速後撤為後續食人魚留開進攻的空間,然後第二條食人魚利用空襲再次發動攻擊,然後撤出,給第三條食人魚留下攻擊空隙,就在食人魚輪番的攻擊下,獵物最終只會留下森森白骨。

此次,我國的無人艇編隊攻擊演練完全可以用到022隱身飛彈艇上。此前,很多人認為022在海軍發展壯大的時候,已經失去其原本非對稱作戰的意義。那麼,在無人作戰理念下,022將再次展現其完全可以遠海作戰的威力。試想成百上千的022在大洋上,以兩兩間隔350-400公裡的距離(鷹擊83射程大約為250公裡)出現在一片海域上,那麼100艘022隱形飛彈艇,將可以不使用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封鎖長寬各4000公裡的海域,在這片海域中,任何敢於闖入的敵對艦艇,將遭到周邊022從各個方向發射的鷹擊83反艦飛彈,目前,還沒有一艘驅逐艦可以同時應對來自四面八方同時來襲的反艦飛彈,最終將逃脫不了被擊沉的命運。如果能夠在022上配備反潛武器,那麼長寬4000公裡的海域將牢牢掌握在中國手裡。(利刃/張陽)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神秘無人艇被衝上蘇格蘭海灘!原來美國人的新式間諜船長這樣
    據《大眾機械》網站2020年10月8日報導稱,一艘神秘的無人艇在蘇格蘭一個偏僻的島嶼上擱淺。文章稱,這艘無人艇很可能是美國製造的,並對某些部位進行了特別改裝。文章說,蘇格蘭提裡島(Tiree)海灘巡邏者在海灘上發現一艘神秘的船隻,並報告給當地海岸警衛隊。
  • 展艇品鑑:這14艘超級遊艇,你喜歡哪一艘?
    其中,僅超級遊艇方面,就有荷蘭遨慕世Amels、斐帝星Feadship,義大利聖勞倫佐Sanlorenzo、阿茲慕Azimut 、貝尼蒂Benetti、MAIORA、Amer、蒙地卡羅遊艇MCY,土耳其Numarine,英國公主Princess,以及中國錦龍、瀚盛、凱昌、海星共計14個品牌。
  • 除了島礁測繪海底勘察,中國無人艇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黑科技?
    而中國30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裡面有很多島礁,據估計,東海有3500多個,南海有1700多個。 這是我們的無人艇在長江口找到的一艘沉船,「長江口一號」。
  • 中國研製出世界第一艘雙體穿浪隱形飛彈艇
    中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艘雙體穿浪隱形飛彈艇。   該艇突出隱形性能,能在海浪中快速穿行,並具有雙船體外形。022型要比任何一艘中 國海軍的常規飛彈快艇都要安靜,尤其在高速的時候。它可以協同其他護衛艦、飛彈驅逐艦、岸基偵察機、預警機甚至快艇之間實施「適當前伸」的遠海進攻作戰。
  • 航母建造史的吉尼斯紀錄:20個月建造50艘,平均12天造一艘!
    在二戰爆發之初,航空母艦相比傳統戰艦的優勢已經顯露出來。航母具有高度的機動性、攻擊靈活性和超遠打擊距離,英軍航母奇襲義大利塔蘭託港,炸癱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以及日本海軍機動部隊偷襲珍珠港,都充分證明了航母的優勢所在,使其最終取代戰列艦成為二戰海戰場的主宰。■表現1940年11月11日從"光輝"號航母起飛的"劍魚"轟炸機襲擊義大利海軍塔蘭託基地的畫作。
  •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本級航空母艦以第一艘尼米茲號命名,尼米茲號得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為世界上噸位最大和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現役航空母艦,共十艘,均由位於維吉尼亞州紐波特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建造。
  • 美國海軍計劃選擇佛州梅港為核動力航空母艦母港
    將一艘航空母艦母港移至梅港將需要國會批准4.56億美元的軍事建設預算用於挖泥、基礎設施改進、碼頭改進以及航母核動力推進裝置維護設施建設。這樣的轉移還需要一筆一次性維護費用8500萬美元,以及站臺人員變化(PCS)費用2400萬美元。如果國會批准了轉移(航空母艦母港)的預算,那麼這艘艦最早將於2014年轉移到梅港。
  • 解碼無人作戰「蜂群戰術」
    2016年5月,完成了30秒內發射30架「郊狼」無人機的試驗,驗證了由「郊狼」組成的「蜂群」的編隊飛行、隊形變換和協同機動能力。  由於擔心無人飛行器會削弱本軍種地位,美國空軍一開始對發展無人作戰持牴觸態度。但在形勢比人強的局面下,美國空軍啟動了「編群戰術空間」計劃,研究無人機在偵察、搜索、跟蹤、電子戰、心理戰、對地打擊、戰術牽制等方面的作用。
  • 中國造!世界最快無人艇問世 最高航速超50節
    據科技日報12月14日報導,中國造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無人艇,這是記者14日在廣東湛江開幕的第五屆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獲悉的。 無人快艇「天行一號」2017年9月問世,最高航速超過50節(每小時92.6公裡),由哈爾濱工程大學和深圳海斯比船艇公司聯合研製。它全長12.2米,滿載排水量7.5噸,是油電混合動力。海斯比是中國最大的公務快艇廠商。
  • 第一次參戰就被擊沉的大鳳號航空母艦,被寄予厚望卻未建寸功
    大鳳號是舊日本海軍的主力航空母艦之一,也是丸四計劃建造的唯一一艘航母,還是重裝甲的。可是第一次參加戰鬥,它就被美國潛艇擊沉,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丸四」計劃是個六年造艦計劃,主要是建造兩艘「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航空母艦、一艘飛艇母艦、四艘「阿賀野」級、二艘「大澱」級巡洋艦以及一些驅逐艦潛艇之類的艦船。飛艇母艦也是為「九段作戰」計劃準備的,因為要飛艇偵察美軍編隊的動向,在遠海沒需要收回這些飛艇。
  • 中科院無人艇成功穿越颱風眼—新聞—科學網
    無人艇施放 這艘名為「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的無人艇,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的詳細數據,為颱風預報、預警和研究提供了傳統觀測手段無法提供的數據支撐,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探測到颱風中心。
  • 太陽能無人艇穿過颱風中心 成颱風監測新「哨兵」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在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8月初臨近海南島時,該所一艘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穿越了颱風中心,並提供大量寶貴的實時觀測數據。該無人艇名為「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是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的颱風觀測項目組成部分。
  • 太陽能無人艇穿過颱風中心 成颱風監測新「哨兵」
    這艘名為「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的無人艇,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的詳細數據,為颱風預報、預警和研究提供了傳統觀測手段無法提供的數據支撐。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探測颱風中心。
  •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水艇—「鸚鵡螺」號(圖)
    圖紙上的「鸚鵡螺」  1949年秋季,美國第一艘潛挺反應堆的主要參數已經確定。  1950年8月,美國總統杜魯門籤署了決定建造第一艘核潛艇的文件。該艇被命名為SSN一571「鸚鵡螺」號(Nau-tilus)。1951年8月20日,電船分公司與美國海軍籤訂了「鸚鵡螺」號核潛艇的建造合同。
  • 除了航空母艦和「航天母艦」,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母艦」們?
    航空母艦一般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船, 艦隊中的其它船隻為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能力。1912年,英國海軍把一艘老巡洋艦改裝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後來,英國海軍又徵用了3艘英吉利海峽渡輪,並把它們改裝成裝載水上飛機的軍艦,分別是"女皇"號、"恩加丹"號和"裡維埃拉"號。水上飛機母艦的出現讓戰艦的偵察能力大大提高了,武裝後的水上飛機還可以用於襲擊潛水艇和轟炸潛水艇基地。
  • 上海大學研成國內首艘無人快艇 載有測量聲納
    近日,他們作為隨隊技術人員,跟著親手設計的我國第一艘無人測量艇,參與南海水域巡航任務。14天航程中,一次次目送著這艘長6米的「大傢伙」在星星點點的島礁間自如穿梭,從容丈量藍色國土,兩個小夥子都挺激動。「這次出航完成了我的科研夢想,收集到許多難得的系統運行資料,」陳金波說,「回去要儘快完善系統設計,造出更好的無人艇,再來南海!」
  • 世界第一,中國無人艇成功穿越風眼
    北京8月5日電(記者孫子發)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研究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的「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型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於本月初成功穿越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颱風中心。
  • 德國海軍以潛艇偷襲為核心戰術,二戰初期使英國海軍損失嚴重
    德國海軍以潛艇偷襲為核心戰術,使得盟國在北大西洋的戰爭形勢急轉直下。1940年5月到10月間,德國潛艇共擊沉287艘英國艦船,總計1450878噸;僅僅1940年10月一個月,德國的8艘潛艇就擊沉63艘英國艦船,總計352407噸。
  • 美國現食人魚專咬男性命根 生性兇殘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美國自然資源部近日表示,美國伊利諾州勞耶格爾湖發現帕庫食人魚,據稱這種食人魚專咬男性生殖器,與以鋒利的牙齒和兇殘的本性著稱的比拉食人魚同屬一類。《探索發現》頻道稱,「紅腹帕庫食人魚是比拉食人魚的近親,比拉食人魚非常有名,在電視電影中和大銀幕電影中讓遊泳者感到恐怖。這些食人魚當然知道如何利用鋒利的牙齒讓獵物求饒。」儘管帕庫食人魚一般吃水果、堅果和昆蟲,但他們也吃其它魚類,還咬人。在2001年,曾有兩位漁夫因被食人魚咬掉生殖器後流血死亡。
  • 比以往型號大得多,中國新型三體無人戰艦曝光(圖)
    美國《海軍新聞》網站9月25日發表文章,炒作稱新曝光的中國艦艇照片表明中國抄襲了美國海軍的「海上獵手」無人水面戰艦(USV)設計。[《海軍新聞》製作的中國新型無人船3D模型與美國「海上獵手」的比較圖]文章稱,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張照片為中國正在開發類似於美國海軍「海上獵手」無人艦的項目提供了證據。這款三體船幾乎在所有方面都與「海上獵手」非常相似。儘管該項目的名稱未知,但根據照片分析,已經確定了其建造者和尺寸。美國海軍的無人「海上獵手」是根據連續航行無人船(ACTUV)項目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