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上流傳了許多機油乳化的現象,讓車主們為自己的愛車感到擔憂,一些已經檢測到機油乳化的車主更是緊張,害怕乳化的機油會對愛車發動機造成影響,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副主任帥石金對機油乳化的相關解釋,希望專業的解答可以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
如帥石金所言,機油乳化實際上是水跟油混在一塊,而產生的一種白色乳化物。如果只是在機油蓋那個地方出現輕微乳化,問題不是很大。
造成機油乳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低溫下曲軸箱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水滲透到機油中,另一方面,如果用的是乙醇汽油,它更容易吸水,帶一些水進入氣缸裡。水若不能很好蒸發,就憋在機油裡,混在一塊就出現乳化的問題。
水蒸氣在什麼情況下容易混進機油裡?正常情況下,汽車的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PCV),可將發動機高熱工作狀態下的水蒸氣排放出去,防止機油劣化。當發動機剛剛停止工作時,內部高溫的冷卻水會在冷凝的過程當中產生水汽,並且有可能竄入發動機上蓋,遇到發動機氣門室罩外的冷空氣而凝結成水珠,與機油混合成黃白色乳狀混合物,粘附在氣門室罩蓋的最頂處。這種情況下的機油蓋乳化只是一種正常的物理現象而非故障,也不能說明廠商的產品有問題,而是發動機工況與特殊環境產生的情況。
另外,我國從2020年開始全面推行乙醇汽油,乙醇汽油與傳統不一樣,氣化潛熱大,更容易吸水,易出現油水分離現象。當汽車發動機在做功的過程中,伴隨活塞環的上下運動,有可能將汽油裡面的水分子帶進存放機油的曲軸箱裡,從而使得機油發生乳化。不過,這並不是會一直存在的問題,發動機的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會將多餘的水分子蒸發出去,但前提是發動機達到足夠的溫度。
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何機油乳化會在近期集中爆發,乙醇汽油的使用外加疫情之下,大家無法出遠門,用車的環境變成了短中距離駕駛。駕車的主要目的可能變成了購買生活必需品,基本都是短距離短時間駕駛,往往在車輛水溫還沒達到理想狀態下,可能就已經完成了往返。加上冬春寒冷的天氣環境,使得發動機機油中水蒸氣頻繁的氣化與液化,水汽還未充分通過燃燒消失,可能車主已經返回家中將車輛靜置。還有一些汽車長期未駕駛,也會產生機油乳化現象。
既然機油蓋乳化是一種常見現象,車主們就不必引起過度恐慌,況且從目前網上爆出來的信息來看,並無車主反映出現過發動機異響、加速無力等現象,乳化也只出現在機油加注口位置,並不影響發動機的正常使用。而且有許多車主反映,天氣轉暖後,在高速上跑幾圈兒以後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