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無人艇穿過颱風中心 成颱風監測新「哨兵」

2021-02-15 應急裝備之家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氣所)8月4日發布消息稱,由中科院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成為颱風監測的「哨兵」。

這艘名為「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的無人艇,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的詳細數據,為颱風預報、預警和研究提供了傳統觀測手段無法提供的數據支撐。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探測颱風中心。

無人艇實現颱風探測,穿越颱風眼,能夠為颱風、熱帶低壓和大霧等洋面天氣的監測、預報和預警提供實時數據;同時可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豐富海上氣象探測資料,為全球氣象海洋數值模式提供寶貴的實測資料。

無人艇項目首席科學家、大氣所研究員陳洪濱介紹:「我們自主研發的MWO-3搭載了氣象和海洋觀測傳感器,通過中國北鬥衛星傳輸數據,在這次海上觀測試驗中,經歷了『森拉克』颱風過境,為中國氣象局提供了時間解析度高達1分鐘的實時觀測數據,監測颱風過境時海面各要素的詳細變化過程,相比傳統的海洋浮標觀測,我們的無人艇能夠機動應變航行觀測,獲取最優位置的實時觀測數據,具有其他觀測手段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在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的組織下,MWO-3獲取的觀測資料第一時間發送到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為颱風預報、預警發揮了重要作用。

MWO-3海上觀測是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的颱風觀測項目(「海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中國科學報》 2020-08-06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太陽能無人艇穿過颱風中心 成颱風監測新「哨兵」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在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8月初臨近海南島時,該所一艘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穿越了颱風中心,並提供大量寶貴的實時觀測數據。該無人艇名為「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是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的颱風觀測項目組成部分。
  • 中科院太陽能無人艇成為颱風監測「哨兵」,成功穿過2020年第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
    中科院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成於8月1日上午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
  • 中科院太陽能無人艇成功穿過2020年第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
    無人艇成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該名為「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的無人艇,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的詳細數據,為颱風預報、預警和研究提供了傳統觀測手段無法提供的數據支撐,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探測到颱風中心。MWO-3海上觀測是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的颱風觀測項目(「海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我國太陽能無人艇首次接近探測颱風中心
    【我國太陽能無人艇首次接近探測颱風中心】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由該所自主研發的「海洋氣象觀測者-3」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前不久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探測到颱風中心。
  • 中科院無人艇成功穿越颱風眼—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氣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8月4日發布消息稱,由中科院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成為颱風監測的「哨兵」。 這艘名為「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的無人艇,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的詳細數據,為颱風預報、預警和研究提供了傳統觀測手段無法提供的數據支撐,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探測到颱風中心。
  • 中科院無人艇首次穿越颱風中心,未來颱風能預測了
    -3(MWO-3)最近成功穿過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中心,從而獲取了颱風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的海洋氣象以及海洋要素數據。這些數據如果不接近颱風中心是無法獲取的,而無人艇所獲得的的這些關鍵數據為未來中國提前預防和預警颱風提供了大量的寶貴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傳統觀測手段無法直接獲取的,而這次數據的傳輸也用到了我們剛剛組網成功的北鬥衛星。
  • 別人唯恐避之不及 這艘小艇卻偏要鑽到颱風中心看看
    但是要獲取觀測數據,就必須接近颱風。近日,我國研發的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迎風而上,成功穿過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中心,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的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數據。據介紹,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探測颱風中心。
  • 太陽能無人艇海洋氣象水文探測試驗啟動
    其間,海洋氣象水文探測太陽能無人艇(以下簡稱太陽能無人艇)進行了自動航行、自動探測、自動定位試驗。這也意味著遠洋自主氣象水文探測邁出了第一步。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提供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了解到,這次試驗是一次從近岸走向遠海的準備性試驗,驗證了太陽能無人艇探測和航行的功能,獲取了改進此艇的寶貴技術資料。
  • 世界第一,中國無人艇成功穿越風眼
    無人艇於本月初成功穿越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接近颱風中心。 中科院大氣所無人艇項目首席科學家陳洪濱研究員介紹,MWO-3海上觀測是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的颱風觀測項目(「海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成功穿過颱風「森拉克」中心,MWO-3獲取到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的詳細數據,為颱風預報、預警和研究提供傳統觀測手段無法提供的數據支撐。
  • 為了獲取颱風的「秘密」,他們探入了颱風內部!
    觀測區域:穿過颱風中心Q&A  Q:無人艇獲取數據後怎樣回傳?  Q:無人艇觀測颱風有哪些優勢?  A:相比傳統的海洋浮標觀測,MWO-3無人艇能夠機動應變,獲取最優位置的實時觀測數據,具有其他觀測手段不具備的獨特優勢。不過,拿到這些數據後預報員們會怎樣使用呢?
  • 海洋氣象水文探測無人艇完成自主航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報導 近日,經改造後的海洋氣象水文探測太陽能無人艇在廈門附近海域至臺灣海峽開展了一次海上探測試驗。  據悉,這是一次無人艇自主往返的航行,實現了海上探測的完全自動化,且航線偏差小於6米。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專家馬舒慶介紹,此次為第二期探測試驗,改進後的無人艇實現了其設計的全部功能,於試驗當天13時15分準確到達目標航點,其到達航點的偏差不到10米,隨即轉向180度返航。
  • 中科院自主研發「觀測者-3」成功穿越「森拉克」中心
    據悉,此次強颱風直接造成了中國的經濟損失高達653億元左右,那麼到目前為止全球最強的颱風是誰呢?根據有記載以來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強的颱風是1979年的泰培,據介紹該颱風的中心風力達到了恐怖的每秒84米,相當於17級颱風,該颱風風速的最高強度為305公裡每小時,在此強度下泰培的風場直徑為2220公裡。
  • 無人機無人艇衛星追風車齊上陣 多平臺協同觀測颱風科學試驗成功
    衛星、飛機、無人艇和追風觀測車等在試驗中齊上陣,獲得大量珍貴數據,證明了多平臺協同觀測颱風科學試驗的可行性。這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觀測設備最多的一次颱風科學試驗。該試驗在颱風「浪卡」登陸前組織三架飛機(1架有人機、2架無人機)同時觀測颱風內部前側結構,成功獲取颱風登陸過程不同層次、區域、階段的高解析度氣象數據;利用機載雷射雷達實現對海上颱風前側環流內部高解析度風場結構的觀測;追風觀測車成功實施颱風「二次探空」(升空氣球達到一定高度爆裂後,小降落傘彈出並攜帶觀測設備形成下落期間第二次探空)。
  • 颱風「巴威」去東北,風雲、高分衛星全方位監測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 風雲、高分系列衛星,助力我國氣象部門嚴密監測颱風路徑、準確預報沿線天氣。8月26日,風雲四號A氣象衛星水汽監測動畫顯示:颱風環流結構完整,上午至中午颱風眼有加深過程,呈現加強趨勢。
  • 解析我國目前颱風監測預警新「利器」
    近年來,我國的颱風預報技術又有何新的突破和進展?讓我們走進中央氣象臺及廣東、海南、浙江省氣象臺,探究此中原委。  颱風監測預警的新「利器」  從7月18日至19日,今年第9號颱風「威馬遜」(超強颱風級)先後在海南文昌、廣東徐聞和廣西防城港三次登陸我國。超強的生命力加上驚人的破壞力,「威馬遜」打破多項紀錄。
  • 雙颱風共舞!最強17級!「天鵝」「艾莎尼」或成超強颱風!海南的天氣...
    雙颱風共舞!最強17級!「天鵝」「艾莎尼」或成超強颱風!▲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超強颱風「天鵝」。「天鵝」的強度已遠超預期,更恐怖的是未來它還將繼續增強,中央氣象臺最新預計「天鵝」的巔峰強度將達到17級以上,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將達到62米/秒,照此預計「天鵝」將成為今年西北太平洋風王。並將於11月2日穿過菲律賓,爾後進入我國南海海域,未來三天對我國近海無影響。
  • 颱風「山竹」預計會穿過粵西桂南,為啥秋颱風比夏颱風更兇猛
    颱風「山竹」15日12:53風四衛星雲圖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預計颱風「山竹」將於16日下午到夜間在廣東臺山到徐聞一帶沿海登陸(14-16級,45-52米/秒,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以後將先後穿過廣東西部和廣西南部,強度逐漸減弱,並將於18日在雲南減弱為熱帶低壓
  • 風雲衛星實時監測雙颱風:畫面有點驚悚
    今年7月份,史上罕見地沒有一個颱風,但是剛剛進入8月,颱風就來,而且一來就是兩個,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熱帶風暴級)、第4號颱風「黑格比」聯袂登場。這種情況下,我國的風雲三號D、風雲四號A等氣象衛星就派上了大用場。
  • 風雲氣象衛星監測颱風「玉兔」
    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YUTU)今天(29日)下午14時位於北緯16.9度、東經125.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速4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強度減弱為強颱風等級。
  • 雙颱風!最強17級!「天鵝」「艾莎尼」或成超強颱風!萬寧的天氣……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超強颱風「天鵝」。「天鵝」的強度已遠超預期,更恐怖的是未來它還將繼續增強,中央氣象臺最新預計「天鵝」的巔峰強度將達到17級以上,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將達到62米/秒,照此預計「天鵝」將成為今年西北太平洋風王。並將於11月2日穿過菲律賓,爾後進入我國南海海域,未來三天對我國近海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