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開池垌志留紀輝長巖體的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徵及構造意義

2021-02-08 地球科學編輯部

要:華南陸塊早古生代的構造屬性是華南地質研究爭論的焦點,主要有洋-陸俯衝/碰撞和陸內構造兩種觀點之爭.而華南陸塊早古生代巖漿巖的報導以花崗質巖石為主,對構造指示意義更為明確的同期鎂鐵質巖漿巖則研究較少,且對已發現的少量早古生代鎂鐵質巖漿巖的巖石成因也頗具爭議.為了更好地限定華南早古生代的構造屬性,對雲開地區新近識別出的池垌輝長巖體開展了詳細的野外地質、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其SIMS鋯石U-Pb年代學測試得到其206Pb/238U加權平均年齡為433.9±1.5 Ma,代表其結晶年齡.樣品具較低的SiO2含量(47.81%~48.83%),高的MgO含量(13.02%~14.65%)、Cr含量(278×10-6~356×10-6)和Ni含量(120×10-6~184×10-6),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虧損高場強元素.(87Sr/86Sr)i=0.708 5~0.710 7,εNd(t)=-6.0~-8.2,顯示EMⅡ型富集地幔的Sr-Nd同位素特徵.結合區域Lu-Hf同位素、古生物、古水流等地質資料,雲開地區志留紀時期發育一個受古老俯衝交代作用影響的地幔楔,該地幔楔源區在華南廣西運動期間才受到熱擾動而部分熔融.認為池垌輝長巖是在早古生代華南陸內造山後的伸展背景下由古老俯衝交代地幔楔熔融而成的產物.

關鍵詞:華南陸塊;雲開地塊;早古生代;池垌輝長巖;陸內造山;地球化學 

作者簡介:徐暢(1996-), 男, 從事地質學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ORCID: 0000-0001-9590-9329.  Email: xuch33@mail2.sysu.edu.cn

引用格式:徐暢, 王嶽軍, 張玉芝, 等. 2019. 雲開池垌志留紀輝長巖體的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徵及構造意義. 地球科學, 44(4): 1202-1215.

全文連結:http://www.earth-science.net/HTML/201941202.htm

相關焦點

  • 華北南緣信陽古元古代花崗巖的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特徵及其對地殼...
    華北克拉通南緣古元古代發育有多期次的巖漿活動和變質事件,記錄了南緣基底和構造演化過程,但古元古代中-晚期的巖漿記錄卻相對較少.對華北南緣信陽地區古元古代中-晚期花崗巖進行了詳細的巖石學、地球化學、鋯石U-Pb年代學及Lu-Hf同位素研究.信陽地區花崗巖主要包括潘莊鉀長花崗巖和陳莊黑雲鉀長花崗巖
  • 裂隙巖體的研究背景與意義,正確的認識裂隙巖體的力學性質
    巖體是在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組分和結構的地質體。由於經受過複雜的地質作用,巖體中分布著各種結構面,如斷層、節理、裂隙等,這些結構面彼此組合將巖體切割成形態不一、大小不等和成分各異的巖塊。由於巖體結構的複雜性,人們始終無法完全了解複雜巖體的力學性質。
  • 廣州地化所揭示銅鎳硫化物礦床中特殊的球狀構造礦石成因
    廣州地化所揭示銅鎳硫化物礦床中特殊的球狀構造礦石成因 2015-12-25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礦石構造對於分析硫化物熔體在巖漿(或者晶粥)中的遷移過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球狀構造在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中很少發育,目前只在俄羅斯的Noril’sk礦床、西澳大利亞的Black Swan礦床以及加拿大的Sudbury礦床中報導過。
  • 流體地球化學—地震的「血液檢驗」
    地球是一個富含流體的星球,其內部的流體總量大於地表江河湖海所有水體的總量,地球中的流體如同人體內的血液,是地球內部構造活動演化的能量之源(圖1)。大量賦存於地球深部的流體在其形成與運移過程中,常因遭受地球內部劇烈的地球化學事件而發生極為複雜的化學變化,並在其化學特徵方面保留相應信息。因此,地質作用釋放流體的化學特徵成為深刻了解地球內部物理、化學過程的重要信息源。
  • 新疆託里縣沙爾巴克特金礦地質特徵及成礦規律研究
    2.2 構造斷裂構造發育,礦區位於瑪依勒大斷裂南側,近南北向、 北東向、北北東向次級斷裂構造較發育,巖體周邊近南北向 弧形斷裂構造發育,構造破碎帶很發育,沿破碎帶多充填 基—中酸性脈巖及淺成斑巖體,對原巖體改造特徵突出。 頻繁的巖漿活動,花崗巖體侵位過程中所提供礦液經節 理和張性斷裂向上運移並富集儲存。
  • 下列()巖體的特徵體現為:巖體中節理、裂隙發育、常有泥質充填
    下列()巖體的特徵體現為:巖體中節理、裂隙發育、常有泥質充填
  • 地球化學拓荒者張本仁:年近六旬仍赴秦嶺考察
    張本仁早年從事礦床地球化學和勘察地球化學研究,期間參加了中蘇合作隊研究白雲鄂博礦床。自70年代以來,他一邊肩負教學工作,還肩負著地球化學理論和方法論的研究。1981年至1986年,張本仁提出了「首先將成礦的地質因素轉化成為地球化學因素,進而再將成礦的地球化學因素轉化為地球化學異常評價的指標和準則」的構想,並將理論付諸實踐,探索出了如何突破當時勘察地球化學存在的單一找礦目標和就異常特徵評價異常的局限。
  • 【玩轉地理】地質年代名稱的來源與含義
    這就是劃分地層相對年代的生物群演化規律。這種方法叫古生物學法。 這裡特別要指出的是,生物的存在與發展總是要適應隨時間而變化的環境,所以在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往往有不同種屬的生物化石。有趣的是,有些生物垂直分布很狹小(生存時間短),但水平分布卻很廣(分布面積大,數量多),這種生物化石對劃分、對比地層的相對年代最有意義,稱為標準化石(indexfossil)。
  • 我國首次在青海鑽獲200攝氏度以上優質乾熱巖體
    近日,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在共和盆地鑽獲溫度達到236攝氏度以上的乾熱巖體。這是我國首次發現溫度超過200攝氏度的高溫優質乾熱巖體,實現了乾熱巖勘查重大突破。這也是青海繼2009年在全國首次發現陸地可燃冰之後,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重大發現。
  • 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考試《構造地質學》考綱
    要求考生準確掌握構造地質學各種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基本掌握野外與室內研究方法、理解應變橢球體、掌握應變分析方法,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具體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組合特徵   6.同沉積斷層的概念、特徵及識別標誌   7.
  • [公告]海印股份:廣西合浦縣雙珠垌礦區高嶺土礦詳查探礦權評估報告書
    》及《廣西合浦縣雙珠垌礦區高嶺土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均未經評審備案。(3)2003年廣西第三地質隊在松聯礦區的周低馬地段巖體內發現糜稜巖化含金礦脈,2005年在該區進行金礦普查。(4) 2009年,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廣西地質勘查院對雙珠垌礦區進行金礦預查,圈定金礦(化)體兩個,但因礦(化)體小,含金品位低(0.23~0.68×10-6),工業價值不大。
  • 利用黑雲母礦物的地球化學特徵探討了華北南緣東溝鉬礦巖漿-流體演化過程
    廣州地化所利用黑雲母礦物的地球化學特徵探討了華北南緣東溝鉬礦巖漿-流體演化過程晚中生代花崗巖廣泛分布於華北克拉通南緣
  • 影響工程巖體穩定的因素
    【學員問題】影響工程巖體穩定的因素?  【解答】影響工程巖體穩定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巖體的物理力學性質、構造發育情況、承受的荷載(工程荷載和初始應力)、應力變形狀態、幾何邊界條件、水的賦存狀態等。這些因素中,只有巖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和構造發育情況是獨立於各種工程類型的,反映了巖體的某本特性。
  • 原生裂隙構造是什麼?
    控礦構造中大量發育的各種角礫巖,不僅是找礦的重要標誌,而且還是探索礦床成因的重要現象。下面就以巖體原生構造為主要內容,介紹與次火山巖體有關的的構造。(1)邊緣冷縮裂隙帶產於巖體的接觸帶內側,由密集的層節理帶組成,並伴有斜節理。
  • 建設獨具特色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化學學科...
    在院長高元貴的主持下,教研室提出按照地球化學理論與地球化學探礦實踐緊密結合的方向,地球化學理論為地球化學找礦服務的原則,使教學與科研、生產相結合,教研室更名為「地球化學及地球化學探礦教研室」,專業名稱為「地球化學及地球化學探礦」專業。
  • 角礫巖體由什麼構造的?
    角礫巖體由什麼構造的?(1)塌陷角礫巖體塌陷角礫巖體是本區若干大型富礦的控礦構造因素之一。根據上述特徵可初步認為該角礫巖體的形成可能存在由於巖漿上衝應力和冷卻收縮時引起的塌陷所造成的因素。姑山含礦角礫巖體地質特徵複雜,其成因爭論較大,目前一致認為是複合成因的。該消礫巖體呈鍾狀,水平切面呈半環形,賦存於輝長閃長巖巖株頂部的接觸帶及其附近,具面型分布特點,形成一個與巖體輪廓大致吻合的鐘狀角礫巖圈。
  • 中國科學家發現鑑定古老地層火山灰新方法 助力破解地層年代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對雲南古老地層的最新研究發現,通過構建「火山巖—火山凝灰巖—沉積巖」對比序列,低溫頻率磁化率參數可作為捕捉火山灰的有效指標,幫助破解地層年代。科研團隊首次全面系統地從巖石磁學角度,對比研究雲南距今3500多萬年前的始新世地層中的火山巖、火山凝灰巖和沉積巖,使用低溫頻率磁化率參數鑑定火山灰的方法,所需樣品前處理簡單、測試快速,可助力解決「卡脖子」的地層年代學問題,為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構造和古環境演化等研究的年代學問題提供技術支撐。
  • 2018年國際地球化學十大新聞(上)
    01從一開始,板塊構造就在地球上一直活躍著板塊構造學說是將地球分為幾大塊的巖石圈板片,這些巖石圈板片在熱而粘的地幔上緩慢移動。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板塊運動在地球形成伊始可能一直活躍著。這一發現否認了先前的觀點,即構造板塊經過了數十億年的發展,並對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更有助於預測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是否適合生命體。